学术投稿

改良牙冠延长术与正畸牵引加牙冠延长术对上前牙复杂根折治疗效果的对比研究

刘林

关键词:牙冠延长术, 改良牙冠延长术, 正畸牵引, 上前牙复杂根折
摘要:目的:对比研究对上前牙复杂根折患者采用正畸牵引加牙冠延长术和改良牙冠延长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自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在我院接受上前牙复杂根折医治的68例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采用改良牙冠延长术为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采用正畸牵引加牙冠延长术为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结果: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后,在总满意率、治疗前后的牙齿松动度、牙龈指数方面都不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两种治疗方式的治疗效果不存在明显的差异,在对上前牙复杂根折患者进行治疗时,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实际情况为其选择佳治疗方式.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玻璃酸钠注射液联合臭氧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玻璃酸钠注射液联合臭氧在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02月至2016年02月兰州兰石医院收治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50例.治疗组患者,对患侧膝关节腔行玻璃酸钠注射液联合臭氧注射治疗,对照组患者仅玻璃酸钠注射液关节腔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疼痛改善程度,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内患者的VAS 评分比对照组低.结论: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采用玻璃酸钠注射液联合臭氧治疗,更有效的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减缓了患者的病痛,提高了其生活质量,在临床中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魏政刚;宋敏;张存熙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蓝光照射联合茵栀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策略

    目的:探讨蓝光照射、茵栀黄联用对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照组黄疸患儿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接受蓝光照射,研究组黄疸患儿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加用蓝光照射、茵栀黄.记录两组黄疸患儿治疗前后TBiL检测值变化情况、开始治疗至胆红素恢复正常所需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将所得数据输入SPSS软件后给予统计学分析并得出结论.结果:经分析可知治疗前两组TBiL检测值对比P>0.05;治疗后研究组TBiL检测值较之前下降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儿黄疸消退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黄疸患儿经上述相应方案治疗期间各项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对比并无显著差异,数据对比P<0.05.结论:应用蓝光照射、茵栀黄联合治疗新生儿黄疸可显著提高患儿疗效,此法也具有较为理想的临床安全性.

    作者:杜徽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急诊治疗的出血性胃炎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急诊治疗出血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此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2015年1月-2017年6月于我院诊治的出血性胃炎患者60例分组为:对照组用手术治疗,观察组用保守治疗;详细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变化情况、体内炎性因子水平变化情况、临床治疗情况,并将所获相关数据作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变化程度优于对照组、体内炎性因子水平变化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出血性胃炎患者选择保守治疗、手术治疗的效果均显著,但保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体内炎性因子改善更为显著,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马福民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舒适护理运用于手术室护理的探讨

    目的:本文对手术室护理中应用舒适护理的效果进行了分析研究.方法:本文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到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1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不同的护理方式将其划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59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性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性护理的基础上行舒适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护理后,从生命体征、焦虑情况、舒适度和护理满意度来看,观察组要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舒适护理运用到手术室护理中,对于缓解患者焦虑、紧张等负面情绪具有显著的作用,同时也能够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护理满意度,在临床治疗中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晋仁玲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锁定接骨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30例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锁定接骨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选择我院2016年1月12日-2017年3月12日收治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3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5例(锁定接骨板治疗),对照组——15例(保守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手腕活动度进行观察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腕活动度(旋前80.12±9.210、旋后86.10±6.210、掌屈51.02±12.100、背屈57.21±9.210、尺偏28.12±7.210、挠偏18.21±7.100)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明显处于优势(P<0.05).结论:锁定接骨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效果显著,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腕关节功能,并且还能缩短术后愈合时间,临床上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周恺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应急接种对控制儿童水痘发病率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观察与探究应急接种对控制儿童水痘发病率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04月-2016年04月期间应急接种之前的100例儿童作为对照组,选取应急接种之后的100例儿童作为观察组,对比并分析两组儿童的水痘发病率及不同年龄儿童的水痘发病率.结果:观察组儿童的水痘发病率(2.00%)与对照组儿童(15.00%)相对比,组间差异比较明显(P<0.05),10岁以下组儿童的水痘发病率(9.38%)与10岁及以上组儿童(2.50%)相对比,组间差异比较明显(P<0.05).结论:应急接种对有效控制儿童的水痘发病率具有重要价值,需加强10岁以下儿童的接种免疫力度,减少水痘的发生.

    作者:韩磊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患者应用心理护理与肺功能训练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患者应用心理护理与肺功能训练疗效.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1月90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患者作为对象根据随机信封法分组,各有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心理护理与肺功能训练.比较两组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恢复效果;护理满意评分和训练依从性;干预前后患者心理状态、肺功能.结果:干预组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恢复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护理满意评分和训练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心理状态、肺功能相近,P>0.05;干预后干预组心理状态、肺功能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患者应用心理护理与肺功能训练疗效确切,可缓解患者不良心理,提高训练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改善肺功能和预后,值得推广.

    作者:李凤;陈敏;任春燕;王静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降钙素原和白细胞介素-6在社区获得性肺炎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和白细胞介素6(IL-6)在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90例CAP患者作为观察对象(CAP组),同时选取4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健康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血清PCT和IL-6水平.然后将90例CAP患者根据疾病严重程度进行分组,比较CAP不同疾病严重程度患者血清PCT和IL-6水平.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CAP患者血清PCT和IL-6水平升高(3.56±0.54 vs 0.04±0.01 ng/ml,12.47±2.45 vs 1.32±0.39 pg/ml),组间比较都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CAP患者疾病不同严重程度分组后显示,随着疾病严重程度增加,CAP患者血清PCT和IL-6水平明显升高,组间比较都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CAP患者血清PCT和IL-6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群,且随着疾病严重程度增加而升高,对疾病的诊断及病情评估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韩雪;王东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无创机械通气常见问题及处理对策

    无创呼吸机临床操作简单,使用既方便又安全,并发症少,患者及家属更容易接受.能缩短住院时间,又降低费用,为呼吸困难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但在治疗过程中,我们体会到无创呼吸机的应用对医护人员的技术操作水平要求较高.为进一步增强病人的舒适感和耐受性,提高无创呼吸机治疗的效果,我们就在使用中发现的问题及处理对策进行阐述[1].

    作者:王翠莲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等速肌力训练治疗膝关节僵硬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膝关节僵硬患者实施等速肌力训练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75例膝关节僵硬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成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5例)两组,治疗组患者实施等速肌力训练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膝关节僵硬改善情况作比较.结果:统计比较,治疗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明显由于对照组,结果比较,有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等速肌力训练治疗膝关节僵硬的临床效果显著,有助于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曾明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妇科子宫肌瘤的药物治疗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妇科子宫肌瘤的药物治疗方法及应用效果.方法:研究组子宫肌瘤患者给予米非司酮治疗,对照组子宫肌瘤患者给予亮丙瑞林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费用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经分析可知两组治疗前子宫体积、子宫肌瘤体积对比并无显著差异(P>0.05),经治疗后两组子宫体积、子宫肌瘤体改善幅度无明显差异(P>0.05),但两组子宫体积、子宫肌瘤体积均较之前显著减小(P<0.05).结论:应用米非司酮治疗妇科子宫肌瘤可显著提高患者疗效,且此法具有较高经济性、安全性,有利于保障患者预后、生活质量.

    作者:张良芍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浅析社区门诊老年人静脉输液的护理及对策

    目的:研究社区门诊老年人静脉输液的护理问题及对策.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7年5月于我院门诊输液室接受输液治疗的老年患者172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上述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86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先老年患者进行全面综合评估,按照老年患者实际情况制定恰当的护理方案并进行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护理满意度(97.67%)高于对照组(72.09%),不良反应发生率(2.33)低于对照组(16.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老年人制定合理有效的门诊静脉输液护理方法可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叶海贤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小切口阑尾切除术与常规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疗效对比

    目的:探析急性阑尾炎接受小切口阑尾切除术与常规阑尾切除术治疗的不同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7年5月本院急性阑尾炎患者40例,依据随机原则将全部患者平均分成常规组、小切口组,分别接受小切口阑尾切除术与常规阑尾切除术治疗,比较效果.结果:小切口组术后切口长度、术中出血、住院时间均优于常规组,小切口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常规组并发症发生率20%.结论: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能够减小切口,加快术后恢复,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喻传宝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优质护理在冠心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和探究在冠心病临床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的临床方法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了我院在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4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而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又给予了系统性的优质护理,然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SF-36量表评定结果进行记录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98.57%)、生理功能(87.68±3.44)分、饮食控制(85.41±2.35)分、合理用药(91.23±1.66)分、自我监测(88.58±2.36)分等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90.0%)、(75.84±4.12)分、(69.62±2.13)分、(79.83±2.41)分、(71.38±3.15)分,他们之间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冠心病患者进行临床治疗过程中,为其提供系统性的优质护理干预,不仅可以使患者的冠心病症状得到有效的改善,而且还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治疗效果.

    作者:赵俊维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心脏开胸术后患者应用自控镇痛泵(PCA)的护理体会

    疼痛是大多数心脏外科开胸术后患者的共有症状,因其伤口深且长,胸骨钢丝固定,较其他手术疼痛感更加强烈.相关研究表明,严重的术后疼痛可导致器官功能改变,如心率增快、血压升高、呼吸急促等,甚至会使患者出现焦虑、紧张等负面情绪,影响内分泌、代谢和免疫功能改变[1],影响患者术后康复和生活质量,延长住院时间,我科在2017年1月份-2017年6月份期间对227例心脏开胸术后患者使用自控镇痛泵(PCA)进行疼痛治疗,均收到满意的临床效果,有效解决了术后患者的疼痛问题,保证患者的休息和康复,同时也无明显的不良反应,良好的观察、护理可保证镇痛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增强镇痛安全性[2].现将该镇痛泵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谭晖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临床生化检验中血清分离胶的应用观察

    目的:研究应用血清分离胶对生化指标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抽选在我院自 2016 年 2 月到 2017 年 2 月行生化指标检验的健康者共有 100 例,按随机数字列表法分成常规组与研究组.常规组的标本使用一般真空采血管,研究组的标本使用分离胶血清管.比较两组标本生化检测指标谷草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GGT)、碱性磷酸酶(ALP)、乳酸脱氢酶(LDH)和钾(K)(以下均用英文缩写代替)的检测结果.结果:研究组的生化检测指标AST、LDH和K数值均比对照组的明显降低,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两组的GGT和ALP指标值没有统计学方面的差异(P>0.05).结论:应用血清分离胶对生化指标检验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能避免标本发生溶血反应,增加生化指标检验的准确度,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张斌娜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试论螺旋CT及核磁共振检查在脊柱损伤康复中的应用

    目的:螺旋CT及核磁共振检查在脊柱损伤康复的应用效果以及评价水平.方法:通过针对某医院的128例脊柱损伤患者临床治疗进行研究,将128例患者分为两组,一组通过CT检查、一组通过MRI扫描,对脊柱损伤程度、位置、数量以及各项检查参数进行观察与记录,并对其脊椎损伤进行术后观察与分析,观察脊柱的附件骨折、碎骨片移位、椎体骨折、脊柱曲度改变、韧带损伤、软组织损伤、椎间盘损伤等各受损部位情况.结果:采用MRI扫描检查的患者,其韧带损伤、脊髓损伤、神经根损伤等多个部位康复检查结果要更加清晰,MRI扫描的敏感度要高于CT检查,其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采用CT检查的患者,其对患者的骨折、椎体变形、骨折裂纹等方面的骨折程度、骨折片移位等检查结果要比MRI扫描更清晰、准确,其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讨论:CT检查、MRI扫描两种影像学检查方法都有着各自的优势,若是能够在脊柱损伤治疗中能够合理运用两种检查方法,发挥各自的应用价值,将会对脊柱损伤治疗与康复有很大的帮助.

    作者:祖丽菲亚·买买提明;玛莉娜·努尔扎提汗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饮食健康教育在中年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对饮食健康教育在中年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方法:收集县人民医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130例中年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和B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进行饮食健康教育),每组65例.对比两组患者的饮食知识知晓情况以及血糖控制情况.结果:B组患者的饮食知识知晓率96.92%明显大于A组患者的84.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患者在治疗之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在治疗之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低于A组患者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饮食健康教育在中年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可以提高中年糖尿病患者的饮食知识知晓率,改善中年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有利于促进患者的健康,因此可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义昌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系统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在类风湿关节炎护理中的效果

    目的:对系统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在类风湿关节炎护理中的应用方法以及应用效果进行详细探究.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本院收治的4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0例.对于20例对照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对于2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系统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对护理效果进行统计.结果:观察组患者健康认知水平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时,应该采用系统健康教育护理模式,有利于提高患者认知水平,使得患者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治疗中.

    作者:张丽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心理状态与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分析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心理状态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近两年(2014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45例(观察组),并专门选取同期我院门诊体检无功能性消化老年患者45例(对照组),记录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在SDS和SAS评分比较上,观察组的分值要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45例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与对照组45例非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SCL-90评分比较,在强迫、抑郁、躯体化、焦虑等因子评分方面,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本次研究发现,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表现出较为明显的抑郁、焦虑、躯体化等心理状态,通过采取全局性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帮助患者认清自己的心理状态,进而改善日常生活习惯、用药方法.

    作者:冯文英 刊期: 2017年第08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