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降钙素原和白细胞介素-6在社区获得性肺炎中的应用价值

韩雪;王东

关键词:降钙素原, 白细胞介素6, 社区获得性肺炎, 诊断, 病情评估
摘要: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和白细胞介素6(IL-6)在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90例CAP患者作为观察对象(CAP组),同时选取4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健康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血清PCT和IL-6水平.然后将90例CAP患者根据疾病严重程度进行分组,比较CAP不同疾病严重程度患者血清PCT和IL-6水平.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CAP患者血清PCT和IL-6水平升高(3.56±0.54 vs 0.04±0.01 ng/ml,12.47±2.45 vs 1.32±0.39 pg/ml),组间比较都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CAP患者疾病不同严重程度分组后显示,随着疾病严重程度增加,CAP患者血清PCT和IL-6水平明显升高,组间比较都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CAP患者血清PCT和IL-6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群,且随着疾病严重程度增加而升高,对疾病的诊断及病情评估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IgG4相关性疾病诊治1例并文献复习

    目的:复习并研究IgG4相关性疾病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诊断标准及治疗方案.方法:对1例淋巴结活检后病理确诊为IgG4相关性疾病的病例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总结回顾.结果:患者男,46岁,以双侧眼睑、腮腺、颌下腺肿胀入院,在我院行血清学IgG4检测、腹部增强MRI及颌下淋巴结活检后,证实为IgG4-RD,给以糖皮质激素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后症状较前好转,未复发.结论:IgG4-RD是一种少见的以血清IgG4升高并可累及多器官的慢性自身炎症伴有全身器官组织纤维化的自身免疫疾病.现报道1例典型自身免疫性胰腺炎合并米库利兹病的IgG4相关性疾病以加深大家对此病的了解.

    作者:王丽;慈春增;王晓东;徐栋花;蔡肖;冯少杰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探讨治疗高血压药物的临床应用情况

    目的:探讨治疗高血压药物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在我院内科治疗的100例患者,对其使用抗高血压药物的用药频度和应用比例等进行详细记录,探讨治疗高血压药物的临床应用情况.结果:在单种抗高血压药物中,用药频率排在前三位的是硝苯地平缓释片、依那普利和厄贝沙坦3种药物,使用频率分别是36.97%、33.12%和24.37%.在抗高血压药物种类中,钙离子拮抗剂的用药频率大,达到了33.27%,β-受体阻滞药用跑频率小,仅是5.72%.结论:在高血压治疗中,抗高血压药物应当严格按照用药准则,为患者选择适用的药物,避免患者服用药物之后出现不良反应.

    作者:李冰涛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局部进展期胃癌术后放化疗与单纯化疗疗效观察

    目的:比较局部进展期胃癌术后放化疗与单纯化疗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从而为胃癌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方法:从2014年8月-2016年8月期间我院接治的胃癌患者中随机88例,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研究组中的44例患者术后采用同步放化疗方案进行治疗,参照组采用单纯化疗方案进行治疗.实验结束后,将两组患者的生存率以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在不良反应率、生存率方面均远远优于参照组患者.结论:与单纯化疗相比,对局部进展期胃癌患者采用术后放化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降低不良反应情况的发生.

    作者:景建军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锁定钢板固定治疗股骨髁间髁上粉碎骨折的临床疗效

    目的:研究锁定钢板固定治疗股骨髁间髁上粉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3年9月1日~2016年10月31日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股骨髁间髁上粉碎骨折患者,将86例患者计算机随机分为2组,43例/组.一组患者实施动力髁螺钉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另一组采用锁定钢板固定治疗(观察组).对比两组股骨髁间髁上粉碎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股骨髁间髁上粉碎骨折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88.37%)比对照组明显更高(P<0.05).结论:股骨髁间髁上粉碎骨折患者使用锁定钢板固定治疗的效果令人满意.

    作者:姜涛;金群华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系统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在类风湿关节炎护理中的效果

    目的:对系统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在类风湿关节炎护理中的应用方法以及应用效果进行详细探究.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本院收治的4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0例.对于20例对照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对于2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系统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对护理效果进行统计.结果:观察组患者健康认知水平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时,应该采用系统健康教育护理模式,有利于提高患者认知水平,使得患者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治疗中.

    作者:张丽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放化疗+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方案用于宫颈癌对其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复方苦参注射液+放化疗治疗方案对宫颈癌的疗效及其在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方面的影响.方法:选取96例宫颈癌患者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均分为(2)组,观察组给予复方苦参注射液+放化疗治疗,对照组给予放化疗治疗,各组48例.结果: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为35.42%,对照组为20.83%,对比发现,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较高,(P<0.05).细胞免疫功能(CD3+、CD4+、CD4+/CD8+、NK、CD8+)方面,治疗后,观察组的CD3+、CD4+、CD4+/CD8+、NK明显高于对照组,CD8+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宫颈癌,采用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放化疗治疗,可显着提升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且治疗总有效率高,故有进一步推广于临床的价值.

    作者:秦华忆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房性早搏梯形图在心电图教学中的探讨

    心律失常是心电图教学中的难点、重点,房性早搏是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且房性早搏代偿间歇种类繁多,产生机制复杂,不能很好的理解、掌握,死记硬背容易容易遗忘.通过辅以梯形图对房性早搏的讲解及绘制,提高房性早搏这一内容的教学质量.

    作者:向敏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实习护生健康教育能力提升的探讨

    通过复习文献并结合临床实践,分析国内实习护生健康教育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探讨提高实习护生健康教育能力的策略,包括为护生提供更多的健康教育机会;提高护生的沟通技巧;丰富健康教育的方式;帮助护生树立健康教育的信心及护理教师的与时俱进等.

    作者:周莲;周洪萍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茶碱控释片对急性老年哮喘的疗效对比

    目的:探讨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茶碱控释片治疗急性老年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老年哮喘,以随机数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口服茶碱控释片.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72.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讨论: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茶碱控释片联合治疗急性老年哮喘的临床疗效更为显著,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陈炳春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孕足月胎膜早破孕妇静脉滴注缩宫素引产的价值观察

    目的:探析对孕足月胎膜早破孕妇引产时静脉滴注缩宫素的临床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于2016年01月到2017年01月我院接收的92例孕足月胎膜早破孕妇,并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44例对照组与48例实验组.对照组孕妇从宫缩一直到分娩结束持续静脉滴注缩宫素予以引产,实验组孕妇从宫缩到宫口大于3cm时,即处于活跃期阶段停止予以缩宫素.比较两组的缩宫素滴注时间、缩宫素滴注量、宫颈评分、产后出血量、总产程、胎儿窘迫率、剖宫产率、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以及产褥感染率.结果:实验组缩宫素滴注时间、缩宫素滴注量、宫颈评分、总产程远比对照组低,P<0.05.两组产后出血量没有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胎儿窘迫率、剖宫产率、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以及产褥感染率远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与新生儿体重均无显著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且P>0.05.结论:从宫缩到宫口大于3cm时,即处于活跃期阶段停止予以缩宫素有助于阴道自然分娩,降低母婴的并发症发生率,在临床医学领域中值得广泛推广与应用.

    作者:普赤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医用臭氧自血疗法联合中医康复治疗老年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观察

    目的:分析医用臭氧自血疗法联合中医康复治疗老年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2016年10月-2017年7月本院接收的30例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参照组/治疗组:参照组15例予以中医康复治疗,治疗组15例予以医用臭氧自血疗法联合中医康复治疗,对比2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治疗有效率93.33%,明显比参照组66.64%高,(P<0.05).结论:临床对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施以医用臭氧自血疗法联合中医康复疗法,可在提升临床治疗有效率的基础上,促进归转,可推荐.

    作者:王胜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研究大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效果

    目的:研究大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2016年3月到2017年3月收治的84例急性脑梗塞患者作为分析对象,将其按照入院顺序纳入溶栓组与对照组(n=42).对照组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溶栓组应用大剂量尿激酶溶栓与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与凝血指标改善情况.结果:溶栓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34%,与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83.33%比较差异显著,存在对比分析价值(P<0.05).同时,溶栓组患者治疗后凝血功能指标显著变化,组间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效果显著,保证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积极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有助于急性脑梗塞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

    作者:高文涛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人文关怀在精神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究人文关怀在精神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精神科2016年5月-2017年5月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2组,分别是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5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而观察组患者采取人文关怀护理模式.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 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92.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4.0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将人文关怀应用到精神科护理风险管理中,应用效果良好,不仅可以提高护理人员的主管能定性,从而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缓解医患关系.而且还可以提高护理质量,确保医疗安全.

    作者:蒋文娟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住院恶性肿瘤患者心理状况的改善作用

    目的:心理护理干预在恶性肿瘤住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月12月-2017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数字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n=63,常规护理)及研究组(n=63,常规护理+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以及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护理后,研究组焦虑、抑郁评分以及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患者恶性肿瘤患者焦虑及抑郁心理,提高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邓鸿燕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研究胺碘酮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律不齐的临床价值

    目的:研究胺碘酮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律不齐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3月到2017年3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74例老年冠心病心律不齐患者,采用数字标记法将患者纳入试验组与常规组(n=37).常规组患者应用氨茶碱注射液治疗,试验组患者应用胺碘酮治疗,比较组间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3%,与常规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83.78%相比,具有明显区别(P<0.05).同时,试验组1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常规组患者中5例患者出现并发症,组间差异比较存在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胺碘酮在老年冠心病心律不齐治疗期间的应用,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临床治疗有效性与安全性价值突出.

    作者:徐惠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乙肝病毒前S1抗原阳性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阳性(PreS1-Ag)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本市人民医院2015年2月至2017年6月间收治的88例乙型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本组患者血清内乙型肝炎标注物及乙肝病毒前S1抗原阳,并通过荧光定量实验对脱氧核糖核酸(HBV-DNA)含量,并对检测结果予以统计学分析.结果:经相关检测后显示抗原呈阳性者58例(65.91%),HBV-DNA检测呈阳性者62例(70.45%),且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呈阳性率随着HBV-DNA载量持续增加.结论: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阳性可有效表达患者肝功能损害情况,且临床检测中其方法简便,易操作,具有推广与应用价值.

    作者:孙胜平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术治疗阑尾炎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术治疗阑尾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收治的阑尾炎患者中选取32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将他们分为观察组和研究组,每组各16例.观察组进行传统的阑尾炎切除术,研究组进行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术,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在手术切口长度上,研究组长度比观察组短(P<0.05);在术后恢复时间上,研究组比观察组用时短(P<0.05);在切口感染方面,研究组的切口感染率比观察组的低(P<0.05);在遗留瘢痕上,研究组的遗留瘢痕率比观察组的地(P<0.05).结论:对阑尾炎患者进行小切口阑尾切除术不仅切口小,缩短患者的恢复时间,术后留疤情况少,而且还能降低术后感染率,促进患者身体康复.

    作者:康忠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中医护理路径在腹腔镜子宫肌瘤患者围手术期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对中医护理路径在腹腔镜子宫肌瘤患者围手术期应用效果予以分析.方法:研究对象为2015年7月-2016年7月期间,在我院妇产科住院治疗的50例腹腔镜手术的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将5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均为25例;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围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中医护理临床路径护理;对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的费用、护理满意度等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比较结果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情况均好于对照组患者.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患者围手术期借助中医护理路径予以护理,不仅能够对护理行为予以规范,而且住院时间及费用有显著改善,患者满意度也比较高,因此,中医护理路径在腹腔镜子宫肌瘤患者围手术期应用价值较高,具有推广意义.

    作者:马晓雯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神经阻滞联合小针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

    目的:探究将神经阻滞联合小针刀应用于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84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各42例的观察组与对照组.给予观察组患者神经阻滞与小针刀联合治疗,对照组患者则采用穴位注射治疗.观察两组症状及体征积分得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症状与体征积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神经阻滞联合小针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显著,可促进患者颈椎功能的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或消失,值得临床中大力推广.

    作者:曹晓刚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经直肠超声引导下经会阴前列腺穿刺诊断前列腺癌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探究经超声引导下经会阴前列腺穿刺诊断前列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间收治的疑似前列腺癌患者共6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经直肠超声引导下经会阴前列腺穿刺诊断,观察60例患者的前列腺癌诊出率.结果:检查后,共检出29例患有前列腺癌患者(48.33%)、其余为11例患有慢性前列腺炎(18.33%)、15例患有良性前列腺增生(25.00%)、以及5例患有前列腺上皮内瘤(8.33%).另外35例患者需穿刺6~8针,25例患者需穿刺9~12针,一共出现18例并发症,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0.00%.结论:经超声引导下经会阴前列腺穿刺的方法应用于诊断前列腺癌能够明显提高诊断效果,阳性率高,同时不良反应发生少,值得今后在临床工作中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曹建辉;李冬 刊期: 2017年第08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