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胜平
目的:探讨不同方案对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治疗效果.方法:抽取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92例,均给予阿奇霉素治疗,实验组加用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临床症状与体征消失时间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采取阿奇霉素+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进行临床治疗的效果显著.
作者:刘成洪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脾脏囊型包虫病的外科手术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至2016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脾脏囊型包虫病83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手术方法:脾包虫内囊摘除术41例,外囊次全切除术27例,LC下外囊次全切除术10例,联合脾脏切除5例.结果:内囊摘除术组,术后出现残腔积液7例,合并感染3例,切口感染2例,肠管在残腔内嵌顿1例,术后并发症高于外囊次全切除术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格.结论:脾脏囊型包虫病的治疗以手术为主,手术方法以保留脾脏的前提下包虫外囊次全切除术佳,在掌握适应症的情况腹腔镜手术是可行的.
作者:阿合买提卡里·艾山;阿尔新·卡地尔艾力;马尔旦·马合木提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眉下切口皮肤切除治疗上眼睑皮肤松弛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采用眉下切口皮肤切除治疗的80例上眼睑皮肤松弛患者为观察组,选取2014年2月至8月收治50例采用重睑线传统入路的上眼睑皮肤松弛的患者为对照组.分析两组的治疗方法,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上眼睑松弛的有效改善率为75.0%高于对照组的6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90.0%高于对照组的74.0%,差异有统计学(P<0.05).结论:眉下切口皮肤切除治疗上眼睑皮肤松弛的治疗效果要优于重睑线传统入路,且手术操作简单,术后恢复快,患者满意度高.
作者:辛亮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观察研究针对性护理干预对于脑挫裂伤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本院治疗的脑挫裂伤患者30例(入院时间:2014年5月至2017年6月),依据随机分配的方式将3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研究组,每组均有1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研究组在施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的分数.结果:对比对照组与研究组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的MMS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即P>0.05;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MMSE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而且研究组患者的评分要高于对照组.结论:通过研究数据可知,针对性护理干预在治疗脑挫裂伤患者方面要优于常规的护理干预,更值得在医疗上的广泛推广.
作者:黄晓婧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对1例儿童肺部感染并发心内膜炎的病例,就其病理特征和治疗过程展开分析.方法:将1例儿童肺部感染并发心内膜炎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经实验室检查、病理检查等确诊后实施治疗,以改善患儿各项临床和体征.结果:经各项严格检查和治疗后,患儿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且无明显咳嗽、无发热、血象正常已满2周,且各项指标显示可进行赘生物切除间隔修补及主动脉瓣形成术.结论:心内膜炎患儿选择抗菌药物的原则是尽早、足量的使用,以尽可能清除病原菌,有助于提高治愈率.
作者:曾海林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分析对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实施微创经皮钢板与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70例.将其分为微创组与切开组,每组患者均为35例.微创组给予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切开组则实施切开复位钢板固定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长,骨愈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用时对比上没有达到比较意义,但微创组骨愈花时明显较短且患者出血量较少,且P<0.05.结论:微创经皮钢板在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中的运用存在明显优势,可以在临床上深入推广.
作者:刘中玉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就鼻内窥镜治疗条件下鼻腔深部出血的等离子治疗方法进行探究,并跟踪观察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以我院2015年6月~2016年10月收治的30例鼻腔深部出血案例作为研究对象,对临床治疗效果和止血成功率进行跟踪调查分析.结果:本次临床发现26例患者无复发,4例患者复发,经过再次等离子治疗已治愈,因此,本次临床研究一次治愈率为93.3%;经治疗后患者疼痛与不适感均有所缓解,差异较大(P<0.05),治疗前疼痛评分与不适评分分别为(5.1±3.4)、(6.3±3.2)分,治疗后分别为(2.6±1.7)分,不适评分平均为(3.4±2.1)分;30例患者中1d后有2例患者带血鼻涕,且有明显的活动性出血现象,2例患者手术后3d有轻微的耳痛问题,但是听力正常,但是没有患者出现鼻腔黏连、鼻中隔穿孔以及鼻窦炎等并发症现象.结论:当前等离子治疗鼻腔深部出血效果较好,而鼻内窥镜的应用使得手术视野扩大,可直接观察患者鼻腔内部组织情况,临床治疗安全性较高,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李秀兰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探析孕产期母婴健康教育的开展对产妇产褥期保健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5月至2017年6月期间疾控中心预防保健工作者在医院所调查的孕期保健护 理的孕妇2080例纳为本组参研的样本,遵循随机数字表法均分成常规组与干预组,前者实施常规孕期保健护理干预;后者实施系统化的孕期保健护理干预.经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孕妇分娩方式、新生儿体质量以及产褥期保健护理能力提高的情况.结果:干预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常规组;巨大儿与低体重儿少于常规组,产褥期保健护理能力高于常规组,P<0.05,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性明显,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系统化的孕产期母婴健康教育可使产妇产褥期保健护理能力得到显著提高,还可改善分娩结局,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王玉芳;罗武军;陈有明;王海峰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对某山区的老年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控制护理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随机抽取本院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7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饮食护理方式,实验组采用护理干预的饮食护理方式,从而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过两组不同的护理方式之后,可以明显的看到实验组的护理效果明显的优于对照组的护理效果,血糖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山区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饮食控制时,采用护理干预的方式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血糖问题,使家庭的生活质量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
作者:李翠平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在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因诊断过程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3月~2017年2月入院治疗的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平扫以及平面重建、可行容积再现等检查,患者同时进行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DSA)检查,比较多层螺旋CT检查和DSA检查的病因诊断结果.结果:100例患者经DSA诊断,阴性9例,阳性91例,其中动脉瘤68例,动静脉畸形9例,动脉狭窄14例;经多层螺旋CT诊断,阴性10例,阳性90例,其中动脉瘤67例,动静脉畸形10例,动脉狭窄13例;1例正常患者被误诊为动脉瘤,1例动脉狭窄被误诊为动静脉畸形;两种检测方法诊断结果基本相符,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多层螺旋CT在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因诊断准确性良好,与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诊断结果无明显差异,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莉花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探究分析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胰腺炎患者70例,依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奥曲肽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7.1%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82.9%(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血、尿淀粉酶阳性情况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在治疗7d及15d的血、尿淀粉酶阳性例数均少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显著,且见效快,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邓志坚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了解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社区护理干预后其生活质量受益情况.方法:将2014年12月至2017年6月期间10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平均划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社区护理干预.结果:经过不同的护理干预,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其中,实验组仅有6例患者较差,有效率达到88.9%;对照组中14例为差,有效率为74.0%.统计学分析发现,P<0.05,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进行社区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改善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强敏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应用血清分离胶对生化指标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抽选在我院自 2016 年 2 月到 2017 年 2 月行生化指标检验的健康者共有 100 例,按随机数字列表法分成常规组与研究组.常规组的标本使用一般真空采血管,研究组的标本使用分离胶血清管.比较两组标本生化检测指标谷草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GGT)、碱性磷酸酶(ALP)、乳酸脱氢酶(LDH)和钾(K)(以下均用英文缩写代替)的检测结果.结果:研究组的生化检测指标AST、LDH和K数值均比对照组的明显降低,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两组的GGT和ALP指标值没有统计学方面的差异(P>0.05).结论:应用血清分离胶对生化指标检验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能避免标本发生溶血反应,增加生化指标检验的准确度,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张斌娜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探究功能锻炼在脑卒中后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6年12月我科收治的80例脑卒中后功能障碍患者,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与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接受功能锻炼,比较两组患者语言功能、肢体功能等康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上肢FMA评分(32.6±3.3)、下肢FMA评分(31.5±3.1)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NIHSS评分(6.3±1.7)、Barthel评分(74.3±6.8)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后功能障碍患者开展功能锻炼的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康复治疗与生活质量,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周德萍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探究和分析通计算机X线摄影系统 (computed radiogrnphy, CR)、胸部DR能量减影检查在隐匿性肋骨骨折检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高度怀疑为肋骨骨折的患者120例,所选患者均先进行CR检查,而后行DR能量减影,比较CR与DR能量减影对肋骨骨折检出率.结果:120例高度怀疑为肋骨骨折的患者经CR与DR能量减影共检出307处肋骨骨折,其中CR系统检出肋骨骨折147处,隐匿性肋骨骨折67处,DR能量减影检出肋骨骨折172处,隐匿性肋骨骨折84处,DR能量减影的肋骨骨折检出率与隐匿性肋骨骨折检出率(85.15%,80.0%)均明显高于CR系统检出率(72.77%,63.8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312,P=0.003;χ2=6.812,P=0.009).结论:将胸部DR能量减影应用于临床中隐匿性肋骨骨折的检查和诊断,可明显提高隐匿性肋骨骨折的检出率,从而降低其漏检率,是目前临床上用于诊断隐匿性肋骨骨折的较为理想的手段.
作者:景峰 刊期: 2017年第08期
心律失常是心电图教学中的难点、重点,房性早搏是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且房性早搏代偿间歇种类繁多,产生机制复杂,不能很好的理解、掌握,死记硬背容易容易遗忘.通过辅以梯形图对房性早搏的讲解及绘制,提高房性早搏这一内容的教学质量.
作者:向敏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探究经超声引导下经会阴前列腺穿刺诊断前列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间收治的疑似前列腺癌患者共6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经直肠超声引导下经会阴前列腺穿刺诊断,观察60例患者的前列腺癌诊出率.结果:检查后,共检出29例患有前列腺癌患者(48.33%)、其余为11例患有慢性前列腺炎(18.33%)、15例患有良性前列腺增生(25.00%)、以及5例患有前列腺上皮内瘤(8.33%).另外35例患者需穿刺6~8针,25例患者需穿刺9~12针,一共出现18例并发症,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0.00%.结论:经超声引导下经会阴前列腺穿刺的方法应用于诊断前列腺癌能够明显提高诊断效果,阳性率高,同时不良反应发生少,值得今后在临床工作中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曹建辉;李冬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针对高危剖宫产产妇,探讨欣母沛防治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 年10月-2016年12月期间行剖宫产手术成功的高危产妇1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两个治疗小组,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90例,在剖宫产后所有产妇立即进行常规处理防治孕妇产后出血,包括静脉滴注缩宫素和肛塞米索前列醇等进行预防.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外加欣母沛进行预防.记录两个治疗小组的产妇治疗总有效率、术中和产后2小时、24小时的出血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在实验组中,总有效率是94.45%,相较于对照组的77.78%而言,差异显著(P<0.05);术中和产后2小时、1天后平均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在实验组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是6.67%,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是17.78%,对比两组数据,差异显著,统计学意义明显(P<0.05).讨论:欣母沛能够有效预防和治疗高危剖宫产产妇产后出血状况,降低临床治疗的并发症,见效快,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陈丽萍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分析综合性护理对预防留置导尿管患儿并发尿道感染的的效果.方法:选取于我院接治疗并留置导尿管的患者132例列为观察对象,以随机分配原则将其均分为两级(66例/组),观察组给予综合性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统计比较两组患儿尿道感染发生率.结果:经统计分析得出,对照组患儿在导尿管留置后的第3d、5d、7d、14d尿路感染累计发生率分别为7.58%、12.12%、19.70%、22.7%;而观察组分别为0.0%、1.52%、4.55%、4.55%;两组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明显,P<0.05.结论:临床中针对留置导尿管患儿的护理过程中采用综合性护理,可明显降低因留置导尿管而诱发的尿道感染,同时有利患儿病情的极早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如焕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对无创呼吸机治疗肺心病患者的过程中加入优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优质护理在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前来接受治疗的74名肺心病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原则将其分为两个不同的组别,分别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患者均为37人.对照组的患者采用传统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优质护理的干预,并对比采用不同护理手段进行护理之后患者的心脏跳动频率、呼吸的频率、SaO2评分、血氧张力以及实际治疗有效率等进行对比.结果:在对两组患者的心脏跳动频率、呼吸的频率、SaO2、血氧张力等进行评分后发现,治疗组患者各项身体指标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的患者,同时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患者.两组患者间的比较差异性显著,因此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在无创呼吸机治疗肺心病患者的过程中临床效果显著且具有医疗价值,因此此种护理形式值得在医疗过程中大力推广并使用.
作者:袁伦平 刊期: 2017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