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针对性护理干预用于脑挫裂伤患者对其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研究

黄晓婧

关键词:针对性护理, 脑挫裂伤, 认知功能障碍
摘要:目的:观察研究针对性护理干预对于脑挫裂伤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本院治疗的脑挫裂伤患者30例(入院时间:2014年5月至2017年6月),依据随机分配的方式将3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研究组,每组均有1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研究组在施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的分数.结果:对比对照组与研究组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的MMS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即P>0.05;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MMSE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而且研究组患者的评分要高于对照组.结论:通过研究数据可知,针对性护理干预在治疗脑挫裂伤患者方面要优于常规的护理干预,更值得在医疗上的广泛推广.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实施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治疗的疗效.方法:取2016年2月到2017年2月间本院收治的9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进行研究,按患者术式分为PKRP组(n=45)和TURP组(n=45),所有PKRP组患者实施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所有TURP组患者实施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结果:PKRP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膀胱冲洗时间、住院时间、术后IPSS、RUV与TURP组比明显较低,Qmax与TURP组相比明显较高,P<0.05.结论:前列腺增生实施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效果优良.

    作者:江飞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针刺麻醉复合颈丛麻醉用于甲状腺手术的麻醉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在甲状腺手术中,使用针刺麻醉复合颈丛麻醉的效果.方法:针对我院2015年1月到2017年1月间收治的88例甲状腺手术患者实施分组,对照组患者颈丛麻醉,观察组患者实施针刺麻醉复合颈丛麻醉;观察两组麻醉效果并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术毕即刻疼痛评分为3.24±2.03分,对照组术毕即刻疼痛评分为6.05±2.11分;同时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09%,明显高于观察组,因观察组无不良反应发生,两组比较P<0.05则说明差异明显.结论:针刺麻醉复合颈丛麻醉用于甲状腺手术的麻醉效果分析发现,其相比单纯的颈丛麻醉而言,能够降低患者疼痛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因此值得临床借鉴使用.

    作者:李永侠;秦宁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消毒供应中心质量追溯管理系统应用及使用体会

    目的:探讨消毒供应中心质量追溯管理系统的佳应用.方法:对我院引进的质量追溯管理系统的运行模式进行了改进及应用.结果:信息条码技术的应用使得无菌物品在再生过程中的实时监管直观而有效.结论:质量追溯管理系统的使用能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工作人员责任心,提高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水平,深得临床科室的好评,值得在全国推广.

    作者:尹广桂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宫腔填纱、欣母沛结合使用在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宫腔填纱、欣母沛结合使用在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本院产科接受并行宫腔填纱治疗的40例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作为A组,另选同期接收并采取宫腔填纱结合欣母沛治疗的40例同病患者作为B组,比较两组的治疗疗效.结果:(1)B组治疗后各时间段的出血量显著低于A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治疗前两组的血红蛋白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组优于A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积极采取欣母沛注射治疗与宫腔填纱,能够显著降低产后出血量,保障患者的安全.

    作者:任海燕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功能性子宫出血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功能性子宫出血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2014年11月到2016年12月收治的130例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采取数字随机分为2组,65例以常规术后护理方法展开为对照组,65例以综合护理干预方法展开为观察组.观察两组平均停止出血时间、贫血率、反复出血率、青睐率等指标.结果:在对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进行止血后,观察组平均停止出血时间(8.12±1.74)d、贫血率(18.45)%、反复出血率(0.0)%、青睐率(90.0)%都显著比对照组平均停止出血时间(12.54±2.23)d、贫血率(28.74)%、反复出血率(10.0)%、青睐率(10.0)%优越,P<0.05,差异有意义.结论:功能性子宫出血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有利于患者术后的康复,是值得推广的有效护理方法.

    作者:周慧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人文关怀护理在先心ICU术后患者中的实施与探讨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护理在先天性心脏病ICU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对ICU护士实行人文理念的学习,对不同的患者(成人或小儿)给予人文关怀护理,对家属实行人文探视.结果:实施后患者对ICU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由实施前的93.7%升至98.7%.结论:人性化的服务对医疗康复起着重要的作用.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率,有效降低护患纠纷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付会敏;周晓琴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隐匿性肋骨骨折CR、DR检查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探究和分析通计算机X线摄影系统 (computed radiogrnphy, CR)、胸部DR能量减影检查在隐匿性肋骨骨折检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高度怀疑为肋骨骨折的患者120例,所选患者均先进行CR检查,而后行DR能量减影,比较CR与DR能量减影对肋骨骨折检出率.结果:120例高度怀疑为肋骨骨折的患者经CR与DR能量减影共检出307处肋骨骨折,其中CR系统检出肋骨骨折147处,隐匿性肋骨骨折67处,DR能量减影检出肋骨骨折172处,隐匿性肋骨骨折84处,DR能量减影的肋骨骨折检出率与隐匿性肋骨骨折检出率(85.15%,80.0%)均明显高于CR系统检出率(72.77%,63.8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312,P=0.003;χ2=6.812,P=0.009).结论:将胸部DR能量减影应用于临床中隐匿性肋骨骨折的检查和诊断,可明显提高隐匿性肋骨骨折的检出率,从而降低其漏检率,是目前临床上用于诊断隐匿性肋骨骨折的较为理想的手段.

    作者:景峰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干化学法与尿沉渣联合用于尿常规检验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在尿常规检验中干化学法、尿沉渣联合应用的检验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7年3月门诊患者的尿液标本150例,将其平均分为A组、B组与C组,每组50例.A组采用干化学法行尿常规检验,B组采用尿沉渣行尿常规检验,C组采用干化学法、尿沉渣联合应用行尿常规检验,对比三组检验效率.结果:对比定量白细胞阳性率,C组高于A组与B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高于A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定量红细胞检验阳性率,C组高于A组与B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高于B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干化学法、尿沉渣联合应用可提高尿常规检验效率,显著提高的检出率,适合临床推广.

    作者:任雪莲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女性乳头溢液的诊断与外科治疗体会

    目的:探究对女性乳头溢液的诊断以及手术治疗方法,讨论临床应用意义.方法:选择我院中2015年8月至2016年7月间收治的乳头溢液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入院顺序将其分为乳房切除术组和乳腺区段切除术组,简称A组和B组,两组中均包含60例患者;A组中所有患者采用乳房切除术对患者进行治疗,B组中选择乳腺区段切除术作为手术方案,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后病症均痊愈,其治疗有效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虽然乳房切除术患者在切除乳房后外观受到一定影响,但多数患者在进行人工假体安装后乳房能够恢复正常生理外观,其恢复良好.结论:在目前对女性乳头的手术治疗上,选择有效的手术方式是提高患者治愈感受的重要因素,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部分患者病理反应异常快速,所以必要时应当采用乳房切除术进行治疗,才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作者:杨锋;黄堃;付慧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及胆总管结石与开腹手术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及胆总管结石与开腹手术的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110例胆囊及胆总管结石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开腹手术方式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方式治疗,对两组患者取石成功率对比,记录患者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感染等情况.结果:在取石成功率方面,两组患者全部取石成功,不存在有结石参与,且不存在有切口感染以及胆汁漏等并发症的出现;在手术情况方面,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等方面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及胆总管结石有着非常好的治疗效果,能够帮助患者更快的康复,降低并发症发病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刘兆东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风险预警机制在骨科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索骨科手术期护理中风险预警机制的建立,以寻求佳的护理风险规避措施.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在我院行骨科手术的56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8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围手术期护理模式,而观察组则根据风险预警机制治理的护理方案开展护理工作,并对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质量及护理差错事件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切口愈合、认知度、主动配合治疗的依从性及术后生活自理能力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其在给药、技术操作及护理服务等方面的护理差错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骨科围手术期护理工作来说,建立风险预警机制是极为重要的一项工作,对规避护理风险、提高护理质量、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等具有重要作用,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和应用.

    作者:陈永红;蔡回霞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八珍益母丸联合西药治疗气血两虚型月经不调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八珍益母丸联合西药治疗气血两虚型月经不调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48例患有气血两虚型月经不调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单双号数字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雌孕激素治疗,观察组采用雌孕激素联合八珍益母丸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和受孕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气血两虚型月经不调的患者采用八珍益母丸联合雌孕激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显著提高了患者的受孕率,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钱萍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延续护理模式对产后盆底肌功能锻炼依从性及效果的影响效果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模式对产后盆底肌功能锻炼依从性及效果的影响.方法:于2016年06月-2017年06月间,我院收治的产妇60例,为研究对象,通过电脑随机的方式,平分两组,即常规组与研究组,各30例.常规组应用常规护理模式,并在此基础之上,为研究组应用延续护理模式,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GQOLI-74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评估,研究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常规组,组间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盆底肌张力恢复情况、盆底肌功能锻炼依从性,研究组高于常规组,且发生尿失禁的几率也明显低于常规组,组间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产后的产妇提供延续护理模式,有利于其盆底肌功能锻炼依从性提升,预防或减少尿失禁,帮助产妇产后尽早康复出院,改善其生活质量.

    作者:王恩艳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乙肝病毒前S1抗原阳性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阳性(PreS1-Ag)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本市人民医院2015年2月至2017年6月间收治的88例乙型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本组患者血清内乙型肝炎标注物及乙肝病毒前S1抗原阳,并通过荧光定量实验对脱氧核糖核酸(HBV-DNA)含量,并对检测结果予以统计学分析.结果:经相关检测后显示抗原呈阳性者58例(65.91%),HBV-DNA检测呈阳性者62例(70.45%),且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呈阳性率随着HBV-DNA载量持续增加.结论: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阳性可有效表达患者肝功能损害情况,且临床检测中其方法简便,易操作,具有推广与应用价值.

    作者:孙胜平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鼻空肠三腔喂养管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应用与护理

    目的:分析鼻空肠三腔喂养管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总结护理经验.方法:2014年2月~2017年2月,医院共采用鼻空肠三腔喂养管支持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24例.结果:死亡1例,恶心呕吐发生率37.5%、腹泻发生率50.0%,其他并发症包括鼻粘膜炎症、误吸误咽呛咳、胃潴留,发生1例脱管,导管留置时间(8.1±1.8)日.结论:鼻空肠三腔喂养管并发症多,对护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作者:吕文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膝关节周围骨巨细胞瘤病理性骨折影像学特征分析及研究

    目的:探讨膝关节周围骨巨细胞瘤病理性骨折影像学特征相关因素和研究评估.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200例行膝关节周围巨细胞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影像学资料进行数字化观察、测量、记录后将上述患者分成A(无病理性骨折)和B(病理性骨折)两组,分析和评估患者膝关节周围骨巨细胞瘤病理性骨折严重程度.结果:B组患者相较于A组,骨巨细胞瘤体积更大、肿瘤到软骨下骨距离更短、软组织侵袭更严重,组间差异显著,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通过影像学特征分析,膝关节周围骨巨细胞瘤与肿瘤的大小、肿瘤到软骨下骨距离和软组织侵袭存在密切的联系,以此判断骨折严重程度,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作者:刘文健;韩声禄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小儿疝气采取小切口治疗的临床效果探讨

    目的:分析小儿疝气运用小切口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从2012年2月~2017年2月所接收的50例小儿疝气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每组各25例,实验组通过小切口手术治疗,而常规组则运用常规方式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出血量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实验组患儿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以及出血量都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而并发症情况比较,实验组患儿出现并发症率是8.00%(2/25),常规组患儿出现并发症率是16.00%(4/25),实验组低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儿疝气运用小切口治疗,效果显著,同时降低患儿发生并发症的情况,值得运用和推广.

    作者:喻传宝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65岁及以上老年人群HbA1c水平与血清CA19-9和CEA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65岁及以上老年人群HbA1c水平和血清CA19-9以及CEA的相关性.方法:在医院当中当中随机选取680名体检的老年人,对其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血清糖类抗原19-9,癌胚抗原以及对血脂的监测.结果:在选取的120名老年人当中,11.2%老年人糖化血红蛋白较高,HDL、CEA、LAL-C、以及TG、CA19-9、TC的升高是HbAlc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65岁及以上老年人群HbA1c水平与血清CA19-9和CEA有密切关系.

    作者:吴美芳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针灸配合整脊手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探究针灸配合整脊手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分析.方法:从本院中提取从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80例颈源性头痛患者,并将这些患者随机抽取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给予对照组采用的则是常规针灸疗法治疗,而给予观察组的则是在常规针灸治疗的基础上再加上整脊手法进行治疗.然后再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而且在治疗之后的观察组的VAS评分也要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在治疗颈源性头痛的方法中,运用中医针灸与西医整脊手法结合起来的治疗效果更为明确.如果能够分别发挥二者的优势,并将二者结合起来,达到协同效果,则能更好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孙沅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CT诊断中心型肺癌的准确性及MRI补充诊断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CT诊断中心型肺癌的准确性及MRI补充诊断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住院的疑似中心型肺癌患者,共30例患者,收治时间在2016年2月~2017年3月期间,以此作为本次实验的实验对象,对所有患者均实施CT诊断检查后再实施MRI补充诊断检查,研究单纯CT诊断检查和联合使用诊断检查(CT+MRI)的检查方式所得结果, 并分别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以此研究并比较2种检查方式的诊断价值.结果:在对中心型肺癌患者的诊断结果中,联合诊断(CT+MRI)检查结果的准确性、灵敏度和特异性均明显比单纯CT诊断的检查结果更高,P<0.05,数据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联合诊断(CT+MRI)检查在诊断中心型肺癌中的诊断价值肯定,可以有效和准确的鉴别和判断中心型肺癌疾病类型,值得在临床诊断学中推广应用.

    作者:周昌谷 刊期: 2017年第08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