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女性乳头溢液的诊断与外科治疗体会

杨锋;黄堃;付慧

关键词:乳头溢液, 临床诊断, 外科手术治疗
摘要:目的:探究对女性乳头溢液的诊断以及手术治疗方法,讨论临床应用意义.方法:选择我院中2015年8月至2016年7月间收治的乳头溢液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入院顺序将其分为乳房切除术组和乳腺区段切除术组,简称A组和B组,两组中均包含60例患者;A组中所有患者采用乳房切除术对患者进行治疗,B组中选择乳腺区段切除术作为手术方案,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后病症均痊愈,其治疗有效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虽然乳房切除术患者在切除乳房后外观受到一定影响,但多数患者在进行人工假体安装后乳房能够恢复正常生理外观,其恢复良好.结论:在目前对女性乳头的手术治疗上,选择有效的手术方式是提高患者治愈感受的重要因素,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部分患者病理反应异常快速,所以必要时应当采用乳房切除术进行治疗,才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护理体会

    探讨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前、中后的口腔黏膜护理措施和体会,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提高头颈部患者放疗依从性,对患者的康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有利于提高患者预后,在临床上具有推广意义.

    作者:杨莉;魏晶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甲泼尼龙及甲泼尼龙联合环磷酰胺治疗急性肺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甲泼尼龙及甲泼尼龙联合环磷酰胺不同方案治疗急性肺纤维化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回顾分析我院重症医学科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39例急性肺纤维化患者的诊治过程及预后,分析39例患者的临床特点,比较甲泼尼龙治疗组及甲泼尼龙联合环磷酰胺治疗组患者的预后.结果:经过分析可发现患者多为老年男性,均表现出进行性呼吸困难.不同治疗方案组间发病年龄、性别、既往肺部疾病及发病诱因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甲泼尼龙联合环磷酰胺治疗组患者的预后明显优于甲泼尼龙治疗组(生存率73.3% vs.37.5%,P=0.029).结论:早期明确诊断,在控制感染基础上及时使用足量甲泼尼龙联合环磷酰胺治疗可大大改善其预后.

    作者:刘音;薛晓艳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对皮疹患者采用中草药联合心境稳定剂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研究中草药联合心境稳定剂治疗皮疹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3月~2016年4月收治的82例皮疹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1例患者.对照组患者使用中草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加用心境稳定剂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复发率、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12%,复发率为2.44%;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0.49%,复发率为17.07%;组间比较,差异显著,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况的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给予皮疹患者使用中草药联合心境稳定剂进行治疗,可显著提高治疗的总有效率,并降低复发率与不良反应,使患者早日恢复正常的生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穆梅赞;袁学友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社区护理干预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老年糖尿病患者采用社区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从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所收治的8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方式,而实验组采用社区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情况以及糖化血红蛋白的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空腹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情况都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护理干预运用于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中取得良好效果,值得运用和推广.

    作者:谈明秋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血药浓度精准检测所存在的问题及可能的解决途径

    本文概述了个性化用药中血药浓度精准检测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可能途径.精准医疗的一个主要的目标是实现个性化用药,个性化用药就是针对具体病人选择合适的治疗药物并且准确给定剂量及用药频率,要实现个性化用药首先必须对每个患者用药后跟踪检测其血液中的药物浓度,因为血液中治疗药物的浓度必须高于有效控制的疾病的低浓度同时必须低于产生严重副作用(中毒)的浓度.血药浓度维持在有效浓度与中毒浓度之间的时间范围就是治疗窗口,因此,唯有通过跟踪检测患者用药后的血药浓度才可能确定所用药物在特定患者身上是否达到佳治疗窗口,亦即获得理想治疗效果.个性化用药已经提倡了进半个世纪,迄今尚未能实现,其中的问题正是本文试图讨论的主要内容.

    作者:朱建雄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抗生素治疗慢性盆腔炎急性发作的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抗生素治疗慢性盆腔炎急性发作的疗效情况.方法:以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20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A组、B组、C组.A组给予左旋氧氟沙星注射液、甲硝唑治疗.B组给予克林霉素治疗,C组给予青霉素、妥布霉素240mg加入5 %葡萄糖注射液5OOml中进行静脉滴注.0.5%以及甲硝唑注射液治疗.结果:c组患者的近期治疗有效率(93.33)明显比其他AB组高(84.29%/85.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生素联合应用的效果明显比单一应用或两种同用的效果好,对于慢性盆腔炎急性发作的疗效更佳.

    作者:叶爱慧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麻醉处理在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行剖宫产术的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分析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症)患者实施剖宫产过程中的麻醉处理方式.方法:从2015年4月-2016年4月期间在本院接受剖宫产的确诊为妊高症的产妇50例,对其手术过程中实施的麻醉处理开展回顾性分析.结果:全体产妇均成功分娩,娩后5分钟内新生儿评分均达到10分,在半个月之后全部产后均安全出院.结论:在针对妊高症产妇实施剖宫产手术时,运用硬膜外麻醉将是一种较好的方式,同时对用药量以及输液的速率进行把控有利于帮助产妇平稳的过渡围手术期,显著的降低母婴的分娩风险,在麻醉处理是务必要严密的观察和正确手术处理,方可促使妊高症患者的麻醉处理顺利进行.

    作者:董家才;刘经伟;郭尔萍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泌尿系统结石检查中B超诊断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泌尿系统结石检查中B超诊断的效果.方法:以2015年5月~2016年7月本院收治的50例泌尿系统结石患者为例,所有患者均进行B超诊断,分析其诊断准确率及泌尿系统结石的影像学特征.结果:50例泌尿系统结石患者中,肾结石患者25(50%)例,临床表现为肾内点状,且可见后方阴影;输尿管结石患者20(40%)例,临床表现为积水中可见结合回声,且孤形光带增强,后方可见阴影;膀胱结石患者3(6%)例,临床表现为膀胱三角区具有强烈的回声,且伴有阴影;后尿道结石患者2(4%)例.结论:对于泌尿系统结石患者患者,采用B超诊断,其诊断准确率较高且方便,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杨定泽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IgG4相关性疾病诊治1例并文献复习

    目的:复习并研究IgG4相关性疾病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诊断标准及治疗方案.方法:对1例淋巴结活检后病理确诊为IgG4相关性疾病的病例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总结回顾.结果:患者男,46岁,以双侧眼睑、腮腺、颌下腺肿胀入院,在我院行血清学IgG4检测、腹部增强MRI及颌下淋巴结活检后,证实为IgG4-RD,给以糖皮质激素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后症状较前好转,未复发.结论:IgG4-RD是一种少见的以血清IgG4升高并可累及多器官的慢性自身炎症伴有全身器官组织纤维化的自身免疫疾病.现报道1例典型自身免疫性胰腺炎合并米库利兹病的IgG4相关性疾病以加深大家对此病的了解.

    作者:王丽;慈春增;王晓东;徐栋花;蔡肖;冯少杰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多层螺旋CT对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因诊断及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在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因诊断过程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3月~2017年2月入院治疗的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平扫以及平面重建、可行容积再现等检查,患者同时进行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DSA)检查,比较多层螺旋CT检查和DSA检查的病因诊断结果.结果:100例患者经DSA诊断,阴性9例,阳性91例,其中动脉瘤68例,动静脉畸形9例,动脉狭窄14例;经多层螺旋CT诊断,阴性10例,阳性90例,其中动脉瘤67例,动静脉畸形10例,动脉狭窄13例;1例正常患者被误诊为动脉瘤,1例动脉狭窄被误诊为动静脉畸形;两种检测方法诊断结果基本相符,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多层螺旋CT在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因诊断准确性良好,与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诊断结果无明显差异,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莉花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急诊护理对脑出血昏迷患者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急诊护理在脑出血昏迷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和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6年12月间我院接收的脑出血昏迷患者72例,采用回顾分析法总结脑出血昏迷患者的急诊措施的重点和护理效果.结果:72例脑出血昏迷患者中,显效32例,占比44.44%;有效34例,占比47.22%;无效6例,占比8.33%.在医护人员的抢救下,66例转危为安,抢救成功率91.67%.结论:脑出血昏迷患者的致残率和病死率较高,急诊抢救时有效护理可以帮助稳定病情.

    作者:郭健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雷公藤多苷片联合盐酸贝那普利应用于原发性IgA肾病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雷公藤多苷片联合盐酸贝那普利应用于原发性IgA肾病临床治疗中的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所收治原发性IgA肾病患者9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6例,仅予以盐酸贝那普利;研究组46例,加用雷公藤多苷片.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肾功能指标、高血压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SBP、DBP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研究组尿β2-微球蛋白、24h尿蛋白定量、GFR及SCr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雷公藤多苷片联合盐酸贝那普利应用于原发性IgA肾病临床治疗中,可有效提升患者临床表现,改善肾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广辉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茵栀黄口服药、四联活菌肠溶胶囊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对茵栀黄口服药、四联活菌肠溶胶囊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具体方法以及疗效进行详细探究.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取本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5月收治80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配原则,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以及观察组40例.对于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补液、碳酸氢钠碱化血液、蓝光照射治疗以及茵栀黄口服液治疗,对于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患儿治疗措施的基础上给予四联活菌肠溶胶囊进行治疗.对两组患儿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和比较.结果:对两组患儿实施治疗后,两组患儿胆红素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而观察组下降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日平均TBC下降值高于对照组(P<0.05),且黄疸消退时间、蓝光照射时间以及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患儿,另外,对照组中,有3例患儿发生不良反应,占7.5%,观察组中,有1例患儿发生不良反应,占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实施治疗时,采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肠溶胶囊、茵栀黄口服液联合光疗治疗方法,疗效显著,有利于加快黄疸消退,提高胆红素下降速度,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谢华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药物流产后宫内胎物残留超声诊断分析体会

    目的:探讨药物流产后宫内胎物残留超声诊断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宫内早孕患者,用PhilipsIU22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对所有患者开展诊断,探查患者子宫形状、子宫大小、盆腔、附件、卵巢等情况,测出子宫流血情况,对其血流动力学参数进行测量,针对宫内有残留物者实施清宫术,刮出残留物.结果:所有患者宫腔内的宫腔线均呈现不清晰的状态,所有患者宫腔内均有不规则分布的异常回声区,与子宫肌层之间无明显界限区分,有部分患者宫腔内周围有血流信号,且有残留物.其中60例存在血流信号的患者,其残留物主要为脱膜组织、绒毛组织和凝血块等胎物,另20例患者无血流信号,其残留物主要以炎性物质、凝血块为主.讨论:用超声对药物流产后宫内残留物进行诊断临床应用价值较高,有助于医生对患者宫内残留物的观察与分析,从而有效提升清宫术的针对性与有效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戴霞云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对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护理干预的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对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护理干预的效果大小.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2月到2017年1月收治的80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患者.对照组使用的护理方式以常规护理为主,观察组使用的护理方式以健康教育为主.观察和统计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HAMA(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不良行为习惯和健康知识掌握程度.结果:观察组护理前后的HAMA评分分别为19.88±6.12和6.54±1.92,且护理后的不良行为明显比护理前的少了很多,观察组护理前后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分数为60.53±5.44和87.56和6.84,观察组上述指标在护理前后的变化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徐中芹;戴玲;仇志清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心理护理干预在重复人工流产患者护理中的作用分析

    目的:探析重复人工流产患者临床护理中采取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我院接收的重复人工流产患者90例纳为本组参研的样本,遵循双盲法分组标准均分成常规组与实验组,前者行常规护理干预;后者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前提下行心理护理干预.经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抑郁和焦虑程度改善的情况.结果:两组护理后焦虑评分与抑郁评分均明显减少,但实验组减少的程度大于常规组,P<0.05,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性构成统计学意义.结论:将心理护理干预运用在重复人工流产患者中可使患者负性情绪得到迅速缓解,可保障治疗依从性得到提高,效果确切,值得借鉴.

    作者:王红萍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传统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治疗胆囊息肉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 传统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治疗胆囊息肉疗效对比.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0例胆囊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奇偶数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观察组实施腹腔镜手术,通过记录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平均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病率等指标分析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术中切口和出血量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病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胆囊息肉,腹腔镜手术治疗效果更加,降低对患者的伤害,术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正弦;苟洪娟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子宫肌瘤应用宫腔镜和开腹手术治疗的临床比较

    目的:分析研究子宫肌瘤采取宫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的具体方法以及治疗效果,为临床更好的治疗疾病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 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在过去一年之内所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资料100例进行分组,每组50例,其中研究组患者接受宫腔镜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开腹手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将所得各项数值进行统计学对比.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手术之后接受随访,记录患者手术之后1个月、3个月以及6个月的月经情况和阴道流血情况,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表明,研究组手术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临床中治疗子宫肌瘤采取宫腔镜治疗方法安全可靠,在开展手术治疗之前需要掌握手术指征,严格遵照手术操作流程执行,避免出现并发症.

    作者:秦颖琪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比较不同时机开始抗病毒治疗对艾滋病患者耐药产生的影响

    目的:探析不同时机开始接受抗病毒治疗对艾滋病患者耐药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7年5月银川市150例接受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感染者,根据患者开始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时间分为早期组、正常组、延迟组,均有50例患者,比较三组耐药率情况.结果:早期治疗组耐药率为20%,正常治疗组耐药率为34%,延迟治疗组耐药率为48%.结论:对于艾滋病患者,越早进行抗病毒治疗,能够越明显降低耐药毒株出现率,抗病毒治疗效果越明显.

    作者:杨正贵;马玲玲;杨芳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激光治疗宫颈糜烂护理体会

    目的:对采用激光治疗宫颈糜烂患者的护理体会进行分析总结.方法:对我院收治的40例宫颈糜烂患者进行激光治疗,同时给予有效合理的综合护理,观察患者经过护理后出现的不良反应及治愈情况.结果:经激光治疗40例宫颈糜烂患者中,轻度宫颈糜烂治愈率100%,中度宫颈糜烂治愈率100%,重度宫颈糜烂治愈率达90%,总治愈率97.5%.且没有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激光治疗宫颈糜烂及配合有效的护理,可明显降低不良反应,提高治愈率.

    作者:陈小林 刊期: 2017年第08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