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对皮疹患者采用中草药联合心境稳定剂治疗的临床分析

穆梅赞;袁学友

关键词:皮疹, 中草药, 联合, 心境稳定剂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中草药联合心境稳定剂治疗皮疹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3月~2016年4月收治的82例皮疹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1例患者.对照组患者使用中草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加用心境稳定剂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复发率、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12%,复发率为2.44%;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0.49%,复发率为17.07%;组间比较,差异显著,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况的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给予皮疹患者使用中草药联合心境稳定剂进行治疗,可显著提高治疗的总有效率,并降低复发率与不良反应,使患者早日恢复正常的生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单纯性阑尾炎手术治疗中采取微创小切口的可行性探讨

    目的:分析单纯性阑尾炎运用微创小切口治疗的可行性.方法:从我院2014年11月至2016年11月所收治的单纯性阑尾炎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每组各45例,常规组采用一般手术治疗,而实验组则通过微创小切口手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手术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以及术后患者排气时间均比对照组患者短,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患者有效率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意义.结论:单纯性阑尾炎运用微创小切口治疗效果显著,值得运用和推广.

    作者:杨法浩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蓝光照射联合茵栀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策略

    目的:探讨蓝光照射、茵栀黄联用对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照组黄疸患儿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接受蓝光照射,研究组黄疸患儿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加用蓝光照射、茵栀黄.记录两组黄疸患儿治疗前后TBiL检测值变化情况、开始治疗至胆红素恢复正常所需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将所得数据输入SPSS软件后给予统计学分析并得出结论.结果:经分析可知治疗前两组TBiL检测值对比P>0.05;治疗后研究组TBiL检测值较之前下降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儿黄疸消退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黄疸患儿经上述相应方案治疗期间各项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对比并无显著差异,数据对比P<0.05.结论:应用蓝光照射、茵栀黄联合治疗新生儿黄疸可显著提高患儿疗效,此法也具有较为理想的临床安全性.

    作者:杜徽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实习护生健康教育能力提升的探讨

    通过复习文献并结合临床实践,分析国内实习护生健康教育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探讨提高实习护生健康教育能力的策略,包括为护生提供更多的健康教育机会;提高护生的沟通技巧;丰富健康教育的方式;帮助护生树立健康教育的信心及护理教师的与时俱进等.

    作者:周莲;周洪萍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LC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并发梗阻性黄疸的成因

    目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造成梗阻性黄疸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疗与预防措施.方法:将我院2016年1月-2017年2月期间所收治的42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2例患者中有胆管损伤9例(胆总管横断2例、肝总管横断3例、右肝管横断1例、胆管壁部分损伤例3)、胆石残留33例.所有患者在经过手术治疗及相关治疗后均恢复身体健康,无1例发生胆道狭窄.结论:减少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梗阻性黄疸发生的关键在于掌握好腹腔镜手术的适应证,采取措施对手术操作进行规范;针对梗阻性黄疸出现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治疗与预防措施,以降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并发梗阻性黄疸的发生率.

    作者:李爽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高频超声在老年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测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究高频超声在老年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进行治疗的老年糖尿病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待患者病情稳定后分别对88例患者采取高频超声和X光斑块情况进行诊断,统计检查结果,比较普通的X光检查与高频超声检查对诊断的准确性和可行性.结果:高频超声检出率为93.18%(82/88)明显高于X光检出率69.32%(61/88),比较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在治疗后左右两侧颈总动脉、颈总动脉分叉、颈内动脉等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比较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高频超声检查可以提高检出率,并且减少患者受到的辐射,有利于患者预后.在老年糖尿病患者劲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测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海燕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的低钠血症与低钠饮食分析

    目的:探讨低钠饮食习惯与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的低钠血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间我院接收的老年慢性心衰患者76例,按照就诊顺序奇偶数,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自行限制钠盐摄入,观察组采用正常钠盐饮食,对比两组三年中再住院低钠血症发生的情况,并与第一次出院情况进行比较.结果:3年中再住院者21例,对照组的自行限制钠盐摄入或长期饮食不佳者11例,纠正心力衰竭时全部发生低钠血症,观察组无1例发生低钠血症.对照组组低钠血症患者明显高于观察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病人日常饮食中不宜采取低钠管理,因为在纠正心力衰竭过程中,低钠饮食会导致低钠血症,危及生病.

    作者:周苹;梅洁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优质护理活动在腔镜下胆囊癌根治术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究优质护理活动在腔镜下胆囊癌根治术围手术期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将我院2015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56例行腔镜下胆囊癌根治术的患者分为两组,每组28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心理状态评分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优质护理活动在腔镜下胆囊癌根治术围手术期护理中效果显著,降低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缓和了护患关系,值得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吴婷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腹腔镜设备常见故障的处理措施

    目的:分析腹腔镜设备的常见故障发生几率,并根据这些故障类型及时排除.结果:通过对腹腔镜的故障进行及时有效的排除,并且保证到腹腔镜设备在使用中的稳定性,能够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同时在临床治疗时也可让腹腔镜手术顺利进行,对患者也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杨海燕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多层螺旋CT对胰腺囊性肿瘤的诊断价值

    目的:观察并分析对胰腺囊性肿瘤应用多层螺旋CT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收治的40例胰腺囊性肿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回顾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所有患者应用多层螺旋CT诊断,以手术病理证实为准,探讨多层螺旋CT对胰腺囊性肿瘤的诊断价值.结果:40例胰腺囊性肿瘤患者诊断结果显示:浆液性囊腺瘤16例,多房囊肿,1例较小壁结节;粘液性囊腺瘤15例,边界不清,囊壁厚且不均匀;实性假乳头状瘤5例,可见出血灶,对周围血管有挤压、推移,未见胆总管和胰管扩大;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4例,表现为葡萄串样的囊性病变与扩张的胰管相通.讨论:多层螺旋CT应用在胰腺囊性肿瘤临床诊断中,对胰腺囊腺肿瘤类别、肿瘤大小及其他病理诊断有重要作用,可作为囊腺囊性肿瘤的临床治疗影像学依据.

    作者:沈彬;吴海远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家庭预防和保健对小儿哮喘的临床影响效果

    目的:探讨家庭预防和保健对小儿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电脑随机的方式,将我院于2016年07月-2017年07月间收治的60例哮喘患儿,平分两组,即常规组与研究组,各30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患者采用家庭预防和保健.结果:研究组临床护理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常规组73.33%的护理总有效率(P<0.05);对比两组通气功能指标,发现研究组高于常规组(P<0.05),哮喘发作次数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家庭预防和保健对小儿哮喘的临床治疗,十分有利,疗效肯定,值得临床进一步借鉴.

    作者:张志翠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腹腔镜手术的手术室护理方法及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方法在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与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100例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给予手术室护理方案,比较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切口感染率、心理状况、平均住院费用、健康知识了解度以及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切口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理状况、健康知识了解度以及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腹腔镜手术中运用手术室护理方法,能够有效地降低患者的医疗成本与切口感染率,缓解其负面心理与生理疼痛,提高其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何丽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22岁肺癌全身多处转移患者一例并文献学习

    目的:加强对年轻人肺癌临床特点的认识.方法:全身多发骨转移为主要表现入院的年轻肺癌患者一例,总结经验,早发现早治疗. 结果:本例患者主要表现为转移的症状,就诊时因为患者年轻未考虑为肺癌,经过多次多家医院就诊才确诊,值得吸取经验教训.结论:肺癌多为老年人易患,临床医师要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作者:刘玲丽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甲泼尼龙及甲泼尼龙联合环磷酰胺治疗急性肺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甲泼尼龙及甲泼尼龙联合环磷酰胺不同方案治疗急性肺纤维化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回顾分析我院重症医学科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39例急性肺纤维化患者的诊治过程及预后,分析39例患者的临床特点,比较甲泼尼龙治疗组及甲泼尼龙联合环磷酰胺治疗组患者的预后.结果:经过分析可发现患者多为老年男性,均表现出进行性呼吸困难.不同治疗方案组间发病年龄、性别、既往肺部疾病及发病诱因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甲泼尼龙联合环磷酰胺治疗组患者的预后明显优于甲泼尼龙治疗组(生存率73.3% vs.37.5%,P=0.029).结论:早期明确诊断,在控制感染基础上及时使用足量甲泼尼龙联合环磷酰胺治疗可大大改善其预后.

    作者:刘音;薛晓艳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急诊科护士掌握急救知识和技能的现状分析及对策

    目的:对急诊科护士掌握急救知识的程度和技能的现状及对策进行探讨分析.方法:在2014年4月至2016年10月期间,选取我院62名急诊科护士进行急救知识问卷调查,主要包括学历、年龄、急救技术的应用率及应用能力等.结果:不同职称对急诊科护士的知识得分具有一定的影响,急诊科护士急救知识的掌握平均得分为(72.85±10.42)分;急诊科护师为(76.92±11.04)分;急诊科护师为(76.92±11.04)分.急诊科护士由于年龄、学历、经验等的不同,对急救知识的掌握也不尽相同,对护士知识得分具有较大的影响.结论:应全面提高急诊科护士急救知识的技能及全面素质,通过合理的培训及考核等方式,有针对性的进行提升,并充分将高年资护士的业务专长进行发挥,达到提高急诊护士急救技能的目的.

    作者:邱善晓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胎儿超声心动图血流动力学参数在孕龄判断中的临床研究

    在临床对胎儿心血管畸形的诊断上,胎儿超生心动图基于其无创性的优势成为被普遍推广的一种技术,它可以通过对胎儿心脏血流动力学的评价,实现对胎儿心率失常、先天性心脏畸形以及重要生理通道病变的诊断,无论是对指导孕妇选择合理的分娩方式还是对围产期管理的优化都起到重要的借鉴作用.本次研究就对胎龄在20~34周的胎儿做规范化超声心动图检查,对各个孕周阶段其心脏血流动力学参数与胎龄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

    作者:刘爽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双顶径估计孕龄对孕中期唐氏综合征筛查效果的影响

    目的:在孕中期唐氏综合征筛查中应用双顶径估计孕龄的结果.方法:对2014年08月01日-2017年07月17日期间进入我院治疗的1818例孕中期孕妇进行观察比较,所有的孕妇均进行双顶径估计孕龄,观察孕龄偏差对孕妇产生的影响.结果:所有孕妇均进行双顶径估计孕龄,检查结果显示:1818例孕妇之中,唐氏综合征(DS)阳性个数为70例,阳性率为3.85%.18三体综合征(Trisomy18)阳性个数为19例,阳性率为1.05%;神经管缺陷(NTD)阳性个数为1例,阳性率0.06%.在母龄检测之中,阳性例数为29例,阳性率为1.60%.而对于孕妇而言,个体风险值与孕龄相关.与真实的孕龄比较,如估计的孕龄偏小,则风险将会人为的出现变小,而假阳性的风险则会有效增大;如估计的孕龄偏大,则风险将会人为的出现变大,而假阴性的风险也同样增加.结论:在孕中期唐氏综合征筛查中应用双顶径估计孕龄,可以减少孕妇个体风险的发生率,提升孕妇孕期安全,值得推广.

    作者:吕雪松;王东杰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高压氧治疗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的应用与临床预后分析

    目的:分析高压氧治疗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的应用策略与预后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100例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与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高压氧治疗与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患者运用高压氧治疗,且辅以有效地护理,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吴秋雷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研究胺碘酮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律不齐的临床价值

    目的:研究胺碘酮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律不齐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3月到2017年3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74例老年冠心病心律不齐患者,采用数字标记法将患者纳入试验组与常规组(n=37).常规组患者应用氨茶碱注射液治疗,试验组患者应用胺碘酮治疗,比较组间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3%,与常规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83.78%相比,具有明显区别(P<0.05).同时,试验组1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常规组患者中5例患者出现并发症,组间差异比较存在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胺碘酮在老年冠心病心律不齐治疗期间的应用,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临床治疗有效性与安全性价值突出.

    作者:徐惠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试论螺旋CT及核磁共振检查在脊柱损伤康复中的应用

    目的:螺旋CT及核磁共振检查在脊柱损伤康复的应用效果以及评价水平.方法:通过针对某医院的128例脊柱损伤患者临床治疗进行研究,将128例患者分为两组,一组通过CT检查、一组通过MRI扫描,对脊柱损伤程度、位置、数量以及各项检查参数进行观察与记录,并对其脊椎损伤进行术后观察与分析,观察脊柱的附件骨折、碎骨片移位、椎体骨折、脊柱曲度改变、韧带损伤、软组织损伤、椎间盘损伤等各受损部位情况.结果:采用MRI扫描检查的患者,其韧带损伤、脊髓损伤、神经根损伤等多个部位康复检查结果要更加清晰,MRI扫描的敏感度要高于CT检查,其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采用CT检查的患者,其对患者的骨折、椎体变形、骨折裂纹等方面的骨折程度、骨折片移位等检查结果要比MRI扫描更清晰、准确,其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讨论:CT检查、MRI扫描两种影像学检查方法都有着各自的优势,若是能够在脊柱损伤治疗中能够合理运用两种检查方法,发挥各自的应用价值,将会对脊柱损伤治疗与康复有很大的帮助.

    作者:祖丽菲亚·买买提明;玛莉娜·努尔扎提汗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锁定接骨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30例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锁定接骨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选择我院2016年1月12日-2017年3月12日收治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3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5例(锁定接骨板治疗),对照组——15例(保守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手腕活动度进行观察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腕活动度(旋前80.12±9.210、旋后86.10±6.210、掌屈51.02±12.100、背屈57.21±9.210、尺偏28.12±7.210、挠偏18.21±7.100)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明显处于优势(P<0.05).结论:锁定接骨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效果显著,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腕关节功能,并且还能缩短术后愈合时间,临床上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周恺 刊期: 2017年第08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