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手术的手术室护理方法及应用价值研究

何丽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 手术室护理, 应用价值
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方法在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与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100例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给予手术室护理方案,比较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切口感染率、心理状况、平均住院费用、健康知识了解度以及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切口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理状况、健康知识了解度以及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腹腔镜手术中运用手术室护理方法,能够有效地降低患者的医疗成本与切口感染率,缓解其负面心理与生理疼痛,提高其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麻醉处理在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行剖宫产术的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分析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症)患者实施剖宫产过程中的麻醉处理方式.方法:从2015年4月-2016年4月期间在本院接受剖宫产的确诊为妊高症的产妇50例,对其手术过程中实施的麻醉处理开展回顾性分析.结果:全体产妇均成功分娩,娩后5分钟内新生儿评分均达到10分,在半个月之后全部产后均安全出院.结论:在针对妊高症产妇实施剖宫产手术时,运用硬膜外麻醉将是一种较好的方式,同时对用药量以及输液的速率进行把控有利于帮助产妇平稳的过渡围手术期,显著的降低母婴的分娩风险,在麻醉处理是务必要严密的观察和正确手术处理,方可促使妊高症患者的麻醉处理顺利进行.

    作者:董家才;刘经伟;郭尔萍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尿激酶溶栓治疗心源性脑梗塞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尿激酶溶栓治疗心源性脑梗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于2016年3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0例心源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抗凝、脱水、改善脑循环等一般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患者基础上采用尿激酶溶栓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2.8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的发热、高血糖、上消化道出血、肾功能异常和颅内出血等并发症总发生率为8.57%,明显低于对照组31.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激酶溶栓治疗心源性脑梗塞的临床效果显著,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且神经功能得到显著的改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张欢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甲硝唑克林霉素联用在细菌性阴道炎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探析甲硝唑克林霉素联用对细菌性阴道炎治疗的效果.方法:我院于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随机选取了36例患有阴道炎疾病的患者,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分组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8例.对对照组的患者给予甲硝唑治疗,观察组则给予甲硝唑克林霉素治疗,同时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是否产生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5.56%,且两组患者均无不良反应的产生,两组患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甲硝唑克林霉素联用的治疗方式,患者的细菌性阴道炎得到了更好的治疗效果,临床效果显著,对于促进患者的身心健康,更有保障,值得推广.

    作者:刘婷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筛选出本科室收治的68例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患者,随机将其分成常规组与综合组各34例,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综合组实施综合护理,对比其护理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规律性排便、造口自理能力评分,综合组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常规组的结肠造口并发症发生率是17.4%,综合组是6.5%,综合组明显低于常规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患者实施综合护理的效果显著,可明显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且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荐.

    作者:何翠萍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胆囊结石护理对比

    目的:探讨对胆结石患者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手术治疗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90例胆囊结石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观察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比两组手术效果.且所有患者均开展综合护理,观察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健康知识知晓率、护理满意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结石清除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术后护理工作相对开腹手术方式的患者更轻松,恢复效果也更好.

    作者:李艳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无缝线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并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无缝线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并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疗效.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5年3月1日~2016年2月28日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硬核白内障患者,60例患者均接受无缝线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并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对比手术前后的矫正视力或裸眼视力和角膜散光度.结果:硬核白内障患者在经过手术治疗后的矫正视力或裸眼视力、角膜散光度与术前相比差异较大(P<0.05).结论:无缝线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并晶状体植入术能够使硬核白内障患者术后视力和角膜散光度得到有效改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杨雪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HPV、TCT及阴道镜对宫颈癌筛查的意义分析

    目的:探讨HPV、TCT及阴道镜对宫颈癌筛查的意义.方法:选取于2014年1月到2017年1月在我院门诊进行宫颈癌早期筛查的患者813例,均经HPV(人乳头瘤病毒)、TCT(液基薄层细胞检测)和阴道镜检查,并将其与宫颈组织活检的结果为金标准,HPV、TCT联合阴道镜检查的早期诊断效果进行分析.结果:HPV检测结果显示,267例患者为阳性,为一种或多种HPV感染,占53.40%;TCT检测结果为阴性者共412例患者,均为正常及良性炎症反应,占82.40%;TCT检测结果为阳性共88例,占17.60%;两种检测方法在鳞状细胞癌的诊断上均为100.00%,单一HPV检测检出率为96.80%,单一TCT检测检出率为97.80%,联合检测可提高检出率,检出率为100.00%.结论:HPV、TCT及阴道镜联合检查应用于宫颈癌筛查中有助于提高检出率,临床价值值得肯定.

    作者:刘定颖;王莉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CT诊断中心型肺癌的准确性及MRI补充诊断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CT诊断中心型肺癌的准确性及MRI补充诊断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住院的疑似中心型肺癌患者,共30例患者,收治时间在2016年2月~2017年3月期间,以此作为本次实验的实验对象,对所有患者均实施CT诊断检查后再实施MRI补充诊断检查,研究单纯CT诊断检查和联合使用诊断检查(CT+MRI)的检查方式所得结果, 并分别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以此研究并比较2种检查方式的诊断价值.结果:在对中心型肺癌患者的诊断结果中,联合诊断(CT+MRI)检查结果的准确性、灵敏度和特异性均明显比单纯CT诊断的检查结果更高,P<0.05,数据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联合诊断(CT+MRI)检查在诊断中心型肺癌中的诊断价值肯定,可以有效和准确的鉴别和判断中心型肺癌疾病类型,值得在临床诊断学中推广应用.

    作者:周昌谷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结核病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观察

    目的:在结核病患者治疗期间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临床效果.方法:本次探究需要利用自愿参与原则在我中心结核门诊所收治的结核病患者中选取44例作为样本人群,就诊时间段是2011年10月~2012年6月,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对44例患者实行均分,2组患者分别命名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22例患者.参照组患者:应用单纯西医治疗,实验组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将2组患者实行不同治疗后得到的组间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算出统计学分析结果的相关性数值.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明显更高,临床治疗时间以及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均显著性更短,对比参照组患者而言,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且P<0.05.结论:在结核病患者治疗期间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较为理想且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周义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护理干预对颅脑外伤后高血糖患者治疗的影响

    目的:探究对颅脑外伤后高血糖患者实施的护理干预措施及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所收治的颅脑外伤患者120例,将这些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患者,观察组中的患者均为血糖升高,对照组患者的血糖为正常.对观察组患者在实施胰岛素治疗结合强化护理,对照组患者实施基础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显效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颅脑外伤后高血糖患者中实施优质的护理干预,使患者血糖值明显降低,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值得被临床借鉴使用.

    作者:胡燕莹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同伴支持教育对糖尿病患者情绪障碍的实际疗效评价

    目的:分析同伴支持教育对糖尿病患者情绪障碍的实际影响效果.方法:随机抽选我院2014年2月-2016年10月期间接诊的80例糖尿病患者为调查对象,使用数字随机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接受常规教育,观察组40例接受同伴支持教育,分析两组焦虑、抑郁等情况.结果:两组SDS、SAS评分均较干预前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伴支持教育的应用,有助于消除糖尿病患者情绪障碍,促进身心健康的成长,值得推广.

    作者:彭红艳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早期康复护理应用在小儿脑性瘫痪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应用在小儿脑性瘫痪护理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62例小儿脑性瘫痪患儿作为此次研究的观察对象,按其护理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患儿则在常规护理上加用早期康复护理,观察与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与护理前后的运动发育率.结果:经护理,对照组患儿的总有效率(67.74%)明显低于实验组(90.32%),实验组患儿的运动发育率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早期护理效果更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小儿脑性瘫痪患儿护理时,采用早期康复护理能恢复患儿运动功能,其护理效果明显,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阎玉梅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IgG4相关性疾病诊治1例并文献复习

    目的:复习并研究IgG4相关性疾病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诊断标准及治疗方案.方法:对1例淋巴结活检后病理确诊为IgG4相关性疾病的病例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总结回顾.结果:患者男,46岁,以双侧眼睑、腮腺、颌下腺肿胀入院,在我院行血清学IgG4检测、腹部增强MRI及颌下淋巴结活检后,证实为IgG4-RD,给以糖皮质激素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后症状较前好转,未复发.结论:IgG4-RD是一种少见的以血清IgG4升高并可累及多器官的慢性自身炎症伴有全身器官组织纤维化的自身免疫疾病.现报道1例典型自身免疫性胰腺炎合并米库利兹病的IgG4相关性疾病以加深大家对此病的了解.

    作者:王丽;慈春增;王晓东;徐栋花;蔡肖;冯少杰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患者应用心理护理与肺功能训练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患者应用心理护理与肺功能训练疗效.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1月90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患者作为对象根据随机信封法分组,各有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心理护理与肺功能训练.比较两组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恢复效果;护理满意评分和训练依从性;干预前后患者心理状态、肺功能.结果:干预组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恢复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护理满意评分和训练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心理状态、肺功能相近,P>0.05;干预后干预组心理状态、肺功能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患者应用心理护理与肺功能训练疗效确切,可缓解患者不良心理,提高训练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改善肺功能和预后,值得推广.

    作者:李凤;陈敏;任春燕;王静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心理状态与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分析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心理状态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近两年(2014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45例(观察组),并专门选取同期我院门诊体检无功能性消化老年患者45例(对照组),记录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在SDS和SAS评分比较上,观察组的分值要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45例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与对照组45例非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SCL-90评分比较,在强迫、抑郁、躯体化、焦虑等因子评分方面,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本次研究发现,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表现出较为明显的抑郁、焦虑、躯体化等心理状态,通过采取全局性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帮助患者认清自己的心理状态,进而改善日常生活习惯、用药方法.

    作者:冯文英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乌司他丁合奥曲肽治疗急性胰腺炎临床有效性观察

    目的:探究分析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胰腺炎患者70例,依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奥曲肽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7.1%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82.9%(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血、尿淀粉酶阳性情况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在治疗7d及15d的血、尿淀粉酶阳性例数均少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显著,且见效快,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邓志坚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经直肠超声引导下经会阴前列腺穿刺诊断前列腺癌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探究经超声引导下经会阴前列腺穿刺诊断前列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间收治的疑似前列腺癌患者共6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经直肠超声引导下经会阴前列腺穿刺诊断,观察60例患者的前列腺癌诊出率.结果:检查后,共检出29例患有前列腺癌患者(48.33%)、其余为11例患有慢性前列腺炎(18.33%)、15例患有良性前列腺增生(25.00%)、以及5例患有前列腺上皮内瘤(8.33%).另外35例患者需穿刺6~8针,25例患者需穿刺9~12针,一共出现18例并发症,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0.00%.结论:经超声引导下经会阴前列腺穿刺的方法应用于诊断前列腺癌能够明显提高诊断效果,阳性率高,同时不良反应发生少,值得今后在临床工作中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曹建辉;李冬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83例脾包虫病的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脾脏囊型包虫病的外科手术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至2016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脾脏囊型包虫病83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手术方法:脾包虫内囊摘除术41例,外囊次全切除术27例,LC下外囊次全切除术10例,联合脾脏切除5例.结果:内囊摘除术组,术后出现残腔积液7例,合并感染3例,切口感染2例,肠管在残腔内嵌顿1例,术后并发症高于外囊次全切除术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格.结论:脾脏囊型包虫病的治疗以手术为主,手术方法以保留脾脏的前提下包虫外囊次全切除术佳,在掌握适应症的情况腹腔镜手术是可行的.

    作者:阿合买提卡里·艾山;阿尔新·卡地尔艾力;马尔旦·马合木提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甲状腺根治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因素分析

    目的:探究甲状腺根治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156例经甲状腺切除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发生低钙血症的危险因素. 结果:156例中,57例暂时性甲状腺功能低下,56例暂时性低钙血症,3例长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单侧Ⅵ区淋巴结清扫和双侧Ⅵ区淋巴结清扫是发生轻度低钙血症的危险因素(P<0.05);全切除术、单侧Ⅵ区淋巴结清扫和双侧Ⅵ区淋巴结清扫是发生重度低钙血症的危险因素(P<0.05). 结论:Ⅵ区淋巴结清扫是甲状腺全切除手术患者发生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危险因素.

    作者:刘松平;侯本新;柯延壮;陈求赞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吲达帕胺比较钙通道阻滞剂治疗高血压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观察

    目的:探究吲达帕胺比较钙通道阻滞剂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期间,我中心门诊收治的128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硝苯地平缓释片,给予实验组患者吲达帕胺片进行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压水平的变化情况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3个疗程的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收缩压及舒张压均得到显著改善,但实验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吲达帕胺治疗高血压,疗效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蒋丽 刊期: 2017年第08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