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优质护理干预对无创呼吸机治疗肺心病患者临床效果的研究

袁伦平

关键词:优质护理, 无创呼吸机, 肺心病, 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对无创呼吸机治疗肺心病患者的过程中加入优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优质护理在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前来接受治疗的74名肺心病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原则将其分为两个不同的组别,分别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患者均为37人.对照组的患者采用传统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优质护理的干预,并对比采用不同护理手段进行护理之后患者的心脏跳动频率、呼吸的频率、SaO2评分、血氧张力以及实际治疗有效率等进行对比.结果:在对两组患者的心脏跳动频率、呼吸的频率、SaO2、血氧张力等进行评分后发现,治疗组患者各项身体指标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的患者,同时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患者.两组患者间的比较差异性显著,因此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在无创呼吸机治疗肺心病患者的过程中临床效果显著且具有医疗价值,因此此种护理形式值得在医疗过程中大力推广并使用.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家庭预防和保健对小儿哮喘的临床影响效果

    目的:探讨家庭预防和保健对小儿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电脑随机的方式,将我院于2016年07月-2017年07月间收治的60例哮喘患儿,平分两组,即常规组与研究组,各30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患者采用家庭预防和保健.结果:研究组临床护理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常规组73.33%的护理总有效率(P<0.05);对比两组通气功能指标,发现研究组高于常规组(P<0.05),哮喘发作次数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家庭预防和保健对小儿哮喘的临床治疗,十分有利,疗效肯定,值得临床进一步借鉴.

    作者:张志翠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海南大学和海南师范大学夏季PM2.5和PM10浓度变化特征研究

    通过对海南师范大学和海南大学附近2016年7月12日到2016年7月24日PM2.5和PM10实时数据的整理和分析,结果表明海南师范大学和海南大学附近大气中细颗粒物PM2.5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浓度上、下午时段无明显差异(P>0.05),都显著低于国家二级标准(P<0.01),海南大学PM2.5浓度和PM10浓度存在较为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性;海南师范大学和海南大学上午和下午时段大气中PM2.5浓度变化的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PM10浓度变化无明显差异(P>0.05).

    作者:管孝贤;顾晨;刘丽;王灵叶;杨渝;肖莎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精益化管理在护理后勤支持系统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究精益化管理在护理后勤支持系统中应用的效果,以期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优质化的护理.方法:将2014年7月-2015年7月我院护理后勤支持系统管理工作人员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从中选取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34例)行常规护理后勤支持管理,实验组(36例)则行精益化护理管理,管理后对临床工作人员对工勤人员服务满意度、工作量、早班投诉率以及外勤工作量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工作量与外勤工作量均多于对照组,早班投诉率低于对照组,P<0.05,存在明显的统计学意义.结论:精益化管理在护理后勤支持系统中的应用可与临床有效接轨,不仅能提高管理者管理水平,避免早班投诉率情况的发生,还可提高医院护理管理的质量,建议进一步推广.

    作者:陈芸;宋巨庆;徐珉华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观察急诊无创通气治疗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

    目的:分析急诊无创通气治疗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5年1月到2017年2月收治的74例急诊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双盲法纳入常规组与研究组(n=37).常规组实施常规综合治疗方案,研究组实施急诊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气值改善情况以及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PaCO2与PaO2值明显转变,数据对比显著优于常规组患者(P<0.05).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59%,常规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3.78%,组间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无创通气治疗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价值突出,能够在保证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基础上,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马太容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蓝光照射联合茵栀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策略

    目的:探讨蓝光照射、茵栀黄联用对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照组黄疸患儿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接受蓝光照射,研究组黄疸患儿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加用蓝光照射、茵栀黄.记录两组黄疸患儿治疗前后TBiL检测值变化情况、开始治疗至胆红素恢复正常所需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将所得数据输入SPSS软件后给予统计学分析并得出结论.结果:经分析可知治疗前两组TBiL检测值对比P>0.05;治疗后研究组TBiL检测值较之前下降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儿黄疸消退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黄疸患儿经上述相应方案治疗期间各项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对比并无显著差异,数据对比P<0.05.结论:应用蓝光照射、茵栀黄联合治疗新生儿黄疸可显著提高患儿疗效,此法也具有较为理想的临床安全性.

    作者:杜徽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复方甲硝唑阴道栓治疗阴道炎的应用价值分析及评估

    目的:分析复方甲硝唑阴道栓治疗阴道炎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来我院就医的66例阴道炎患者,选取时间为2015年11月19日-2017年3月19日,通过动态化随机单双号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2组,分别给予制霉素、复方甲硝唑阴道栓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消失情况、阴道PH值以及激素水平的差异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消失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且在阴道PH值以及激素水平比较中,2组患者的结果相对比,差异较为显著,P<0.05.结论:复方甲硝唑阴道栓治疗阴道炎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可推广.

    作者:魏妍妍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中医护理路径在腹腔镜子宫肌瘤患者围手术期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对中医护理路径在腹腔镜子宫肌瘤患者围手术期应用效果予以分析.方法:研究对象为2015年7月-2016年7月期间,在我院妇产科住院治疗的50例腹腔镜手术的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将5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均为25例;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围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中医护理临床路径护理;对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的费用、护理满意度等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比较结果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情况均好于对照组患者.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患者围手术期借助中医护理路径予以护理,不仅能够对护理行为予以规范,而且住院时间及费用有显著改善,患者满意度也比较高,因此,中医护理路径在腹腔镜子宫肌瘤患者围手术期应用价值较高,具有推广意义.

    作者:马晓雯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个体化护理在控制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并发症的相关作用分析

    目的:探讨在控制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与并发症上,个体化护理所起到的相关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124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并且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老年高血压患者和对照组老年高血压患者皆为62例.对于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模式,对于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个体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6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要明显高于对照组6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观察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作者:方姣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人文关怀护理在先心ICU术后患者中的实施与探讨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护理在先天性心脏病ICU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对ICU护士实行人文理念的学习,对不同的患者(成人或小儿)给予人文关怀护理,对家属实行人文探视.结果:实施后患者对ICU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由实施前的93.7%升至98.7%.结论:人性化的服务对医疗康复起着重要的作用.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率,有效降低护患纠纷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付会敏;周晓琴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糖化血红蛋白在2型糖尿病患者检查中的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检查中应用糖化血红蛋白所取得的临床效果,希望能为2型糖尿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帮助.方法:将2016年07月01日-2017年07月01日期间进入我院治疗的60例2型糖尿病患者纳入第一组进行观察,选择同期50例健康人群作为第二组,对比并且分析第一组和第二组的糖化血红蛋白情况.结果:第一组和第二组均进行临床检测,其中第二组的餐后2小时血糖以及空腹血糖均明显低于第一组,将第一组和第二组的数据进行比对,第一组和第二组数据之间存在较大差距,P<0.05.关于糖化血红蛋白指标3%-6%,第二组例数明显多于第一组;而关于糖化血红蛋白指标在7%-10%和糖化血红蛋白指标超过10.00%之中,第二组例数明显少于第一组,将第一组和第二组的数据进行比对,存在显著的差距,P<0.05.结论:在2型糖尿病病患通过对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进行动态检测,能够及时了解病患近期血糖水平变化,有效的预防并发症,值得推广.

    作者:郑元杰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小切口阑尾切除术与常规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疗效对比

    目的:探析急性阑尾炎接受小切口阑尾切除术与常规阑尾切除术治疗的不同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7年5月本院急性阑尾炎患者40例,依据随机原则将全部患者平均分成常规组、小切口组,分别接受小切口阑尾切除术与常规阑尾切除术治疗,比较效果.结果:小切口组术后切口长度、术中出血、住院时间均优于常规组,小切口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常规组并发症发生率20%.结论: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能够减小切口,加快术后恢复,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喻传宝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玻璃酸钠注射液联合臭氧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玻璃酸钠注射液联合臭氧在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02月至2016年02月兰州兰石医院收治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50例.治疗组患者,对患侧膝关节腔行玻璃酸钠注射液联合臭氧注射治疗,对照组患者仅玻璃酸钠注射液关节腔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疼痛改善程度,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内患者的VAS 评分比对照组低.结论: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采用玻璃酸钠注射液联合臭氧治疗,更有效的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减缓了患者的病痛,提高了其生活质量,在临床中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魏政刚;宋敏;张存熙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药物及手术流产史与早产关联的探讨

    目的:探究药物以及手术流产史与早产之间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05月我院参加优生优育队列的孕妇400名,并且在孕妇受孕14周之前对其一般人口学资料、既往药物使用史和手术流产史等资料进行统计和记录.根据孕妇是否在受孕之间有用药史和手术流产史,以及次数进行分组,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对孕妇的药物及手术流产史与早产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通过对孕妇的资料统计分析,所有孕妇的早产发生率为4.30%,孕妇自发性的早产发生率为2.43%.在用药方面,有过使用1次或者是2次药物流产史的孕妇的早产发生率为1.87%,所以孕妇有药物流产史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自身自发性早产的风险的发生;对于手术流产史方面来看,有过1次手术流产史或者是2次手术流产史的孕妇,发生早产的概率与自发性早产或者是总早产之间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孕妇的既往药物史是影响自身自发性早产或总早产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陶义欣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药物流产后宫内胎物残留超声诊断分析体会

    目的:探讨药物流产后宫内胎物残留超声诊断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宫内早孕患者,用PhilipsIU22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对所有患者开展诊断,探查患者子宫形状、子宫大小、盆腔、附件、卵巢等情况,测出子宫流血情况,对其血流动力学参数进行测量,针对宫内有残留物者实施清宫术,刮出残留物.结果:所有患者宫腔内的宫腔线均呈现不清晰的状态,所有患者宫腔内均有不规则分布的异常回声区,与子宫肌层之间无明显界限区分,有部分患者宫腔内周围有血流信号,且有残留物.其中60例存在血流信号的患者,其残留物主要为脱膜组织、绒毛组织和凝血块等胎物,另20例患者无血流信号,其残留物主要以炎性物质、凝血块为主.讨论:用超声对药物流产后宫内残留物进行诊断临床应用价值较高,有助于医生对患者宫内残留物的观察与分析,从而有效提升清宫术的针对性与有效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戴霞云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细致化护理在提升妊娠高血压疾病产妇产前分娩自我效能中的效果

    目的:探究细致化护理在提升妊娠高血压疾病产妇产前分娩自我效能中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60名娠高血压疾病产妇,设立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名,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细致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情况及护理前后的自我效能评分.结果: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状态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自我效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细致化护理在提升妊娠高血压疾病产妇产前分娩自我效能中的效果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高淑娟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我国医务社会工作实务的思考

    随着医疗技术不断提高,现代医学的发展趋势除了生理治疗,还包括对社会心理关注和康复.面对人们需求的增加,医患沟通不畅,矛盾逐渐升级,仅靠医务人员的服务已远远不够,于是医务社会工作者应运而生.医务工作更加注重患者就医的心理需求,协助患者及家属适应新环境,增进医患沟通,减少医患间的矛盾.本文以我国医务工作实务为主要分析对象,就我国医务社会工作的研究背景、现状等展开具体论述,探究其工作的本质与功能,并就当前我国医务社会工作面临的困境和主要解决对策深入分析,希望能为我国医务工作提供一些参考建议.

    作者:贾良俊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局部进展期胃癌术后放化疗与单纯化疗疗效观察

    目的:比较局部进展期胃癌术后放化疗与单纯化疗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从而为胃癌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方法:从2014年8月-2016年8月期间我院接治的胃癌患者中随机88例,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研究组中的44例患者术后采用同步放化疗方案进行治疗,参照组采用单纯化疗方案进行治疗.实验结束后,将两组患者的生存率以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在不良反应率、生存率方面均远远优于参照组患者.结论:与单纯化疗相比,对局部进展期胃癌患者采用术后放化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降低不良反应情况的发生.

    作者:景建军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肝移植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提升肝移植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8例肝移植患者,根据研究目的,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自我护理能力和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评分、护理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较大,经统计学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方式,能有效提升患者的疾病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促进患者身体尽快康复,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岑罗旭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吡拉西坦注射液与甘露醇治疗颅脑肿瘤术后高颅内压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吡拉西坦注射液与甘露醇治疗颅脑肿瘤术后高颅内压的临床疗效对比.方法:此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2014年1月-2015年12月于我院行颅脑肿瘤术后高颅内压患者45例分组为:对照组用甘露醇治疗,观察组用吡拉西坦注射液治疗;详细记录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将所获相关数据作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与对照组相比具有差异(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吡拉西坦注射液治疗颅脑肿瘤术后高颅内压患者的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用药安全.

    作者:荣建军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舒适护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舒适护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120例ICU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患者.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案,而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选择舒适护理方法,之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结束护理后,观察组舒适护理整体满意度为98.33%,而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66.67%,组间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在ICU护理中采用舒适护理方法可以明显提升护理效果,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有助形成和谐的医患关系,提升生活质量水平.

    作者:段玉英 刊期: 2017年第08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