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建军
目的:探析重复人工流产患者临床护理中采取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我院接收的重复人工流产患者90例纳为本组参研的样本,遵循双盲法分组标准均分成常规组与实验组,前者行常规护理干预;后者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前提下行心理护理干预.经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抑郁和焦虑程度改善的情况.结果:两组护理后焦虑评分与抑郁评分均明显减少,但实验组减少的程度大于常规组,P<0.05,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性构成统计学意义.结论:将心理护理干预运用在重复人工流产患者中可使患者负性情绪得到迅速缓解,可保障治疗依从性得到提高,效果确切,值得借鉴.
作者:王红萍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比较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及胆总管结石与开腹手术的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110例胆囊及胆总管结石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开腹手术方式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方式治疗,对两组患者取石成功率对比,记录患者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感染等情况.结果:在取石成功率方面,两组患者全部取石成功,不存在有结石参与,且不存在有切口感染以及胆汁漏等并发症的出现;在手术情况方面,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等方面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及胆总管结石有着非常好的治疗效果,能够帮助患者更快的康复,降低并发症发病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刘兆东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总结老年腹膜透析患者并发腹膜炎的临床护理经验.方法:收集本病区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32例腹膜透析并发腹膜炎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护理对策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21例治愈,9例好转,1例未愈, 1例死亡.结论:针对老年患者的关键问题制定科学的护理对策,有助于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及时控制,避免腹膜炎的复发,延缓腹膜功能减退,从而提高透析的充分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刘淑文;李小梅;谢雪峰;杨素琼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不同方案对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治疗效果.方法:抽取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92例,均给予阿奇霉素治疗,实验组加用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临床症状与体征消失时间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采取阿奇霉素+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进行临床治疗的效果显著.
作者:刘成洪 刊期: 2017年第08期
随着医疗技术不断提高,现代医学的发展趋势除了生理治疗,还包括对社会心理关注和康复.面对人们需求的增加,医患沟通不畅,矛盾逐渐升级,仅靠医务人员的服务已远远不够,于是医务社会工作者应运而生.医务工作更加注重患者就医的心理需求,协助患者及家属适应新环境,增进医患沟通,减少医患间的矛盾.本文以我国医务工作实务为主要分析对象,就我国医务社会工作的研究背景、现状等展开具体论述,探究其工作的本质与功能,并就当前我国医务社会工作面临的困境和主要解决对策深入分析,希望能为我国医务工作提供一些参考建议.
作者:贾良俊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探析甲硝唑克林霉素联用对细菌性阴道炎治疗的效果.方法:我院于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随机选取了36例患有阴道炎疾病的患者,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分组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8例.对对照组的患者给予甲硝唑治疗,观察组则给予甲硝唑克林霉素治疗,同时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是否产生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5.56%,且两组患者均无不良反应的产生,两组患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甲硝唑克林霉素联用的治疗方式,患者的细菌性阴道炎得到了更好的治疗效果,临床效果显著,对于促进患者的身心健康,更有保障,值得推广.
作者:刘婷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分析品管圈对冠心病监护中心(CCU)重症护理记录单书写质量.方法:2016年3月至2016年11月,医院尝试在CCU开展品管圈活动.结果:改进后护理记录单合格率达到99.6%(498/500),高于改进前89.7%(628/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目标达标率122%,进步率96%.改进前,圈员QCC手法、团队精神、脑力开发、沟通协调、活动信心、执行力、责任与荣誉圈员总分显著上升.结论:品管圈可提高CCU重症护理记录单书写质量,提升圈员的能力.
作者:赵琳艳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院内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8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所有患者其年龄、基础疾病、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手术时间、输血量、尿管留置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等情况,并研究影响患者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纳入本研究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院内感染率为15.85%(13例),年龄≥56岁的患者院内感染率高于<55岁的患者,白蛋白水平<30g/L的患者院内感染率高于≥38g/L的患者,血红蛋白水平<110g/L的患者院内感染率高于≥160g/L的患者,输血量≥750ml的患者院内感染率高于<600ml的患者,手术时间≥1.96h的患者院内感染率高于<1.02h的患者,尿管留置时间≥45h 的患者院内感染率高于<35h的患者(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院内感染为多因素所引发,患者的年龄、手术时间、低蛋白血症、尿管留置时间过长为导致其院内感染的相关因素.
作者:张小彦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妇科子宫肌瘤的药物治疗方法及应用效果.方法:研究组子宫肌瘤患者给予米非司酮治疗,对照组子宫肌瘤患者给予亮丙瑞林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费用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经分析可知两组治疗前子宫体积、子宫肌瘤体积对比并无显著差异(P>0.05),经治疗后两组子宫体积、子宫肌瘤体改善幅度无明显差异(P>0.05),但两组子宫体积、子宫肌瘤体积均较之前显著减小(P<0.05).结论:应用米非司酮治疗妇科子宫肌瘤可显著提高患者疗效,且此法具有较高经济性、安全性,有利于保障患者预后、生活质量.
作者:张良芍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探索脑出血呼吸停止患者的诊治经验.方法:对2016年1月至2017年7月荣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接诊的23例脑出血呼吸停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8例,保守治疗15例.结果:19例患者死亡,其中11例于24小时内死亡,3例因肺部感染死亡,5例因家属放弃治疗后死亡,2例呈植物生存状态,2例好转出院.结论:对于脑出血呼吸停止患者,给药积极抢救治疗,甚至给予手术治疗,多可延长患者生命,少数患者有望存活.
作者:袁秋;刘星;袁明忠;刘渊杰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分析CT诊断中心型肺癌的准确性及MRI补充诊断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住院的疑似中心型肺癌患者,共30例患者,收治时间在2016年2月~2017年3月期间,以此作为本次实验的实验对象,对所有患者均实施CT诊断检查后再实施MRI补充诊断检查,研究单纯CT诊断检查和联合使用诊断检查(CT+MRI)的检查方式所得结果, 并分别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以此研究并比较2种检查方式的诊断价值.结果:在对中心型肺癌患者的诊断结果中,联合诊断(CT+MRI)检查结果的准确性、灵敏度和特异性均明显比单纯CT诊断的检查结果更高,P<0.05,数据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联合诊断(CT+MRI)检查在诊断中心型肺癌中的诊断价值肯定,可以有效和准确的鉴别和判断中心型肺癌疾病类型,值得在临床诊断学中推广应用.
作者:周昌谷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对1例儿童肺部感染并发心内膜炎的病例,就其病理特征和治疗过程展开分析.方法:将1例儿童肺部感染并发心内膜炎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经实验室检查、病理检查等确诊后实施治疗,以改善患儿各项临床和体征.结果:经各项严格检查和治疗后,患儿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且无明显咳嗽、无发热、血象正常已满2周,且各项指标显示可进行赘生物切除间隔修补及主动脉瓣形成术.结论:心内膜炎患儿选择抗菌药物的原则是尽早、足量的使用,以尽可能清除病原菌,有助于提高治愈率.
作者:曾海林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在消化道肿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2月行手术治疗的消化道肿瘤患者116例,其中58例行肠内营养,纳入肠内营养组,另58例行肠外营养,纳入肠外营养组,比较两组营养支持效果.结果:治疗后,比较两组营养指标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肠内营养组术前、术后的体重差值为(2.51±0.13)kg,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为(48.61±6.23)h,并发症发生率为5.17%,与肠外营养组的(4.01±1.21)kg、(69.62±8.65)h、18.9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内营养支持用于消化道肿瘤手术患者,可改善患者营养状况,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进一步借鉴、应用.
作者:李雁津;郑文霞;张海娟;吴雅芳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对比双耳突发性聋与单耳突发性聋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效果异同.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将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突发性聋患者6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50例为双耳突发性聋,观察组50例为单耳突发性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前平均听阈值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平均听阈值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例资料中存在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等合并症的患者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平均年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耳突发性聋患者高血脂与糖尿病等合并症较多,年龄较高,单耳突发性聋患者在治疗后平均听阈值比双耳突发性聋患者更低,更具有治疗效果,因此要给予不同病因与特点的患者采用不同的治疗手段,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胡大山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倍他乐克、通心络联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到2017年3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7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资料.基于患者的入院顺序纳入实验组与对比组(n=35).两组患者均给予硝酸酯类、阿司匹林以及他汀类药物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应用倍他乐克与通心络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与患者的血脂改善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14%,与对比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82.86%对比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实验组患者的各项血脂指标检测结果更加理想,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倍他乐克与通心络联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价值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血脂水平,提升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兰华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运用品管圈管理方法提高结核病患者外出戴口罩率,避免交叉感染,控制结核菌传播.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在 2014 年 12月~2015 年 5月运用品管圈管理方法,对结核病患者外出时不愿意佩戴口罩情况进行原因分析,采取相应措施.结果:结核病患者外出戴口罩率由活动前的30.50%,增加至活动后的81.02%,增加幅度165.64%.结论:品管圈管理方法的运用,提高了结核病患者外出佩戴口罩的依从性,控制结核菌的传播,避免了交叉感染.
作者:纪晓燕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探析肝癌通过TACE联合热学疗法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本院肝癌患者84例,依据随机原则将全部患者平均分成对照组42例,通过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观察组42例,通过TACE、高能聚焦超声(HIFU)热学疗法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5.71%,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69.05%,P<0.05.观察组治疗后肝功能ALT、ALB、AST指标结果均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没有明显波动,P>0.05.观察组治疗后生存质量评分与治疗前差异不明显,P>0.05,对照组治疗后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TACE、热学疗法联合治疗肝癌可以使患者肝功能得到有效改善,有效缩小病灶,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黄骞;刘合代;徐菊娣;倪裕丰;杨志勇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分析血液检验质量控制中精细化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78例接受血液检查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分别给予常规性管理和精细化管理,对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对甲组和乙组检验前后的误差发生几率进行分析,实践证明,甲组和乙组的误差发生例数为6例和3例,其发生几率为15.4%和7.6%,乙组的发生几率少于甲组,数据对比后差异明显.结论:在血液检验过程中采用精细化管理措施,其效果明显,能大程度减少误差,保证管理有效性.
作者:谯正权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对无创呼吸机治疗肺心病患者的过程中加入优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优质护理在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前来接受治疗的74名肺心病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原则将其分为两个不同的组别,分别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患者均为37人.对照组的患者采用传统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优质护理的干预,并对比采用不同护理手段进行护理之后患者的心脏跳动频率、呼吸的频率、SaO2评分、血氧张力以及实际治疗有效率等进行对比.结果:在对两组患者的心脏跳动频率、呼吸的频率、SaO2、血氧张力等进行评分后发现,治疗组患者各项身体指标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的患者,同时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患者.两组患者间的比较差异性显著,因此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在无创呼吸机治疗肺心病患者的过程中临床效果显著且具有医疗价值,因此此种护理形式值得在医疗过程中大力推广并使用.
作者:袁伦平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了解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社区护理干预后其生活质量受益情况.方法:将2014年12月至2017年6月期间10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平均划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社区护理干预.结果:经过不同的护理干预,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其中,实验组仅有6例患者较差,有效率达到88.9%;对照组中14例为差,有效率为74.0%.统计学分析发现,P<0.05,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进行社区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改善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强敏 刊期: 2017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