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丽萍
目的:分析急诊无创通气治疗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5年1月到2017年2月收治的74例急诊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双盲法纳入常规组与研究组(n=37).常规组实施常规综合治疗方案,研究组实施急诊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气值改善情况以及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PaCO2与PaO2值明显转变,数据对比显著优于常规组患者(P<0.05).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59%,常规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3.78%,组间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无创通气治疗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价值突出,能够在保证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基础上,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马太容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应用血清分离胶对生化指标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抽选在我院自 2016 年 2 月到 2017 年 2 月行生化指标检验的健康者共有 100 例,按随机数字列表法分成常规组与研究组.常规组的标本使用一般真空采血管,研究组的标本使用分离胶血清管.比较两组标本生化检测指标谷草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GGT)、碱性磷酸酶(ALP)、乳酸脱氢酶(LDH)和钾(K)(以下均用英文缩写代替)的检测结果.结果:研究组的生化检测指标AST、LDH和K数值均比对照组的明显降低,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两组的GGT和ALP指标值没有统计学方面的差异(P>0.05).结论:应用血清分离胶对生化指标检验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能避免标本发生溶血反应,增加生化指标检验的准确度,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张斌娜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肝衰竭并感染性休克患者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选取2015.9~2017.3该院94例肝衰竭合并感染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感染情况进行回顾性统计学分析,采用细菌全自动鉴定仪对病原菌进行药敏试验及细菌鉴定,分析肝衰竭并感染性休克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此类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结果:肝衰竭合并感染性休克患者主要感染部位包括血液、腹水、痰液及尿液,构成比分别为17.39%、46.74%、32.61%、3.26%.革兰阴性菌对多种抗菌类药物均产生程度不同的耐药性,其中对哌拉西林、环丙沙星、头孢曲松等药物耐药率相对较高;曲霉菌及白色念球菌对临床常用抗真菌类药物可产生耐药性,其中氟康唑耐药率较高.结论:对肝衰竭并感染性休克患者而言,病原菌及耐药性鉴定工作可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及疗效评价提供参考,具备重要临床意义与价值.
作者:孙雪艳 刊期: 2017年第08期
随着医疗技术不断提高,现代医学的发展趋势除了生理治疗,还包括对社会心理关注和康复.面对人们需求的增加,医患沟通不畅,矛盾逐渐升级,仅靠医务人员的服务已远远不够,于是医务社会工作者应运而生.医务工作更加注重患者就医的心理需求,协助患者及家属适应新环境,增进医患沟通,减少医患间的矛盾.本文以我国医务工作实务为主要分析对象,就我国医务社会工作的研究背景、现状等展开具体论述,探究其工作的本质与功能,并就当前我国医务社会工作面临的困境和主要解决对策深入分析,希望能为我国医务工作提供一些参考建议.
作者:贾良俊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晚期产后大出血产妇的临床治疗方法,并提出相关的防治措施.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晚期产后大出血产妇104例,随机将其划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采取子宫动脉结扎治疗,治疗组采取改良式B-Lynch 缝合术治疗.对比2组患者临床疗效、手术指标、性激素指标检测值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23%较对照组的78.85%高(P<0.05);治疗组手术时间、住院天数均较对照组短(P<0.05),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少(P<0.05);治疗组FSH、LH及E2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晚期产后大出血产妇实施改良版B-Lynch 缝合术治疗,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有效缩短手术时间,显著减少术中出血量,同时可减少并发症发生,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李学红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常规抗结核加内消瘰疬片治疗颈淋巴结核60例疗效分析.方法:择于2014年3月至2015年4月于我院就医的颈淋巴结病患60例,所有患者均在入院进行淋巴结穿刺病检确诊,且签署手术同意书,然后随机均分为两组,即研究组与参考组.各组患者为30例,所有病患均采取常规抗结核化疗治疗,而研究组则在以上基础上配合内消瘰疬片治疗,同时对比各组患者的治疗情况,计算整体治疗有效率.结果:根据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在治疗效果对比方面,研究组30例患者整体治疗有效率为96.67%;而参考组30例患者整体治疗有效率为86.67%;以上组间数据对比存在显著差异,满足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比常规单一抗结核化疗治疗,常规抗结核加内消瘰疬片能够大大提升对颈淋巴结核的临床疗效,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刘才;李智芬;朱惠琼 刊期: 2017年第08期
肿瘤全营养配方食品对食管癌放疗患者有着重中之重的作用,由于患者在经过放疗阶段后会有不同程度的吞咽疼痛、厌食等症状,容易导致营养不良而造成病情加重的可能,在肿瘤患者由于任何原因,导致摄食量下降,不能维持正常营养需求及健康体重时,必须要接受专业的营养支持,通过饮食中摄入全营养配方食品来保证患者每日的营养需求.
作者:匡雅娟;任洁 刊期: 2017年第08期
患者女,38岁,因发热、流涕、轻咳就诊.既往体健,无其他疾病史.查体:体温38.1℃,咽部充血明显,表面有散在皮疹,无溃疡及脓性分泌物,扁桃体不大.两肺呼吸音清,心肺无异常.检验血常规(末梢血):WBC 6.73×109/L,N 0.43,L 0.48,RBC 4.82×1012/L,HBG 145g/L,PLT 176×109/L.诊断:上呼吸道感染.入院对症治疗.三天后查血常规(EDTA抗凝血):WBC 8.65×109/L,N 0.51,L 0.36,RBC 4.76×1012/L,HBG 143g/L,PLT 73×109/L.血小板减少,电话问主管医生,否认病情变化及其他影响因素.查看血细胞分析仪,血小板直方图异常,取EDTA抗凝血立即涂片镜检,显微镜下可见血小板聚集成堆,大小不一.立即采集末梢血复查血常规,血小板正常.诊断: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
作者:张跃峰;陈为国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膝关节周围骨巨细胞瘤病理性骨折影像学特征相关因素和研究评估.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200例行膝关节周围巨细胞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影像学资料进行数字化观察、测量、记录后将上述患者分成A(无病理性骨折)和B(病理性骨折)两组,分析和评估患者膝关节周围骨巨细胞瘤病理性骨折严重程度.结果:B组患者相较于A组,骨巨细胞瘤体积更大、肿瘤到软骨下骨距离更短、软组织侵袭更严重,组间差异显著,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通过影像学特征分析,膝关节周围骨巨细胞瘤与肿瘤的大小、肿瘤到软骨下骨距离和软组织侵袭存在密切的联系,以此判断骨折严重程度,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作者:刘文健;韩声禄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肺心病心律失常48例特点并分析其临床.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6年3月肺心病患者52例,均在48h内行反复常规12导联心电图检查,然后在临床观察时确定肺心病心律失例数,并分析肺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的类型及其特点,进行临床分析.结果:经临床观察52例肺心病患者中有48例为心律失常患者,占总例数的92.31%.肺心病心律失常包括房性心律失常,窦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律失常、室上性心动过速与房室传导阻滞等类型,发生率分别为66.67%、14.58%、12.50%、4.17%、2.08%.结论:心律失常是肺心病患者临床上为常见的一种症状,其严重程度与肺心病病情严重程度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通常情况下,通过肺心病病情就能够判断出心律失常严重程度,结合肺心病病因和心律失常特点,就能够对症治疗肺心病心律失常,提高肺心病心律失常疗效.
作者:李国华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护理在先天性心脏病ICU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对ICU护士实行人文理念的学习,对不同的患者(成人或小儿)给予人文关怀护理,对家属实行人文探视.结果:实施后患者对ICU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由实施前的93.7%升至98.7%.结论:人性化的服务对医疗康复起着重要的作用.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率,有效降低护患纠纷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付会敏;周晓琴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探讨Bobath技术与运动疗法对中后期偏瘫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 脑卒中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实验组采用运动疗法治疗、bobath技术,对照组采用常规神经康复治疗.治疗前后,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患者的ADL(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能力.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MBI评分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组内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治疗8周后(治疗后)MBI评分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实验组治疗后MBI评分[(45.17±7.64)分]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动疗法和Bobath技术在短期内更能促进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的提高,优于神经康复治疗技术,能促进病程长久的脑卒中患者更快的恢复.
作者:蒋莉莉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探究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术治疗阑尾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收治的阑尾炎患者中选取32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将他们分为观察组和研究组,每组各16例.观察组进行传统的阑尾炎切除术,研究组进行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术,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在手术切口长度上,研究组长度比观察组短(P<0.05);在术后恢复时间上,研究组比观察组用时短(P<0.05);在切口感染方面,研究组的切口感染率比观察组的低(P<0.05);在遗留瘢痕上,研究组的遗留瘢痕率比观察组的地(P<0.05).结论:对阑尾炎患者进行小切口阑尾切除术不仅切口小,缩短患者的恢复时间,术后留疤情况少,而且还能降低术后感染率,促进患者身体康复.
作者:康忠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分析65岁及以上老年人群HbA1c水平和血清CA19-9以及CEA的相关性.方法:在医院当中当中随机选取680名体检的老年人,对其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血清糖类抗原19-9,癌胚抗原以及对血脂的监测.结果:在选取的120名老年人当中,11.2%老年人糖化血红蛋白较高,HDL、CEA、LAL-C、以及TG、CA19-9、TC的升高是HbAlc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65岁及以上老年人群HbA1c水平与血清CA19-9和CEA有密切关系.
作者:吴美芳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应用于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治疗中的短期强化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6年1月所收治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10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51例,仅给予诺和锐30;研究组51例,加用二甲双胍.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糖相关指标变化去年高考,并记录典型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各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空腹血糖为(5.28±1.12)mmol/L、餐后2h血糖为(8.96±2.12)mmol/L、糖化血红蛋白为(6.45±1.36)%及胰岛素用量为(31.89±5.72)U,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出现1例心悸、1例出汗,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92%,与对照组的2例心悸、1例出汗及5.88%相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应用于初诊2型糖尿病临床治疗中,疗效更肯定,胰岛素用量更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左鸿雁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分析氯胺酮、无创正压通气联合治疗急性哮喘重症发作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5月收治的86例急性哮喘重症发作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氯胺酮、无创正压通气联合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3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9.77%,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pH、R、PaCO2、PaO2等指标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氯胺酮、无创正压通气联合治疗急性哮喘重症发作的疗效显著,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张福山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探索骨科手术期护理中风险预警机制的建立,以寻求佳的护理风险规避措施.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在我院行骨科手术的56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8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围手术期护理模式,而观察组则根据风险预警机制治理的护理方案开展护理工作,并对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质量及护理差错事件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切口愈合、认知度、主动配合治疗的依从性及术后生活自理能力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其在给药、技术操作及护理服务等方面的护理差错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骨科围手术期护理工作来说,建立风险预警机制是极为重要的一项工作,对规避护理风险、提高护理质量、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等具有重要作用,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和应用.
作者:陈永红;蔡回霞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分析研究中草药联合心境稳定剂治疗皮疹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3月~2016年4月收治的82例皮疹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1例患者.对照组患者使用中草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加用心境稳定剂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复发率、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12%,复发率为2.44%;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0.49%,复发率为17.07%;组间比较,差异显著,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况的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给予皮疹患者使用中草药联合心境稳定剂进行治疗,可显著提高治疗的总有效率,并降低复发率与不良反应,使患者早日恢复正常的生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穆梅赞;袁学友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对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进行胃溃疡临床诊治的疗效情况进行对比和分析.方法:研究选择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在消化内科就诊治疗的106例确诊为胃溃疡的患者.根据患者自愿选择将其分为两组,即:55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保守治疗;51例患者为观察组,采用手术治疗,并统计、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诊疗情况和效果.结果: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以及并发症总发生率方面,观察组患者(96.08%,9.80%)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80.00%,30.91%),两组对比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结论:胃溃疡临床治疗中,手术治疗的效果更佳,并发症更少,因而更值得临床上予以应用和推广.
作者:彭莉莎;文成;曾菲菲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分析吲达帕胺与氨氯地平联合应用于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治疗的效果.方法:挑选80例我院2015年6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氨氯地平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吲达帕胺治疗,观察两组治疗的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治疗前的血压及血脂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两组治疗前各项血脂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TG、TC、LDL-C、HDL-C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有效率为70.0%,组间差异明显(P<0.05),两组不良反应对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应用吲达帕胺结合氨氯地平治疗,有助于降低患者血压和血脂水平,临床效果显著,可推广应用.
作者:张振华;门磊健 刊期: 2017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