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福山
目的:探讨八珍益母丸联合西药治疗气血两虚型月经不调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48例患有气血两虚型月经不调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单双号数字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雌孕激素治疗,观察组采用雌孕激素联合八珍益母丸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和受孕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气血两虚型月经不调的患者采用八珍益母丸联合雌孕激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显著提高了患者的受孕率,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钱萍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对宫颈癌患者接受优质护理所获得的效果,研究应用优质护理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来妇六科就诊的200名宫颈癌患者,这些患者都执行了子宫全切除手术.将患者随机划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手术之后所接受的是普通的日常护理;实验组患者手术之后所接受的是优质护理.对两组患者手术之后安装导尿管、腹腔引流管以及下床活动的时间以及接受护理的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所有的研究对象都接受了术后护理,并获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实验组的患者接受优质护理后,各项指标都比对照组低,两者的护理满意度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其中,实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82%,观察组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70%,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宫须癌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后,可以缩短恢复时间,护理的满意度比较高.
作者:唐秀芳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分析小儿肺炎运用健胃消食口服液治疗的效果.方法:从我院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收治小儿肺炎患儿100例作为研究的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常规组,每组各50例,其中常规组采用一般治疗,而治疗组则采用健胃消食口服液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疗效和各项临床指标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是96.00%,常规组是88.00%,治疗组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而患儿各项临床指标恢复情况比较,治疗组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肺炎运用健胃消食口服液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同时促进患儿尽快恢复健康,值得运用和推广.
作者:许晶艳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大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2016年3月到2017年3月收治的84例急性脑梗塞患者作为分析对象,将其按照入院顺序纳入溶栓组与对照组(n=42).对照组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溶栓组应用大剂量尿激酶溶栓与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与凝血指标改善情况.结果:溶栓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34%,与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83.33%比较差异显著,存在对比分析价值(P<0.05).同时,溶栓组患者治疗后凝血功能指标显著变化,组间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效果显著,保证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积极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有助于急性脑梗塞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
作者:高文涛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改良病员裤在泌尿外科留置导尿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泌尿外科住院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在手术前后穿普通病员裤,实验组在手术前后穿改良病员裤.在拔管后及出院前1天行问卷调查,评价患者对病员裤的满意度.结果:总体满意度实验组为93%,对照组为20%,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改良病员裤制作简单,设计合理,在泌尿外科留置导尿患者的应用效果较好.
作者:胡宇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48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将这48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除接受常规护理外,还接受预见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支气管扩张、感染性休克、肺水肿)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为83.3%,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5%,对照组为37.5%,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讨论:预见性护理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曾田平 刊期: 2017年第08期
患者女,38岁,因发热、流涕、轻咳就诊.既往体健,无其他疾病史.查体:体温38.1℃,咽部充血明显,表面有散在皮疹,无溃疡及脓性分泌物,扁桃体不大.两肺呼吸音清,心肺无异常.检验血常规(末梢血):WBC 6.73×109/L,N 0.43,L 0.48,RBC 4.82×1012/L,HBG 145g/L,PLT 176×109/L.诊断:上呼吸道感染.入院对症治疗.三天后查血常规(EDTA抗凝血):WBC 8.65×109/L,N 0.51,L 0.36,RBC 4.76×1012/L,HBG 143g/L,PLT 73×109/L.血小板减少,电话问主管医生,否认病情变化及其他影响因素.查看血细胞分析仪,血小板直方图异常,取EDTA抗凝血立即涂片镜检,显微镜下可见血小板聚集成堆,大小不一.立即采集末梢血复查血常规,血小板正常.诊断: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
作者:张跃峰;陈为国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分析单纯性阑尾炎运用微创小切口治疗的可行性.方法:从我院2014年11月至2016年11月所收治的单纯性阑尾炎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每组各45例,常规组采用一般手术治疗,而实验组则通过微创小切口手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手术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以及术后患者排气时间均比对照组患者短,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患者有效率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意义.结论:单纯性阑尾炎运用微创小切口治疗效果显著,值得运用和推广.
作者:杨法浩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复方苦参注射液+放化疗治疗方案对宫颈癌的疗效及其在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方面的影响.方法:选取96例宫颈癌患者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均分为(2)组,观察组给予复方苦参注射液+放化疗治疗,对照组给予放化疗治疗,各组48例.结果: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为35.42%,对照组为20.83%,对比发现,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较高,(P<0.05).细胞免疫功能(CD3+、CD4+、CD4+/CD8+、NK、CD8+)方面,治疗后,观察组的CD3+、CD4+、CD4+/CD8+、NK明显高于对照组,CD8+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宫颈癌,采用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放化疗治疗,可显着提升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且治疗总有效率高,故有进一步推广于临床的价值.
作者:秦华忆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评价糖尿病患者营养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4月~2017年4月于我院就诊的糖尿病患者,共90例,按进入医院的编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药物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健康教育,观察组进行营养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营养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的FPG、24hPG、TG和GHb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在膳食质量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为此患者在进行药物治疗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合理的饮食以此来确保身体能够获得足够的营养,对患者进行适当的营养干预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糖尿病临床症状的有效改善和对血糖的控制,并发症少,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王雷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总结康复护理干预对老年脑梗塞患者认知、预后的影响价值.方法:选择80例老年脑梗塞患者,分为常规护理的对照组以及康复护理的实验组,每组40例.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精神状态积分以及护理后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结果:治疗前组间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精神状态积分对比,P>0.05.护理后各项临床指标对比,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护理可以整体提高老年脑梗塞患者的生存质量,利于患者身体恢复.
作者:徐新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探究功能锻炼在脑卒中后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6年12月我科收治的80例脑卒中后功能障碍患者,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与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接受功能锻炼,比较两组患者语言功能、肢体功能等康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上肢FMA评分(32.6±3.3)、下肢FMA评分(31.5±3.1)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NIHSS评分(6.3±1.7)、Barthel评分(74.3±6.8)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后功能障碍患者开展功能锻炼的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康复治疗与生活质量,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周德萍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不同方案对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治疗效果.方法:抽取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92例,均给予阿奇霉素治疗,实验组加用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临床症状与体征消失时间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采取阿奇霉素+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进行临床治疗的效果显著.
作者:刘成洪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医院信息化管理系统对促进合理用药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度应用信息化管理系统于药物管理工作中的合理用药相关资料,并与2012年度未使用该系统时的工作资料进行比较,以判断信息化管理系统对合理用药的作用.结果:2016年度300例病例资料中,出现5例未使用规范通用名、3例剂量不当、2例适应症不当及2例其他,不合理用药发生率为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3%,2为14.486,差异显著(P<0.01).结论:医院信息化管理系统应用于药物管理工作中,有利于促进药物合理使用,提升患者临床表现,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夏志勇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探究负压封闭引流术在四肢骨折合并严重软组织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四肢骨折合并严重软组织损伤患者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数字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患者采用常规外固定支架治疗,研究组60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负压封闭引流术,观察两组治疗效果、愈合时间等.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8.33%(59/60)显著高于对照组86.67%(53/60)(P<0.05);研究组平均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术应用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骨折早日愈合,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柯添耀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观察玻璃酸钠注射液联合臭氧在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02月至2016年02月兰州兰石医院收治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50例.治疗组患者,对患侧膝关节腔行玻璃酸钠注射液联合臭氧注射治疗,对照组患者仅玻璃酸钠注射液关节腔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疼痛改善程度,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内患者的VAS 评分比对照组低.结论: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采用玻璃酸钠注射液联合臭氧治疗,更有效的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减缓了患者的病痛,提高了其生活质量,在临床中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魏政刚;宋敏;张存熙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分析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57例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57例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采取综合性护理干预进行分组;对照组占47.37%(27/57),采取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占52.63%(30/57),采取综合性护理干预,包括心理护理、健康宣教、胃肠减压护理、肛管排气护理、营养支持护理、康复期护理;以肛门排气排便时间、腹胀腹痛缓解时间、住院时间作为观察指标,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遵从医嘱率、生活质量评分及临床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肛门排气排便时间、腹胀腹痛缓解时间、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遵从医嘱率、生活质量评分及临床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加强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护理干预,可加快病情的转归,对于提高护理质量、缓解病情、改善预后均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何翠萍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研究探讨5-氟尿嘧啶(5-FU)联合藤黄酸对人结直肠癌细胞SW480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结肠癌SW480细胞,分别给予不同浓度的5-FU和GA单药或联合用药处理48h,采用CCK-8方法检测细胞增殖;采用中效原理计算联合指数明确两药联合的相互作用;应用倒置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法检测P53、Survivin、胸腺嘧啶核苷酸合成酶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5-FU单药相比,与GA联合用药能够增强5-FU对结直肠癌细胞SW480的抑制作用(P<0.05),且该增效作用随着联合的GA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呈浓度依赖性.与对照组相比,联合用药能够促进细胞凋亡(P<0.05).GA单药作用48h后,SW480细胞Survivin和TS蛋白水平下降(P<0.05);5-FU单药下调SW480细胞P53、Survivin和TS蛋白水平;与5-FU或GA单药比较,两药联合进一步下调SW480细胞P53、Survivin和TS蛋白水平(P<0.01).结论:5-FU与GA联合用药具有协同效应,GA能够增强5-FU对人结肠癌细胞SW480的化疗敏感性.其协同效应可能与促进细胞凋亡、调节P53、Survivin和TS蛋白表达相关.
作者:张通;魏建昌;杨平;王强;李旺林;曾山崎;曹杰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探究甲状腺根治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156例经甲状腺切除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发生低钙血症的危险因素. 结果:156例中,57例暂时性甲状腺功能低下,56例暂时性低钙血症,3例长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单侧Ⅵ区淋巴结清扫和双侧Ⅵ区淋巴结清扫是发生轻度低钙血症的危险因素(P<0.05);全切除术、单侧Ⅵ区淋巴结清扫和双侧Ⅵ区淋巴结清扫是发生重度低钙血症的危险因素(P<0.05). 结论:Ⅵ区淋巴结清扫是甲状腺全切除手术患者发生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危险因素.
作者:刘松平;侯本新;柯延壮;陈求赞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院内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8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所有患者其年龄、基础疾病、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手术时间、输血量、尿管留置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等情况,并研究影响患者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纳入本研究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院内感染率为15.85%(13例),年龄≥56岁的患者院内感染率高于<55岁的患者,白蛋白水平<30g/L的患者院内感染率高于≥38g/L的患者,血红蛋白水平<110g/L的患者院内感染率高于≥160g/L的患者,输血量≥750ml的患者院内感染率高于<600ml的患者,手术时间≥1.96h的患者院内感染率高于<1.02h的患者,尿管留置时间≥45h 的患者院内感染率高于<35h的患者(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院内感染为多因素所引发,患者的年龄、手术时间、低蛋白血症、尿管留置时间过长为导致其院内感染的相关因素.
作者:张小彦 刊期: 2017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