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探讨健胃消食口服液在小儿肺炎治疗中的作用

许晶艳

关键词:健胃消食口服液, 小儿肺炎, 治疗, 作用
摘要:目的:分析小儿肺炎运用健胃消食口服液治疗的效果.方法:从我院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收治小儿肺炎患儿100例作为研究的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常规组,每组各50例,其中常规组采用一般治疗,而治疗组则采用健胃消食口服液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疗效和各项临床指标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是96.00%,常规组是88.00%,治疗组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而患儿各项临床指标恢复情况比较,治疗组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肺炎运用健胃消食口服液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同时促进患儿尽快恢复健康,值得运用和推广.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应急接种对控制儿童水痘发病率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观察与探究应急接种对控制儿童水痘发病率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04月-2016年04月期间应急接种之前的100例儿童作为对照组,选取应急接种之后的100例儿童作为观察组,对比并分析两组儿童的水痘发病率及不同年龄儿童的水痘发病率.结果:观察组儿童的水痘发病率(2.00%)与对照组儿童(15.00%)相对比,组间差异比较明显(P<0.05),10岁以下组儿童的水痘发病率(9.38%)与10岁及以上组儿童(2.50%)相对比,组间差异比较明显(P<0.05).结论:应急接种对有效控制儿童的水痘发病率具有重要价值,需加强10岁以下儿童的接种免疫力度,减少水痘的发生.

    作者:韩磊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优质护理在冠心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和探究在冠心病临床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的临床方法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了我院在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4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而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又给予了系统性的优质护理,然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SF-36量表评定结果进行记录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98.57%)、生理功能(87.68±3.44)分、饮食控制(85.41±2.35)分、合理用药(91.23±1.66)分、自我监测(88.58±2.36)分等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90.0%)、(75.84±4.12)分、(69.62±2.13)分、(79.83±2.41)分、(71.38±3.15)分,他们之间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冠心病患者进行临床治疗过程中,为其提供系统性的优质护理干预,不仅可以使患者的冠心病症状得到有效的改善,而且还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治疗效果.

    作者:赵俊维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延续护理模式对产后盆底肌功能锻炼依从性及效果的影响效果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模式对产后盆底肌功能锻炼依从性及效果的影响.方法:于2016年06月-2017年06月间,我院收治的产妇60例,为研究对象,通过电脑随机的方式,平分两组,即常规组与研究组,各30例.常规组应用常规护理模式,并在此基础之上,为研究组应用延续护理模式,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GQOLI-74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评估,研究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常规组,组间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盆底肌张力恢复情况、盆底肌功能锻炼依从性,研究组高于常规组,且发生尿失禁的几率也明显低于常规组,组间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产后的产妇提供延续护理模式,有利于其盆底肌功能锻炼依从性提升,预防或减少尿失禁,帮助产妇产后尽早康复出院,改善其生活质量.

    作者:王恩艳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蓝光照射联合茵栀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策略

    目的:探讨蓝光照射、茵栀黄联用对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照组黄疸患儿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接受蓝光照射,研究组黄疸患儿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加用蓝光照射、茵栀黄.记录两组黄疸患儿治疗前后TBiL检测值变化情况、开始治疗至胆红素恢复正常所需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将所得数据输入SPSS软件后给予统计学分析并得出结论.结果:经分析可知治疗前两组TBiL检测值对比P>0.05;治疗后研究组TBiL检测值较之前下降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儿黄疸消退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黄疸患儿经上述相应方案治疗期间各项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对比并无显著差异,数据对比P<0.05.结论:应用蓝光照射、茵栀黄联合治疗新生儿黄疸可显著提高患儿疗效,此法也具有较为理想的临床安全性.

    作者:杜徽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法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法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2016年收治的38例老年性阴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n=20)和对照组(n=18),其中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方式,研究组通过中西医结合方式进行治疗,内服中药、外用西药.结果: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7.78%,两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式,对老年性阴道炎进行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广泛应用和推广.

    作者:邓雪蕾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全程优质护理在肝硬化护理中的实施效果

    目的:观察全程优质护理在肝硬化护理过程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66例肝硬化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3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全程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住院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05).结论:对肝硬化患者行以全程优质护理可有效缩短住院时间,并提高了护理满意度,促进了患者的快速康复,值得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邹黎明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药物流产后宫内胎物残留超声诊断分析体会

    目的:探讨药物流产后宫内胎物残留超声诊断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宫内早孕患者,用PhilipsIU22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对所有患者开展诊断,探查患者子宫形状、子宫大小、盆腔、附件、卵巢等情况,测出子宫流血情况,对其血流动力学参数进行测量,针对宫内有残留物者实施清宫术,刮出残留物.结果:所有患者宫腔内的宫腔线均呈现不清晰的状态,所有患者宫腔内均有不规则分布的异常回声区,与子宫肌层之间无明显界限区分,有部分患者宫腔内周围有血流信号,且有残留物.其中60例存在血流信号的患者,其残留物主要为脱膜组织、绒毛组织和凝血块等胎物,另20例患者无血流信号,其残留物主要以炎性物质、凝血块为主.讨论:用超声对药物流产后宫内残留物进行诊断临床应用价值较高,有助于医生对患者宫内残留物的观察与分析,从而有效提升清宫术的针对性与有效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戴霞云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急诊护理对脑出血昏迷患者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急诊护理在脑出血昏迷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和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6年12月间我院接收的脑出血昏迷患者72例,采用回顾分析法总结脑出血昏迷患者的急诊措施的重点和护理效果.结果:72例脑出血昏迷患者中,显效32例,占比44.44%;有效34例,占比47.22%;无效6例,占比8.33%.在医护人员的抢救下,66例转危为安,抢救成功率91.67%.结论:脑出血昏迷患者的致残率和病死率较高,急诊抢救时有效护理可以帮助稳定病情.

    作者:郭健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舒适护理在胆囊结石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应用于胆囊结石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2016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90例胆囊结石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比较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心理状态评分、PPI评分、舒适度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胆囊结石患者应用舒适护理能够有效改善其焦虑情绪,并提升其舒适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梦娟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探讨高血压并冠心病经吲达帕胺、氨氯地平结合治疗的价值

    目的:分析吲达帕胺与氨氯地平联合应用于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治疗的效果.方法:挑选80例我院2015年6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氨氯地平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吲达帕胺治疗,观察两组治疗的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治疗前的血压及血脂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两组治疗前各项血脂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TG、TC、LDL-C、HDL-C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有效率为70.0%,组间差异明显(P<0.05),两组不良反应对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应用吲达帕胺结合氨氯地平治疗,有助于降低患者血压和血脂水平,临床效果显著,可推广应用.

    作者:张振华;门磊健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品管圈对CCU重症护理记录单书写质量的影响

    目的:分析品管圈对冠心病监护中心(CCU)重症护理记录单书写质量.方法:2016年3月至2016年11月,医院尝试在CCU开展品管圈活动.结果:改进后护理记录单合格率达到99.6%(498/500),高于改进前89.7%(628/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目标达标率122%,进步率96%.改进前,圈员QCC手法、团队精神、脑力开发、沟通协调、活动信心、执行力、责任与荣誉圈员总分显著上升.结论:品管圈可提高CCU重症护理记录单书写质量,提升圈员的能力.

    作者:赵琳艳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PICC和CVC在重症监护静脉管道中应用比较的研究进展

    重点论述了PICC在重症监护静脉管道的应用,并与CVC应用进行了比较.由于PICC置入操作简单、安全,患者的耐受性好,带管时间长等优越性,已经越来越多的运用在重症监护室,通过对管道的不断改进,在很多方面逐渐取代CVC.

    作者:朱芬;付会敏;何俊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交锁髓内钉动力化治疗下肢骨干骨折延迟愈合临床研究

    目的:探究交锁髓内钉动力化治疗下肢骨干骨折延迟愈合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2年6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2例下肢骨干骨折延迟愈合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我院对所有患者均使用交锁髓内钉动力化进行治疗,在患者手术结束后进行定期慈访,对患者的恢复况和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术前没有骨痂生长的患者,术后有了明显生长迹象,术前有骨痂的患者,术后骨痂有明显增力口,骨痂逐渐连续,骨折间隙逐渐模糊.患者的平均恢复时间为5.9±1.1个月,且在手术两年后没有发现不良反应以及并发症.讨论:采用交锁髓内钉动力化治疗下肢骨干骨折延迟愈合,能有效促进骨折愈合,确保患者的身体灰复质量,出现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情况较少,效果明显,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戚世鹏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探讨健胃消食口服液在小儿肺炎治疗中的作用

    目的:分析小儿肺炎运用健胃消食口服液治疗的效果.方法:从我院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收治小儿肺炎患儿100例作为研究的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常规组,每组各50例,其中常规组采用一般治疗,而治疗组则采用健胃消食口服液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疗效和各项临床指标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是96.00%,常规组是88.00%,治疗组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而患儿各项临床指标恢复情况比较,治疗组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肺炎运用健胃消食口服液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同时促进患儿尽快恢复健康,值得运用和推广.

    作者:许晶艳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胚胎移植管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胚胎移植管在体外授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4年10月行IVF-ET的患者80例,随机平分为A组和B组,A组使用国产胚胎移植管,B组使用COOK胚胎转移导管.结果:①B组胚胎移植送达成功率、临床妊娠率均略高于A组(P>0.05);②两组胚胎移植管有无血染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国产胚胎移植管有效性符合临床使用要求,值得推广.

    作者:张小建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住院恶性肿瘤患者心理状况的改善作用

    目的:心理护理干预在恶性肿瘤住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月12月-2017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数字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n=63,常规护理)及研究组(n=63,常规护理+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以及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护理后,研究组焦虑、抑郁评分以及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患者恶性肿瘤患者焦虑及抑郁心理,提高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邓鸿燕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急诊科护士掌握急救知识和技能的现状分析及对策

    目的:对急诊科护士掌握急救知识的程度和技能的现状及对策进行探讨分析.方法:在2014年4月至2016年10月期间,选取我院62名急诊科护士进行急救知识问卷调查,主要包括学历、年龄、急救技术的应用率及应用能力等.结果:不同职称对急诊科护士的知识得分具有一定的影响,急诊科护士急救知识的掌握平均得分为(72.85±10.42)分;急诊科护师为(76.92±11.04)分;急诊科护师为(76.92±11.04)分.急诊科护士由于年龄、学历、经验等的不同,对急救知识的掌握也不尽相同,对护士知识得分具有较大的影响.结论:应全面提高急诊科护士急救知识的技能及全面素质,通过合理的培训及考核等方式,有针对性的进行提升,并充分将高年资护士的业务专长进行发挥,达到提高急诊护士急救技能的目的.

    作者:邱善晓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术治疗阑尾炎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术治疗阑尾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收治的阑尾炎患者中选取32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将他们分为观察组和研究组,每组各16例.观察组进行传统的阑尾炎切除术,研究组进行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术,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在手术切口长度上,研究组长度比观察组短(P<0.05);在术后恢复时间上,研究组比观察组用时短(P<0.05);在切口感染方面,研究组的切口感染率比观察组的低(P<0.05);在遗留瘢痕上,研究组的遗留瘢痕率比观察组的地(P<0.05).结论:对阑尾炎患者进行小切口阑尾切除术不仅切口小,缩短患者的恢复时间,术后留疤情况少,而且还能降低术后感染率,促进患者身体康复.

    作者:康忠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神经阻滞联合小针刀治疗颈源性头痛56例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神经阻滞联合小针刀治疗颈源性头痛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11例颈源性头痛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56例给予神经阻滞联合小针刀治疗,对照组55例仅进行神经阻滞治疗,未进行小针刀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优良率(96.43%)高于对照组(67.27%),治疗后VAS评分(2.11±0.66)分低于对照组(5.41±2.63)分,两组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阻滞联合小针刀治疗颈源性头痛的效果较佳,临床疗效显著,VAS评分改善明显.

    作者:殷美琼;华容;肖阳;张华平;冉宇;罗明莹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药物及手术流产史与早产关联的探讨

    目的:探究药物以及手术流产史与早产之间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05月我院参加优生优育队列的孕妇400名,并且在孕妇受孕14周之前对其一般人口学资料、既往药物使用史和手术流产史等资料进行统计和记录.根据孕妇是否在受孕之间有用药史和手术流产史,以及次数进行分组,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对孕妇的药物及手术流产史与早产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通过对孕妇的资料统计分析,所有孕妇的早产发生率为4.30%,孕妇自发性的早产发生率为2.43%.在用药方面,有过使用1次或者是2次药物流产史的孕妇的早产发生率为1.87%,所以孕妇有药物流产史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自身自发性早产的风险的发生;对于手术流产史方面来看,有过1次手术流产史或者是2次手术流产史的孕妇,发生早产的概率与自发性早产或者是总早产之间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孕妇的既往药物史是影响自身自发性早产或总早产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陶义欣 刊期: 2017年第08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