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君
目的:研究腹腔镜下小切口手术治疗肝囊肿对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肝囊肿患者5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患者28例.其中,研究组患者施予腹腔镜下小切口手术治疗,参照组患者施予传统开腹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的情况、肝功能指标变化以及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情况较参照组的好;在治疗1周后,研究组患者的AST(U/L)、TBil(mg/L)指标与参照组的有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生率17.86%较参照组的39.29%低.结论:对肝囊肿患者施予腹腔镜下小切口手术治疗的效果比较明显,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邓存文;田芳;马海军;盛燕妮;张丽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羟考酮注射液用于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至我院就诊的202例给予剖宫产手术的产妇,(2016年1月20日-2016年7月20日),对两组均给予硬膜外麻醉,其中对常规组给予吗啡镇痛,对实验组给予羟考酮注射液镇痛,对比两组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术后6h、24h、48h的宫缩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术后切口痛评分与Ramsay评分相比常规组低,但比较组间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常规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3.86%与67.33%,P<0.05.结论:对给予剖宫产术的产妇采用羟考酮注射液术后镇痛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均较高,值得实践推广.
作者:李书鸿;贺述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模式在胃肠外科管道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目的:方法:选择在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进入医院进行治疗的胃肠科患者100例,将其平分为对比组和研究组.对比组患者采用传统护理模式,研究组采用循证护理模式,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出现非计划拔管等管道不安全事件发生几率显著低于对比组,并且患者及家属的对护理的满意度也明显高过对比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模式在胃肠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可以有效降低意外事件的发生几率,满足患者的需求,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苏艳霞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研究整体护理对呼吸衰竭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7年3月之间收治的10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5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整体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与二氧化碳分压(PaCO2)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采取常规护理手段的同时增加整体护理措施,能够获得更好的疗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出现,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推广.
作者:戴晓萍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研究PDCA循环结合精细化培训在内分泌科临床护理带教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7年7月来我院内分泌科实习的70名护生,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有35名.对照组进行精细化培训,观察组给予PDCA循环结合精细化培训,比较两组护理实习生的各方面能力、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与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各方面能力测评分数明显比对照组高,且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3.18%和76.8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内分泌科临床护理带教中应用DCA循环结合精细化培训,有助于极大的提高护生各方面能力,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值得进行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作者:李俊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应用中医护理路径对乳腺癌患者的临床效果研究.方法:将收治的6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非盲选的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应用中医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与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各项临床指标与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通过应用中医护理路径效果明显,有效改善患者临床指标,治疗费用不高,值得有效推广.
作者:陈红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持续性被动运动锻炼与康复护理对膝部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94例膝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实施手术治疗.随机分组:对照组47例,术后实施康复护理;观察组47例,术后实施持续性被动运动锻炼及康复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术后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估和对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术后膝关节功能优良率明显更高,结果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持续性被动运动锻炼和康复护理在膝部骨折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能够有效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护理模式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张慧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联合低分子肝素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D-二聚体(D-D)、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以及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与ICU住院时间.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hs-CRP、D-D、IL-1β、TNF-α均下降,且观察组治疗后hs-CRP、D-D、IL-Iβ、TNF-α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与ICU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采用乌司他丁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可有效促进患者身体恢复,减轻炎症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杜景升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究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未破裂型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入院顺序随机抽取我院自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70例未破裂型异位妊娠患者,分为观察组(n=35)和对照组(n=35).对照组进行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甲氨蝶呤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临床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的较高;与对照组的血β-HCG比较,观察组的较低;与对照组的住院时间比较,观察组的较短,差异显著(P<0.05).结论: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可有效改善未破裂型异位妊娠患者阴道流血等症状,缩短治疗时间,值得借鉴和推广.
作者:杨霞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分析苏州市工业园区2015~2016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的发生特征,客观评价疫苗的安全性,提高免疫接种工作质量.方法: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辖区内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信息管理系统报告的2015~2016年AEFI病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全区共报告AEFI病例369例,报告发生率6.02/万.主要包括一般反应和异常反应,其中以一般反应为主,占92.95%.在发生反应的疫苗中以麻疹疫苗和百白破IPV和Hib五联疫苗的报告发生率高,分别为45.90/万和30.21/万.AEFI年龄分布主要集中在0~1岁组,占报告病例的63.28%.报告以发热/红肿/硬结等一般反应为主,占总病例的92.3%.结论:说明苏州市工业园区的预防接种反应监测系统运行良好,疫苗质量安全性和预防接种服务较好.
作者:陆玮 刊期: 2017年第09期
介绍危急值报告制度及临床应用情况,推动其有效应用和持续提高,保证制度的执行力和有效性.在医疗安全委员会下设立了危急值管理小组,制订危急值处理制度与流程,讨论危急值项目设置的合理性,严密监控整个危急值处理流程的执行过程,审查检验、放射、超声、心电、病理等科室对本部门进行危急值质控的落实情况.通过一系列措施,优化了危急值的处理过程,保障了病人安全,减少了不良事件的发生.因此,成立一个跨部门、跨学科的危急值管理小组,能提高危急值管理的水平与效率,为临床科室及时救治危重患者、抢救患者生命、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提供重要支撑.
作者:鲍旭强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牙髓炎中药控释药条联合根管治疗与血清NO、IL-17和HS-CRP的诊疗作用.方法:收集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牙髓炎患者104例,为患病组,同期收集来我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104例,为对照组.全部牙髓炎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和非中药组,各52例,两组患者统一给予牙髓炎根管治疗,中药组额外给予中药控释药条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疗效差异和血清水平变化,并针对治疗效果与血清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牙髓炎患者治疗前血清NO、IL-17和HS-CRP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志愿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NO、IL-17和HS-CRP在牙髓炎及中药控释药条联合根管治疗中具有良好的诊疗作用.
作者:王少英;杨立静;王丽娜;王哲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并研究健康教育后孕妇接受艾滋病抗体检测的意愿及效果,探究在孕妇中开展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以提高孕妇艾滋病母婴传播知识的认知率及接受检测的可行性.方法:随机选择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至我院接受孕检的300名孕妇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艾滋病母婴传播知识的宣传,在对孕妇进行健康教育之后比较其艾滋病母婴传播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接受艾滋病抗体检测的意愿.结果:实施就及健康教育之后,孕产妇对相关艾滋病母婴传播知识的总知晓率显著提高,其接受艾滋病抗体检测的意愿有教育前的37%提高至93%.健康教育前,孕产妇的艾滋病母婴传播知识总知晓率为57.21%.健康教育后,其知晓率提高至85.21%.结论:实施健康教育可显著的提高孕妇艾滋病抗体检测率的可行性,帮助孕妇了解更多的艾滋病母婴传播知识.
作者:何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护提高中职卫生学校学生的理论素养和临床实践能力,使他们更好地适应现代医疗卫生服务发展的需要,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护理学基础是以技能操作为主的课程,其核心是使学生在掌握相关护理学理论的前提下,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常见的临床操作中.如何更好地将所学护理学知识运用到临床实践中是教学的关键.
作者:王婷婷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妊高症产妇产后出血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6例妊高症产后出血产妇,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24h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较护理前明显提高,且观察组提高幅度更大,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妊高症产妇产后出血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可有效减少产妇产后出血量,改善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崔琼花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手术与开腹胆囊手术术后肠粘连发生率对比.方法:选取在2012年7月 2016年7月进行治疗的110例胆囊结石患者,将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平均分为对照组的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开腹胆囊手术,试验组采用腹腔镜胆囊手术,记录两组患者在手术后出现肠粘连的病例数,对比肠粘连发生率.结果:胆囊结石患者在经过手术治疗后,对照组的肠粘连发生率是38.18%,试验组的肠粘连发生率是10.91%,试验组的肠粘连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胆囊结石的治疗方面,腹腔镜胆囊手术比开腹胆囊手术的术后肠粘连发生率更低,患者在术后更快地康复,应当在临床治疗中大力推广.
作者:张永强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了解防城港市肺结核病耐药情况,为提高耐药结核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本市2015 201 6年结核病患者330株临床分离株,按WHO推荐的比例法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和菌型鉴定.结果:进行临床药敏试验的330株结核分枝杆菌,一线耐药率16.06%,总耐药率18.48%、单耐药率7.27%,多耐药率2.73%,耐多药率5.45%、全耐药1例(0.30%).结核分枝杆菌对SM、INH、RFP、OFX、EMB、Km、CM、PAS的耐药率依次由高到低.结论:防城港市结核病患者的耐药情况明显好于全国,与广西耐药水平持平,但结核分枝杆菌总耐多药率和耐多药率仍较高,应引起高度重视,仍应加强结核药物的使用管理,进一步降低结核病耐药水平.
作者:严芝光;陈耀艳;张丽娟;谢梅英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对全面护理干预在胆总管结石围手术期的应用价值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护理的胆总管结石围手术期患者86例,并随机分为甲、乙两组,各43例.甲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乙组给予全面护理干预.对比并观察两组在护理后的焦虑量表评分、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结果:乙组的焦虑量表评分、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优于甲组,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面护理干预在胆总管结石围手术期中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陈霞静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分析研究自然分娩产妇给予优质护理对其护理质量与满意度的影响.方法:以2015年5月到2017年3月期间到我院接受自然分娩的18孕妇为研究的对象,随机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一组有9例.其中对照组9例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9例则是给予优质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产程进程、产程疼痛、住院时间明显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能够提高产妇的护理质量,增强产妇的满意度,减少疼痛,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刘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吻合器痔疮手术治疗严重痔疮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8月-2017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严重痔疮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为传统手术,共24例,观察组为吻合器痔疮手术,共26例,对比两组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吻合器痔疮手术治疗严重痔疮患者的应用效果显著,提高了治疗效果,降低了不良反应的出现,值得应用.
作者:姜华 刊期: 2017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