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晓萍
目的:研究社区保健服务对绝经期综合征的影响.方法:于2015年9月-2016年9月,在社区中选择固定居住居民314例,均为围绝经期女性.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收集和分析,所有研究对象均采用改良Kuppeman症状评分表进行调查,为所有研究对象提供社区保健服务,半年后,再次采用改良Kuppeman症状评分表进行调查,对比社区保健服务前后314例研究对象发生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几率.结果:提供社区保健服务前,314例研究对象中,201例发生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生率为64.01%;提供社区保健服务后,314例研究对象中,142例发生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生率为45.22%,二者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围绝经期女性提供社区保健服务,能够有效降低发生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发生机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范丽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分析苏州市工业园区2015~2016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的发生特征,客观评价疫苗的安全性,提高免疫接种工作质量.方法: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辖区内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信息管理系统报告的2015~2016年AEFI病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全区共报告AEFI病例369例,报告发生率6.02/万.主要包括一般反应和异常反应,其中以一般反应为主,占92.95%.在发生反应的疫苗中以麻疹疫苗和百白破IPV和Hib五联疫苗的报告发生率高,分别为45.90/万和30.21/万.AEFI年龄分布主要集中在0~1岁组,占报告病例的63.28%.报告以发热/红肿/硬结等一般反应为主,占总病例的92.3%.结论:说明苏州市工业园区的预防接种反应监测系统运行良好,疫苗质量安全性和预防接种服务较好.
作者:陆玮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总结食物中毒处置经验,为预防此类食物中毒提供借鉴.方法:采用流行病学及卫生学现场调查,实验室检测.结果:3人中毒者均属于食用了采摘的曼陀罗叶引起的食物中毒.结论:经流行病调查、实验室检测,结合中药专家对叶片的形态学鉴定,本次食物中毒确认为误食曼陀罗叶引起,建议加强对曼陀罗种植的管理.
作者:徐世强;曾庆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总结经尿道输尿管镜检查钬激光碎石手术的护理配合方法.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2016年7月于我院行经尿道输尿管镜检查钬激光碎石手术的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了综合手术配合干预.结果:本组40例泌尿系结石患者在护理配合下均顺利完成手术,结石排净率100%,病情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完善的术前准备、术前访视、密切手术配合、合适的手术体位、恰当的升温、术后访视等针对性手术配合措施是保证尿道输尿管镜检查钬激光碎石手术的关键.
作者:王少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析熊去氧胆酸联合S-腺苷蛋氨酸治疗妊娠期轻度肝内胆汁淤积症的疗效.方法:我院于201 5年6月至2017年6月将66例妊娠期轻度肝内胆汁淤积症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疾病的治疗,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在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被给予熊去氧胆酸片治疗,同时对于观察组的患者则加入S-腺苷蛋氨酸进行进一步的治疗.通过治疗之后,对于两组患者的血清指标进行严格的观察和对比工作.结果:通过治疗后发现,观察组患者的血清总胆汁酸、甘胆酸、直接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方面的评分相较于对照组,水平明显降低,并且观察组患者的搔痒症状控制时间(3.62±1.13)天和瘙痒程度(2.25±0.76)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熊去氧胆酸联合S-腺苷蛋氨酸这种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之后,患者进一步的恢复了身体健康,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彭忠兰 刊期: 2017年第09期
喉癌是头颈部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主要临床症状有声音嘶哑、咳嗽、痰中带血,短期可有呼吸困难,目前多主张手术加放疗的综合治疗.有效的术前护理干预是确保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确保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生命质量,现将喉癌术前的护理经验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2013年1月-2017年9月共收治喉癌患者30例,男25例,女2例,年龄40~72岁,平均57岁,次全喉切除术及部分喉切除术.2 术前护理2.1 心理护理:癌症对患者造成极大的恐惧感,手术创伤大,术后要佩戴气管套管,甚至终身带管,部分全喉切除患者造成语言永久性丧失,患者难以接受,因此常与患者交流了解患者的想法和要求.关心和同情患者,合理解释患者及家属提出的问题,建立起治愈疾病的信心.
作者:李文雪;陈利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究口腔科门诊在使用护理管理后对医院感染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6-2016.5(观察组)对口腔科门诊实施护理管理,与2014.6-2015.5(对照组)未实施护理管理展开对比分析,探究实施护理管理后对医院感染的影响.结果:在院内感染发生率上观察组(3.00%)显著比对照组(17.00%)低(x2=10.889,P<0.05).结论:护理管理在口腔科门诊应用中,能显著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具有推广及应用价值.
作者:丁桂英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究气管切开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及干预措施.方法:按照入院顺序随机抽取我院自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气管切开患者60例,对其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予以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结果:基础疾病、吸烟史、年龄以及昏迷时间与肺部感染有着较强的相关性,P<0.05;肺部感染的病原菌主要是以革兰阴性菌为主.结论:基础疾病、吸烟史、年龄以及昏迷时间是气管切开患者出现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应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大限度的降低患者的肺部感染率.
作者:袁文明;蔡金莲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对产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以及防范护理对策进行详细探究.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取201 5年5月至2017年5月本院收治的60例产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30例患者未实施不安全因素防范护理措施,将其作为对照组;另外30例患者实施不安全因素防范护理措施,将其作为观察组.对患者在产科护理过程中的不安全事件进行分析,并对不安全事件的产生原因进行分类统计分析.有针对性的采取产科护理不安全因素防范护理措施,对护理效果进行统计和比较.结果:在产科护理过程中,常见的不安全因素包括护理人员因素、患者及家属因素以及病房设施不当.在对所有患者实施前后,对不安全事件的发生率进行统计,在实施不安全因素防范措施前,不安全事件发生率为(24/30)80.00%,在对实施不安全因素防范措施后,不安全事件发生率为(3/30)10.00%,实施防范措施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科护理过程中,不安全因素的种类有很多种,对此,需要对产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进行详细分析,并以此为依据采取有效的不安全因素防范护理措施,这样才能够有效预防产科护理不安全事件的发生率,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提升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对于产科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王丽 刊期: 2017年第09期
近年来,随着乳腺钼靶X线摄片等检查技术改进,乳腺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DCIS-MI)检出率呈上升趋势,有关其诊断方法、形态学特征、治疗方法等的探索逐渐成为乳腺肿瘤研究领域的热点.本研究就DCIS-MI相关研究进展进行论述.
作者:邹宜覃;胡薇 刊期: 2017年第09期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作为临床救治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急性病症,于发病后的第一时间对损伤部位与发病原因予以正确分析和判断,对采取有效救治措施与提升预后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判断方法入手,对其常见致病原因及诊治体会予以简要总结,以供参考.
作者:汪长林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外科在征兵体检中价值分析.方法:我中心对参军应征男青年进行了在经过身高、体重、视力、内科、外科、耳鼻咽喉科、口腔科、心理测试等各项检查后,按征兵办要求,所有测试实行单项淘汰制.结果:各项检查后,按征兵办要求,所有测试待所有测试合格后,合格者应征入伍.不合格项目中多见的前三项分别是外科、眼科、尿常规检测、外科问题是新兵体格复检不合格的主要方面.
作者:柳本峰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分析抗精神药物所致药源性精神障碍的原因.方法:以2016年6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60例药源性精神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用药类别、发病时间、用药剂量、临床正常、治疗及预后.结果:通过回顾性分析可知,在本院进行治疗的大多数精神障碍患者为老年女性合并躯体疾病者,发病前患者多出现大中剂量用药、突然增减药量或停药及合并用药等服药情况,服药种类以含氟类药物及氯氮平为主,发病时间为用药1~3个月内,经过减药、停药或换用其他抗精神病药物的3~14d后,患者的精神疾病症状得到缓解或消失.结论:性别、年龄、.药物剂量、服药方式和药物种类等因素都有可能导致患者出现药源性精神障碍,且发病机制与多巴胺受体有关,在治疗过程中,通过合理用药能够显著改善药源性精神障碍的症状.
作者:余颖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哌拉西林舒巴坦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老年肺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1月~2017年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272例老年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此采用哌拉西林舒巴坦治疗(对照组,135例)与哌拉西林舒巴坦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组,137例)的临床疗效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0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59%,且组间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在治疗老年肺炎时,可采用哌拉西林舒巴坦联合左氧氟沙星的治疗方法,能够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丽雅;刁明杰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评价抗凝剂对富含血小板血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2月到2017年1月来本院体检的20例健康人全血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分离血小板,制备富含血小板血浆,选择抗凝剂(枸橼酸钠,抗凝构橼酸葡萄糖,肝素钠,枸橼酸-茶碱-腺苷-潘生丁),于电镜下,观察血小板微观结构,并检查血浆中可溶性p-选择素浓度,观察血小板激活情况,并对富含血小板血浆激活后血浆转移生长因子释放量进行测量.结果:抗凝构橼酸葡萄糖、枸橼酸-茶碱-腺苷-潘生丁抗凝剂相比其它抗凝剂,可长时间保存血小板结构的完整性,降低血小板在制备富含血小板血浆过程中的自发激活性;枸橼酸-茶碱-腺苷-潘生丁抗凝剂对血小板的保护作用强于抗凝构橼酸葡萄糖,但其与其它两种抗凝剂可有效增加富含血小板血浆释放生长因子数量.结论:不同的抗凝剂对富含血小板血浆的生物活性及质量有不同的影响效果,其中复合剂抗凝构橼酸葡萄糖、枸橼酸-茶碱-腺苷一潘生丁能有效富含血小板血浆质量、提高其生物活性.
作者:刘海燕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在手术室护理过程中,观察优质护理模式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60例乳腺癌根治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字奇偶法分组.对照组(30例):常规护理;观察组(30例):优质护理;对护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同对照组乳腺癌患者护理质量评分对比,观察组显著提高(P<0.05);同对照组乳腺癌患者SDS评分以及SAS评分结果比较,观察组显著降低(P<0.05);同对照组乳腺癌患者护理工作满意度对比,观察组显著提高(P<0.05).结论:针对乳腺癌手术患者合理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工作,使患者情绪稳定,从而有利于手术的顺利实施,术后并发症减少,促进患者尽早康复,使得手术室护理质量评分以及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度显著提高.
作者:刘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在护理临床教学中应用人文护理关怀教学模式的影响效果探究.方法:将36名护理实习生作为本次观察对象,并采用人文护理关怀教学模式对其进行临床护理教学,对护理实习生教学前后的人文关怀品质以及关爱能力状况等进行观察对比.结果:教学后护理实习生的人文关怀品质以及关爱能力状况均有所提高,且与教学前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护理临床教学中应用人文护理关怀教学模式对护理实习生进行教学,可以较好地提高护理实习生的人文关怀品质和能力,适合应用.
作者:王廷珍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分析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体重管理的方式以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体重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再住院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心功能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示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体重管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并降低患者再住院率,提高患者预后生活水平,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蔡钰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究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分期综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51只病眼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采用分期综合治疗的方法对所有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患者病眼的眼压控制情况、新生血管生长情况以及并发症情况进行全面调查.结果:30只眼眼压控制良好,眼压控制良好率为58.82%,45只眼眼压控制有效,眼压控制有效率为88.24%.患者治疗后新生血管均消失,但有6只眼由于控制不佳出现新生血管再生.患者中共出现2例术后角膜水肿,1例前房出血,1例前房渗出,以及1例浅前房,通过保守治疗均恢复正常.讨论:将分期综合治疗用于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治疗当中,有效控制了病眼眼压,大幅度降低了新生血管再生的概率,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方燕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观察不同蓝光照射方法联合妈咪爱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效果.方法:将楚雄某医院2015.8-2017.4间出生的新生儿,随机择取88例新生儿黄疸患儿,按照出生先后顺序将患儿分为2组,各44例.A组患儿给予连续蓝光照射+妈咪爱治疗,B组患儿给予多次间歇蓝光照射+妈咪爱治疗,比较2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A组患儿治疗疗效为95.45%,B组患儿治疗疗效为97.73%,2组患儿治疗疗效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儿不良反应为22.73%,B组患儿不良反应为4.55%,2组患儿不良反应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儿照射时间为(60.51±9.80)h,B组患儿照射时间为(25.01±6.16)h,2组患儿照射时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次间歇蓝光照射联合妈咪爱治疗新生儿黄疸病症时,虽在治疗疗效中和连续蓝光照射联合妈咪爱治疗相类似,但照射时间和不良反应中均较低,值得推广.
作者:郭晓敏 刊期: 2017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