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蓝光照射方法联合妈咪爱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效果观察

郭晓敏

关键词:蓝光照射, 妈咪爱, 新生儿黄疸
摘要:目的:观察不同蓝光照射方法联合妈咪爱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效果.方法:将楚雄某医院2015.8-2017.4间出生的新生儿,随机择取88例新生儿黄疸患儿,按照出生先后顺序将患儿分为2组,各44例.A组患儿给予连续蓝光照射+妈咪爱治疗,B组患儿给予多次间歇蓝光照射+妈咪爱治疗,比较2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A组患儿治疗疗效为95.45%,B组患儿治疗疗效为97.73%,2组患儿治疗疗效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儿不良反应为22.73%,B组患儿不良反应为4.55%,2组患儿不良反应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儿照射时间为(60.51±9.80)h,B组患儿照射时间为(25.01±6.16)h,2组患儿照射时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次间歇蓝光照射联合妈咪爱治疗新生儿黄疸病症时,虽在治疗疗效中和连续蓝光照射联合妈咪爱治疗相类似,但照射时间和不良反应中均较低,值得推广.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PFNA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不稳定型骨折的效果研究及分析

    目的:分析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系统(PFNA)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不稳定型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7年1月期间在本院行手术治疗的50例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PFNA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患者行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优良率(81.08%)显著高于对照组(64.00%),组间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00%)显著低于对照组(24.00%),组间差异P<0.05.结论: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高龄患者采取PFNA内固定术效果可靠,术后并发症风险较低,临床应用安全可靠.

    作者:李佳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术前心理干预对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索术前心理干预对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37例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组(P组)与空白对照组(C组),于术前第1天,术后第1天,第3天,第7天使焦虑评分及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评分进行认知功能评分,采用“Z计分法”进行POCD诊断.结果:P组术后第1天,第3天,第7天POCD发生率均低于与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心理干预能够改善全子宫切除术老年患者术后的认知功能.

    作者:张盛全;奚卫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PDCA循环结合精细化培训在内分泌科临床护理带教中应用的效果

    目的:研究PDCA循环结合精细化培训在内分泌科临床护理带教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7年7月来我院内分泌科实习的70名护生,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有35名.对照组进行精细化培训,观察组给予PDCA循环结合精细化培训,比较两组护理实习生的各方面能力、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与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各方面能力测评分数明显比对照组高,且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3.18%和76.8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内分泌科临床护理带教中应用DCA循环结合精细化培训,有助于极大的提高护生各方面能力,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值得进行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作者:李俊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人性化护理在宫颈炎护理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分析人性化护理在宫颈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12月我院妇科收治的116例宫颈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分组的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宫颈炎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人性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44.83%和93.1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9.31%和84.4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宫颈炎复发率为13.7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4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宫颈炎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降低患者复发率.

    作者:李才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患者行保护性护理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对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患者行保护性护理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及判定.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血液透析静脉内瘘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期间),将其依据信封式随机分组为对照组、观察组,2组患者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于对照组的基础上行保护性护理,并将2组患者经相应护理方案干预的并发症情况及生活质量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经护理干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生活质量情况较对照组具有优势,P<0.05.结论: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患者行保护性护理的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辛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分期综合治疗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分期综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51只病眼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采用分期综合治疗的方法对所有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患者病眼的眼压控制情况、新生血管生长情况以及并发症情况进行全面调查.结果:30只眼眼压控制良好,眼压控制良好率为58.82%,45只眼眼压控制有效,眼压控制有效率为88.24%.患者治疗后新生血管均消失,但有6只眼由于控制不佳出现新生血管再生.患者中共出现2例术后角膜水肿,1例前房出血,1例前房渗出,以及1例浅前房,通过保守治疗均恢复正常.讨论:将分期综合治疗用于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治疗当中,有效控制了病眼眼压,大幅度降低了新生血管再生的概率,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方燕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精细化药房管理模式应用于医院门诊药房工作的效果

    目的:总结医院门诊药房工作中开展精细化药房管理模式的具体方法以及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门诊药房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比较开展精细化药房管理模式之前以及之后的门诊药房工作效果和患者满意度情况,将所得各项数值进行统计学计算.结果:开展精细化药房管理模式之后,门诊药房的工作效率明显升高,和开展之前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开展精细化药房管理模式之后,患者的满意度显著升高,和开展之前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医院门诊药房工作中应用精细化药房管理模式,可以显著提升处方调配效率以及患者满意度情况,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小妹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初诊2型糖尿病早期强化治疗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口服降糖药物治疗两种不同治疗方案对初诊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以助于探讨不同方案的治疗效果.方法:将诊于我院的60例初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胰岛素强化治疗组和口服格列美脲及二甲双胍治疗组,比较治疗前后3月的疗效.结果:胰岛素强化治疗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HbA1C、胰岛β细胞的功能改善均优于口服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组(P<0.05).结论: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有良好的疗效,并能够改善这些患者的胰岛8细胞功能.

    作者:武应芳;王利兵;宋志丽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普外科手术后期并发脑梗死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总结普外科手术后期并发脑梗死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指导医生在手术之前以及手术之后对患者产生脑梗死风险进行评估提供有力的依椐,同时做好积极预防工作.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方式对我院在以往所接诊的普外科手术后期产生脑梗死患者资料100例,利用统计软件进行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结果:通过统计分析显示,血脂异常、高血压、糖尿病、手术期间低灌注属于普外科手术后期并发脑梗死的危险因素.结论:普外科手术期间需要有效监测并且控制患者的血压水平,防止或是减少低灌注操作,手术之前有效控制血糖、血压以及血脂水平,能够显著减少手术后期并发脑梗死的风险.

    作者:江海艳;方想波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阑尾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阑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阑尾炎患者88例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利用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4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进食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更短,且术中出血量更少,VAS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更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上述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对治疗阑尾炎具有确切疗效,术后恢复快,安全性高.

    作者:赵娜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在高校附属医院临床教学管理中的指导应用

    临床医学专业认证的应用贯穿到了高校附属医院临床教学管理中的各个阶段,对临床临床教学管理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首先阐述了临床医学专业认证的意义,进而详细探讨了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在高校附属医院临床教学管理中的具体指导应用.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和讨论,能够为相关从而人员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从而更好地提高我国高校附属医院临床教学管理的整体水平.

    作者:阿丽娅·阿克木;韩华;买合甫拜·艾山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瑞舒伐他汀对高脂血症合并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探究

    目的:将瑞舒伐他汀用药的方法,用于高脂血症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治疗过程当中,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我院从2015年12月至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所有高脂血症合并高血压患者中进行筛选,从符合要求的患者中随机挑选8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法将其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的42例患者口服氨氯地平,实验组的42例患者在此基础上口服瑞舒伐他汀,比较两个治疗小组研究对象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用药前两组患者的血脂和血压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用药后所有患者的各项指标都有所好转,但实验组的好转状况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前后的收缩压、舒张压、甘油三酯和胆固醇水平,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对于高脂血症合并高血压痛患,采用联合瑞舒伐他汀进行治疗比单独使用氨氯地平治疗效果要好,不仅能够改善病患的血压情况,还能够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李萍;吴金花;向凤娇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PDA扫描核对技术在护士安全用药中的应用

    目的:讨论PDA扫描核对技术在护士安全用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4个骨创伤科病房进行研究,其中对照组的2个病房中实行传统核对方法,在实验组的2个病房中进行PDA扫描核对技术核对方法,病例均选自2015年6月到2016年6月期间.结果:在对照组中共进行3541次护士给药,在实验组中共进行3842次护士给药.实验组中出现非时间的药物执行错误少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给药的时间错误率小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骨创伤科病房实行PDA扫描核对技术,可以有效减少护士给药的错误发生率,从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李雪芬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优质护理模式在剖宫产产妇术后母乳喂养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优质护理模式在剖宫产产妇术后母乳喂养中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100例在我院(2015年6月15日到2016年6月15日期间)进行剖宫产的产妇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原则将产妇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每组产妇各50例,对两组进行剖宫产产妇的术后乳量及母乳喂养率进行对比.结果:经过护理观察后,观察组产妇分娩后产乳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对照组母乳喂养率为76%,观察组母乳喂养率为90%,两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优质护理分娩的产妇术后产乳量高,乳汁充足,医护人员重视产妇术后进行母乳喂养.说明在临床上采用优质护理模式在剖宫产产妇术后母乳喂养中具有非常显著的效果,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陈晓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有血液学改变的风湿免疫性疾病患者骨髓形态学分析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观察有血液学改变的风湿免疫性疾病骨髓形态特点,总结在治疗中的指导作用.方法:将我院在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45例风湿免疫疾病患者,回顾其临床资料,分析患者骨髓表现及血液学改变.结果:观察45例风湿免疫疾病患者的血液学改变发现,血象仅一系减少占比低,其次两系减少、全血细胞减少.患者骨髓主要表现为慢性病贫血、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及免疫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结论:风湿免疫性疾病常常累及血液病变,通过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可鉴别风湿免疫疾病与原发造血系统疾病,对疾病的后续治疗有重要作用.

    作者:荆梅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温经汤加减治疗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型)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探究及研究温经汤加减治疗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型)的临床疗效,以供参考.方法:选取2013年2月到2017年3月之间本院所接收的原发性痛经患者32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与治疗组,两组的患者数均为16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布洛芬缓释胶囊进行治疗,给予治疗组患者温经汤加减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与中医症状改善率.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56.3%,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8%,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低于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中医症状改善率明显低于治疗组患者的中医症状改善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经汤加减能够有效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提高治疗的总有效率,使患者的中医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与使用.

    作者:靳钦英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西药房药品管理与发放差错原因探究

    目的:西药房药品管理与发放差错原因探究.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至2016年10月作为观察组,采用数字化药品管理,将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未实施数字化药品管理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药品管理状况,并分析出现发放差错的相关因素.结果:观察组药品发放差错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西药房数字化药品管理能有效提高药方工作效率,降低药品发放差错率,值得在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黄晓波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行玻璃体切割、白内障手术联合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患者行玻璃体切割、白内障手术联合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PDR患者72例126眼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A组42眼,行玻璃体切割术,B组42眼进行白内障手术(即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C组42眼行玻璃体切割联合白内障手术.术后一个月观察3组并发症情况及佳矫正视(BCVA)情况.结果:术后A组并发症共10眼、B组13眼、C组3眼,相助低于A、B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体切割联合白内障手术效果较单纯的玻璃体切割术和白内障手术,术中效果良好,并发症少,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犹爱林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循证护理与案例教学方法在康复护理临床带教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分析研究循证护理与案例教学方法在康复护理临床带教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7月在我院康复科进行实习的62例护生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1例学生.给予观察组护士实施循证护理与案例教学方法,给予对照组学生实施常规教学方法,对比两组护生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教学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生的理论成绩为(97.12±1.23)分,操作成绩为(95.03±1.55)分,教学满意度为96.78%;对照组护生的理论成绩为(80.23±1.77)分,操作成绩为(79.13±1.74)分,教学满意度为80.65%;组间比较,差异显著,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康复科护生实施循证护理结合案例教学的方式带教,可显著提升护生的理论成绩以及操作成绩,使其能够更好的应对未来的护理工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琴琴;吴德雁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观察羟考酮注射液用于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目的:探讨羟考酮注射液用于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至我院就诊的202例给予剖宫产手术的产妇,(2016年1月20日-2016年7月20日),对两组均给予硬膜外麻醉,其中对常规组给予吗啡镇痛,对实验组给予羟考酮注射液镇痛,对比两组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术后6h、24h、48h的宫缩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术后切口痛评分与Ramsay评分相比常规组低,但比较组间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常规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3.86%与67.33%,P<0.05.结论:对给予剖宫产术的产妇采用羟考酮注射液术后镇痛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均较高,值得实践推广.

    作者:李书鸿;贺述 刊期: 2017年第09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