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
目的:观察早期心理干预在中重度烧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68例中重度烧伤手术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常规组及心理组各34例,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心理组强化早期心理干预,对比其护理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SAS、SDS评分,心理组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心理组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中重度烧伤手术患者实行早期心理干预,可明显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且可优化其生活质量,值得推行.
作者:沈玮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对奥美拉唑联合云南白药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收治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96例,随机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包括48例.对照组接受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联合应用奥美拉唑、云南白药治疗,进行两组疗效、恢复情况的对比.结果: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更高(P<0.05).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住院时间、恢复正常饮食时间、止血时间更短(均P<0.05).结论:应用奥美拉唑联合云南白药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效果显著,能够促进患者快速恢复,值得进行广泛推广.
作者:朱和英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分析肠内外营养单用或序贯联用对重症监护室高龄患者营养状况观察及其对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6年5月本院ICU收治的120例高龄患者,患者随机分为三组,肠内营养组选择鼻饲管方式,肠外营养组选择中心静脉置管方式,序贯联合组将肠外营养组支持方式与肠内营养组支持方式结合在一起应用,对比三组患者治疗前后营养状况指标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在营养状况方面,三组患者治疗后营养状况均存在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序贯联合组高于肠外营养组,肠外营养组高于肠内营养组(P<0.05);在并发症情况方面,肠内营养组患者与序贯联合组患者并发症情况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肠内营养组患者与序贯联合组患者并发症情况均好于肠外营养组患者(P<0.05).结论:肠内外序贯联合营养支持方式可以显著改善患者营养状况,不会加重患者并发症情况,可以起到优势互补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亭亭;张振华;孙汉雷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评价抗凝剂对富含血小板血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2月到2017年1月来本院体检的20例健康人全血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分离血小板,制备富含血小板血浆,选择抗凝剂(枸橼酸钠,抗凝构橼酸葡萄糖,肝素钠,枸橼酸-茶碱-腺苷-潘生丁),于电镜下,观察血小板微观结构,并检查血浆中可溶性p-选择素浓度,观察血小板激活情况,并对富含血小板血浆激活后血浆转移生长因子释放量进行测量.结果:抗凝构橼酸葡萄糖、枸橼酸-茶碱-腺苷-潘生丁抗凝剂相比其它抗凝剂,可长时间保存血小板结构的完整性,降低血小板在制备富含血小板血浆过程中的自发激活性;枸橼酸-茶碱-腺苷-潘生丁抗凝剂对血小板的保护作用强于抗凝构橼酸葡萄糖,但其与其它两种抗凝剂可有效增加富含血小板血浆释放生长因子数量.结论:不同的抗凝剂对富含血小板血浆的生物活性及质量有不同的影响效果,其中复合剂抗凝构橼酸葡萄糖、枸橼酸-茶碱-腺苷一潘生丁能有效富含血小板血浆质量、提高其生物活性.
作者:刘海燕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对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临床特点和危险因素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期间神经外科接收的400例神经外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4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和分析,记录每位患者的手术记录、基本资料和医院感染等相关情况信息,找到医院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和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本文研究的400例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当中出现医院感染的患者人数为11例,感染率为2.75%;不同的影响因素小组间患者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具有显著地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患者的感染部位不同,主要包含8例呼吸道感染(72.7%),2例切口感染(18.2),以及1例泌尿道感染(9.1%).结论:神经外科手术之后发生感染的情况和上述危险影响因素相关.强化术前、术中和术后不同时期医院的安全质量管理,保证全部医疗设备在使用时处于无菌状态,同时医生需尽可能降低手术时间,此外手术之前对患者使用适量的抗生素可以有效控制患者感染灶,从而显著降低患者的神经外科手术医院感染几率.
作者:曾科;雍文盛;李宁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分析抗精神药物所致药源性精神障碍的原因.方法:以2016年6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60例药源性精神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用药类别、发病时间、用药剂量、临床正常、治疗及预后.结果:通过回顾性分析可知,在本院进行治疗的大多数精神障碍患者为老年女性合并躯体疾病者,发病前患者多出现大中剂量用药、突然增减药量或停药及合并用药等服药情况,服药种类以含氟类药物及氯氮平为主,发病时间为用药1~3个月内,经过减药、停药或换用其他抗精神病药物的3~14d后,患者的精神疾病症状得到缓解或消失.结论:性别、年龄、.药物剂量、服药方式和药物种类等因素都有可能导致患者出现药源性精神障碍,且发病机制与多巴胺受体有关,在治疗过程中,通过合理用药能够显著改善药源性精神障碍的症状.
作者:余颖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行美托洛尔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1~2017/1于本院收治的8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前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后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行美托洛尔治疗,之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达92.5%(37/40),显著优于对照组70.0%(28/40),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2/4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1/40),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在临床治疗冠心病患者的过程中,采用美托洛尔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存在的各种临床症状,降低患者静息心率,缓解患者存在的心绞痛发生情况,同时也有助于缓解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情况.
作者:赵震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经皮旋转扩张气管切开术的安全性.方法:将58例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成2组,经皮旋转扩张气管切开术(PT)组28例,开放性气管切开术(ST)组30例,PT组由ICU医师手术,ST组由耳鼻喉科医师手术,将两组间切口长度、操作时间及并发症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PT组手术时间在7~11分钟,出血量在,切口大小在1~1.4em,未出现皮下气肿、气胸及切口感染现象,仅1例出现短暂的低氧血症;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T较ST安全性高,是一种微创技术,适合于急危重症患者中开展.
作者:刘建华;韦正祥 刊期: 2017年第09期
文章介绍了史赛克数字一体化手术室控制主机的一例故障分析与排除故障的过程.
作者:鲍旭强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讨论腔镜器械在进行sop管理前后的效果.方法:对手术室的腔镜器械进行sop管理.实施前后分别抽取100例腔镜手术作为研究对象,对医生进行手术器械满意度调查、对器械的不良情况进行统计,比较sop管理前后的效果.结果:实施sop管理后,医生对手术器械的满意度由85%上升到95%,器械的不良情况由1 7%下降至2%.结论:手术室的腔镜器械实施sop管理后效果明显.
作者:马翠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脑胶质瘤护理中人性化服务的应用.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3月至201 7年1月期间于我院进行就诊的70例脑胶质瘤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护理组,每组35例,对照组和护理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常规护理结合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以及治疗前后焦虑、抑郁评分.结果:治疗后,护理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14%,对照组为85.71%,护理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组焦虑、抑郁评分为31.15±10.09、31.89±10.12,对照组为39.18±10.01、43.71±7.98,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胶质瘤患者进行人性化服务可显著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焦虑、抑郁评分,值得推广.
作者:沐文婷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及随访幼儿急疹的早期临床表现、健康教育效果及治疗结果,分析总结幼儿急诊的发热特点、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效果、监护人的健康教育效果等.方法:门诊4-24个月155例幼儿急疹患儿的观察、治疗及随访,对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效果、监护人的健康教育效果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55例患儿均有发热,少发热2天,多发热8天,热退疹出明显,幼儿急疹主要致病因素为病毒感染,临床除了发热时间长外,其他临床症状轻,并发症少,恢复快.结论:幼儿急疹多见于4-24个月婴幼儿,特别是6-12个月患儿居多[1],对患儿给予准确、及时的早期诊断,并给家长做好健康教育工作,合理治疗,避免误诊,避免家长焦急及惶恐是处理幼儿急疹患儿的关键所在.
作者:李雪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分析苏州市工业园区2015~2016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的发生特征,客观评价疫苗的安全性,提高免疫接种工作质量.方法: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辖区内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信息管理系统报告的2015~2016年AEFI病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全区共报告AEFI病例369例,报告发生率6.02/万.主要包括一般反应和异常反应,其中以一般反应为主,占92.95%.在发生反应的疫苗中以麻疹疫苗和百白破IPV和Hib五联疫苗的报告发生率高,分别为45.90/万和30.21/万.AEFI年龄分布主要集中在0~1岁组,占报告病例的63.28%.报告以发热/红肿/硬结等一般反应为主,占总病例的92.3%.结论:说明苏州市工业园区的预防接种反应监测系统运行良好,疫苗质量安全性和预防接种服务较好.
作者:陆玮 刊期: 2017年第09期
随着社会需求的发展,为了能够培养出与现代社会需求相适应的高素质人才,护理教学工作需要不断改进.本文通过对影响临床教学质量的因素进行系统分析.并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改进策略,以力求完善护理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贯萌萌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究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分期综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51只病眼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采用分期综合治疗的方法对所有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患者病眼的眼压控制情况、新生血管生长情况以及并发症情况进行全面调查.结果:30只眼眼压控制良好,眼压控制良好率为58.82%,45只眼眼压控制有效,眼压控制有效率为88.24%.患者治疗后新生血管均消失,但有6只眼由于控制不佳出现新生血管再生.患者中共出现2例术后角膜水肿,1例前房出血,1例前房渗出,以及1例浅前房,通过保守治疗均恢复正常.讨论:将分期综合治疗用于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治疗当中,有效控制了病眼眼压,大幅度降低了新生血管再生的概率,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方燕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在ICU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方法:本次研究将取我院70例ICU病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70例患者均取自2015年6月~2016年10月期间,将70例患者按照不同的护理方法分为两组,给予常规护理的为对照组(n=35),给予心理护理的作为观察组(n=35).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心理评分以及对于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护理前心理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心理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总满意率分别为91.22%、62.86%,对照组明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对于ICU病房患者的护理效果更好,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心理评分,患者的满意度也较高,值得临床大力推荐.
作者:陈丽萍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观察临床路径在外科护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0名实习护生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临床路径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法,实习结束时分别对两组综合成绩进行考核并对带教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临床路径组综合成绩及教学满意度均优于传统带教组(P<0.05).结论:临床路径教学法应用于外科护理实践教学中可显著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周静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全冠修复后牙隐裂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1-2017/1收治的100例后牙隐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全部患者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一般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全冠修复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和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冠修复治疗方法在后牙隐裂患者的治疗当中有着显著效果,可以有效防止牙齿折断,提高牙齿承受力以及质量,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曾静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产科门诊开展孕期营养指导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40名产妇为研究对象,均为单胎,分为两组,对照组用常规干预,观察组用孕期营养指导,对比两组产妇分娩情况、新生儿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自然分娩、早产、剖宫产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妊娠结局好于对照组,两组新生儿不良率分别为10%和33.33%,观察组更低.结论:产科门诊开展孕期营养指导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的改善孕妇的妊娠结局,降低新生儿不良率的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观察高锰酸钾溶液湿敷及护理干预治疗急性湿疹的疗效.方法:选择门诊急性湿疹患者32例,运用高锰酸钾溶液湿敷治疗,操作过程中给予相应护理措施.结果:32例患者中痊愈19例,显效10例,总有效率为91%.结论:高锰酸钾溶液湿敷治疗急性湿疹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湿敷过程中良好的护理是取得疗效的重要保证.
作者:赵孟秋 刊期: 2017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