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分期综合治疗的效果观察

方燕

关键词:新生血管性, 青光眼, 分期综合治疗, 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探究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分期综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51只病眼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采用分期综合治疗的方法对所有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患者病眼的眼压控制情况、新生血管生长情况以及并发症情况进行全面调查.结果:30只眼眼压控制良好,眼压控制良好率为58.82%,45只眼眼压控制有效,眼压控制有效率为88.24%.患者治疗后新生血管均消失,但有6只眼由于控制不佳出现新生血管再生.患者中共出现2例术后角膜水肿,1例前房出血,1例前房渗出,以及1例浅前房,通过保守治疗均恢复正常.讨论:将分期综合治疗用于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治疗当中,有效控制了病眼眼压,大幅度降低了新生血管再生的概率,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综合性护理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心理状况、睡眠质量和感染发生率的影响

    目的:分析综合性护理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心理状况、睡眠质量和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自2016年5月至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44例,依据患者护理方法差异性均分两组.实施常规护理的22例患者为参照组,实施综合性护理的22例患者为研究组,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对.结果:通过不同方法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和睡眠质量评分同参照组比对明显较优,组间数据结果经统计后P<0.05.另外,比对两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研究组(4.5%)明显低于参照组(31.8%),组间数据结果经统计后P<0.05.结论: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效果理想,不仅可以使患者的心理状况、睡眠质量得以改善,同时可以使感染发生率显著降低,临床应用价值存在.

    作者:周瑜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加强医院宣传工作的思考与实践

    要想推进医院的发展建设,形成良好的口碑,医院的宣传工作对于医院来说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总结了医院宣传工作的实践经验,并为此开展了一系列的调查研究.目的是为了完善医院的宣传工作机制,提高宣传工作技巧,丰富宣传工作手段,提升宣传工作能力等很多方面.并为此做了系统的分析、深入的思考和探究,着重把握医院的宣传工作的工作力度和方法,运用科学的手段解决医院宣传工作的很多问题.

    作者:马士荣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哌拉西林舒巴坦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老年肺炎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哌拉西林舒巴坦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老年肺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1月~2017年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272例老年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此采用哌拉西林舒巴坦治疗(对照组,135例)与哌拉西林舒巴坦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组,137例)的临床疗效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0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59%,且组间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在治疗老年肺炎时,可采用哌拉西林舒巴坦联合左氧氟沙星的治疗方法,能够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丽雅;刁明杰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大承气汤加味保留灌肠治疗晚期癌症患者便秘疗效

    目的:观察大承气汤加味保留灌肠治疗癌症晚期患者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癌症晚期便秘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给以大承气汤灌肠保留灌肠,对照组给以温盐水+石蜡油灌肠,连续7天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便秘、腹胀、纳差等改善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有效率90.2%,对照组56%,两者具有显著差异.结论:加味大承气汤可促进直肠肿瘤患者术后肠道功能恢复.

    作者:周文静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优质护理用于冠心病患者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将优质护理用于冠心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医院内收治的20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受试者,根据不同护理措施分为两组:对照组100例患者为常规冠心病护理,观察组100例为优质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为97.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心绞痛发生率为13.0%,低于对照组的42.0%,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住院时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结论: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患者中应用显著能降低心绞痛发生率,患者护理满意度得到提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胡卫红;黄玲玲;陈卫芯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老年人死髓牙一次性根管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与探究老年人死髓牙一次性根管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03月~2017年03月期间于本院就诊及治疗的60例死髓牙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有30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给予两次性根管治疗,对观察组患者给予一次性根管治疗,对比并分析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成功率(86.67%)与对照组患者(80.00%)相对比,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的中重度疼痛发生率(6.67%)与对照组患者(26.67%)相对比,组间差异比较明显(P<0.05).结论:对老年人死髓牙进行一次性根管治疗的效果较好.

    作者:高新锋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乡镇医院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探究乡镇医院原发性高血压临床护理的措施.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所收治的3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5例,予以其健康指导、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环境护理等一系列优质护理措施;对照组15例,予以患者常规护理.随访1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血压等指标的改善情况、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等.结果:观察组的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源性猝死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实施护理措施前后,其收缩压、舒张压较实施前有所降低,但观察组的血压降低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有效的临床护理措施,可明显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改善血压,对保障患者健康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李红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损伤控制理论在骨盆骨折患者急诊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损伤控制理论在骨盆骨折患者急诊护理中的具体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2015年3月到2017年3月收治的100例骨盆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患者应用损伤控制理论指导进行急诊护理;5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及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送诊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长都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高于对照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损伤控制理论应用于骨盆骨折患者的临床急诊护理,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提高治愈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钟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外科在征兵体检中的价值和应用

    目的:探讨外科在征兵体检中价值分析.方法:我中心对参军应征男青年进行了在经过身高、体重、视力、内科、外科、耳鼻咽喉科、口腔科、心理测试等各项检查后,按征兵办要求,所有测试实行单项淘汰制.结果:各项检查后,按征兵办要求,所有测试待所有测试合格后,合格者应征入伍.不合格项目中多见的前三项分别是外科、眼科、尿常规检测、外科问题是新兵体格复检不合格的主要方面.

    作者:柳本峰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个体化延续护理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

    目的:观察分析将个体化延续护理应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本院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6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护理方法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则采用常规护理+个体化延续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后各生存质量维度评定明显优于对照组,满意度也比观察组要高(P<0.05).结论:将个体化延续护理应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极为显著.

    作者:周秋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史赛克数字一体化手术室主机维修一例

    文章介绍了史赛克数字一体化手术室控制主机的一例故障分析与排除故障的过程.

    作者:鲍旭强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不同蓝光照射方法联合妈咪爱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不同蓝光照射方法联合妈咪爱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效果.方法:将楚雄某医院2015.8-2017.4间出生的新生儿,随机择取88例新生儿黄疸患儿,按照出生先后顺序将患儿分为2组,各44例.A组患儿给予连续蓝光照射+妈咪爱治疗,B组患儿给予多次间歇蓝光照射+妈咪爱治疗,比较2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A组患儿治疗疗效为95.45%,B组患儿治疗疗效为97.73%,2组患儿治疗疗效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儿不良反应为22.73%,B组患儿不良反应为4.55%,2组患儿不良反应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儿照射时间为(60.51±9.80)h,B组患儿照射时间为(25.01±6.16)h,2组患儿照射时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次间歇蓝光照射联合妈咪爱治疗新生儿黄疸病症时,虽在治疗疗效中和连续蓝光照射联合妈咪爱治疗相类似,但照射时间和不良反应中均较低,值得推广.

    作者:郭晓敏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重症细菌性角膜炎和结膜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析采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重症细菌性角膜炎和结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于2016年4月到2017年4月,随机选取40例重症细菌性角膜炎和结膜炎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和观察组(20例).对照组进行诺氟沙星滴眼液治疗,观察组采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对比治疗效果,观察患者有无不良反应发生.结果:对40例患者结膜囊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两组患者的细菌数量都有所减少,患者的症状也有所改善,但是观察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100.0%)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90.0%).差异显著,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无明显的不良反应情况,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重症细菌性角膜炎和结膜炎患者采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临床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广泛使用.

    作者:赵衡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脑胶质瘤护理中人性化服务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脑胶质瘤护理中人性化服务的应用.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3月至201 7年1月期间于我院进行就诊的70例脑胶质瘤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护理组,每组35例,对照组和护理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常规护理结合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以及治疗前后焦虑、抑郁评分.结果:治疗后,护理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14%,对照组为85.71%,护理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组焦虑、抑郁评分为31.15±10.09、31.89±10.12,对照组为39.18±10.01、43.71±7.98,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胶质瘤患者进行人性化服务可显著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焦虑、抑郁评分,值得推广.

    作者:沐文婷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急性胰腺炎68例诊治体会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的病因、治疗及转归,提高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对2012年1月-2014年5月68例急性胰腺炎病例的诊治经过综合分析.结果:35例患者中,轻症急性胰腺炎60例行保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8例,其中6例保守治疗,两例手术治疗,均治愈出院.结论:急性胰腺炎明确诊断,综合治疗,效果好.

    作者:那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护理干预和温馨助产对减少产后出血与提高产妇满意度的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和温馨助产对减少产后出血与提高产妇满意度的效果.方法:选取我科室初产孕妇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60例一组,对照组孕妇采用常规护理手段,研究组孕妇采取温馨助产和优质护理干预,后对比两组孕妇产时出血量、产后2h出血量以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孕妇产时、产后2h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孕妇(P<0.05);在对护理服务的评价上,研究组也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和温馨助产能显著减少产后出血和提高产妇满意度,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王爱静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腹壁缝合器联合微型腹腔镜下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优势

    目的:总结应用腹壁缝合器在微型腹腔镜下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治疗效果.方法:应用微型腹腔镜器械联合腹壁缝合器与传统手术对比小儿行腹股沟疝囊高位结扎术,总结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全部治愈,无1例复发,无精索损伤等并发症.结论:应用微型腹腔镜联合腹壁缝合器技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住院时间短,学习曲线短、术中出血少、并发症少,术中可发现对侧隐匿疝,是一种值得基层医院临床推广应用的微创技术.

    作者:潘志刚;王佳杰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有血液学改变的风湿免疫性疾病患者骨髓形态学分析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观察有血液学改变的风湿免疫性疾病骨髓形态特点,总结在治疗中的指导作用.方法:将我院在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45例风湿免疫疾病患者,回顾其临床资料,分析患者骨髓表现及血液学改变.结果:观察45例风湿免疫疾病患者的血液学改变发现,血象仅一系减少占比低,其次两系减少、全血细胞减少.患者骨髓主要表现为慢性病贫血、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及免疫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结论:风湿免疫性疾病常常累及血液病变,通过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可鉴别风湿免疫疾病与原发造血系统疾病,对疾病的后续治疗有重要作用.

    作者:荆梅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Ⅰ期缝合术与T型管引流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胆总管探查Ⅰ期缝合术与T型管引流术的效果比差异.方法:收治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384例,根据不同术式分为采用Ⅰ期缝合术340例,T管引流术44例观察疗效.结果: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以及手术过程中的出血情况进行对比后,可知差异小,无意义.但是两组患者手术后的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以及手术之后的住院时间,经过组间数据的详细对比,可知差异大,有意义,P<0.05.结论:针对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疾病的患者,在临床疾病的治疗中,应用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Ⅰ期缝合术,进行治疗,效果好,患者手术的创口小,大大降低了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有助于患者创口的尽快愈合,缩短住院时间,尽快出院.

    作者:陈宇鹏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在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临床表现、X射线改变及类风湿因子(RF)等方法来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RA)不论在敏感性还是特异性方面都存在不足,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利用ELISA法来检测RA患者体内的抗CCP抗体,对诊断RA的病情及病程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提示抗CCP(A-CCP)抗体是对RA的诊断很有意义的一个新的血清学指标[2].本文旨在对抗CCP抗体在RA诊断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及意义做小结.

    作者:邹皓琳;祝峰;王新元 刊期: 2017年第09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