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脑胶质瘤护理中人性化服务的应用分析

沐文婷

关键词:脑胶质瘤, 人性化服务, 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脑胶质瘤护理中人性化服务的应用.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3月至201 7年1月期间于我院进行就诊的70例脑胶质瘤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护理组,每组35例,对照组和护理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常规护理结合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以及治疗前后焦虑、抑郁评分.结果:治疗后,护理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14%,对照组为85.71%,护理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组焦虑、抑郁评分为31.15±10.09、31.89±10.12,对照组为39.18±10.01、43.71±7.98,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胶质瘤患者进行人性化服务可显著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焦虑、抑郁评分,值得推广.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乳腺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随着乳腺钼靶X线摄片等检查技术改进,乳腺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DCIS-MI)检出率呈上升趋势,有关其诊断方法、形态学特征、治疗方法等的探索逐渐成为乳腺肿瘤研究领域的热点.本研究就DCIS-MI相关研究进展进行论述.

    作者:邹宜覃;胡薇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行玻璃体切割、白内障手术联合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患者行玻璃体切割、白内障手术联合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PDR患者72例126眼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A组42眼,行玻璃体切割术,B组42眼进行白内障手术(即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C组42眼行玻璃体切割联合白内障手术.术后一个月观察3组并发症情况及佳矫正视(BCVA)情况.结果:术后A组并发症共10眼、B组13眼、C组3眼,相助低于A、B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体切割联合白内障手术效果较单纯的玻璃体切割术和白内障手术,术中效果良好,并发症少,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犹爱林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分期综合治疗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分期综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51只病眼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采用分期综合治疗的方法对所有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患者病眼的眼压控制情况、新生血管生长情况以及并发症情况进行全面调查.结果:30只眼眼压控制良好,眼压控制良好率为58.82%,45只眼眼压控制有效,眼压控制有效率为88.24%.患者治疗后新生血管均消失,但有6只眼由于控制不佳出现新生血管再生.患者中共出现2例术后角膜水肿,1例前房出血,1例前房渗出,以及1例浅前房,通过保守治疗均恢复正常.讨论:将分期综合治疗用于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治疗当中,有效控制了病眼眼压,大幅度降低了新生血管再生的概率,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方燕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治疗中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的临床效果

    目的:本次实验课题主要探讨针对性护理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范围限定在我院201 5年1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80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针对性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以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采用针对性护理,能够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并发症发生几率,值得推广.

    作者:吴迎春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浅谈手术室护理质控的方法及作用

    目的:探究手术室护理质控的方法及作用.方法:我院从2016年1月~2017年6月起我院实施手术室护理质控管理模式,选择46名护理人员作为观察组,并选取2014年6月~2015年12月未实施的护理质控模式中的46名护理人员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的护理质控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质量检查、护理安全、消毒隔离以及护理文书等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手术室护理质控措施可有效降低不良事件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张曦子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经皮内固定治疗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的疗效分析

    目的:经皮内固定治疗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的疗效分析.方法:将2015年3月到2017年4月进入我院治疗的6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经皮内固定治疗,对两组患者疗效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77%,对照组总有效率90.32%,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内固定治疗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苏来曼·热合曼;何传宇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皮肤科在职业健康监护中的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皮肤科检查在职业健康监护中的价值及其重要意义.本文通过职业健康检查内容,统计分析职业健康危害因素在职业性皮肤病中的种类和数量,针对职业性皮肤病致病因素多,发病机率高,涉及面广的特点,加强职业性皮肤病的健康监护.

    作者:柳本峰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小腿断肢再植的临床探讨

    目的:对小腿断肢再植的临床疗效进行总结.方法:对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6例小腿离断伤患者行断肢再植术,并对这16例小腿离断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还要对再植患者的成活率以及社会经济学和功能恢复等情况进行更全面的分析,其中社会经济学包括住院时长以及再次手术次数和再植患者回归正常生活所需时间.结果:这16例进行再植手术的患者的再植成活率为100%,他们的住院时间为24天~90天,平均住院的天数为36.7天,手术的次数在2次~5次之间,平均的手术次数为3.1次.他们需要7个月~22个月可以回归正常生活,回归正常生活的平均时间为10.6个月.依据Chen功能分级来判断患者的功能恢复情况,其中有9例进行再植手术患者的功能恢复为优,有6例进行再植手术患者的功能恢复为良,还有1例进行再植手术患者的功能恢复为可.结论:对小腿离断伤患者进行再植手术这一过程十分复杂,并且对小腿离断伤患者进行再植手术与之前的截肢安装假肢相比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概率更高,并且患者以及患者家属会面临巨大的经济负担,进行再植手术不但花费较高,而且治疗的时间也非常长,还存在功能恢复差强人意的弊端.但是如果有优秀的团队进行合作,就能够予以患者进行再植手术更有力的保障,在加上相关的手术人员能够选择合适的病例,同时能够正确的预见以及处理小腿离断伤患者的并发症,就能够使小腿断肢再植取得很好的效果.

    作者:陈大中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减少医院感染发生率的有效途径

    随着医院现代化的发展,加大了医院感染的管理难度,我院的清洁是外包给专门的清洁物业公司管理,但由于他们招聘的清洁工人大部分来自农村,还有一部分是外地民工,普遍文化程度低,没有接受过专业培训,缺乏卫生知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是发生医院交叉感染的高危人群.因此强化清洁工管理,是减少医院感染发生的有效途径,现将我院清洁工的管理报告如下:1 加强学习提高认识医院感染管理科定期组织全院医护人员(主任护士长必须参加)的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以提高群体认识.护理部组织的每月一次护士长例会,经常邀请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人参加,强化医院感染控制知识以及感染管理在医院工作中的重要性,使科主任,护士长转变观念.定期安排和组织清洁工学习和考评,使清洁工充分认识感染管理在医院工作中的重要性,树立在工作中的自我保护意识.使他们懂得其自身行为与医院感染发生和患者康复具有相关性,他们的工作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重要性,在工作中有成就感,因此在工作中能自觉执行操作规程,有效地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穆永静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髋关节脱位的护理

    目的: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髋关节脱位的护理.方法: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加入优质护理,优质护理包括:术前护理、术前肌肉锻炼、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结果:实验组患者的饮食质量、睡眠质量、髋关节脱位、康复训练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饮食质量、睡眠质量、髋关节脱位、康复训练(P<0.05),具有可比性.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优质的护理,能够有效减少患者术后发生髋关节脱位的几率,提高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有效减少了发生医患纠纷的几率,提高患者与医务人员的配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沈娣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吸入与茶碱控释片急诊治疗老年哮喘的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吸入与茶碱控释片在急诊老年哮喘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0月-2017年3月接受我院治疗的急诊老年哮喘患者70例,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35)和观察组(n=35).对照组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吸入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茶碱控释片治疗,采用德国powerCube肺功能仪对2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水平进行测定,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2组治疗前肺功能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肺1s用力呼气量、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大呼气流量及FEV1/FV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57%,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吸入联合茶碱控释片用于急诊老年哮喘患者中效果理想,有助于改善患者肺功能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罗时琴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大承气汤加味保留灌肠治疗晚期癌症患者便秘疗效

    目的:观察大承气汤加味保留灌肠治疗癌症晚期患者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癌症晚期便秘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给以大承气汤灌肠保留灌肠,对照组给以温盐水+石蜡油灌肠,连续7天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便秘、腹胀、纳差等改善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有效率90.2%,对照组56%,两者具有显著差异.结论:加味大承气汤可促进直肠肿瘤患者术后肠道功能恢复.

    作者:周文静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哌拉西林舒巴坦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老年肺炎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哌拉西林舒巴坦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老年肺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1月~2017年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272例老年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此采用哌拉西林舒巴坦治疗(对照组,135例)与哌拉西林舒巴坦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组,137例)的临床疗效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0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59%,且组间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在治疗老年肺炎时,可采用哌拉西林舒巴坦联合左氧氟沙星的治疗方法,能够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丽雅;刁明杰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卡培他滨维持化疗治疗晚期胃癌和术后复发转移胃癌的安全性及预后分析

    目的:探讨卡培他滨维持化疗治疗晚期胃癌和术后复发转移胃癌的安全性及预后分析.方法:随机抽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晚期胃癌和术后复发转移胃癌患者60例进行研究,其中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研究,3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进行研究,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化疗维持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以卡培他滨维持化疗,对比两组患者对治疗的效果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患者对治疗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对对卡培他滨维持化疗治疗满意度为7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对护对卡培他滨维持化疗治疗满意度46.7%,观察组在卡培他滨维持化疗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6.7%,对照组为43.3%,两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晚期胃癌和术后复发转移胃癌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采取卡培他滨维持化疗,有利于临床护理工作的开展,提高治疗过程的安全性,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在临床治疗工作中值得推广.

    作者:宗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甲状腺癌临床和病理特点的回顾性分析

    目的:对甲状腺癌的临床点和病理特点进行分析,为日后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0月到2017年6月到我院中进行治疗的甲状腺癌患者共35例,对所有患者的临床特点、病例特点、年龄以及性别等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统计,在35例患者中,男性甲状腺癌患者的年龄为(44.8±8.8)岁,要明显低于女性患者(46.9±9.4)岁,患者之间存在差异,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161).而无论是男性患者还是女性患者,在30到59岁之间,患甲状腺癌的概率大.而甲状腺癌的病理类型可分为乳头状癌、滤泡状癌、髓样癌、未分化癌等.其中,无论男女,甲状腺癌患者中乳头状癌为多见.结论:近几年来,甲状腺癌的患病率明显呈现出上升的趋势,而在甲状腺癌中,乳头状癌的发生情况为多见,在30到59岁之间为甲状腺癌的高发年龄段.

    作者:王俊俊;马雷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神经内科开展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效果研究

    为了更好地研究和分析神经内科开展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的具体应用价值、方法,本文选择了2014年-2016年的26名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采用介入治疗的方式来进行治疗,并观察临床的治疗效果,从而探讨神经内科开展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的效果.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发现,在神经内科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当中使用介入治疗的方式,创伤小,在临床上的后遗症比较少,值得在临床医学中进行推广.

    作者:杨洪富;刘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新辅助化疗结合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用于临床治疗进展期胃癌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新辅助化疗结合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用于临床治疗进展期胃癌的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0月至2016年10月于我院肿瘤外科就诊的进展期胃癌患者,共98例,按进入医院的编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用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新辅05)疗结合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化疗后观察组的临床分期明显比化疗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4.49%和30.61%,观察组术后1年的存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治疗进展期胃癌的过程中,应用新辅助化疗结合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能够明显增强治疗效果,促进肿瘤临床分期的降低和术后1年存活率的显著提高,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李生栋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他汀类联合心血管药物治疗心血管病患者的临床效果

    心血管疾病为临床常见疾病之一,指由于血液黏稠、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等引起的心脏发生出血性或缺血性的疾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质量.他汀类药物是临床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主要药物之一.在治疗心血管疾病方面,他汀类药物具有比较理想的疗效,能有效降低血胆固醇及脂蛋白水平,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命质量.

    作者:徐惠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综合性护理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心理状况、睡眠质量和感染发生率的影响

    目的:分析综合性护理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心理状况、睡眠质量和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自2016年5月至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44例,依据患者护理方法差异性均分两组.实施常规护理的22例患者为参照组,实施综合性护理的22例患者为研究组,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对.结果:通过不同方法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和睡眠质量评分同参照组比对明显较优,组间数据结果经统计后P<0.05.另外,比对两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研究组(4.5%)明显低于参照组(31.8%),组间数据结果经统计后P<0.05.结论: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效果理想,不仅可以使患者的心理状况、睡眠质量得以改善,同时可以使感染发生率显著降低,临床应用价值存在.

    作者:周瑜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选取的60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给予研究组常规治疗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比较分析两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安全性.结果:治疗前两组的血气指标及肺功能指标均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均有改善,而且研究组pH、PaO2、FEV1、FVG上升幅度优于对照组,且PaCO2降低幅度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而且临床治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卢春祥 刊期: 2017年第09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