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手术室护理质控的方法及作用

张曦子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 质控, 方法, 作用
摘要:目的:探究手术室护理质控的方法及作用.方法:我院从2016年1月~2017年6月起我院实施手术室护理质控管理模式,选择46名护理人员作为观察组,并选取2014年6月~2015年12月未实施的护理质控模式中的46名护理人员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的护理质控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质量检查、护理安全、消毒隔离以及护理文书等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手术室护理质控措施可有效降低不良事件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分期肩周炎的临床特征及康复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不同分期肩周炎的临床特征及康复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来我院治疗肩周炎的180例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数量相等的比较组和研究组,每组各90例,比较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则根据患者的肩用炎分期采用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患者肩周炎的疼痛、运动功能评分.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8.9%,显著优于比较组的86.7%,且研究组患者治疗后肩周炎的疼痛、运动功能评分均显著优于比较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根据患者不同分期肩周炎的临床症状采取针对性的康复治疗不仅治疗效果显著,而且有效减轻了患者的疼痛,并改善了运动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华;张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马来酸桂哌齐特联合盐酸异丙嗪治疗急诊眩晕症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马采酸桂哌齐特联合盐酸异丙嗪治疗急诊眩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接收的36例急诊眩晕症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观察组进行马来酸桂哌齐特联合盐酸异丙嗪治疗,评价其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4%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3.3%,组间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诊眩晕症采用马来酸桂哌齐特联合盐酸异丙嗪治疗的效果显著,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朱秀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探讨人性化护理干预在急性阑尾炎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目的:回顾性分析人性化护理干预在急性阑尾炎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自2015年2月至2017年4月接受诊治的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64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入院登记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护理措施,实验组给予常规基础护理联合人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96.88%,对照组护理满意率为81.25%,实验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5.63%;实验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13%;实验组出现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给予常规基础护理联合人性化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病情,缓解患者的痛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拉近护患之间的距离,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曹文霞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不同麻醉方法对老年髋关节手术血液动力学及预防的影响观察

    目的:对拟行髋关节手术的老年患者分别采用不同麻醉方法,观察不同麻醉方式对受术者血液动力学及预防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份到2017年6月份来我院行髋关节手术的老年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选用硬膜外麻醉,实验组选用腰—硬联合麻醉.两组患者均采用面罩吸氧,并进行心电图、血氧饱和度及血压检测,分别记录麻醉前、麻醉后5分钟、麻醉后30分钟及术毕的各个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及中心静脉压,麻醉后30分钟的Bromage运动阻滞评分,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与对照组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患者术前(T1)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及中心静脉压,P>0.05,表示差距无统计学意义.但麻醉后5分钟(T2)、麻醉后30分钟(T3)及术毕(T4)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心率、中心静脉压及术后30分钟的Bromage运动阻滞评分,P均<0.05,表示差距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老年髋关节手术过程中,选取腰—硬联合麻醉比硬膜外麻醉的血液动力学更加稳定,两者在预防肺动脉栓塞、肺部感染及认知功能障碍情况没有差异.

    作者:张济文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PDCA循环结合精细化培训在内分泌科临床护理带教中应用的效果

    目的:研究PDCA循环结合精细化培训在内分泌科临床护理带教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7年7月来我院内分泌科实习的70名护生,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有35名.对照组进行精细化培训,观察组给予PDCA循环结合精细化培训,比较两组护理实习生的各方面能力、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与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各方面能力测评分数明显比对照组高,且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3.18%和76.8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内分泌科临床护理带教中应用DCA循环结合精细化培训,有助于极大的提高护生各方面能力,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值得进行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作者:李俊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

    目的:分析探讨对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同时伴有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采取胺碘酮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安全表现.方法:针对我院2017年1月-2017年7月期间收治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同时伴有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30例进行研究,将患者分为观察组15例以及对照组15例.对照组采取一般治疗,观察组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结合胺碘酮进行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安全表现.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心律失常改善情况,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同时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较大,有意义(P<0.05).结论:针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同时伴有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应用胺碘酮治疗能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能尽快改善患者心律失常表现,并且常规剂量用药下,其安全性要优于一般治疗,适合作为临床上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同时伴有室性心律失常的首选用药.

    作者:王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综合性护理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心理状况、睡眠质量和感染发生率的影响

    目的:分析综合性护理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心理状况、睡眠质量和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自2016年5月至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44例,依据患者护理方法差异性均分两组.实施常规护理的22例患者为参照组,实施综合性护理的22例患者为研究组,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对.结果:通过不同方法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和睡眠质量评分同参照组比对明显较优,组间数据结果经统计后P<0.05.另外,比对两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研究组(4.5%)明显低于参照组(31.8%),组间数据结果经统计后P<0.05.结论: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效果理想,不仅可以使患者的心理状况、睡眠质量得以改善,同时可以使感染发生率显著降低,临床应用价值存在.

    作者:周瑜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生存质量的研究现状

    通过了解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患者生存质量研究现状,为促进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的身心健康,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作者:张龙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乡镇医院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探究乡镇医院原发性高血压临床护理的措施.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所收治的3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5例,予以其健康指导、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环境护理等一系列优质护理措施;对照组15例,予以患者常规护理.随访1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血压等指标的改善情况、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等.结果:观察组的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源性猝死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实施护理措施前后,其收缩压、舒张压较实施前有所降低,但观察组的血压降低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有效的临床护理措施,可明显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改善血压,对保障患者健康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李红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哌拉西林舒巴坦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老年肺炎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哌拉西林舒巴坦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老年肺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1月~2017年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272例老年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此采用哌拉西林舒巴坦治疗(对照组,135例)与哌拉西林舒巴坦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组,137例)的临床疗效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0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59%,且组间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在治疗老年肺炎时,可采用哌拉西林舒巴坦联合左氧氟沙星的治疗方法,能够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丽雅;刁明杰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基层职业卫生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于2002年颁布,标志着我国的职业病防治工作由此将进人法制化、规范化的管理轨道.其对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促进经济发展是相当及时和必要的,.但是,要指望用一部法律解决该方面的所有问题是不现实的,尤其是基层,在法律法规实施过程中还面临许多问题.

    作者:周永忠;严德才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基层医院急性中毒临床分析及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分析基层医院急性中毒临床效果及调查流行病学发展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全部经我院急诊科抢救和治疗的急性中毒病例,进行临床分析及流行病学调查.结果:20~29岁的中毒患者数量多;镇静催眠中毒是急性中毒的主要原因;口服是主要的中毒途径;中毒治疗措施中催吐、洗胃及导泻都占据较高比例,皮肤黏膜清洗使用的频率较低;中毒地点以家里为主.结论:应加大对医护人员的临床毒理学培训,提升急性中毒患者诊治水平,降低患者自杀事件发生概率,提高人们生存及生活质量.

    作者:王任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急诊干预对防止脑出血后早期血肿扩大的临床意义

    目的:讨论急诊干预对防止脑出血后早期血肿扩大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救冶的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180例,根据干预的方式不同分为进行常规干预的对照组以及进行急诊干预的实验组.结果:实验组的死亡率小于对照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发病后21天,实验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小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血肿体积增加程度小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早期血肿扩大发生率小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干预可以有效促进脑出血的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减少早期血肿的扩大,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刘翼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全面护理干预探讨

    目的:分析老年高血压患者家庭护理方法与实施效果.方法:取2015-07-2016-07我所老年高血压患者52例,依照护理模式差异分组.实验组26例全面护理,对照组26例常规护理,实验组护理后收缩压(123±4)mmHg(1 mmHg=0.133 kPa),舒张压(80±3)mmHg,对照组护理后收缩压(138±6)mmHg,舒张压(91±5)mmHg;实验组满意度96.15%,对照组满意度80.76%,实验组血压改善明显,满意度高.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全面护理效果佳,满意度高.

    作者:韦新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浅析基层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监管与对策

    目的:探讨基层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监督管理与对策.方法:于2016年4月和2017年5月对所辖区108所基层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情况进行了督查分析,比较两年度各项督查内容合格率并进行评价效果.结果:2017年度医疗废物管理各项指标合格率均高于2016年度,尤其在医疗及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损伤性废物利器盒、包装与容器规范、暂存间设置规范、回收交接登记、专管人员培训及防护用品配备方面与2016年比较合格率显著提升,分别为92.59%、92.59%、79.63%、98.15%、90.74%、90.74%、88.89%(均P<0.01).结论:实行医疗废物部门协作、分工负责、强化监督、全程管理使医疗废物管理达到法制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作者:李志贞;贾斌;余继鸿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1例Graves病患者反复发生低血糖症的回顾性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Graves病患者反复发生低血糖症的原因.方法:对1例Graves病患者反复发生低血糖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并从低血糖症的病因、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的并发症、抗甲状腺药物的不良反应,结合患者病情的发展演变进行分析.结果:36岁女性患者,使用甲巯咪唑抗甲亢治疗后反复出现低血糖反应,甚至发生昏迷,停用甲巯咪唑后低血糖反应逐渐减少和消失.结论:Graves病患者有必要常规检测胰岛素自身抗体,该抗体阳性时应尽量避免使用甲巯咪唑,慎用普萘洛尔,尽早行1311治疗.

    作者:王晓春;刘兰;李明泽;张旋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气管切开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及干预措施

    目的:探究气管切开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及干预措施.方法:按照入院顺序随机抽取我院自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气管切开患者60例,对其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予以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结果:基础疾病、吸烟史、年龄以及昏迷时间与肺部感染有着较强的相关性,P<0.05;肺部感染的病原菌主要是以革兰阴性菌为主.结论:基础疾病、吸烟史、年龄以及昏迷时间是气管切开患者出现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应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大限度的降低患者的肺部感染率.

    作者:袁文明;蔡金莲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循证护理在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循证护理在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于201 5年3月-2016年5月收治的100例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以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循证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住院时间以及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0%;观察组患儿的平均住院天数为7.46±1.88,对照组患儿的平均住院天数为13.58±2.91;观察组患儿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为100%,对照组患儿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为82%.两组患儿在上述各种临床表现中均体现出显著差异(P<0.05).结论:循证护理可以小猪提高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的治疗效果,提升患儿家属满意度,缩短患儿的平均住院时间,具有良好了临床价值.

    作者:张霞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气胸通过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气胸通过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治疗的效果.方法:抽取至我院就诊的96例自发性气胸患者(2015年5月18日-2016年5月18日),其中对常规组选择传统开胸手术治疗,对实验组选择胸腔镜下肺大疱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操作、术后下床活动、留置引流管、住院时间相比常规组均明显较短,P<0.05;实验组与常规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17%与18.75%,P<0.05.结论:对气胸患者选择胸腔镜下肺大疱切除术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术后并发症较少,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均较短,值得实践推广.

    作者:胡晓;江茜;黄繁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加强医院宣传工作的思考与实践

    要想推进医院的发展建设,形成良好的口碑,医院的宣传工作对于医院来说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总结了医院宣传工作的实践经验,并为此开展了一系列的调查研究.目的是为了完善医院的宣传工作机制,提高宣传工作技巧,丰富宣传工作手段,提升宣传工作能力等很多方面.并为此做了系统的分析、深入的思考和探究,着重把握医院的宣传工作的工作力度和方法,运用科学的手段解决医院宣传工作的很多问题.

    作者:马士荣 刊期: 2017年第09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