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循证护理在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分析

张霞

关键词:循证护理, 小儿手足口病, 脑炎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循证护理在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于201 5年3月-2016年5月收治的100例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以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循证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住院时间以及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0%;观察组患儿的平均住院天数为7.46±1.88,对照组患儿的平均住院天数为13.58±2.91;观察组患儿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为100%,对照组患儿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为82%.两组患儿在上述各种临床表现中均体现出显著差异(P<0.05).结论:循证护理可以小猪提高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的治疗效果,提升患儿家属满意度,缩短患儿的平均住院时间,具有良好了临床价值.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局部浸润麻醉在腹股沟疝修补手术中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究在腹股沟疝修补手术中应用利多卡因+罗哌卡因+肾上腺素混合使用局部浸润麻醉方式的临床结果.方法:抽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并采取腹股沟疝修补手术的患者73例作为研究样本,收集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并对其展开回顾性总结、分析.全部患者均给予局部浸润麻醉方式,并行腹股沟疝修补手术实施救治.术后对患者展开随访,依据随访结果分析患者康复情况.结果:全部患者手术切口均未出现明显疼痛感,全部患者术后均未出现感染状况.术后对患者展开随访,随访时间为半年至两年,平均为一年.全体患者均已痊愈,无复发病例.结论:局部浸润麻醉操作方式简便快捷,患者从麻醉中恢复时间较短,疗效明显且经济成本明显降低.而在腹股沟疝修补手术中应用局部浸润麻醉方式实施麻醉,麻醉效果显著,简化术前麻醉流程,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冯强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溃疡的治疗及临床效果评定

    目的:探讨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性胃溃疡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60例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性胃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阿莫西林、雷贝拉唑、克拉霉素三种药物联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胃黏膜保护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其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幽门螺旋杆菌转阴时间、水肿消失时间、溃疡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溃疡的治时给予常规三联药物的基础上实施胃黏膜保护剂治疗,临床效果更为确切,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病情,促进其各项症状的消退,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李俊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在高校附属医院临床教学管理中的指导应用

    临床医学专业认证的应用贯穿到了高校附属医院临床教学管理中的各个阶段,对临床临床教学管理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首先阐述了临床医学专业认证的意义,进而详细探讨了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在高校附属医院临床教学管理中的具体指导应用.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和讨论,能够为相关从而人员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从而更好地提高我国高校附属医院临床教学管理的整体水平.

    作者:阿丽娅·阿克木;韩华;买合甫拜·艾山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

    目的:分析探讨对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同时伴有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采取胺碘酮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安全表现.方法:针对我院2017年1月-2017年7月期间收治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同时伴有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30例进行研究,将患者分为观察组15例以及对照组15例.对照组采取一般治疗,观察组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结合胺碘酮进行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安全表现.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心律失常改善情况,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同时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较大,有意义(P<0.05).结论:针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同时伴有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应用胺碘酮治疗能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能尽快改善患者心律失常表现,并且常规剂量用药下,其安全性要优于一般治疗,适合作为临床上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同时伴有室性心律失常的首选用药.

    作者:王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护理在骨盆骨折患者术后留置导尿护理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研究舒适护理在骨盆骨折患者术后留置导尿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筛选出本社区医院2015年6月到2017年6月收治的60例骨盆骨折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常规组与舒适组各30例,常规组应用常规护理,舒适组应用舒适护理,对比其应用效果.结果:常规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是23.3%,舒适组是10.0%,舒适组低于常规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SAS、SDS评分,舒适组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舒适护理在骨盆骨折患者术后留置导尿护理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明显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且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值得推行.

    作者:朱黎霞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生存质量的研究现状

    通过了解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患者生存质量研究现状,为促进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的身心健康,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作者:张龙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术前心理干预对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索术前心理干预对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37例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组(P组)与空白对照组(C组),于术前第1天,术后第1天,第3天,第7天使焦虑评分及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评分进行认知功能评分,采用“Z计分法”进行POCD诊断.结果:P组术后第1天,第3天,第7天POCD发生率均低于与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心理干预能够改善全子宫切除术老年患者术后的认知功能.

    作者:张盛全;奚卫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优质护理在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目的:研究优质护理模式在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5月5日~2016年5月5日我院收治的120例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患者,将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优质护理.结果:研究组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体重指数上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在住院时间上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患者应用优质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缩短住院时间,提高生活质量,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徐克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病因及诊治体会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作为临床救治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急性病症,于发病后的第一时间对损伤部位与发病原因予以正确分析和判断,对采取有效救治措施与提升预后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判断方法入手,对其常见致病原因及诊治体会予以简要总结,以供参考.

    作者:汪长林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哌拉西林舒巴坦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老年肺炎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哌拉西林舒巴坦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老年肺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1月~2017年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272例老年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此采用哌拉西林舒巴坦治疗(对照组,135例)与哌拉西林舒巴坦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组,137例)的临床疗效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0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59%,且组间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在治疗老年肺炎时,可采用哌拉西林舒巴坦联合左氧氟沙星的治疗方法,能够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丽雅;刁明杰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空管用药与根管充填应用于乳牙牙髓炎患儿治疗中的效果

    目的:探究空管用药与根管充填应用于乳牙牙髓炎患儿治疗中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16年3月-2017年3月某市第一医院收治的60例乳牙牙髓炎患儿,设立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根管充填治疗,治疗组采用空管用药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疼痛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后,治疗组患儿的疼痛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较于对照组,治疗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更优,P<0.05说明差异统计学方面存在意义.结论:相较于根管充填,空管用药应用到牙髓炎患儿治疗中的效果更加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郭颖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中药炮制质量对药效的影响研究

    目的:研究中药炮制质量对药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8月在我院进行中药治疗的患者3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使用炮制质量较高的药材,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中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药效发挥.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显效率和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数据显示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中药炮制质量对药效发挥有着重要作用,质量越好的炮制药物能够提高治疗效率并降低不良反应率,值得临床广泛研究.

    作者:翟俊峰;甄怀攀;侯德庭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钉合术应用于治疗脱垂性痔病患者的有效性分析

    目的:分析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钉合术应用于治疗脱垂性痔病患者的有效性.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脱垂性痔病患者,共60例,按进入医院的编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混合痔外剥内扎术治疗,观察组采用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钉合术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围术期护理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均为100.00%,且手术时间相当,但是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比对照组低,且住院时间短、疼痛程度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脱垂性痔病的过程中,运用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钉合术有助于促进临床治疗效果的显著增强,有助于极大的缩短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少,术后疼痛降低,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梁同义;吴学宁;葛志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早期心理干预在中重度烧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早期心理干预在中重度烧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68例中重度烧伤手术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常规组及心理组各34例,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心理组强化早期心理干预,对比其护理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SAS、SDS评分,心理组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心理组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中重度烧伤手术患者实行早期心理干预,可明显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且可优化其生活质量,值得推行.

    作者:沈玮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乌司他丁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联合低分子肝素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D-二聚体(D-D)、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以及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与ICU住院时间.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hs-CRP、D-D、IL-1β、TNF-α均下降,且观察组治疗后hs-CRP、D-D、IL-Iβ、TNF-α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与ICU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采用乌司他丁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可有效促进患者身体恢复,减轻炎症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杜景升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262例肾活检患者的临床病理超声分析

    目的:回顾性分析肾活检患者的病理特点及病理、临床、超声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62例肾活检患者的临床、病理及超声资料,分析病理类型特点,比较超声分组间临床、病理资料有无差异,分析病理、超声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病理类型以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为主,占84.35%,以IgA肾病、轻微病变、膜性肾病常见,青年组、中年组以IgA肾病常见,老年组以膜性肾病常见.正常组与皮髓质异常组组间性别、血肌酐、血尿素氮、血清白蛋白、肾小球硬化比例、GFR有显著性差异(P<0.05),年龄、肾小球总数、肾小球硬化数、尿红细胞总数、尿异形红细胞总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肾小球硬化比例与年龄、血肌酐、血尿素氮正相关,与GFR负相关(P<0.05),与血清白蛋白无相关(P>0.05).超声指标与GFR负相关(P<0.05),与年龄、肾小球硬化比例无相关(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GFR和性别是超声指标的保护性因素(Exp(B)<1,P<0.05).结论:肾脏病理类型以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为主,中青年以IgA肾病常见,老年人以膜性肾病常见.超声检查中男性、肾小球硬化比例高、血肌酐、尿素氮高、GFR低的患者更容易出现皮髓质回声异常,年龄越大、血肌酐、尿素氮越高、GFR越低提示肾小球硬化比例越高.

    作者:曾玉纯;杨荟;刘擘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早期胃癌采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和黏膜切除术治疗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对比分析早期胃癌采用内镜粘膜下剥离术和粘膜切除术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早期胃癌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16年7月~2017年7月,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23例患者,对照组应用粘膜切除术,观察组应用内镜下粘膜剥离术,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病灶切除率及治愈切除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病灶切除率、治疗切除率、手术时间等方面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相比于粘膜切除术,应用内镜粘膜下剥离术治疗早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普及.

    作者:谭新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新型大纱布收集清点装置在手术中的应用

    大纱布主要用于包扎伤口和手术过程中清理伤口血污,是手术室中使用量较大的消耗品.术后大纱布的清点工作是手术室护士的重要工作,若清点工作出现差池,会延长手术时间并且导致如大纱布遗留在病人体内等医疗事故的发生.目前,手术过程中使用后的大纱布通常折叠置于污物盆内,清点时需将一张一张的大纱布先打开沿污物盆边缘摆开,以便清点大纱布的具体数量.展开的大纱布放置于污物盆边缘时,大纱布上的血渍等滴落在地面上污染手术室环境,此外,对于较为复杂的手术,由于大纱布的用量大,清点大纱布数量时,较大数量的大纱布难以完全展开清点,极易出现因大纱布重叠造成纱布清点不清的问题.我院自行设计一种大纱布收集清点装置在临床使用中收到满意效果.

    作者:罗应利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探讨人性化护理干预在急性阑尾炎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目的:回顾性分析人性化护理干预在急性阑尾炎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自2015年2月至2017年4月接受诊治的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64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入院登记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护理措施,实验组给予常规基础护理联合人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96.88%,对照组护理满意率为81.25%,实验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5.63%;实验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13%;实验组出现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给予常规基础护理联合人性化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病情,缓解患者的痛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拉近护患之间的距离,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曹文霞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右美托咪啶在阻塞性睡眠呼吸低通气暂停综合征患者手术中的麻醉应用效果探究

    目的:分析右美托咪啶应用在阻塞性睡眠呼吸低通气暂停综合征手术麻醉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 5年6月-2017年6月本院阻塞性睡眠呼吸低通气暂停综合征患者50例,全部患者均应用右美托咪啶进行麻醉,分析麻醉效果.结果:34例经鼻盲插入,8例经口喉镜辅助插管,8例经纤支镜引导插管;全部患者手术时间平均为(150.6±20.7)min;47例患者均完成拔管,3例患者携管回重症监护室.结论:在诱导期进行右旋美托咪啶的应用能够保证术中顺利插管,在术中选择右美托咪啶泵注能够稳定患者手术期间的生命体征,缓解或者减少术后躁动的发生.

    作者:陆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