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右美托咪啶在阻塞性睡眠呼吸低通气暂停综合征患者手术中的麻醉应用效果探究

陆伟

关键词:阻塞性睡眠呼吸低通气暂停综合征, 右美托咪啶, 手术, 麻醉
摘要:目的:分析右美托咪啶应用在阻塞性睡眠呼吸低通气暂停综合征手术麻醉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 5年6月-2017年6月本院阻塞性睡眠呼吸低通气暂停综合征患者50例,全部患者均应用右美托咪啶进行麻醉,分析麻醉效果.结果:34例经鼻盲插入,8例经口喉镜辅助插管,8例经纤支镜引导插管;全部患者手术时间平均为(150.6±20.7)min;47例患者均完成拔管,3例患者携管回重症监护室.结论:在诱导期进行右旋美托咪啶的应用能够保证术中顺利插管,在术中选择右美托咪啶泵注能够稳定患者手术期间的生命体征,缓解或者减少术后躁动的发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强化细节管理在重症监护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对重症监护室护理管理中强化细节管理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医院重症监护室患者4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住院先后时间及精细化护理措施应用上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40例,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强化细节管理方法,观察比较两组护理质量.结果:护理质量比较,观察组护理管理质量、护理文书书写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护理满意率观察组96.66%(232/240)高于对照组80.00%(192/240),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重症监护室护理管理中,强化细节管理模式的应用对提高护理质量可发挥重要作用,应在护理管理实践中推广应用.

    作者:于婷婷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选取的60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给予研究组常规治疗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比较分析两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安全性.结果:治疗前两组的血气指标及肺功能指标均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均有改善,而且研究组pH、PaO2、FEV1、FVG上升幅度优于对照组,且PaCO2降低幅度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而且临床治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卢春祥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氟米龙(0.02%)眼液联合依美斯汀眼液治疗过敏性结膜炎疗效观察

    过敏性结膜炎又称为免疫性结膜炎,是结膜对外界过敏原的一种超敏性免疫反应.本病存在病程长短不一,反复发作,不易根治等特点.本文通过收集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祥云县人民医院眼科门诊各种类型的过敏性结膜炎患者共46人;随机分为观察组23人,对照组23人.对照组仅使用富马酸依美斯汀眼液联合人工泪液治疗方案,观察组使用富马酸依美斯汀眼液联合氟米龙(0.02%)眼液治疗方案;分别对用药后1周、2周、1月患者的疗效做以下疗效观察.

    作者:杨雪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PICC管持续腰大池引流联合尼莫地平鞘内注射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行PICC管持续腰大池引流+尼莫地平鞘内注射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118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联合组和常规组,各59例.常规组行腰椎穿刺脑脊液置换术等常规治疗,联合组行PICC管持续腰大池引流+尼莫地平鞘内注射联合治疗,观察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几率以及各项临床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联合组的并发症发生几率5例(8.47%)显著低于常规组15例(25.42%),联合组的视觉模拟(VAS)评分、颅内压恢复正常时间均低于常规组,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行PICC管持续腰大池引流+尼莫地平鞘内注射联合治疗,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还能够加快患者颅内压的恢复,治疗效果十分显著.

    作者:周业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胎膜早破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产生原因分析以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92例胎膜早破产妇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6例,首先对其胎膜早破原因进行统计分析,再分别采用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妇新生儿结局以及分娩情况.结果:经过对我院92例产妇,胎膜早破原因进行调查,可知胎膜早破原因有营养不良、羊水过多、胎头位置不正、生殖道感染、宫口松弛.观察组产妇顺产率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新生儿结局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造成胎膜早破的原因较多,并根据患者自身情况进行治疗和护理,而应用优质护理可减少剖腹产,改善新生儿结局,值得推广.

    作者:李红波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神经内科门诊抑郁障碍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分析神经内科门诊抑郁障碍患者的临床特点,为治疗提供临床参考.方法:以我院2013年1月-2016年12神经内科门诊收治的536例患者为观察研究对象,分析其临床资料,并对抑郁障碍患者的发病特点进行总结.结果:本组640例患者,门诊初诊抑郁障碍患病率为10.94%,其中女性、中年、无业及退休者所占比重较高;约68.57%抑郁障碍患者主诉头晕、头痛与失眠;HAMD平均评分为(16.8±4.1)分,以轻中度抑郁为主.结论:神经内科门诊抑郁障碍患者发病率较高,临床症状主要以头晕、头痛及失眠为主,临床实践中应关注患者的临床特点,采取针对性的诊治措施,以此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杨博;王妍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小剂量催产素在延期妊娠计划分娩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对延期妊娠计划分娩的患者实施小剂量催产素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将我院收治的延期妊娠计划分娩的96例患者为研究目标(研究组),给予小剂量催产素促进分娩,同期选取自然临产的96例产妇为对照组,对其人工破膜、宫缩乏力、剖宫率和产钳助产率以及新生儿1min Apgar评分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实施后,较对照组数据显示,研究组的人工破膜、宫缩乏力、剖宫率和产钳助产率均较高,新生儿1min Apgar评分也较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小剂量催产素可以有效促进分娩,但是与自然临产相比风险较高,且容易发生出血和感染等产后并发症,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许静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床旁超滤治疗的护理

    超滤是连续肾脏替代疗法(eontin.UOLI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的一种.简单易行,常用于治疗难治性心衰、下肢水肿及对利尿剂不敏感者.超滤主要通过对流转运机制,采用容量或压力控制.经血滤器的透析膜等渗地从全血中清除体内多余的水分,恢复血管内和间隙容量正常化,且不会导致电解质异常或神经激素激活[1].

    作者:杨文;袁静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评价阿奇霉素联合甲泼尼龙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探究阿奇霉素联合甲泼尼龙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治疗疗效并分析其安全性.方法:将我院8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观察组40例.2组患儿入院后均给予祛痰、解热、平喘、吸氧及保持呼吸顺畅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阿奇霉素治疗,而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甲泼尼龙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为77.50%,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咳嗽消失时间、退热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50%)低于对照组(17.50%),(P<0.05).结论:使用阿奇霉素联合甲泼尼龙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治疗效果显著,疾病恢复较快,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赵琦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腔镜及Leep刀术式妇科标本的病理检查与诊断探讨

    目的:探析通过腔镜及Leep刀将妇科标本切除后的病理检查与诊断情况.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7年1月本院85例接受腔镜及Leep刀切除的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实施病理分析及诊断.结果:85例标本通过组织学观察有64例明确病理诊断,13例结合患者临床资料进行诊断,8例病理学检查结果和临床术前诊断结果存在差异.结论:腔镜及Leep刀切除的标本存在一定特殊性,进行病理学分析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必须对各项操作都给予足够重视,以保证诊断准确性.

    作者:闫新玲;何朝霞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护理干预对改善骨折患者术后焦虑及抑郁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改善骨折患者术后焦虑及抑郁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 5年9月-2016年7月收治的80例骨科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患者在骨折术后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在接受护理服务前后的SAS、SDS评分情况以及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结果:接受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明显下降,观察组评分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达到82.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达到97.5%;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改善骨折患者术后焦虑及抑郁的效果显著,可以明显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值得在临床方面推广使用.

    作者:顾琳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乡镇医院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探究乡镇医院原发性高血压临床护理的措施.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所收治的3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5例,予以其健康指导、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环境护理等一系列优质护理措施;对照组15例,予以患者常规护理.随访1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血压等指标的改善情况、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等.结果:观察组的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源性猝死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实施护理措施前后,其收缩压、舒张压较实施前有所降低,但观察组的血压降低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有效的临床护理措施,可明显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改善血压,对保障患者健康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李红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肛肠手术后直肠出血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肛肠手术后直肠出血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接收的肛肠手术后直肠出血患者73例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点,探讨治疗及预防措施.结果:直肠出血主要发生于肛瘘切开手术后,占43.8%(32/73);发生于术后(5.2±0.4)d;直肠出血量(131.7±80.2)m1;经治疗后,无患者死亡,住院时间(19.4±2.9)d;直肠出血发生原因前三位为:创面压迫不足26.0%(19/73)、术后活动动作较大15.1%(11/73)、未及时处理血管丰富位置的切口13.7%(10/73).结论:肛肠术后直肠出血的引发原因比较多,临床应针对原因制定相应的预防及治疗对策,促使患者术后尽早康复出院,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邓晓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产程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对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产程进行观察,并且研究其相关的护理方法.方法:在此次研究中选取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期间在我院分娩的80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分娩的产程展开观察,并采用相应的护理方法.结果:在80例产妇中有63例成功阴道顺产,有17例顺转剖.在所有产妇有1例产后出血现象,其余人员没有发现明显异常,且在分娩中婴儿没有出现窒息的现象.结论: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是安全可行的,但是应当加强整个产程的观察和护理工作.

    作者:赵红金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精细化药房管理模式应用于医院门诊药房工作的效果

    目的:总结医院门诊药房工作中开展精细化药房管理模式的具体方法以及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门诊药房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比较开展精细化药房管理模式之前以及之后的门诊药房工作效果和患者满意度情况,将所得各项数值进行统计学计算.结果:开展精细化药房管理模式之后,门诊药房的工作效率明显升高,和开展之前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开展精细化药房管理模式之后,患者的满意度显著升高,和开展之前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医院门诊药房工作中应用精细化药房管理模式,可以显著提升处方调配效率以及患者满意度情况,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小妹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健康教育与心理干预在青少年结核病预防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研究健康教育与心理干预在青少年结核病预防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治疗结核病的青少年48例(2016年9月12日到2017年3月12日时间段),将其依据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健康教育联合心理干预),各24例,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抑郁、焦虑自评量表.结果:采用健康教育联合心理干预的青少年患者的治疗依从率为83.33%明显高于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70.83%)且观察组患者的SDS和SAS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一定的比对性.结论:对患有结核病的青少年实施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患者抑郁和焦虑的负面心理发生率.

    作者:杨继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有序实训室开放对基础护理实践教学效果的研究

    目的:探讨有序实训室开放对基础护理实践教学效果的研究.方法:选取2014级高职护理1-10班449名学生和2015级高职护理1-10班491名学生分别作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自主联系实训室开放的形式练习操作,实验组采用有序实训室开放的形式练习操作,比较两组学生的操作技能成绩和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护生的基础护理操作成绩84.06±8.40,对照组的基础护理成绩为79.25±9.59,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护生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有序实训室开放为学生提供了有利的实训条件,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了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改变了传统的实践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解决高职护理技能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培养出实践型、技术应用型人才.

    作者:黄永先;郭应华;杨玲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血清CGRP水平与疼痛、抑郁的相关性探讨

    目的:侧重针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血清CGRP水平,与患者抑郁、疼痛情况加以分析.方法:本次研究共计纳入病例57例(均为我院在2016年2月至2017年8月所接诊病例).针对该部分患者血清CGRP含量进行测定.结果:通过统计可以发现,不同疼痛程度其CGRP水平存在有明显差异;且抑郁程度不同,其血清CGRP水平均存在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其疼痛与抑郁程度不同,且血清CHRP均存在有一定差异,可为临床诊断提供有效指导.

    作者:周艳;杨静月;李清祥;彭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抗精神病药物所致药源性精神障碍的原因分析

    目的:分析抗精神药物所致药源性精神障碍的原因.方法:以2016年6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60例药源性精神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用药类别、发病时间、用药剂量、临床正常、治疗及预后.结果:通过回顾性分析可知,在本院进行治疗的大多数精神障碍患者为老年女性合并躯体疾病者,发病前患者多出现大中剂量用药、突然增减药量或停药及合并用药等服药情况,服药种类以含氟类药物及氯氮平为主,发病时间为用药1~3个月内,经过减药、停药或换用其他抗精神病药物的3~14d后,患者的精神疾病症状得到缓解或消失.结论:性别、年龄、.药物剂量、服药方式和药物种类等因素都有可能导致患者出现药源性精神障碍,且发病机制与多巴胺受体有关,在治疗过程中,通过合理用药能够显著改善药源性精神障碍的症状.

    作者:余颖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浅析基层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监管与对策

    目的:探讨基层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监督管理与对策.方法:于2016年4月和2017年5月对所辖区108所基层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情况进行了督查分析,比较两年度各项督查内容合格率并进行评价效果.结果:2017年度医疗废物管理各项指标合格率均高于2016年度,尤其在医疗及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损伤性废物利器盒、包装与容器规范、暂存间设置规范、回收交接登记、专管人员培训及防护用品配备方面与2016年比较合格率显著提升,分别为92.59%、92.59%、79.63%、98.15%、90.74%、90.74%、88.89%(均P<0.01).结论:实行医疗废物部门协作、分工负责、强化监督、全程管理使医疗废物管理达到法制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作者:李志贞;贾斌;余继鸿 刊期: 2017年第09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