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俊峰;甄怀攀;侯德庭
目的:分析探讨使用中西医结合对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150例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的病患随机分75例为进行西药治疗的对照组,余下75例为接受中西医联合治疗的观察组,分析比较两组病患的临床效果.结果:经过临床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3%(73/75)显著高于对照组90.7%(68/75)的治疗总有效率,且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病人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与单纯的西药治疗相比,能显著提升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治疗效果较好,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饶楚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治疗2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采用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结果:28例患者中恢复良好11例,中度残疾4例,重度残疾8例,死亡5例.结论:标准大骨瓣开颅术式固定,安全可靠,存活率高,基层医院临床值得推广.
作者:任君;丁国林;吕继博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人工关节置换手术围手术期体温管理对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 6年6月-2017年6月118例高龄关节置换手术患者,年龄79.8±6.0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Ⅱ或Ⅲ级,102例采用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16例采用硬膜外麻醉.围术期进行综合体温管理.结果:11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10例术后低体温,116例术后恢复良好,2例发生术后感染.结论:预防围术期低体温有效的办法是积极进行术前保温、维持术中体温正常,减轻手术应激和降低术后器官功能障碍.
作者:秦忠林;刘家波;张帅文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早期诊断及临床防治的临床价值,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7年6月所收治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10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54例,术后予以常规对症处理;研究组54例,加用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比较两组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情况,并记录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流速度.结果:研究组患者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低危者36例、危险15例,其预防有效率为94.4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2例、20例及77.78%,X2为4.65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下肢深静脉血流速度为(26.12±3.49)cm/s,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8.79±2.25)cm/s,t为12.97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期诊断及临床防治措施应用于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临床工作中,可有效促进下肢静脉血流回流,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预后质量更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晓燕 刊期: 2017年第09期
“误诊”是临床治疗风险之一,对患者及临床治疗产生诸多危害性.结合不典型溴鼠灵中毒病例实况,从中毒病理、症状、病况等方面展开分析,总结病例报告.
作者:刘启洪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行PICC管持续腰大池引流+尼莫地平鞘内注射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118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联合组和常规组,各59例.常规组行腰椎穿刺脑脊液置换术等常规治疗,联合组行PICC管持续腰大池引流+尼莫地平鞘内注射联合治疗,观察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几率以及各项临床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联合组的并发症发生几率5例(8.47%)显著低于常规组15例(25.42%),联合组的视觉模拟(VAS)评分、颅内压恢复正常时间均低于常规组,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行PICC管持续腰大池引流+尼莫地平鞘内注射联合治疗,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还能够加快患者颅内压的恢复,治疗效果十分显著.
作者:周业 刊期: 2017年第09期
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患者对中草药耐受量也发生千变万化,而中药剂量的变化更是影响疗效的关键和是否产生不良反应的重要因素.有人做过统计2005年版《中国药典》[2]与1963年版《中国药典》进行比较,两部药典共有的313味中药进行剂量分析.结果中药使用剂量有变化的为165味,剂量上升的中药有137味(占变动的83.03%),其中使用范围(上下限)均上升的占上升药物的44.77%.如玉竹(上下限上升率均为25%)、土茯苓(上限上升率为100%)等.中药剂量增大同时疗效也增大,同时副作用也相应增大.中药的选取和用量是中医在治病过程中重要的一环[1],医生根据患者随自己本身症状的描述和通过望闻问切四诊确立患者的证后,应确立治法,随法用药,如果中药的剂量不合适,将会导致患者的疾病缠绵难愈,随意用药对患者机体的损害极大,所以在给患者用药时应该注意药物的用药量笔者就针对中药处方药物剂量使用现状进行了调查,就中药处方用量增大的原因和弊端进行分析,以供同仁参考.
作者:徐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全冠修复后牙隐裂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1-2017/1收治的100例后牙隐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全部患者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一般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全冠修复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和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冠修复治疗方法在后牙隐裂患者的治疗当中有着显著效果,可以有效防止牙齿折断,提高牙齿承受力以及质量,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曾静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分析损伤控制理论在骨盆骨折患者急诊护理中的具体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2015年3月到2017年3月收治的100例骨盆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患者应用损伤控制理论指导进行急诊护理;5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及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送诊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长都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高于对照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损伤控制理论应用于骨盆骨折患者的临床急诊护理,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提高治愈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钟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分析肠内外营养单用或序贯联用对重症监护室高龄患者营养状况观察及其对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6年5月本院ICU收治的120例高龄患者,患者随机分为三组,肠内营养组选择鼻饲管方式,肠外营养组选择中心静脉置管方式,序贯联合组将肠外营养组支持方式与肠内营养组支持方式结合在一起应用,对比三组患者治疗前后营养状况指标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在营养状况方面,三组患者治疗后营养状况均存在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序贯联合组高于肠外营养组,肠外营养组高于肠内营养组(P<0.05);在并发症情况方面,肠内营养组患者与序贯联合组患者并发症情况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肠内营养组患者与序贯联合组患者并发症情况均好于肠外营养组患者(P<0.05).结论:肠内外序贯联合营养支持方式可以显著改善患者营养状况,不会加重患者并发症情况,可以起到优势互补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亭亭;张振华;孙汉雷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研究甲硝唑栓联合结合雌激素软膏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到2017年4月间本院收治的84例老年性阴道炎患者其临床资料,按来院治疗的先后顺序进行随机分组,42例对照组患者单用甲硝唑栓治疗,另外42例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结合雌激素软膏治疗,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获得的治疗效果90.5%明显要好于对照组的54.8% (P<0.05),而且实验组各项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情况皆要优于对照组(P<0.05),另外实验组患者血清促卵泡生成素和雌二醇水平皆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硝唑栓联合结合雌激素软膏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效果显著,有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与体征.
作者:程凤英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究PBL教学法联合品管圈在神经内科护理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2016级护理专科学生100名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名.对实验组学生用PBL教学法结合品管圈实施教学,对对照组学生用传统教学法实施教学.对比两组学生的自学能力、学习兴趣、综合分析问题能力和教学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学生的自学能力(92.0%)、学习兴趣(96.0%)、综合分析问题能力(88.0%)和教学满意度(72.0%)均优于对照组的自学能力(56.0%)、学习兴趣(60.0%)综合分析问题能力(52.0%)和教学满意度(7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BL教学法联合品管圈可提高护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优化教学质量,值得在神经内科护理教学中推广应用.
作者:周敏;朱德娟;蓝晓琴;高菁遥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对甲状腺癌的临床点和病理特点进行分析,为日后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0月到2017年6月到我院中进行治疗的甲状腺癌患者共35例,对所有患者的临床特点、病例特点、年龄以及性别等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统计,在35例患者中,男性甲状腺癌患者的年龄为(44.8±8.8)岁,要明显低于女性患者(46.9±9.4)岁,患者之间存在差异,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161).而无论是男性患者还是女性患者,在30到59岁之间,患甲状腺癌的概率大.而甲状腺癌的病理类型可分为乳头状癌、滤泡状癌、髓样癌、未分化癌等.其中,无论男女,甲状腺癌患者中乳头状癌为多见.结论:近几年来,甲状腺癌的患病率明显呈现出上升的趋势,而在甲状腺癌中,乳头状癌的发生情况为多见,在30到59岁之间为甲状腺癌的高发年龄段.
作者:王俊俊;马雷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对产妇分娩方式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于2015年3月-2016年5月收治的200例临产妇,按随机分组的方式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人性化护理模式,对比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及分娩结局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产程时间、产后2h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阴道分娩的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1);新生儿Apgar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未发生围生儿死亡的现象.结论:人性化护理可以改善产妇的分娩方式,增加阴道分娩顺产的几率,降低母婴并发症,确保了母婴的安全.
作者:刘显丽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循证护理干预对预防小儿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7年3月本院收治的小儿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70例进行观察分析,根据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分别采取常规护理、循证护理干预,后对比术后切口情况.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的切口愈合率、生活质量、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均更优,P<0.05.结论:采用循证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小儿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术后切口感染情况,有积极临床价值.
作者:王欢;张宏婷;高金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通过对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PGIL)临床资料的分析,探讨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化疗前进行减瘤手术的必要性进行评估.方法:对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3年1月至2014年8月期间新诊断的原发性胃肠道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158例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比较分析单纯化疗组及手术联合化疗组患者近期疗效、生存情况及治疗相关并发症的情况.结果:在我院规律治疗的患者共计106例,单纯化疗70例,单纯手术9例,手术联合化疗者27例;单纯化疗较手术联合化疗组没有显著差别,且优于单纯手术组.以手术为基础治疗的治疗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较单纯化疗组更高.结论:PGIL手术治疗不能提高PFS及OS,且增加了治疗相关并发症及费用,因此,确诊患者应积极选择化疗.
作者:黄倩倩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对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临床特点和危险因素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期间神经外科接收的400例神经外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4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和分析,记录每位患者的手术记录、基本资料和医院感染等相关情况信息,找到医院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和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本文研究的400例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当中出现医院感染的患者人数为11例,感染率为2.75%;不同的影响因素小组间患者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具有显著地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患者的感染部位不同,主要包含8例呼吸道感染(72.7%),2例切口感染(18.2),以及1例泌尿道感染(9.1%).结论:神经外科手术之后发生感染的情况和上述危险影响因素相关.强化术前、术中和术后不同时期医院的安全质量管理,保证全部医疗设备在使用时处于无菌状态,同时医生需尽可能降低手术时间,此外手术之前对患者使用适量的抗生素可以有效控制患者感染灶,从而显著降低患者的神经外科手术医院感染几率.
作者:曾科;雍文盛;李宁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分析探讨循证护理在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于201 5年3月-2016年5月收治的100例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以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循证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住院时间以及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0%;观察组患儿的平均住院天数为7.46±1.88,对照组患儿的平均住院天数为13.58±2.91;观察组患儿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为100%,对照组患儿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为82%.两组患儿在上述各种临床表现中均体现出显著差异(P<0.05).结论:循证护理可以小猪提高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的治疗效果,提升患儿家属满意度,缩短患儿的平均住院时间,具有良好了临床价值.
作者:张霞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研究整体护理对呼吸衰竭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7年3月之间收治的10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5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整体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与二氧化碳分压(PaCO2)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采取常规护理手段的同时增加整体护理措施,能够获得更好的疗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出现,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推广.
作者:戴晓萍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分析一次性与常规根管治疗术治疗急性牙髓炎的效果比较.方法:选取我院200例急性牙髓炎患者为研究对象(2014年5月到2017年7月收治),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患者各为10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根管治疗术,实验组进行一次性根管治疗术.比较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远期与近期疗效临床指标.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中,6例无效,45例有效,49例显效.对照组中,20例无效,35例有效,45例显效.由此可得,实验组近期治疗有效率为94.0%显著高于对照组有效率(80.0%),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进行随访后,可得,实验组远期疗效有效率为92.0%显著高于对照组有效率为90.0%,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一次性与常规根管治疗术治疗急性牙髓炎相比,一次性根管治疗术近期疗效较为理想,但远期疗效与常规根管治疗术相差无几,具有临床推广的意义.
作者:杨文章;张爱华 刊期: 2017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