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皮内固定治疗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的疗效分析

苏来曼·热合曼;何传宇

关键词: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 经皮内固定, 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经皮内固定治疗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的疗效分析.方法:将2015年3月到2017年4月进入我院治疗的6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经皮内固定治疗,对两组患者疗效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77%,对照组总有效率90.32%,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内固定治疗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慢性肾炎的健康教育及护理体会

    目的:分析并讨论慢性肾炎的健康教育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 5年12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慢性肾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予以所有患者常规护理、临床病症检测观察、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措施等方案进行辅助治疗,观察并分析以上方案对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经过医护人员临床治疗与全程常规与心理护理后,治疗总有效率为98.00%.结论:在对慢性肾炎疾病患者治疗过程中,使用常规护理、临床病症检测观察、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措施等方案进行辅助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病情,提高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依从性,降低患者致残率与致死率,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郝丽红;王慧英;陈再彬;张建中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幼儿急疹的早期诊断、治疗及健康教育效果

    目的:观察及随访幼儿急疹的早期临床表现、健康教育效果及治疗结果,分析总结幼儿急诊的发热特点、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效果、监护人的健康教育效果等.方法:门诊4-24个月155例幼儿急疹患儿的观察、治疗及随访,对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效果、监护人的健康教育效果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55例患儿均有发热,少发热2天,多发热8天,热退疹出明显,幼儿急疹主要致病因素为病毒感染,临床除了发热时间长外,其他临床症状轻,并发症少,恢复快.结论:幼儿急疹多见于4-24个月婴幼儿,特别是6-12个月患儿居多[1],对患儿给予准确、及时的早期诊断,并给家长做好健康教育工作,合理治疗,避免误诊,避免家长焦急及惶恐是处理幼儿急疹患儿的关键所在.

    作者:李雪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探讨人性化护理干预在急性阑尾炎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目的:回顾性分析人性化护理干预在急性阑尾炎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自2015年2月至2017年4月接受诊治的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64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入院登记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护理措施,实验组给予常规基础护理联合人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96.88%,对照组护理满意率为81.25%,实验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5.63%;实验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13%;实验组出现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给予常规基础护理联合人性化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病情,缓解患者的痛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拉近护患之间的距离,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曹文霞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延续性护理对老年H型高血压合并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老年H型高血压合并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6年2月~2017年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36例老年H型高血压合并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采用常规出院指导(对照组,18例)与延续性护理(观察组,18例)的临床效果差异.结果:两组患者的护理前后的收缩压、舒张压、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均显著下降,与护理前前相比差异显著(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在HDS认知功能评分方面,两组患者护理后均明显提高,与护理前相比差异明显(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上对老年H型高血压合并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可采用延续性护理措施,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提高认知能力,可推广应用.

    作者:杨凤杰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有血液学改变的风湿免疫性疾病患者骨髓形态学分析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观察有血液学改变的风湿免疫性疾病骨髓形态特点,总结在治疗中的指导作用.方法:将我院在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45例风湿免疫疾病患者,回顾其临床资料,分析患者骨髓表现及血液学改变.结果:观察45例风湿免疫疾病患者的血液学改变发现,血象仅一系减少占比低,其次两系减少、全血细胞减少.患者骨髓主要表现为慢性病贫血、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及免疫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结论:风湿免疫性疾病常常累及血液病变,通过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可鉴别风湿免疫疾病与原发造血系统疾病,对疾病的后续治疗有重要作用.

    作者:荆梅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品管圈在急诊耗材管理应用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急诊耗材管理应用效果.方法:选用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我院进行工作的35名急诊科工作人员为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期间我院进行工作的35名急诊科工作人员为观察组,实施品管圈管理,对比两组耗材管理情况.结果:两组的耗材浪费率分别为3.31%和14.52%,观察组明显更低,两组的耗材利用水平、满意度进行比较,观察组的耗材利用水平、满意度明显更高.结论:品管圈在急诊耗材管理应用效果显著,耗材的浪费率明显降低,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和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袁琦;钟翠玉;谢媛;韩雪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选取的60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给予研究组常规治疗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比较分析两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安全性.结果:治疗前两组的血气指标及肺功能指标均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均有改善,而且研究组pH、PaO2、FEV1、FVG上升幅度优于对照组,且PaCO2降低幅度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而且临床治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卢春祥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腹腔镜胆囊手术与开腹胆囊手术术后肠粘连发生率对比探讨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手术与开腹胆囊手术术后肠粘连发生率对比.方法:选取在2012年7月 2016年7月进行治疗的110例胆囊结石患者,将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平均分为对照组的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开腹胆囊手术,试验组采用腹腔镜胆囊手术,记录两组患者在手术后出现肠粘连的病例数,对比肠粘连发生率.结果:胆囊结石患者在经过手术治疗后,对照组的肠粘连发生率是38.18%,试验组的肠粘连发生率是10.91%,试验组的肠粘连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胆囊结石的治疗方面,腹腔镜胆囊手术比开腹胆囊手术的术后肠粘连发生率更低,患者在术后更快地康复,应当在临床治疗中大力推广.

    作者:张永强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他汀类联合心血管药物治疗心血管病患者的临床效果

    心血管疾病为临床常见疾病之一,指由于血液黏稠、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等引起的心脏发生出血性或缺血性的疾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质量.他汀类药物是临床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主要药物之一.在治疗心血管疾病方面,他汀类药物具有比较理想的疗效,能有效降低血胆固醇及脂蛋白水平,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命质量.

    作者:徐惠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中药炮制质量对药效的影响研究

    目的:研究中药炮制质量对药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8月在我院进行中药治疗的患者3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使用炮制质量较高的药材,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中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药效发挥.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显效率和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数据显示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中药炮制质量对药效发挥有着重要作用,质量越好的炮制药物能够提高治疗效率并降低不良反应率,值得临床广泛研究.

    作者:翟俊峰;甄怀攀;侯德庭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不同麻醉方法对老年髋关节手术血液动力学及预防的影响观察

    目的:对拟行髋关节手术的老年患者分别采用不同麻醉方法,观察不同麻醉方式对受术者血液动力学及预防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份到2017年6月份来我院行髋关节手术的老年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选用硬膜外麻醉,实验组选用腰—硬联合麻醉.两组患者均采用面罩吸氧,并进行心电图、血氧饱和度及血压检测,分别记录麻醉前、麻醉后5分钟、麻醉后30分钟及术毕的各个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及中心静脉压,麻醉后30分钟的Bromage运动阻滞评分,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与对照组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患者术前(T1)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及中心静脉压,P>0.05,表示差距无统计学意义.但麻醉后5分钟(T2)、麻醉后30分钟(T3)及术毕(T4)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心率、中心静脉压及术后30分钟的Bromage运动阻滞评分,P均<0.05,表示差距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老年髋关节手术过程中,选取腰—硬联合麻醉比硬膜外麻醉的血液动力学更加稳定,两者在预防肺动脉栓塞、肺部感染及认知功能障碍情况没有差异.

    作者:张济文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研究全面护理干预在胆总管结石围手术期的应用价值

    目的:对全面护理干预在胆总管结石围手术期的应用价值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护理的胆总管结石围手术期患者86例,并随机分为甲、乙两组,各43例.甲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乙组给予全面护理干预.对比并观察两组在护理后的焦虑量表评分、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结果:乙组的焦虑量表评分、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优于甲组,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面护理干预在胆总管结石围手术期中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陈霞静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社区保健服务对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影响

    目的:研究社区保健服务对绝经期综合征的影响.方法:于2015年9月-2016年9月,在社区中选择固定居住居民314例,均为围绝经期女性.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收集和分析,所有研究对象均采用改良Kuppeman症状评分表进行调查,为所有研究对象提供社区保健服务,半年后,再次采用改良Kuppeman症状评分表进行调查,对比社区保健服务前后314例研究对象发生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几率.结果:提供社区保健服务前,314例研究对象中,201例发生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生率为64.01%;提供社区保健服务后,314例研究对象中,142例发生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生率为45.22%,二者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围绝经期女性提供社区保健服务,能够有效降低发生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发生机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范丽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应用瑞舒伐他汀疗效观察及不良反应评价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分析.方法:抽取2014年2月至2015年1月入本院就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4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常规处理)和研究组(早期联合瑞舒伐他汀),均42例,对比存活率、外周血BNP水平及超声心动图指标,并分析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85.71%)存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66.67%),外周血BN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LVEDD、LVESD指标比较,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而LVEF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此外,心力衰竭、心绞痛及再次心肌梗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早期予以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瑞舒伐他汀治疗,不仅能够快速改善心功能,且不良反应也较少.

    作者:施慧英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乳腺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随着乳腺钼靶X线摄片等检查技术改进,乳腺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DCIS-MI)检出率呈上升趋势,有关其诊断方法、形态学特征、治疗方法等的探索逐渐成为乳腺肿瘤研究领域的热点.本研究就DCIS-MI相关研究进展进行论述.

    作者:邹宜覃;胡薇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气胸通过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气胸通过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治疗的效果.方法:抽取至我院就诊的96例自发性气胸患者(2015年5月18日-2016年5月18日),其中对常规组选择传统开胸手术治疗,对实验组选择胸腔镜下肺大疱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操作、术后下床活动、留置引流管、住院时间相比常规组均明显较短,P<0.05;实验组与常规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17%与18.75%,P<0.05.结论:对气胸患者选择胸腔镜下肺大疱切除术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术后并发症较少,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均较短,值得实践推广.

    作者:胡晓;江茜;黄繁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快速康复护理对高龄腹腔镜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肠功能恢复的价值分析

    目的:观察快速康复护理干预对腹腔镜治疗高龄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肠功能恢复的价值.方法:将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108例高龄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患者按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54例)和对照组(5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快速康复外科及有效的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术后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术后恢复情况明显,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下床时间分别是(2.5±0.6)、(3.2±0.8)(0.7±0.4)天,明显短于对照组的(5.1±0.3)、(6.2±0.7)、(3.8±0.6)天,此外观察组患者术后进食时间、停止使用尿管、胃管和拔除引流管的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天数以及术后1周体重下降幅度小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远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快速康复护理干预对高龄腹腔镜结直肠癌患者肠功能恢复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同时还能降低发生并发症的机率.

    作者:卯亚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优质护理在妊高症产妇产后出血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妊高症产妇产后出血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6例妊高症产后出血产妇,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24h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较护理前明显提高,且观察组提高幅度更大,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妊高症产妇产后出血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可有效减少产妇产后出血量,改善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崔琼花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综合化护理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综合化护理干预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患者入选实验时间:2015年4月至2017年5月;入选对象:自愿进行本次研究的80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分组方法:随机分组分为护理干预组(综合化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组(常规护理)每组患者例数均为40例.对护理效果以及护理期间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并发症方面:护理干预组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显著(P<0.05);护理效果方面,护理干预组患者的病情控制耗时以及住院治疗耗时要少于常规护理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治疗期间实施综合化护理,可以降低患者发生胎盘早剥、出血等并发症的概率,并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帮助其更快恢复.

    作者:赵秀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小腿断肢再植的临床探讨

    目的:对小腿断肢再植的临床疗效进行总结.方法:对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6例小腿离断伤患者行断肢再植术,并对这16例小腿离断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还要对再植患者的成活率以及社会经济学和功能恢复等情况进行更全面的分析,其中社会经济学包括住院时长以及再次手术次数和再植患者回归正常生活所需时间.结果:这16例进行再植手术的患者的再植成活率为100%,他们的住院时间为24天~90天,平均住院的天数为36.7天,手术的次数在2次~5次之间,平均的手术次数为3.1次.他们需要7个月~22个月可以回归正常生活,回归正常生活的平均时间为10.6个月.依据Chen功能分级来判断患者的功能恢复情况,其中有9例进行再植手术患者的功能恢复为优,有6例进行再植手术患者的功能恢复为良,还有1例进行再植手术患者的功能恢复为可.结论:对小腿离断伤患者进行再植手术这一过程十分复杂,并且对小腿离断伤患者进行再植手术与之前的截肢安装假肢相比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概率更高,并且患者以及患者家属会面临巨大的经济负担,进行再植手术不但花费较高,而且治疗的时间也非常长,还存在功能恢复差强人意的弊端.但是如果有优秀的团队进行合作,就能够予以患者进行再植手术更有力的保障,在加上相关的手术人员能够选择合适的病例,同时能够正确的预见以及处理小腿离断伤患者的并发症,就能够使小腿断肢再植取得很好的效果.

    作者:陈大中 刊期: 2017年第09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