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爱林
目的:讨论腔镜器械在进行sop管理前后的效果.方法:对手术室的腔镜器械进行sop管理.实施前后分别抽取100例腔镜手术作为研究对象,对医生进行手术器械满意度调查、对器械的不良情况进行统计,比较sop管理前后的效果.结果:实施sop管理后,医生对手术器械的满意度由85%上升到95%,器械的不良情况由1 7%下降至2%.结论:手术室的腔镜器械实施sop管理后效果明显.
作者:马翠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本实验的课题主要探讨了系统护理在子宫切口妊娠保守治疗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先根据随机数字法对本院2015年2月~2017年3月期间的60例行子宫切口妊娠保守治疗患者进行分组,30例实验组患者采用系统护理干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在经过护理后,其住院时间、月经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系统护理在子宫切口妊娠保守治疗患者中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作者:吴迎春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儿科输液护理中的效果以及输液不良反应的影响,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所收治儿科住院患儿20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101例,予以儿科常规护理内容;研究组101例,加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输液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加用综合护理干预后,仅发生1例腹痛、1例热原反应、1例面色苍白,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4.85%,x2为7.380,差异显著(P<0.01).两组输液不良反应均经对症处理后缓解.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儿科输液护理工作中,可有效降低输液不良反应发生,提升儿科护理质量,建立良好医院形象,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翟海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儿童行显微斜视矫正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90例斜视患儿进行了显微斜视矫正术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结果:通过对围手术期患儿的精心护理,本组90例患儿,斜视眼位得到矫正,无明显并发症.结论:显微斜视手术患儿进行系统性护理干预,在患儿围手术期中对手术成功及术后恢复有重要意义.
作者:梁丽芬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究及研究温经汤加减治疗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型)的临床疗效,以供参考.方法:选取2013年2月到2017年3月之间本院所接收的原发性痛经患者32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与治疗组,两组的患者数均为16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布洛芬缓释胶囊进行治疗,给予治疗组患者温经汤加减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与中医症状改善率.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56.3%,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8%,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低于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中医症状改善率明显低于治疗组患者的中医症状改善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经汤加减能够有效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提高治疗的总有效率,使患者的中医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与使用.
作者:靳钦英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并研究行动导向教学在基础护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将我校护理专业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共选取了120名学生,征得学生同意后,随机将其划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两组学生各为60名,其中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方式来予以教学,实验组采取行动导向教学来予以教学,待研究结束后让学生实施单元操作理论以及技能的考核,同时利用批判性思维测试量表与自行所设计的教学效果评价问卷来对学生实施调查.结果:经研究,实验组学生单元操作理论以及理论成绩明显要比对照组高,且批判性思维测试评分也比对照组高,二者所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行动导向教学有利于提高实验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有利于提高护生的操作技能,有利于培养护生的自学能力及评判性思维能力.
作者:高思思 刊期: 2017年第09期
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导致人们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随之提升,但是,当前大部分公立医院的运行体制不完善,存在社会保障水平低、优质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等问题.这就造成了目前医疗纠纷频发,且其发展日益严重化的现象.医疗纠纷已经成为了近年来媒体和公众关注的热点,本文通过分析医疗纠纷的现状,探讨了医疗纠纷的预警分级和提前介入策略,以期有效控制医疗纠纷事件的发生,减少恶性医疗实践发生率和医疗赔款发生率.
作者:杨文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究无保护性会阴接生的技巧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单位2014年4月-2017年7月收治的178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在随机性原则的指导下将上述产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89例患者.其中,对对照组89例产妇采取常规保护会阴方法,对观察组89例产妇采取无保护性会阴接生的方法进行接生.在接生后,对采取不同方法进行的两组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89例患者在进行无保护性会阴接生后,产妇会阴完整的例数为7例,占总数的7.87%,会阴裂伤Ⅰ度的有22例,占总数的24.72%,会阴裂伤Ⅱ度的有28例,占总数的31.46%,会阴侧切的有32例,占总数的35.96%,观察组89例患者在进行无保护性会阴接生后,产妇会阴完整的例数为21例,占总数的23.60%,会阴裂伤Ⅰ度的有38例,占总数的42.70%,会阴裂伤Ⅱ度的有20例,占总数的22.47%,会阴侧切的有20例,占总数的22.47%.观察组产妇会阴完整情况、会阴侧切情况、产后出血情况、新生儿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妇采取无保护性会阴接生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值得对其技巧进行继续研究,值得推广应用这一方法.
作者:申霞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和温馨助产对减少产后出血与提高产妇满意度的效果.方法:选取我科室初产孕妇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60例一组,对照组孕妇采用常规护理手段,研究组孕妇采取温馨助产和优质护理干预,后对比两组孕妇产时出血量、产后2h出血量以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孕妇产时、产后2h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孕妇(P<0.05);在对护理服务的评价上,研究组也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和温馨助产能显著减少产后出血和提高产妇满意度,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王爱静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对拟行髋关节手术的老年患者分别采用不同麻醉方法,观察不同麻醉方式对受术者血液动力学及预防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份到2017年6月份来我院行髋关节手术的老年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选用硬膜外麻醉,实验组选用腰—硬联合麻醉.两组患者均采用面罩吸氧,并进行心电图、血氧饱和度及血压检测,分别记录麻醉前、麻醉后5分钟、麻醉后30分钟及术毕的各个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及中心静脉压,麻醉后30分钟的Bromage运动阻滞评分,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与对照组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患者术前(T1)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及中心静脉压,P>0.05,表示差距无统计学意义.但麻醉后5分钟(T2)、麻醉后30分钟(T3)及术毕(T4)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心率、中心静脉压及术后30分钟的Bromage运动阻滞评分,P均<0.05,表示差距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老年髋关节手术过程中,选取腰—硬联合麻醉比硬膜外麻醉的血液动力学更加稳定,两者在预防肺动脉栓塞、肺部感染及认知功能障碍情况没有差异.
作者:张济文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分析.方法:抽取2014年2月至2015年1月入本院就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4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常规处理)和研究组(早期联合瑞舒伐他汀),均42例,对比存活率、外周血BNP水平及超声心动图指标,并分析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85.71%)存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66.67%),外周血BN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LVEDD、LVESD指标比较,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而LVEF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此外,心力衰竭、心绞痛及再次心肌梗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早期予以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瑞舒伐他汀治疗,不仅能够快速改善心功能,且不良反应也较少.
作者:施慧英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肝癌介入治疗患者应用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行介入治疗的肝癌患者1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舒适护理,将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并发症率、疼痛评分以及焦虑与抑郁评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焦虑与抑郁评分、疼痛评分与并发症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较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显著较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采用介入治疗的肝癌患者采用舒适护理方式不仅能够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降低患者疼痛程度,尽量避免并发症的发生,而且还能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改善护患关系,在临床上推广普及很有价值.
作者:高晓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究在腹股沟疝修补手术中应用利多卡因+罗哌卡因+肾上腺素混合使用局部浸润麻醉方式的临床结果.方法:抽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并采取腹股沟疝修补手术的患者73例作为研究样本,收集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并对其展开回顾性总结、分析.全部患者均给予局部浸润麻醉方式,并行腹股沟疝修补手术实施救治.术后对患者展开随访,依据随访结果分析患者康复情况.结果:全部患者手术切口均未出现明显疼痛感,全部患者术后均未出现感染状况.术后对患者展开随访,随访时间为半年至两年,平均为一年.全体患者均已痊愈,无复发病例.结论:局部浸润麻醉操作方式简便快捷,患者从麻醉中恢复时间较短,疗效明显且经济成本明显降低.而在腹股沟疝修补手术中应用局部浸润麻醉方式实施麻醉,麻醉效果显著,简化术前麻醉流程,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冯强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健康教育与心理干预在青少年结核病预防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治疗结核病的青少年48例(2016年9月12日到2017年3月12日时间段),将其依据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健康教育联合心理干预),各24例,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抑郁、焦虑自评量表.结果:采用健康教育联合心理干预的青少年患者的治疗依从率为83.33%明显高于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70.83%)且观察组患者的SDS和SAS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一定的比对性.结论:对患有结核病的青少年实施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患者抑郁和焦虑的负面心理发生率.
作者:杨继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建立化风丹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的鉴别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watersT3 C18(250mm×4.6mm,5umn)为色谱柱,以乙腈-0.05%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30℃;检测波长220nm,建立遵义万胜药业和廖元和堂药业所生产的化风丹HPLC指纹图谱共有模式,并对两家药厂各生产的5批次的化风丹进行相似度比较.结果:化风丹HPLC指纹图谱标定为22个共有峰,两个药厂各生产的5批化风丹的相似度均大于0.90.结论:建立的指纹图谱检测方法灵敏度高,重复性好,能够更有效全面的控制该产品的质量.
作者:张强;魏玲;赵涛;万小青;陈有丽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分析对分娩产妇应用不同剂量舒芬太尼与罗哌卡因复合作用的镇痛效果以及新生儿Apgar的影响.方法:我院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接收的临产产妇184例,根据给药剂量,将产妇分为Ⅰ组、Ⅱ组、Ⅲ组以及Ⅳ组,每组各46例,其中Ⅰ组为3μg,Ⅱ组为4μg,Ⅲ组为5μg,Ⅳ组为6μg,比较两组镇痛效果以及新生儿Apgar情况.结果:Ⅱ组、Ⅲ组以及Ⅳ组的镇痛效果要优于Ⅰ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四组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妇分娩的过程中,较大剂量的舒芬太尼符合罗哌卡因的镇痛效果十分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张廷桓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治疗小儿肺炎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5~2017年患有肺炎的患儿92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并按照使用药物的不同,将这组患儿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常规组的患儿采用常规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的患儿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进行治疗,治疗结束之后,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中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48%;常规组中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3.91%.两组之间的比较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能够显著提高临床上的治疗效果,更加有效地改善患儿的症状,更加迅速地促进患儿的康复.
作者:刘晓青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同期和分期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双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60例双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进行研究,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分期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观察组予以同期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实验结束后,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关节活动度、HSS评分以及输血例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关节活动度、HSS评分以及输血例数与对照组相比较低,P<0.05.结论:相对于同期全膝关节置换术来说,分期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双膝关节骨关节炎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莫新远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对比分析早期胃癌采用内镜粘膜下剥离术和粘膜切除术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早期胃癌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16年7月~2017年7月,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23例患者,对照组应用粘膜切除术,观察组应用内镜下粘膜剥离术,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病灶切除率及治愈切除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病灶切除率、治疗切除率、手术时间等方面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相比于粘膜切除术,应用内镜粘膜下剥离术治疗早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普及.
作者:谭新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误诊”是临床治疗风险之一,对患者及临床治疗产生诸多危害性.结合不典型溴鼠灵中毒病例实况,从中毒病理、症状、病况等方面展开分析,总结病例报告.
作者:刘启洪 刊期: 2017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