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硬膜外分娩镇痛中的效果、新生儿的Apgar的影响

张廷桓

关键词:舒芬太尼, 罗哌卡因, 不同剂量, 硬膜外镇痛, Apgar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分娩产妇应用不同剂量舒芬太尼与罗哌卡因复合作用的镇痛效果以及新生儿Apgar的影响.方法:我院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接收的临产产妇184例,根据给药剂量,将产妇分为Ⅰ组、Ⅱ组、Ⅲ组以及Ⅳ组,每组各46例,其中Ⅰ组为3μg,Ⅱ组为4μg,Ⅲ组为5μg,Ⅳ组为6μg,比较两组镇痛效果以及新生儿Apgar情况.结果:Ⅱ组、Ⅲ组以及Ⅳ组的镇痛效果要优于Ⅰ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四组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妇分娩的过程中,较大剂量的舒芬太尼符合罗哌卡因的镇痛效果十分显著,值得推广.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乳腺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随着乳腺钼靶X线摄片等检查技术改进,乳腺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DCIS-MI)检出率呈上升趋势,有关其诊断方法、形态学特征、治疗方法等的探索逐渐成为乳腺肿瘤研究领域的热点.本研究就DCIS-MI相关研究进展进行论述.

    作者:邹宜覃;胡薇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加温雾化吸氧装置在危重患者气道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加温雾化吸氧装置在危重患者气道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3月-2016年4月收治的90例危重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两组,其中45例患者采取常规吸氧装置作为对照组,另45例患者采取加温雾化吸氧装置作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93.33%比对照组82.22%高(P<0.05);研究组患者痰液粘稠度Ⅰ级发生率比对照组多;且并发症发生率均比对照组少;研究组血氧饱和度水平比对照组高,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温雾化吸氧装置在危重患者气道管理中效果显著,明显改善患者气道湿化情况,促进分泌物排出,安全性较高,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有推广及应用的价值.

    作者:闫雪山;崔微艳;郭梅萍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女性更年期综合征合并高血压非药物治疗的护理体会

    通过对女性更年期综合症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护理体会,认为加强心理护理、饮食指导、保证睡眠、病情观察、出院指导、随访跟踪是促进女性更年期综合症合并高血压患者康复的有效措施.

    作者:邱婷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循证护理与案例教学方法在康复护理临床带教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分析研究循证护理与案例教学方法在康复护理临床带教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7月在我院康复科进行实习的62例护生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1例学生.给予观察组护士实施循证护理与案例教学方法,给予对照组学生实施常规教学方法,对比两组护生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教学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生的理论成绩为(97.12±1.23)分,操作成绩为(95.03±1.55)分,教学满意度为96.78%;对照组护生的理论成绩为(80.23±1.77)分,操作成绩为(79.13±1.74)分,教学满意度为80.65%;组间比较,差异显著,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康复科护生实施循证护理结合案例教学的方式带教,可显著提升护生的理论成绩以及操作成绩,使其能够更好的应对未来的护理工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琴琴;吴德雁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吸入与茶碱控释片急诊治疗老年哮喘的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吸入与茶碱控释片在急诊老年哮喘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0月-2017年3月接受我院治疗的急诊老年哮喘患者70例,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35)和观察组(n=35).对照组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吸入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茶碱控释片治疗,采用德国powerCube肺功能仪对2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水平进行测定,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2组治疗前肺功能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肺1s用力呼气量、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大呼气流量及FEV1/FV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57%,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吸入联合茶碱控释片用于急诊老年哮喘患者中效果理想,有助于改善患者肺功能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罗时琴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中医“治未病”理论研究

    治未病理论是祖国医学重要的防治理论体系,这一理论对中医临床实践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鉴于此,本文将对中医治未病理论进行综述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明确研究方向.

    作者:申建权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乡镇医院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探究乡镇医院原发性高血压临床护理的措施.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所收治的3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5例,予以其健康指导、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环境护理等一系列优质护理措施;对照组15例,予以患者常规护理.随访1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血压等指标的改善情况、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等.结果:观察组的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源性猝死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实施护理措施前后,其收缩压、舒张压较实施前有所降低,但观察组的血压降低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有效的临床护理措施,可明显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改善血压,对保障患者健康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李红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浅谈手术室护理质控的方法及作用

    目的:探究手术室护理质控的方法及作用.方法:我院从2016年1月~2017年6月起我院实施手术室护理质控管理模式,选择46名护理人员作为观察组,并选取2014年6月~2015年12月未实施的护理质控模式中的46名护理人员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的护理质控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质量检查、护理安全、消毒隔离以及护理文书等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手术室护理质控措施可有效降低不良事件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张曦子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双主体互动教学在麻醉学教学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究双主体互动教学在麻醉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麻醉学进修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班和对照班,给予对照班学生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进行麻醉学课程的讲授,而给予实验班学生双主体互动教学法进行授课,分别选取46名同学行阶段性考试.结果:给予双主体互动教学法的实验班学生的考试成绩显著优于采取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的对照班学生,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麻醉学进修学生采用双主体互动模式进行教学,学生理解与掌握相关课程的效率更高,且对增长学生学习兴趣与培养相关临床思维能力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可推广应用.

    作者:沈金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小剂量催产素在延期妊娠计划分娩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对延期妊娠计划分娩的患者实施小剂量催产素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将我院收治的延期妊娠计划分娩的96例患者为研究目标(研究组),给予小剂量催产素促进分娩,同期选取自然临产的96例产妇为对照组,对其人工破膜、宫缩乏力、剖宫率和产钳助产率以及新生儿1min Apgar评分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实施后,较对照组数据显示,研究组的人工破膜、宫缩乏力、剖宫率和产钳助产率均较高,新生儿1min Apgar评分也较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小剂量催产素可以有效促进分娩,但是与自然临产相比风险较高,且容易发生出血和感染等产后并发症,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许静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小剂量米非司酮对围绝经期排卵障碍性异常子宫出血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并分析治疗围绝经期排卵障碍性异常子宫出血患者时使用小剂量米非司酮的效果.方法:收集围绝经期排卵障碍性异常子宫出血患者共50例,通过区组随机化分为对照组(25例)和观察组(25例),对照组治疗药物为25mg米非司酮,观察组为10mg米非司酮,将两组出血控制时间、完全止血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出血控制时间、完全止血时间均无显著差异,P均>0.05;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围绝经期排卵障碍性异常子宫出血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小剂量米非司酮能够使患者出血得到有效控制,而且安全性比大剂量用药更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梁金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孟鲁司特钠治疗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究孟鲁司特钠治疗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从我院哮喘 慢阻肺重叠综合征患者中选取9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基础治疗上采用孟鲁司特钠治疗,对两组治疗后的呼吸困难指数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呼吸困难指数分级情况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ACT评分为(23.12±5.48)分高于对照组,CAT评分为(16.85±3.47)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FEV1%、FEV1/FVC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患者孟鲁司特钠治疗,具有极好的治疗效果,患者的呼吸困难得到改善,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魏宗起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人性化护理应用于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手术室护理中的效果体会

    目的:观察人性化护理应用于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手术室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选取本院住院部(2016年03月25日至2017年08月11日)收治的60例老年下肢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可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即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人性化护理措施).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抑郁、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而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应用于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手术室护理中效果显著.

    作者:李术金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对献血者单采血小板后外周血小板数恢复的研究

    目的:对献血者单采血小板之后的外周血小板数恢复的研究和探讨.方法:从本站中提取2013年到2014年期间的100例献血者,在单采血小板之后的0、24、48、72、96h小时之后对外周血小板进行技术和分析统计.结果:在这100例献血者中,单采血小板1、2U后,共有60例外周血小板数下降,40例血小板并无明显下降现象.20例血小板数量还在不断上升.40例未明显下降组在单采血小板之前,单采之后的0、24、48、72、96h各组之间并无统计学意义;60例单采之后0、24h分别与其他各组之间进行比较,发现其中具有统计学意义.在单采之后0h与单采后的24h两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单采量为2结果单采之后的0h组与其他各组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单采之后24h、48h与其他两组都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单采之后24h与单采之后的48h之间相比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采之后与单采之后的72h、单采之后96h相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单采血小板之后会有部分的献血者外周血小板下降但不会太过明显,有的甚至还会很快升上来.所以,对于大部分的献血者来说,在献血之后外周血小板会降下来,但单采之后的血小板则会逐步开始恢复.所以,适量的捐献血小板,不会对献血者的身体产生影响[1].

    作者:张海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抗凝剂对富含血小板血浆质量的影响

    目的:评价抗凝剂对富含血小板血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2月到2017年1月来本院体检的20例健康人全血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分离血小板,制备富含血小板血浆,选择抗凝剂(枸橼酸钠,抗凝构橼酸葡萄糖,肝素钠,枸橼酸-茶碱-腺苷-潘生丁),于电镜下,观察血小板微观结构,并检查血浆中可溶性p-选择素浓度,观察血小板激活情况,并对富含血小板血浆激活后血浆转移生长因子释放量进行测量.结果:抗凝构橼酸葡萄糖、枸橼酸-茶碱-腺苷-潘生丁抗凝剂相比其它抗凝剂,可长时间保存血小板结构的完整性,降低血小板在制备富含血小板血浆过程中的自发激活性;枸橼酸-茶碱-腺苷-潘生丁抗凝剂对血小板的保护作用强于抗凝构橼酸葡萄糖,但其与其它两种抗凝剂可有效增加富含血小板血浆释放生长因子数量.结论:不同的抗凝剂对富含血小板血浆的生物活性及质量有不同的影响效果,其中复合剂抗凝构橼酸葡萄糖、枸橼酸-茶碱-腺苷一潘生丁能有效富含血小板血浆质量、提高其生物活性.

    作者:刘海燕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严重痔疮患者接受吻合器痔疮手术治疗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吻合器痔疮手术治疗严重痔疮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8月-2017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严重痔疮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为传统手术,共24例,观察组为吻合器痔疮手术,共26例,对比两组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吻合器痔疮手术治疗严重痔疮患者的应用效果显著,提高了治疗效果,降低了不良反应的出现,值得应用.

    作者:姜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白血病患者大剂量化疗后骨髓抑制的护理对策分析

    目的:探讨白血病患者大剂量化疗后骨髓抑制的护理对策,为改善患者的护理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0例白血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40例患者实施大剂量化疗,对患者的骨髓抑制情况进行观察,记录,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对比患者护理对策实施前后的焦虑、抑郁症状评分情况.结果:实施前,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评分分别为(20.21±1.45)分和(21.26±1.54)分相比于实施后的(10.24±1.12)分和(11.21±1.24)分,实施后明显更低.结论:通过对白血病患者大剂量化疗后骨髓抑制进行系统分析,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并实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提高化疗效果.

    作者:孙茜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空管用药与根管充填应用于乳牙牙髓炎患儿治疗中的效果

    目的:探究空管用药与根管充填应用于乳牙牙髓炎患儿治疗中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16年3月-2017年3月某市第一医院收治的60例乳牙牙髓炎患儿,设立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根管充填治疗,治疗组采用空管用药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疼痛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后,治疗组患儿的疼痛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较于对照组,治疗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更优,P<0.05说明差异统计学方面存在意义.结论:相较于根管充填,空管用药应用到牙髓炎患儿治疗中的效果更加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郭颖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蓝光治疗照射对新生儿ABO血溶性黄疸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蓝光治疗照射对新生儿ABO血溶性黄疸的疗效.方法:选取201 4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新生儿ABO血溶性黄疸患儿,以随机数表法将其平均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予以对照组患儿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基于对照组加用蓝光照射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日均胆红素下降值、胆红素水平达到正常值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后日均胆红素下降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胆红素水平达到正常值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出现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讨论:蓝光治疗照射对新生儿ABO血溶性黄疸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夏吉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优质护理用于冠心病患者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将优质护理用于冠心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医院内收治的20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受试者,根据不同护理措施分为两组:对照组100例患者为常规冠心病护理,观察组100例为优质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为97.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心绞痛发生率为13.0%,低于对照组的42.0%,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住院时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结论: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患者中应用显著能降低心绞痛发生率,患者护理满意度得到提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胡卫红;黄玲玲;陈卫芯 刊期: 2017年第09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