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外科在征兵体检中的价值和应用

柳本峰

关键词:外科, 体检, 合格
摘要:目的:探讨外科在征兵体检中价值分析.方法:我中心对参军应征男青年进行了在经过身高、体重、视力、内科、外科、耳鼻咽喉科、口腔科、心理测试等各项检查后,按征兵办要求,所有测试实行单项淘汰制.结果:各项检查后,按征兵办要求,所有测试待所有测试合格后,合格者应征入伍.不合格项目中多见的前三项分别是外科、眼科、尿常规检测、外科问题是新兵体格复检不合格的主要方面.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的研究

    目的:对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临床特点和危险因素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期间神经外科接收的400例神经外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4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和分析,记录每位患者的手术记录、基本资料和医院感染等相关情况信息,找到医院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和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本文研究的400例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当中出现医院感染的患者人数为11例,感染率为2.75%;不同的影响因素小组间患者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具有显著地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患者的感染部位不同,主要包含8例呼吸道感染(72.7%),2例切口感染(18.2),以及1例泌尿道感染(9.1%).结论:神经外科手术之后发生感染的情况和上述危险影响因素相关.强化术前、术中和术后不同时期医院的安全质量管理,保证全部医疗设备在使用时处于无菌状态,同时医生需尽可能降低手术时间,此外手术之前对患者使用适量的抗生素可以有效控制患者感染灶,从而显著降低患者的神经外科手术医院感染几率.

    作者:曾科;雍文盛;李宁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PFNA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不稳定型骨折的效果研究及分析

    目的:分析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系统(PFNA)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不稳定型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7年1月期间在本院行手术治疗的50例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PFNA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患者行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优良率(81.08%)显著高于对照组(64.00%),组间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00%)显著低于对照组(24.00%),组间差异P<0.05.结论: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高龄患者采取PFNA内固定术效果可靠,术后并发症风险较低,临床应用安全可靠.

    作者:李佳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女性更年期综合征合并高血压非药物治疗的护理体会

    通过对女性更年期综合症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护理体会,认为加强心理护理、饮食指导、保证睡眠、病情观察、出院指导、随访跟踪是促进女性更年期综合症合并高血压患者康复的有效措施.

    作者:邱婷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1例Graves病患者反复发生低血糖症的回顾性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Graves病患者反复发生低血糖症的原因.方法:对1例Graves病患者反复发生低血糖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并从低血糖症的病因、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的并发症、抗甲状腺药物的不良反应,结合患者病情的发展演变进行分析.结果:36岁女性患者,使用甲巯咪唑抗甲亢治疗后反复出现低血糖反应,甚至发生昏迷,停用甲巯咪唑后低血糖反应逐渐减少和消失.结论:Graves病患者有必要常规检测胰岛素自身抗体,该抗体阳性时应尽量避免使用甲巯咪唑,慎用普萘洛尔,尽早行1311治疗.

    作者:王晓春;刘兰;李明泽;张旋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亚低温在颅脑创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亚低温在颅脑创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取2014年5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颅脑创伤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0例,男27例,女13例,年龄(16-68)岁,平均(35.7±5.2)岁.观察组40例,男25例,女15例,年龄(18-54)岁,平均(37.3±5.6).对照组采用颅脑创伤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亚低温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并探讨亚低温的影响.结果:观察组预后良好率为8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P<0.05);观察组治疗后BI、FM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亚低温疗法应用于颅脑创伤疗效显著,减少治疗对内脏功能的伤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徐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应用中医护理路径对乳腺癌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应用中医护理路径对乳腺癌患者的临床效果研究.方法:将收治的6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非盲选的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应用中医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与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各项临床指标与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通过应用中医护理路径效果明显,有效改善患者临床指标,治疗费用不高,值得有效推广.

    作者:陈红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护理干预和温馨助产对减少产后出血与提高产妇满意度的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和温馨助产对减少产后出血与提高产妇满意度的效果.方法:选取我科室初产孕妇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60例一组,对照组孕妇采用常规护理手段,研究组孕妇采取温馨助产和优质护理干预,后对比两组孕妇产时出血量、产后2h出血量以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孕妇产时、产后2h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孕妇(P<0.05);在对护理服务的评价上,研究组也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和温馨助产能显著减少产后出血和提高产妇满意度,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王爱静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临床护理教学路径在实践教学中的建立与应用探索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教学路径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临床路径的启示下,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7月于我院实习的40名护生对其进行临床护理教学路径,使用自制的教学满意度量表对学生与带教老师的满意度及教学质量进行评价.结果:护生与带教老师对临床护理教学路径表的满意度较高.结论:临床护理教学路径在实践教学中的建立与应用,不仅使教学目标明确,还能提高护生对带教教学的满意度与临床的教学质量,效果确切.

    作者:杨芸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妇产科产后出血病患的临床护理手段和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12月到2016年12月收治的140例产后出血病患随机分70例为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余下70例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急救护理的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病患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和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病患相比,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辅以急救护理的观察组病患的完全止血时间和出血量显著较少,且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病患的并发症发生率都较低.结论:根据病患产后出血的具体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急救护理手段,可以显著减少病患止血时间和出血量,且安全性较高,具有临床广泛推广价值.

    作者:李丽;任群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护理在骨盆骨折患者术后留置导尿护理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研究舒适护理在骨盆骨折患者术后留置导尿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筛选出本社区医院2015年6月到2017年6月收治的60例骨盆骨折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常规组与舒适组各30例,常规组应用常规护理,舒适组应用舒适护理,对比其应用效果.结果:常规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是23.3%,舒适组是10.0%,舒适组低于常规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SAS、SDS评分,舒适组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舒适护理在骨盆骨折患者术后留置导尿护理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明显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且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值得推行.

    作者:朱黎霞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优质护理在乳腺癌患者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在手术室护理过程中,观察优质护理模式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60例乳腺癌根治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字奇偶法分组.对照组(30例):常规护理;观察组(30例):优质护理;对护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同对照组乳腺癌患者护理质量评分对比,观察组显著提高(P<0.05);同对照组乳腺癌患者SDS评分以及SAS评分结果比较,观察组显著降低(P<0.05);同对照组乳腺癌患者护理工作满意度对比,观察组显著提高(P<0.05).结论:针对乳腺癌手术患者合理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工作,使患者情绪稳定,从而有利于手术的顺利实施,术后并发症减少,促进患者尽早康复,使得手术室护理质量评分以及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度显著提高.

    作者:刘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防城港市330例肺结核患者耐药状况分析

    目的:了解防城港市肺结核病耐药情况,为提高耐药结核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本市2015 201 6年结核病患者330株临床分离株,按WHO推荐的比例法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和菌型鉴定.结果:进行临床药敏试验的330株结核分枝杆菌,一线耐药率16.06%,总耐药率18.48%、单耐药率7.27%,多耐药率2.73%,耐多药率5.45%、全耐药1例(0.30%).结核分枝杆菌对SM、INH、RFP、OFX、EMB、Km、CM、PAS的耐药率依次由高到低.结论:防城港市结核病患者的耐药情况明显好于全国,与广西耐药水平持平,但结核分枝杆菌总耐多药率和耐多药率仍较高,应引起高度重视,仍应加强结核药物的使用管理,进一步降低结核病耐药水平.

    作者:严芝光;陈耀艳;张丽娟;谢梅英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化风丹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的鉴别研究

    目的:建立化风丹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的鉴别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watersT3 C18(250mm×4.6mm,5umn)为色谱柱,以乙腈-0.05%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30℃;检测波长220nm,建立遵义万胜药业和廖元和堂药业所生产的化风丹HPLC指纹图谱共有模式,并对两家药厂各生产的5批次的化风丹进行相似度比较.结果:化风丹HPLC指纹图谱标定为22个共有峰,两个药厂各生产的5批化风丹的相似度均大于0.90.结论:建立的指纹图谱检测方法灵敏度高,重复性好,能够更有效全面的控制该产品的质量.

    作者:张强;魏玲;赵涛;万小青;陈有丽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甲硝唑栓联合结合雌激素软膏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可行性研究

    目的:研究甲硝唑栓联合结合雌激素软膏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到2017年4月间本院收治的84例老年性阴道炎患者其临床资料,按来院治疗的先后顺序进行随机分组,42例对照组患者单用甲硝唑栓治疗,另外42例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结合雌激素软膏治疗,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获得的治疗效果90.5%明显要好于对照组的54.8% (P<0.05),而且实验组各项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情况皆要优于对照组(P<0.05),另外实验组患者血清促卵泡生成素和雌二醇水平皆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硝唑栓联合结合雌激素软膏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效果显著,有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与体征.

    作者:程凤英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探讨人性化护理干预在急性阑尾炎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目的:回顾性分析人性化护理干预在急性阑尾炎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自2015年2月至2017年4月接受诊治的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64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入院登记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护理措施,实验组给予常规基础护理联合人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96.88%,对照组护理满意率为81.25%,实验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5.63%;实验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13%;实验组出现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给予常规基础护理联合人性化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病情,缓解患者的痛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拉近护患之间的距离,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曹文霞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硬膜外分娩镇痛中的效果、新生儿的Apgar的影响

    目的:研究分析对分娩产妇应用不同剂量舒芬太尼与罗哌卡因复合作用的镇痛效果以及新生儿Apgar的影响.方法:我院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接收的临产产妇184例,根据给药剂量,将产妇分为Ⅰ组、Ⅱ组、Ⅲ组以及Ⅳ组,每组各46例,其中Ⅰ组为3μg,Ⅱ组为4μg,Ⅲ组为5μg,Ⅳ组为6μg,比较两组镇痛效果以及新生儿Apgar情况.结果:Ⅱ组、Ⅲ组以及Ⅳ组的镇痛效果要优于Ⅰ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四组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妇分娩的过程中,较大剂量的舒芬太尼符合罗哌卡因的镇痛效果十分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张廷桓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人性化护理对产妇分娩方式及分娩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对产妇分娩方式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于2015年3月-2016年5月收治的200例临产妇,按随机分组的方式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人性化护理模式,对比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及分娩结局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产程时间、产后2h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阴道分娩的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1);新生儿Apgar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未发生围生儿死亡的现象.结论:人性化护理可以改善产妇的分娩方式,增加阴道分娩顺产的几率,降低母婴并发症,确保了母婴的安全.

    作者:刘显丽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人性化护理应用于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手术室护理中的效果体会

    目的:观察人性化护理应用于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手术室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选取本院住院部(2016年03月25日至2017年08月11日)收治的60例老年下肢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可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即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人性化护理措施).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抑郁、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而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应用于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手术室护理中效果显著.

    作者:李术金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膀胱癌微创手术及开放膀胱部分切除术疗效对比

    目的:对比微创手术与开放膀胱部分切除术治疗膀胱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88例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2例用开放膀胱部分切除术,观察组46例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拔导尿管的时间等手术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膀胱穿孔、闭孔神经反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尿道狭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微创手术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膀胱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但手术过程中要注意控制电切深度,并应降低电流强度,防止闭孔神经反射引起膀胱穿孔.

    作者:范学彬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护理管理在口腔科门诊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作用研究

    目的:探究口腔科门诊在使用护理管理后对医院感染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6-2016.5(观察组)对口腔科门诊实施护理管理,与2014.6-2015.5(对照组)未实施护理管理展开对比分析,探究实施护理管理后对医院感染的影响.结果:在院内感染发生率上观察组(3.00%)显著比对照组(17.00%)低(x2=10.889,P<0.05).结论:护理管理在口腔科门诊应用中,能显著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具有推广及应用价值.

    作者:丁桂英 刊期: 2017年第09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