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重症细菌性角膜炎和结膜炎的临床观察

赵衡

关键词:左氧氟沙星滴眼液, 重症细菌性角膜炎, 重症细菌性结膜炎, 治疗效果
摘要:目的:探析采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重症细菌性角膜炎和结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于2016年4月到2017年4月,随机选取40例重症细菌性角膜炎和结膜炎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和观察组(20例).对照组进行诺氟沙星滴眼液治疗,观察组采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对比治疗效果,观察患者有无不良反应发生.结果:对40例患者结膜囊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两组患者的细菌数量都有所减少,患者的症状也有所改善,但是观察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100.0%)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90.0%).差异显著,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无明显的不良反应情况,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重症细菌性角膜炎和结膜炎患者采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临床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广泛使用.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和剜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采用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与剜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前列腺增生患者中随机选取94例,采用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治疗对照组患者,应用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达显效、有效疗效等级的患者共计45例明显多于对照组37例,临床治疗有效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8.104,P<0.05).结论:前列腺增生采用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治疗能取得显著疗效.

    作者:张勇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胎心监护对150例胎儿窘迫诊断的临床评价

    目的:探讨胎心监护对胎儿窘迫的诊断效果.方法:150例胎儿窘迫产妇在分娩前均接受胎心监护检查,记录其产前胎心监护检查结果、产后新生儿Apgar评分情况、羊水污染情况、分娩方式等数据,将所得数据输入SPSS统计学软件后给予相关分析并得出结论.结果:150例胎儿宫内窘迫产妇实施剖宫产几率高达72.67%[1],其中42.67产妇发生羊水污染、新生儿窒息几率为30.00%;胎心监护图形异常情况以变异减速+晚期减速发生率高(48.00%),其他还包括频繁早期减速(6.67%)、胎心过缓(34.00%)、胎心过速(11.33%);胎心监护图形显示变异减速+晚期减速的胎儿窘迫产妇发生剖宫产几率高这90.28%、羊水污染几率高达70.83%,数据对比P<0.05.结论:胎心监护对胎儿窘迫具有一定的临床诊断价值,临床医生应准确掌握胎儿窘迫产妇胎心监护特点,结合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判断病情并提供针对性的处理措施,有利于保障围生儿健康及生命安全.

    作者:刘晓燕;王慧青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治疗中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的临床效果

    目的:本次实验课题主要探讨针对性护理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范围限定在我院201 5年1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80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针对性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以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采用针对性护理,能够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并发症发生几率,值得推广.

    作者:吴迎春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大承气汤加味保留灌肠治疗晚期癌症患者便秘疗效

    目的:观察大承气汤加味保留灌肠治疗癌症晚期患者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癌症晚期便秘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给以大承气汤灌肠保留灌肠,对照组给以温盐水+石蜡油灌肠,连续7天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便秘、腹胀、纳差等改善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有效率90.2%,对照组56%,两者具有显著差异.结论:加味大承气汤可促进直肠肿瘤患者术后肠道功能恢复.

    作者:周文静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持续性被动运动锻炼与护理康复用于促进膝部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中的效果

    目的:探讨持续性被动运动锻炼与康复护理对膝部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94例膝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实施手术治疗.随机分组:对照组47例,术后实施康复护理;观察组47例,术后实施持续性被动运动锻炼及康复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术后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估和对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术后膝关节功能优良率明显更高,结果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持续性被动运动锻炼和康复护理在膝部骨折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能够有效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护理模式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张慧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动态血压监测的体会

    动态血压监测可以全面反应不同时段、不同体位、多种状态下的血压水平、血压变异性和昼夜节律是否异常,监测前应先测量双上臂血压,不应常规选择非优势臂测压,防止高血压患者的漏诊和血压水平的错误判断.临床医师分析动态血压监测报告时应细看测量数据明细,关注测量时体位、活动状态的变化,详细询问其病史及降压药物等使用情况,进而综合分析后再决定其治疗方案和血压控制水平,以期达到精准、合理有效的个体化诊疗.

    作者:王晓春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精细化药房管理模式应用于医院门诊药房工作的效果

    目的:总结医院门诊药房工作中开展精细化药房管理模式的具体方法以及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门诊药房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比较开展精细化药房管理模式之前以及之后的门诊药房工作效果和患者满意度情况,将所得各项数值进行统计学计算.结果:开展精细化药房管理模式之后,门诊药房的工作效率明显升高,和开展之前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开展精细化药房管理模式之后,患者的满意度显著升高,和开展之前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医院门诊药房工作中应用精细化药房管理模式,可以显著提升处方调配效率以及患者满意度情况,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小妹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观察羟考酮注射液用于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目的:探讨羟考酮注射液用于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至我院就诊的202例给予剖宫产手术的产妇,(2016年1月20日-2016年7月20日),对两组均给予硬膜外麻醉,其中对常规组给予吗啡镇痛,对实验组给予羟考酮注射液镇痛,对比两组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术后6h、24h、48h的宫缩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术后切口痛评分与Ramsay评分相比常规组低,但比较组间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常规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3.86%与67.33%,P<0.05.结论:对给予剖宫产术的产妇采用羟考酮注射液术后镇痛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均较高,值得实践推广.

    作者:李书鸿;贺述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小腿断肢再植的临床探讨

    目的:对小腿断肢再植的临床疗效进行总结.方法:对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6例小腿离断伤患者行断肢再植术,并对这16例小腿离断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还要对再植患者的成活率以及社会经济学和功能恢复等情况进行更全面的分析,其中社会经济学包括住院时长以及再次手术次数和再植患者回归正常生活所需时间.结果:这16例进行再植手术的患者的再植成活率为100%,他们的住院时间为24天~90天,平均住院的天数为36.7天,手术的次数在2次~5次之间,平均的手术次数为3.1次.他们需要7个月~22个月可以回归正常生活,回归正常生活的平均时间为10.6个月.依据Chen功能分级来判断患者的功能恢复情况,其中有9例进行再植手术患者的功能恢复为优,有6例进行再植手术患者的功能恢复为良,还有1例进行再植手术患者的功能恢复为可.结论:对小腿离断伤患者进行再植手术这一过程十分复杂,并且对小腿离断伤患者进行再植手术与之前的截肢安装假肢相比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概率更高,并且患者以及患者家属会面临巨大的经济负担,进行再植手术不但花费较高,而且治疗的时间也非常长,还存在功能恢复差强人意的弊端.但是如果有优秀的团队进行合作,就能够予以患者进行再植手术更有力的保障,在加上相关的手术人员能够选择合适的病例,同时能够正确的预见以及处理小腿离断伤患者的并发症,就能够使小腿断肢再植取得很好的效果.

    作者:陈大中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他汀类联合心血管药物治疗心血管病患者的临床效果

    心血管疾病为临床常见疾病之一,指由于血液黏稠、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等引起的心脏发生出血性或缺血性的疾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质量.他汀类药物是临床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主要药物之一.在治疗心血管疾病方面,他汀类药物具有比较理想的疗效,能有效降低血胆固醇及脂蛋白水平,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命质量.

    作者:徐惠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体重管理分析

    目的:分析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体重管理的方式以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体重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再住院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心功能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示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体重管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并降低患者再住院率,提高患者预后生活水平,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蔡钰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优质护理服务预防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研究围术期护理对预防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 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接受常规护理的438例髋膝关节置换者作为对照组,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接受优质护理服务干预的452例髋膝关节置换者作为护理干预组.回顾性分析髋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切口愈合情况,患者出院时的护理满意度情况,术后3月的血常规、血沉以及CRP情况,术后3月内发生假体周围感染的情况.结果:护理干预组的切口甲级愈合率(96.02%)高于对照组(86.30%);护理干预组1例发生假体周围感染,对照组4例发生假体周围感染;术后3月两组的白细胞计数与血沉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干预组的CRP(5.23±1.01)低于对照组(9.23±1.1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护理干预组患者对围手术期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优质护理服务不仅利于降低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的发生率,而且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蔡英丽;曾令琼;周雪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管理现状与发展

    在整个公共卫生体系中,乡镇卫生院属于基础的组成部分,其对于农村传染病的预防、公共卫生知识普及、农村居民健康水平的提升都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由于我国人口多,分布范围大,乡镇管理难度大,因此当前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管理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具体就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同时提出往后的发展方向.

    作者:施洪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护理管理在口腔科门诊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作用研究

    目的:探究口腔科门诊在使用护理管理后对医院感染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6-2016.5(观察组)对口腔科门诊实施护理管理,与2014.6-2015.5(对照组)未实施护理管理展开对比分析,探究实施护理管理后对医院感染的影响.结果:在院内感染发生率上观察组(3.00%)显著比对照组(17.00%)低(x2=10.889,P<0.05).结论:护理管理在口腔科门诊应用中,能显著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具有推广及应用价值.

    作者:丁桂英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浅谈手术室护理质控的方法及作用

    目的:探究手术室护理质控的方法及作用.方法:我院从2016年1月~2017年6月起我院实施手术室护理质控管理模式,选择46名护理人员作为观察组,并选取2014年6月~2015年12月未实施的护理质控模式中的46名护理人员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的护理质控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质量检查、护理安全、消毒隔离以及护理文书等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手术室护理质控措施可有效降低不良事件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张曦子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循证护理在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循证护理在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于201 5年3月-2016年5月收治的100例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以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循证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住院时间以及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0%;观察组患儿的平均住院天数为7.46±1.88,对照组患儿的平均住院天数为13.58±2.91;观察组患儿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为100%,对照组患儿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为82%.两组患儿在上述各种临床表现中均体现出显著差异(P<0.05).结论:循证护理可以小猪提高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的治疗效果,提升患儿家属满意度,缩短患儿的平均住院时间,具有良好了临床价值.

    作者:张霞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行动导向教学在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并研究行动导向教学在基础护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将我校护理专业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共选取了120名学生,征得学生同意后,随机将其划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两组学生各为60名,其中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方式来予以教学,实验组采取行动导向教学来予以教学,待研究结束后让学生实施单元操作理论以及技能的考核,同时利用批判性思维测试量表与自行所设计的教学效果评价问卷来对学生实施调查.结果:经研究,实验组学生单元操作理论以及理论成绩明显要比对照组高,且批判性思维测试评分也比对照组高,二者所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行动导向教学有利于提高实验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有利于提高护生的操作技能,有利于培养护生的自学能力及评判性思维能力.

    作者:高思思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联合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护理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联合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7年8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40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都采取米托蒽醌,阿糖胞苷二药联合使用的治疗方法,入选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20例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比分析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联合治疗的方法并结合有效的护理措施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能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医学推广.

    作者:王馨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产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调查与防范对策

    目的:对产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以及防范护理对策进行详细探究.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取201 5年5月至2017年5月本院收治的60例产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30例患者未实施不安全因素防范护理措施,将其作为对照组;另外30例患者实施不安全因素防范护理措施,将其作为观察组.对患者在产科护理过程中的不安全事件进行分析,并对不安全事件的产生原因进行分类统计分析.有针对性的采取产科护理不安全因素防范护理措施,对护理效果进行统计和比较.结果:在产科护理过程中,常见的不安全因素包括护理人员因素、患者及家属因素以及病房设施不当.在对所有患者实施前后,对不安全事件的发生率进行统计,在实施不安全因素防范措施前,不安全事件发生率为(24/30)80.00%,在对实施不安全因素防范措施后,不安全事件发生率为(3/30)10.00%,实施防范措施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科护理过程中,不安全因素的种类有很多种,对此,需要对产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进行详细分析,并以此为依据采取有效的不安全因素防范护理措施,这样才能够有效预防产科护理不安全事件的发生率,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提升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对于产科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王丽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肛肠手术后直肠出血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肛肠手术后直肠出血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接收的肛肠手术后直肠出血患者73例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点,探讨治疗及预防措施.结果:直肠出血主要发生于肛瘘切开手术后,占43.8%(32/73);发生于术后(5.2±0.4)d;直肠出血量(131.7±80.2)m1;经治疗后,无患者死亡,住院时间(19.4±2.9)d;直肠出血发生原因前三位为:创面压迫不足26.0%(19/73)、术后活动动作较大15.1%(11/73)、未及时处理血管丰富位置的切口13.7%(10/73).结论:肛肠术后直肠出血的引发原因比较多,临床应针对原因制定相应的预防及治疗对策,促使患者术后尽早康复出院,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邓晓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