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PDA扫描核对技术在护士安全用药中的应用

李雪芬

关键词:PDA扫描核对技术, 护士, 安全用药
摘要:目的:讨论PDA扫描核对技术在护士安全用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4个骨创伤科病房进行研究,其中对照组的2个病房中实行传统核对方法,在实验组的2个病房中进行PDA扫描核对技术核对方法,病例均选自2015年6月到2016年6月期间.结果:在对照组中共进行3541次护士给药,在实验组中共进行3842次护士给药.实验组中出现非时间的药物执行错误少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给药的时间错误率小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骨创伤科病房实行PDA扫描核对技术,可以有效减少护士给药的错误发生率,从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临床路径教学法在外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观察临床路径在外科护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0名实习护生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临床路径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法,实习结束时分别对两组综合成绩进行考核并对带教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临床路径组综合成绩及教学满意度均优于传统带教组(P<0.05).结论:临床路径教学法应用于外科护理实践教学中可显著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周静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氟米龙(0.02%)眼液联合依美斯汀眼液治疗过敏性结膜炎疗效观察

    过敏性结膜炎又称为免疫性结膜炎,是结膜对外界过敏原的一种超敏性免疫反应.本病存在病程长短不一,反复发作,不易根治等特点.本文通过收集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祥云县人民医院眼科门诊各种类型的过敏性结膜炎患者共46人;随机分为观察组23人,对照组23人.对照组仅使用富马酸依美斯汀眼液联合人工泪液治疗方案,观察组使用富马酸依美斯汀眼液联合氟米龙(0.02%)眼液治疗方案;分别对用药后1周、2周、1月患者的疗效做以下疗效观察.

    作者:杨雪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针对性护理干预在子宫肌瘤围手术期的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并解析针对性护理干预在子宫肌瘤围手术期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6年12月期间我院收诊的60例子宫肌瘤患者,全部患者都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治疗方法,参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围术期护理模式,参照观察组患者在围术期不同时段的临床症状与患者体质状况,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对本次护理服务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治疗费用均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观察组患者对本次服务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在子宫肌瘤围手术期的应用,能够显著减轻患者痛苦,优化临床治疗效果与护患关系具有推广与普及价值.

    作者:刘震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实施综合护理的实效性评价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7年6月在本医院住院接受治疗的老年AMI患者86例,利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2组,各43例.干预组患者治疗过程中接受综合护理,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统计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卧床时间和住院费用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在护理结束后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干预组与对照组两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心律失常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护理满意度为95.3%(41/43),对照组为74.4%(32/43),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BC模式对老年AMI患者的康复具有明显促进作用,有助于减少心律失常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黄玲玲;方英姿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生存质量的研究现状

    通过了解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患者生存质量研究现状,为促进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的身心健康,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作者:张龙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亚低温在颅脑创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亚低温在颅脑创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取2014年5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颅脑创伤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0例,男27例,女13例,年龄(16-68)岁,平均(35.7±5.2)岁.观察组40例,男25例,女15例,年龄(18-54)岁,平均(37.3±5.6).对照组采用颅脑创伤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亚低温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并探讨亚低温的影响.结果:观察组预后良好率为8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P<0.05);观察组治疗后BI、FM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亚低温疗法应用于颅脑创伤疗效显著,减少治疗对内脏功能的伤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徐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平喘止咳汤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析慢阻肺急性加重期实施平喘止咳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在我院(通过诊断后)确诊为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76例纳为本组参研的样本,遵循双盲法分组标准均分成参照组与干预组,前者实施常规抗炎、平喘、化痰治疗;后者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之上实施平喘止咳汤治疗.经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疗效及血气指标改善的优劣.结果:干预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2.1%显著高于参照组73.7%,且血气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参照组,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明显,P<0.05,有临床可比性.结论: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实施平喘止咳汤治疗效果确切,值得推荐.

    作者:刘丽;李文昌;金兰花;李刚;何俊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温经汤加减治疗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型)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探究及研究温经汤加减治疗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型)的临床疗效,以供参考.方法:选取2013年2月到2017年3月之间本院所接收的原发性痛经患者32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与治疗组,两组的患者数均为16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布洛芬缓释胶囊进行治疗,给予治疗组患者温经汤加减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与中医症状改善率.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56.3%,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8%,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低于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中医症状改善率明显低于治疗组患者的中医症状改善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经汤加减能够有效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提高治疗的总有效率,使患者的中医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与使用.

    作者:靳钦英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中药制剂的质量控制措施研究

    中药制剂是我国医学中很重要的药品分类,在药品中占很大一部分,也是患者接受治疗的重要药剂,中药制剂的质量与患者的身体健康有着重要的关系.现代社会的中药制剂质量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中药药材的发展和进一步应用研究也因此受到医学界得到普遍关注.中药制剂的质量受到中药药材质量和其他人为因素的影响,所以想要提高其质量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保障中药制剂的安全性和质量,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本文就针对中药制剂的质量安全控制进行探讨,提高我国的中药制剂质量安全.

    作者:谷任君;高红国;刘敏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加温雾化吸氧装置在危重患者气道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加温雾化吸氧装置在危重患者气道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3月-2016年4月收治的90例危重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两组,其中45例患者采取常规吸氧装置作为对照组,另45例患者采取加温雾化吸氧装置作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93.33%比对照组82.22%高(P<0.05);研究组患者痰液粘稠度Ⅰ级发生率比对照组多;且并发症发生率均比对照组少;研究组血氧饱和度水平比对照组高,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温雾化吸氧装置在危重患者气道管理中效果显著,明显改善患者气道湿化情况,促进分泌物排出,安全性较高,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有推广及应用的价值.

    作者:闫雪山;崔微艳;郭梅萍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早期胃癌采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和黏膜切除术治疗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对比分析早期胃癌采用内镜粘膜下剥离术和粘膜切除术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早期胃癌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16年7月~2017年7月,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23例患者,对照组应用粘膜切除术,观察组应用内镜下粘膜剥离术,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病灶切除率及治愈切除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病灶切除率、治疗切除率、手术时间等方面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相比于粘膜切除术,应用内镜粘膜下剥离术治疗早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普及.

    作者:谭新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优质护理在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目的:研究优质护理模式在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5月5日~2016年5月5日我院收治的120例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患者,将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优质护理.结果:研究组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体重指数上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在住院时间上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患者应用优质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缩短住院时间,提高生活质量,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徐克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新辅助化疗结合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用于临床治疗进展期胃癌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新辅助化疗结合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用于临床治疗进展期胃癌的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0月至2016年10月于我院肿瘤外科就诊的进展期胃癌患者,共98例,按进入医院的编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用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新辅05)疗结合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化疗后观察组的临床分期明显比化疗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4.49%和30.61%,观察组术后1年的存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治疗进展期胃癌的过程中,应用新辅助化疗结合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能够明显增强治疗效果,促进肿瘤临床分期的降低和术后1年存活率的显著提高,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李生栋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神经内科门诊抑郁障碍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分析神经内科门诊抑郁障碍患者的临床特点,为治疗提供临床参考.方法:以我院2013年1月-2016年12神经内科门诊收治的536例患者为观察研究对象,分析其临床资料,并对抑郁障碍患者的发病特点进行总结.结果:本组640例患者,门诊初诊抑郁障碍患病率为10.94%,其中女性、中年、无业及退休者所占比重较高;约68.57%抑郁障碍患者主诉头晕、头痛与失眠;HAMD平均评分为(16.8±4.1)分,以轻中度抑郁为主.结论:神经内科门诊抑郁障碍患者发病率较高,临床症状主要以头晕、头痛及失眠为主,临床实践中应关注患者的临床特点,采取针对性的诊治措施,以此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杨博;王妍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胎膜早破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产生原因分析以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92例胎膜早破产妇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6例,首先对其胎膜早破原因进行统计分析,再分别采用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妇新生儿结局以及分娩情况.结果:经过对我院92例产妇,胎膜早破原因进行调查,可知胎膜早破原因有营养不良、羊水过多、胎头位置不正、生殖道感染、宫口松弛.观察组产妇顺产率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新生儿结局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造成胎膜早破的原因较多,并根据患者自身情况进行治疗和护理,而应用优质护理可减少剖腹产,改善新生儿结局,值得推广.

    作者:李红波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肠内外营养单用或序贯联用对重症监护室高龄患者营养状况观察及其对临床预后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肠内外营养单用或序贯联用对重症监护室高龄患者营养状况观察及其对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6年5月本院ICU收治的120例高龄患者,患者随机分为三组,肠内营养组选择鼻饲管方式,肠外营养组选择中心静脉置管方式,序贯联合组将肠外营养组支持方式与肠内营养组支持方式结合在一起应用,对比三组患者治疗前后营养状况指标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在营养状况方面,三组患者治疗后营养状况均存在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序贯联合组高于肠外营养组,肠外营养组高于肠内营养组(P<0.05);在并发症情况方面,肠内营养组患者与序贯联合组患者并发症情况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肠内营养组患者与序贯联合组患者并发症情况均好于肠外营养组患者(P<0.05).结论:肠内外序贯联合营养支持方式可以显著改善患者营养状况,不会加重患者并发症情况,可以起到优势互补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亭亭;张振华;孙汉雷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人文护理关怀教学模式在护理临床教学中的开展实践

    目的:在护理临床教学中应用人文护理关怀教学模式的影响效果探究.方法:将36名护理实习生作为本次观察对象,并采用人文护理关怀教学模式对其进行临床护理教学,对护理实习生教学前后的人文关怀品质以及关爱能力状况等进行观察对比.结果:教学后护理实习生的人文关怀品质以及关爱能力状况均有所提高,且与教学前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护理临床教学中应用人文护理关怀教学模式对护理实习生进行教学,可以较好地提高护理实习生的人文关怀品质和能力,适合应用.

    作者:王廷珍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皮肤科在职业健康监护中的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皮肤科检查在职业健康监护中的价值及其重要意义.本文通过职业健康检查内容,统计分析职业健康危害因素在职业性皮肤病中的种类和数量,针对职业性皮肤病致病因素多,发病机率高,涉及面广的特点,加强职业性皮肤病的健康监护.

    作者:柳本峰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PDA扫描核对技术在护士安全用药中的应用

    目的:讨论PDA扫描核对技术在护士安全用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4个骨创伤科病房进行研究,其中对照组的2个病房中实行传统核对方法,在实验组的2个病房中进行PDA扫描核对技术核对方法,病例均选自2015年6月到2016年6月期间.结果:在对照组中共进行3541次护士给药,在实验组中共进行3842次护士给药.实验组中出现非时间的药物执行错误少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给药的时间错误率小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骨创伤科病房实行PDA扫描核对技术,可以有效减少护士给药的错误发生率,从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李雪芬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危险因素进行详细分析.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取本院2015年9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发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在本次研究中,对所有患者进行眼底检查和实验室检查,采用问卷研究形式,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详细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在性别、年龄、血脂以及体质量方面,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在糖尿病病程、运动量、饮食、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用药种类等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上所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的相关危险有很多种,对此,需要对患者进行实验室检查和眼底检查,通过综合检查分析,判断患者的致病危险因素,并依次为依据,对患者给予针对性治疗措施,促进患者预后.

    作者:娄雪菲 刊期: 2017年第09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