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一起误食曼陀罗叶引起食物中毒的调查报告

徐世强;曾庆娟

关键词:曼陀罗叶, 食物中毒, 调查报告
摘要:目的:总结食物中毒处置经验,为预防此类食物中毒提供借鉴.方法:采用流行病学及卫生学现场调查,实验室检测.结果:3人中毒者均属于食用了采摘的曼陀罗叶引起的食物中毒.结论:经流行病调查、实验室检测,结合中药专家对叶片的形态学鉴定,本次食物中毒确认为误食曼陀罗叶引起,建议加强对曼陀罗种植的管理.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28号胃管行结肠减压在腹腔内高压危重患者中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采用28号胃管对腹腔内高压危重患者行结肠减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2~2017.3该院64例腹腔内高压危重患者,按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平分为常规、研究组,人数32例.采用传统肛门管对常规组患者行结肠减压,研究组患者则采用28号胃管行结肠减压,并将两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6.87%,常规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78.13%,P<0.05.结论:相较于常规肛门管,采用28号胃管对腹腔内高压危重患者行结肠减压,可有效降低患者腹内压,进一步提升临床疗效,具备临床意义与价值.

    作者:郭梅萍;刘亚波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品管圈在急诊耗材管理应用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急诊耗材管理应用效果.方法:选用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我院进行工作的35名急诊科工作人员为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期间我院进行工作的35名急诊科工作人员为观察组,实施品管圈管理,对比两组耗材管理情况.结果:两组的耗材浪费率分别为3.31%和14.52%,观察组明显更低,两组的耗材利用水平、满意度进行比较,观察组的耗材利用水平、满意度明显更高.结论:品管圈在急诊耗材管理应用效果显著,耗材的浪费率明显降低,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和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袁琦;钟翠玉;谢媛;韩雪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医院高层次人才培养机制的政策研究和效果评价

    首都儿科研究所是北京市属的一家三甲儿科专科医院,自2008年以来所党委制定了《首都儿科研究所重点学科和高层次人才发展规划》.本文主要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总结落实规划期间采取人才培养的各项措施,分析人才培养取得的成绩,评价各项措施的效果和发挥的作用,提出细化培养定位和方向、提供资助经费的使用效率、建立专业内的高层次人才梯队、加强人才的宣传力度、深化“导师制”、做好遴选淘汰的统筹指导等建议.

    作者:郭晓雁;陈宇;卢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产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调查与防范对策

    目的:对产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以及防范护理对策进行详细探究.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取201 5年5月至2017年5月本院收治的60例产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30例患者未实施不安全因素防范护理措施,将其作为对照组;另外30例患者实施不安全因素防范护理措施,将其作为观察组.对患者在产科护理过程中的不安全事件进行分析,并对不安全事件的产生原因进行分类统计分析.有针对性的采取产科护理不安全因素防范护理措施,对护理效果进行统计和比较.结果:在产科护理过程中,常见的不安全因素包括护理人员因素、患者及家属因素以及病房设施不当.在对所有患者实施前后,对不安全事件的发生率进行统计,在实施不安全因素防范措施前,不安全事件发生率为(24/30)80.00%,在对实施不安全因素防范措施后,不安全事件发生率为(3/30)10.00%,实施防范措施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科护理过程中,不安全因素的种类有很多种,对此,需要对产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进行详细分析,并以此为依据采取有效的不安全因素防范护理措施,这样才能够有效预防产科护理不安全事件的发生率,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提升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对于产科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王丽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临床护理教学路径在实践教学中的建立与应用探索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教学路径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临床路径的启示下,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7月于我院实习的40名护生对其进行临床护理教学路径,使用自制的教学满意度量表对学生与带教老师的满意度及教学质量进行评价.结果:护生与带教老师对临床护理教学路径表的满意度较高.结论:临床护理教学路径在实践教学中的建立与应用,不仅使教学目标明确,还能提高护生对带教教学的满意度与临床的教学质量,效果确切.

    作者:杨芸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损伤控制理论在骨盆骨折患者急诊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损伤控制理论在骨盆骨折患者急诊护理中的具体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2015年3月到2017年3月收治的100例骨盆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患者应用损伤控制理论指导进行急诊护理;5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及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送诊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长都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高于对照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损伤控制理论应用于骨盆骨折患者的临床急诊护理,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提高治愈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钟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尼莫地平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平均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并加用尼莫地平.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水肿带体积、血肿体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残疾评分.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400,P<0.05);观察组患者水肿带体积、血肿体积均小于对照组(P<0.05);且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残疾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尼莫地平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沈琴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PFNA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不稳定型骨折的效果研究及分析

    目的:分析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系统(PFNA)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不稳定型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7年1月期间在本院行手术治疗的50例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PFNA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患者行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优良率(81.08%)显著高于对照组(64.00%),组间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00%)显著低于对照组(24.00%),组间差异P<0.05.结论: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高龄患者采取PFNA内固定术效果可靠,术后并发症风险较低,临床应用安全可靠.

    作者:李佳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手术入路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后侧入路与外侧入路两种方式对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骨科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95例行THA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入路方式分为外侧入路组49例、后路组46例,对两组患者的手术记录、住院病历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差异及术后随访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差异.结果:外侧路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长于后路组(P<0.01),外侧入路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输血量、术后引流量、负重时间均显著的低于后路组患者(P<0.01).术后第3、6个月外侧入路组患者的Harris评分均显著优于后路组患者(P<0.01);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的Harris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THA术采用外侧入路较后侧入路具有尽快促进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快的优点.

    作者:吴光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女性更年期综合征合并高血压非药物治疗的护理体会

    通过对女性更年期综合症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护理体会,认为加强心理护理、饮食指导、保证睡眠、病情观察、出院指导、随访跟踪是促进女性更年期综合症合并高血压患者康复的有效措施.

    作者:邱婷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人性化护理应用于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手术室护理中的效果体会

    目的:观察人性化护理应用于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手术室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选取本院住院部(2016年03月25日至2017年08月11日)收治的60例老年下肢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可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即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人性化护理措施).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抑郁、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而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应用于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手术室护理中效果显著.

    作者:李术金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重症细菌性角膜炎和结膜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析采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重症细菌性角膜炎和结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于2016年4月到2017年4月,随机选取40例重症细菌性角膜炎和结膜炎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和观察组(20例).对照组进行诺氟沙星滴眼液治疗,观察组采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对比治疗效果,观察患者有无不良反应发生.结果:对40例患者结膜囊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两组患者的细菌数量都有所减少,患者的症状也有所改善,但是观察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100.0%)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90.0%).差异显著,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无明显的不良反应情况,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重症细菌性角膜炎和结膜炎患者采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临床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广泛使用.

    作者:赵衡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小腿断肢再植的临床探讨

    目的:对小腿断肢再植的临床疗效进行总结.方法:对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6例小腿离断伤患者行断肢再植术,并对这16例小腿离断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还要对再植患者的成活率以及社会经济学和功能恢复等情况进行更全面的分析,其中社会经济学包括住院时长以及再次手术次数和再植患者回归正常生活所需时间.结果:这16例进行再植手术的患者的再植成活率为100%,他们的住院时间为24天~90天,平均住院的天数为36.7天,手术的次数在2次~5次之间,平均的手术次数为3.1次.他们需要7个月~22个月可以回归正常生活,回归正常生活的平均时间为10.6个月.依据Chen功能分级来判断患者的功能恢复情况,其中有9例进行再植手术患者的功能恢复为优,有6例进行再植手术患者的功能恢复为良,还有1例进行再植手术患者的功能恢复为可.结论:对小腿离断伤患者进行再植手术这一过程十分复杂,并且对小腿离断伤患者进行再植手术与之前的截肢安装假肢相比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概率更高,并且患者以及患者家属会面临巨大的经济负担,进行再植手术不但花费较高,而且治疗的时间也非常长,还存在功能恢复差强人意的弊端.但是如果有优秀的团队进行合作,就能够予以患者进行再植手术更有力的保障,在加上相关的手术人员能够选择合适的病例,同时能够正确的预见以及处理小腿离断伤患者的并发症,就能够使小腿断肢再植取得很好的效果.

    作者:陈大中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对献血者单采血小板后外周血小板数恢复的研究

    目的:对献血者单采血小板之后的外周血小板数恢复的研究和探讨.方法:从本站中提取2013年到2014年期间的100例献血者,在单采血小板之后的0、24、48、72、96h小时之后对外周血小板进行技术和分析统计.结果:在这100例献血者中,单采血小板1、2U后,共有60例外周血小板数下降,40例血小板并无明显下降现象.20例血小板数量还在不断上升.40例未明显下降组在单采血小板之前,单采之后的0、24、48、72、96h各组之间并无统计学意义;60例单采之后0、24h分别与其他各组之间进行比较,发现其中具有统计学意义.在单采之后0h与单采后的24h两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单采量为2结果单采之后的0h组与其他各组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单采之后24h、48h与其他两组都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单采之后24h与单采之后的48h之间相比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采之后与单采之后的72h、单采之后96h相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单采血小板之后会有部分的献血者外周血小板下降但不会太过明显,有的甚至还会很快升上来.所以,对于大部分的献血者来说,在献血之后外周血小板会降下来,但单采之后的血小板则会逐步开始恢复.所以,适量的捐献血小板,不会对献血者的身体产生影响[1].

    作者:张海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强化细节管理在重症监护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对重症监护室护理管理中强化细节管理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医院重症监护室患者4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住院先后时间及精细化护理措施应用上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40例,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强化细节管理方法,观察比较两组护理质量.结果:护理质量比较,观察组护理管理质量、护理文书书写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护理满意率观察组96.66%(232/240)高于对照组80.00%(192/240),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重症监护室护理管理中,强化细节管理模式的应用对提高护理质量可发挥重要作用,应在护理管理实践中推广应用.

    作者:于婷婷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全面护理干预探讨

    目的:分析老年高血压患者家庭护理方法与实施效果.方法:取2015-07-2016-07我所老年高血压患者52例,依照护理模式差异分组.实验组26例全面护理,对照组26例常规护理,实验组护理后收缩压(123±4)mmHg(1 mmHg=0.133 kPa),舒张压(80±3)mmHg,对照组护理后收缩压(138±6)mmHg,舒张压(91±5)mmHg;实验组满意度96.15%,对照组满意度80.76%,实验组血压改善明显,满意度高.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全面护理效果佳,满意度高.

    作者:韦新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浅议信息化建设下医院档案管理的思考

    随着医疗水平不断提升,医院也逐步重视信息化档案管理建设.但在这一过程中,还存在着较多问题,对医院发展起到了一定阻碍作用.基于此,本文论述了信息化建设下的医院档案管理策略.

    作者:杜克俭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262例肾活检患者的临床病理超声分析

    目的:回顾性分析肾活检患者的病理特点及病理、临床、超声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62例肾活检患者的临床、病理及超声资料,分析病理类型特点,比较超声分组间临床、病理资料有无差异,分析病理、超声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病理类型以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为主,占84.35%,以IgA肾病、轻微病变、膜性肾病常见,青年组、中年组以IgA肾病常见,老年组以膜性肾病常见.正常组与皮髓质异常组组间性别、血肌酐、血尿素氮、血清白蛋白、肾小球硬化比例、GFR有显著性差异(P<0.05),年龄、肾小球总数、肾小球硬化数、尿红细胞总数、尿异形红细胞总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肾小球硬化比例与年龄、血肌酐、血尿素氮正相关,与GFR负相关(P<0.05),与血清白蛋白无相关(P>0.05).超声指标与GFR负相关(P<0.05),与年龄、肾小球硬化比例无相关(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GFR和性别是超声指标的保护性因素(Exp(B)<1,P<0.05).结论:肾脏病理类型以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为主,中青年以IgA肾病常见,老年人以膜性肾病常见.超声检查中男性、肾小球硬化比例高、血肌酐、尿素氮高、GFR低的患者更容易出现皮髓质回声异常,年龄越大、血肌酐、尿素氮越高、GFR越低提示肾小球硬化比例越高.

    作者:曾玉纯;杨荟;刘擘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蓝光治疗照射对新生儿ABO血溶性黄疸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蓝光治疗照射对新生儿ABO血溶性黄疸的疗效.方法:选取201 4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新生儿ABO血溶性黄疸患儿,以随机数表法将其平均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予以对照组患儿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基于对照组加用蓝光照射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日均胆红素下降值、胆红素水平达到正常值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后日均胆红素下降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胆红素水平达到正常值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出现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讨论:蓝光治疗照射对新生儿ABO血溶性黄疸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夏吉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经皮旋转扩张气管切开术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经皮旋转扩张气管切开术的安全性.方法:将58例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成2组,经皮旋转扩张气管切开术(PT)组28例,开放性气管切开术(ST)组30例,PT组由ICU医师手术,ST组由耳鼻喉科医师手术,将两组间切口长度、操作时间及并发症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PT组手术时间在7~11分钟,出血量在,切口大小在1~1.4em,未出现皮下气肿、气胸及切口感染现象,仅1例出现短暂的低氧血症;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T较ST安全性高,是一种微创技术,适合于急危重症患者中开展.

    作者:刘建华;韦正祥 刊期: 2017年第09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