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士人际冲突处理方式及影响因素

马秋雨

关键词:护士人际冲突, 处理方式, 影响因素
摘要:在护士工作中,护士人际冲突是不可避免的一种现象,一旦发生人际冲突,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引起不良后果.护士人际冲突处理方式是防止护士人际冲突恶化的重要后手段,选择合理、有效的处理方式,可以提高护士工作质量.本文就护士人际冲突处理方式及影响因素作了相关分析.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一例急性重症心肌炎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心肌炎是心肌的炎症性疾病,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感染性心肌炎可由细菌、病毒、真菌、立克次体、螺旋体、原虫等所引起,非感染性心肌炎如:自身免疫性疾病、物理因素或化学因素引起,临床上以病毒感染引起的心肌炎常见.重症心肌炎是指由于心肌炎症伴发的心肌坏死,起病急、心肌损害重、进展快、病情凶险、死亡率高,患者常出现严重心律失常,如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甚至猝死[1-2].该类疾病患者若合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死亡率更高.2016年1月18日本科收治1例重症心肌炎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患者,通过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患者治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赖俊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尺桡骨双骨折患者应用早期康复训练护理对其护理满意度及前臂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探讨尺桡骨双骨折患者应用早期康复训练护理对其护理满意度及前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因尺桡骨双骨折而来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1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训练护理,将两组患者的前臂功能恢复情况与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的前臂功能恢复总有效率与护理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显著较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尺桡骨双骨折患者应用早期康复训练护理,不仅能够促进患者前臂功能的尽快恢复,还能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改善护患关系,在临床上推广普及很有价值.

    作者:沈红才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自体带结膜瓣的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复发率情况分析

    目的:分析自体带结膜瓣的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复发率情况.方法:筛选出本院收治的92例翼状胬肉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传统组与研究组各46例,传统组应用单纯球结膜瓣移植术治疗,研究组应用自体带结膜瓣的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传统组的复发率为17.4%,研究组为4.3%,研究组明显低于传统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散光度数,研究组明显低于传统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自体带结膜瓣的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显著,治愈率高,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并应用.

    作者:洪姗姗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胃早癌患者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后二次内镜检查的临床影响

    目的:对胃早癌患者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后二次内镜检查的临床影响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诊疗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经组织学诊断获得确诊的胃早癌患者79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在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后24小时发生黏膜破损相关性出血,视为迟发性出血,对患者病变、手术相关因素以及二次内镜检查前后的出血发生情况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79例患者整块切除率为100%,病灶切缘均呈现为阴性,未发生消化道穿孔、死亡等严重并发症.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后迟发性出血发生率为5.06%,在二次内镜下均获得成功止血.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后二次内镜检查时间中位数为术后第2天,迟发性出血患者出血时间中位数为术后第1天,手术时间中位数为75分钟.结论:二次内镜检查对胃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后迟发性出血的预防存在一定的效果,特别是在术后48小时内,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应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

    作者:王强;徐继马;姚义荣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HIV感染者宫颈上皮内瘤变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HIV感染者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情况.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艾滋病科抗病毒治疗的HIV感染者250例为观察组,随机选择我科常规妇科体检的250例非HIV感染者为对照组.结果:HIV感染者中宫颈上皮内瘤变46例,发病率18.4%,非HIV感染者发现宫颈上皮内瘤变5例,发病率2%,两组通过统计学分析P<0.05.250例HIV感染者抗病毒治疗250例,抗病毒治疗率100%,抗病毒治疗被检者中CD4+<500的43例,<800的3例,46例中病毒载量<50的46例.结论:HIV被检者中宫颈上皮内瘤变发生率高,宫颈上皮内瘤变与病毒载量无关.

    作者:苏红春;王烨;袁会英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间隙和持续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对间隙或持续性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240例新生儿黄疸,随机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全部患儿均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间隙蓝光照射,对照组接受持续蓝光照射.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在新生儿黄疸治疗中应用间隙和持续蓝光照射均能够收获显著成效,但相对于持续蓝光照射间隙蓝光照射不良反应率更低.

    作者:章永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在神经内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在神经内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5年3月 2016年10月招聘的38例神经内科临床护理实习人员作为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9例,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服务理念进行带教,对照组采用常规方式带教,6周后,调查两组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被护理人员的护理满意度,进行比对分析.结果:专业技能方面,观察组19例护理人员中,优秀14例、普通5例、较差0例;对照组19例护理人员中,优秀10例、普通6例、较差3例,两组比对结果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19例护理人员中,满意15例,一般4例,不满意0例;对照组19例护理人员中,满意8例,一般7例,不满意4例,两组比对结果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在神经内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良好,人员的专业技能得以提升,同时护理满意度也更高,在后续工作中可予以推广.

    作者:李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根治性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临床初探

    目的:对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采用根治性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进行治疗,查看其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4例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参与研究,随机将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27例,观察组2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开放性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根治性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进行治疗,查看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的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术中出血量,患者的尿管留置时间也有所减少,患者的术后疼痛评分也明显降低,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复发率也显著降低,和对照组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采用根治性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进行治疗,可以有效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治疗效果,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庆波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急性外伤性脑出血采用醒脑静注射液辅助治疗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对急性外伤性脑出血采用醒脑静注射液辅助治疗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38例急性外伤性脑出血患者,将其随机均分比较,均采用常规紧急处理,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每组19例患者.比较两组治疗7天后、14天后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和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7天、14天后的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GCS评分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以94.74%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68%,(P<0.05).结论:对急性外伤性脑出血患者采用醒脑静注射液辅助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总体疗效显著,故有进一步推广的价值.

    作者:陈兵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脑分水岭梗死研究进展

    脑分水岭梗死,英文简称CWI,又可将其称之为边缘带梗死或低血流梗死等,其致病原因主要是由相邻脑动脉末梢交接区的局限性缺血而造成.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影响因素的增多,近年来发生脑分水岭梗死的情况有明显的增多,同时,随着相关医疗技术的发展,在面对脑分水岭梗死时,也有了更多的研究进展,为此,本文就从脑分水岭梗死的发病原因、类型以及特征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临床分析.

    作者:王建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急性肠梗阻的临床诊断与治疗观察

    目的:分析急性肠梗阻的临床诊断以及治疗方式.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肠梗阻患者56例作为研究组,对研究组患者的临床诊断以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诊断以度手术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死亡1例,治愈率98.21%,死亡率1.79%.结论:在急性肠梗阻治疗过程中,通过临床诊断确定其发病原因并给予恰当的手术治疗能够很大程度上降低患者死亡率,提升治疗效果.

    作者:侯昱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探讨观察硫酸镁与孟鲁司特联合治疗对支气管哮喘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及疗效

    目的:对支气管哮喘患儿免疫功能试探硫酸镁与孟鲁司特联合治疗的疗效,以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儿作为本文的观察对象,选取90例,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45例,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45例,实施硫酸镁联合孟鲁司特治疗,比较其总有效率.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CD4+、CD8+和观察组总有效率、CD4+、CD8+相比,前者效果较优于后者为,相互比较,效果显著的是观察组(P<0.05),具有显著差异.结论支气管哮喘患儿使用硫酸镁联合孟鲁司特进行治疗,具有显著效果,临床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俞敏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氨溴索注射液与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注射液用于小儿肺炎治疗中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氨溴索注射液与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注射液用于小儿肺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小儿肺炎患儿共100例,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其中对照组采用氨溴索注射液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儿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氨溴索注射液与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注射液均能用于小儿肺炎的治疗,但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注射液临床效果更显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也较低,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严大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经皮膀胱镜钬激光联合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治疗高危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46例

    目的:对高危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患者采用经皮膀胱镜钬激光联合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的方式治疗,查看其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6例高危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患者参与研究,对所有患者均采用经皮膀胱镜钬激光联合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的方式进行治疗,并观察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和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了手术,患者术后均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且患者在治疗前后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和大尿流率、残余尿量均优于治疗前(P<0.05).结论:对高危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患者采用经皮膀胱镜钬激光联合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的方式治疗,有利于缓解患者症状,促进患者康复,安全性高,因此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谢猛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在高危妊娠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高危妊娠(巨大儿、瘢痕子宫、双胎妊娠、羊水过多、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等)实施剖宫产术中预防产后出血给予加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9月收治的105例高危妊娠患者临床资料,分为研究组(n=52)与参照组(n=53),后者予常规缩宫素预防,研究组用缩宫素+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产后2h、24h出血量均较参照组低,不良反应相对增加,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危妊娠预防产后出血患者在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具有显著疗效.

    作者:吴琼琼;高永玲;赵乐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儿科临床抗生素的有效使用

    目的:为了了解儿科抗生素的临床使用情况,故此采用某医院儿科的门诊处方为依据,研究儿童抗生素的使用情况,提供合理用药的必要依据,督促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某医院2015年6月到2016年6月一年之间儿科的门诊处方1200张,对这些处方当中抗生素的用药进行分析.结果:该医院儿科的门诊处方当中,使用了抗生素的用药处方有501张,占总数量的41.83%;单联使用抗生素的处方,占总数量的90.42%;二联使用抗生素的处方,占总数量的9.58%.其中,其他内酰胺这类药物的使用频率高,占使用抗生素比重的57.29%,其次是大环内酯类药物,占使用抗生素比重的24.15%.不合理使用抗生素情况当中,主要是用量用法的不合理,比重一度高达35.59%,其次是联用不合理和重复用药的情况,比例占28.81%.在临床诊断当中,对肺炎、喘息性肺炎这类病症的抗生素使用率高,达到了70.00%,其次是支气管肺炎,比例达到53.97%.结论:虽然目前大多数医院的儿科门诊对于抗生素的使用已经基本能够遵循合理、有效、安全的原则,但并不代表没有抗生素使用级别、使用率过高、注射剂使用频率过高等问题,因此医院儿科门诊应该加强对抗生素的管理以及合理使用,保证临床用药具有经济、安全、合理、有效的特点.

    作者:何道琴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针灸理疗治疗早、中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观察

    膝骨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退行性病变,属中医学骨痹、痹病、膝痛范畴.其主要临床表现为慢性的关节疼痛、关节僵硬、局部肿胀伴功能受限.根据局部和全身性致病因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多由膝关节关节软骨退变导致,继发性多有局部外伤、手术、长期慢性关节疾患等病史.随着人口老龄化,我国50岁以上人口骨性关节炎发病率为5%,60岁以上人口的发病率为20%,其中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发病率为78.5%[1].临床可表现为进行性慢性发展的膝关节肿痛、僵硬、活动受限,可伴有继发性滑膜炎等,严重危害着中老年人的健康.

    作者:王定锋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社区居民骨质疏松高危人群筛查技术研究

    目的:研究适合社区筛查中老年居民骨质疏松高危人群,且成本低廉,安全有效的技术方法.方法:2014年1月~2014年12月,对颛桥地区50~79岁的社区居民,采用跟骨超声骨密度和亚洲少肌症工作组指南的肌功能评估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骨质疏松高危人群的筛查.结果:有效调查2033人,骨质疏松高危人群检出率:跟骨超声骨密度检查法为51.3%,肌功能评估法为52.3%,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X2=0.43,P>0.05).随着年龄的增长,骨质疏松高危人群检出率明显上升.结论:跟骨超声骨密度测定和肌功能评估法均可作为社区中老年居民的骨质疏松高危人群筛查手段,而增龄是中老年人骨质疏松的重要危险因素.

    作者:陈军香;郑秀丽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小切口白内障术后角膜水肿的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对小切口白内障术后角膜水肿的原因进行分析.方法:以90例白内障患者为研究目标,均给予小切口白内障切除术治疗,对治疗后第1天、第3天和第7天角膜发生水肿进行分析,了解其相关的影响因素.结果:治疗后,角膜水肿第1天的发生率为22.22%,第3天为11.11%,第7天为3.33%.根据临床中观察的结果和各种检验显示,角膜水肿的发生与年龄、切口位置、核的硬度、灌注的压力以及时间等有关,与患者的性别无关.结论:白内障对患者的影响较大,而影响角膜水肿的因素较多,因此在治疗中应采取正确的措施降低角膜水肿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谢泽辉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呼吸衰竭的价值研究

    目的:分析呼吸机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方面的临床效果,对其应用价值进行探究.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 6年4月到2017年4月接收的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呼吸衰竭的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试验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呼吸机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好转,在对血气分析进行监测时发现,试验组中患者的pH值、PaO2、PaCO2等指标方面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上的差异性满足P<0.05,具有统计学分析意义.结论: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呼吸衰竭的患者来说,采用呼吸机辅助治疗可以有效的改善缺氧问题,减轻二氧化碳的滞留,保证患者的正常呼吸,提高整体治疗效果.

    作者:张维新;白佳静 刊期: 2017年第10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