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丽霞
目的:研究牙周组织再生术与口腔正畸联合治疗牙周炎患者的疗效.方法:在本院选取60例牙周炎患者,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牙周组织再生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则进行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口腔正畸进行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70.00%)明显低于观察组(93.33%),差异显著(P<0.05),具统计学意义.结论: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口腔正畸可以有效治疗牙周炎,值得推广.
作者:王亦萍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观察急性脑卒中急诊快捷护理流程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20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采取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实行急诊快捷护理流程,对照组实行常规急诊护理流程,对比两组临床救治指标、抢救情况.结果:两组接诊~确诊时间、确诊~专科治疗时间对比,差异性显著,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抢救成功率、致残率、死亡率分别为:98%、10%、2%,82 %、26%、18%,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快捷护理流程应用于急性脑卒中护理中,可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缩短患者的救治时间.
作者:陆红梅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恶性肿瘤化疗病患接受心理护理+饮食指导对于治疗产生的影响,探析心理护理+饮食指导应用价值.方法:将2015年05月27日-2017年06月19日间我院的81例恶性肿瘤化疗病患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40例病患接受心理护理+饮食指导干预(干预组),将41例病患常规护理导干预(参照组),对两组病患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干预组病患营养正常率明显高于参照组,干预组病患的SAS和SDS评分明显低于参照组,干预组和参照组之间的数据对比,组间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恶性肿瘤化疗病患接受心理护理+饮食指导干预,可以减少病患的消极情绪,促进病患营养的吸收,值得推广.
作者:张伟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通过运用CR技术获得患者全下肢、全脊柱的完整图像,为制定患者治疗方案提供图像依据.方法:法专用全方位摄片架1个,PhilipX线机Agfa-ADC COMPACTPLUS扫描仪一台,同时还需要具有专业的图像拼接处理软件以及系统设备.结果:在全下肢、全脊柱患者中运用CR技术使用Agfa ADC Full Leg/Full Spine Software系统进行一次性曝光,效果良好,可以清晰的观察患者的情况,能够获得较为满意的患者患病图像.结论:我院在临床中运用CR技术进行骨科矫形能够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本文笔者便详细分析全下肢、全脊柱CR技术在矫形骨科中应用及临床运用.
作者:霍建峰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研究探讨阿奇霉素对于小儿恙虫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本院小儿恙虫病患者39例进行研究讨论,其中对照组(19例)采用四环素治疗,观察组(20例)采取阿奇霉素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患儿的满意度、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观察组采取阿奇霉素进行治疗,患者的疗效明显的比对照组的要好,患儿的满意度也比对照组的要高,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较少,两组比较,P<0.05.结论:对于小儿恙虫病的患者,采取阿奇霉素进行治疗,不但治疗的效果较好,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较低,还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可以在今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
作者:玉应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围术期护理干预在肺大疱伴自发性气胸行胸腔镜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在我院采用胸腔镜治疗的肺大疱伴自发性气胸患者100名,按患者来到医院就诊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两组患者分别采取不同护理干预方式,对于对照组的患者,护理人员实施普通的护理模式,而观察组的患者,护理人员采取不同的护理模式,为其实施围术期护理,分别观察两组患者在采取不同的护理模式后的护理满意度评分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肺大疱伴自发性气胸患者的住院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2%)明显低于常规护理对照组肺大疱伴自发性气胸患者的住院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18%),而护理满意度评分(96.52±2.07)高于对照组肺大疱伴自发性气胸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82.12±2.45).结论:对采用胸腔镜治疗的肺大疱伴自发性气胸的患者实施围术期护理干预模式,能提升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理论及操作等工作的满意度,降低患者在术后发生并发症的风险,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李娜 刊期: 2017年第10期
我国是肺结核大国,患者基数较大,治疗起来较为棘手.目前临床上对肺结核的治疗多采用联合化疗,但耐药肺结核病例逐渐增多,治疗效果不甚理想.随着抗痨治疗研究的深入,许多治疗药物、治疗方法被用于肺结核的治疗,并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进展.本研究通过综述肺结核抗痨治疗药物的临床应用进展,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李霞 刊期: 2017年第10期
发挥医院对社区居民慢病的健康管理作用,协同综合医院预防保健科工作的优势,立即发现新发的慢病,即时上报并审核,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可以共享连通.发挥医院与社区医联体的衔接过渡服务功能,提高慢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服药遵从行为,促进慢病患者由综合医院就医诊疗为主体逐步平稳有序过渡到社区管理,逐渐实现以家庭、社区、专业医疗机构共同参与,来控制慢病预防格局的目标.
作者:郑庆华;张伟峰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循证护理对留置尿管患者尿路感染的预防效果评价.方法:择于我院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72例留置尿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平均分为两组,参考组和实验组.参考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采取循证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尿路感染的概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留置尿管期间尿路感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参考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22%,参考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72.22%,数据对比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循证护理干预应用于留置尿管治疗患者尿路感染预防中,临床疗效显著,具有临床应用与推广价值.
作者:赵蓉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分析PDCA循环模式在我院消毒供应室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2015年10月~2017年8月)期间在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实施PDCA循环模式的70份资料和实施前的70份资料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比实施前与实施后消毒供应室工作完成率与工作质量评分.结果:实施后消毒供应室工作完成率、工作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PDCA循环模式实施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循环模式在我院消毒供应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不仅有效提高了消毒供应室护理工作效率,还提高了消毒供应室护理工作质量,更是有效促进了医院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袁小玲;苏爱连;杨国玲;陈姬弋;洪小霞;张汝桂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对胃早癌患者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后二次内镜检查的临床影响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诊疗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经组织学诊断获得确诊的胃早癌患者79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在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后24小时发生黏膜破损相关性出血,视为迟发性出血,对患者病变、手术相关因素以及二次内镜检查前后的出血发生情况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79例患者整块切除率为100%,病灶切缘均呈现为阴性,未发生消化道穿孔、死亡等严重并发症.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后迟发性出血发生率为5.06%,在二次内镜下均获得成功止血.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后二次内镜检查时间中位数为术后第2天,迟发性出血患者出血时间中位数为术后第1天,手术时间中位数为75分钟.结论:二次内镜检查对胃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后迟发性出血的预防存在一定的效果,特别是在术后48小时内,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应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
作者:王强;徐继马;姚义荣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对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进行钻孔引流术后出现复发情况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对2013年5月至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88例进行钻孔引流术的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术后复发的主要危险因素.结果:进行钻孔引流术治疗的88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11例出现复发,复发率为12.5%.而其术后出现复发是由多重因素综合影响.其中,年龄和血肿量以及术后引流时间越高,则患者术后血肿复发率相对较高.结论: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在进行钻孔引流术后,需要采取恰当方式对年龄和血肿量以及术后引流时间相对较高的患者予以关注与护理,从而减少疾病复发对患者产生的影响.
作者:杨有为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预成纤维桩或可塑纤维桩在口腔修复中的效果.方法:选我院接受口腔修复的200例患者,对比采用金属桩口腔修复(对照组)与采用预成纤维桩或可塑纤维桩口腔修复(观察组)在修复时间、修复成功率、患者满意度等方面的差异性.结果:在对所有患者分别采取了相应的口腔修复措施后,其中观察组的修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在修复成功率方面观察组达到了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1.70% (P<0.05);在患者满意度方面观察组为98.11%,高于对照组的60.64% (P<0.05).结论:采用预成纤维桩或可塑纤维桩可达到较为满意的口腔修复效果.
作者:何广丽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对间隙或持续性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240例新生儿黄疸,随机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全部患儿均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间隙蓝光照射,对照组接受持续蓝光照射.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在新生儿黄疸治疗中应用间隙和持续蓝光照射均能够收获显著成效,但相对于持续蓝光照射间隙蓝光照射不良反应率更低.
作者:章永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究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给予对照组34例患者阿司匹林进行治疗,治疗组34例患者在阿司匹林的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进行联合治疗.结果:对照组27例患者治疗有效,治疗组31例患者治疗有效,治疗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1.1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4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心功能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6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71%,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效果确切,能够显著改善患者心功能,具有临床推广及使用价值.
作者:吕兴旺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对急性外伤性脑出血采用醒脑静注射液辅助治疗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38例急性外伤性脑出血患者,将其随机均分比较,均采用常规紧急处理,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每组19例患者.比较两组治疗7天后、14天后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和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7天、14天后的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GCS评分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以94.74%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68%,(P<0.05).结论:对急性外伤性脑出血患者采用醒脑静注射液辅助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总体疗效显著,故有进一步推广的价值.
作者:陈兵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早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科室2015年5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75例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为研究对象,按照切开复住内固定术的时间不同分为早期组40例及延期组35例.比较两组的骨折复位疗效、Cooney评分、腕关节屈伸活动度、掌倾角、尺偏角以及并发症程度.结果:两组患者的掌倾角、尺偏角、腕关节屈伸活动度、Cooney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骨折复位疗效以及并发症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切开复位与延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临床疗效相当,临床上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手术介入时间.
作者:张振文;陈宁;沈芳琴 刊期: 2017年第10期
在护士工作中,护士人际冲突是不可避免的一种现象,一旦发生人际冲突,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引起不良后果.护士人际冲突处理方式是防止护士人际冲突恶化的重要后手段,选择合理、有效的处理方式,可以提高护士工作质量.本文就护士人际冲突处理方式及影响因素作了相关分析.
作者:马秋雨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急性昏迷患者的病因及紧急抢救措施,进一步论述如何提高急性昏迷者的抢救效率;探讨和分析临床抢救呼吸衰竭的有效方法.方法:以在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接受急性昏迷治疗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分析和治疗;选取于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临床呼吸衰竭抢救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平常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平常组采取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平常组基础上增添机械通气辅助治疗,对其进行分析和治疗.结果:在我院接受急性昏迷治疗的80例患者中,45例患者基本痊愈,25例患者病情极大好转,7例患者瘫痪,3例患者死亡.在我院接受临床呼吸衰竭抢救的60例患者中,两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研究组的改善程度更为明显.讨论:急性昏迷患者的病因主要为急性的心脑血管疾病,对患者的病因进行及时地分析,并实施准确地抢救措施,可以极大地提高患者的救治成功率.在临床治疗呼吸衰竭疾病上,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结合机械通气抢救呼吸衰竭患者具有显著疗效,可以明显降低病死率,大程度地抢救患者,值得推广.
作者:邓川;米艾青;李建春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观察研究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肝胆外科围手术期护理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我医院肝胆外科于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1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把上述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55例患者,观察组5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采取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分别护理后,对两组患者的首次下床时间、肛门排气时间、首次进食时间和住院时间等进行比较.结果:采取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观察组在患者的首次下床时间、肛门排气时间、首次进食时间和住院时间上显著优于常规护理组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进行肝胆外科围手术期护理具有显著的疗效,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刘新红 刊期: 2017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