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肺结核的抗痨治疗药物临床应用进展

李霞

关键词:肺结核, 抗痨治疗药物, 临床应用, 进展
摘要:我国是肺结核大国,患者基数较大,治疗起来较为棘手.目前临床上对肺结核的治疗多采用联合化疗,但耐药肺结核病例逐渐增多,治疗效果不甚理想.随着抗痨治疗研究的深入,许多治疗药物、治疗方法被用于肺结核的治疗,并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进展.本研究通过综述肺结核抗痨治疗药物的临床应用进展,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互联网+放射治疗模式的初步应用与实践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支持与投入力度逐渐加大,使我国总体的医疗卫生条件得到了一定改善.目前,在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与介入下,医疗模式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满足了我国民众多样化、多层次的医疗卫生需求.在肿瘤放射治疗领域,治疗设备和治疗手段也在突飞猛进地发展当中,近十年间,业内人士以“积跬步、积小流”的耐性与毅力,实现了互联网技术在放射治疗中的初步应用和实践.本文通过对放射治疗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进程的综述以及两者结合典范的研究,总结了互联网技术与放射治疗相结合之路的难点与困境并展望了互联网+放射治疗的未来前景.

    作者:康世功;阎俊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关于手术室护士压力应对的研究

    护理工作繁尔杂,手术室护理工作在此基础上承担了手术患者生命安全的责任.手术室护理的专业和特殊性,对手术室护理人员要求更高,护士压力就更大.本文就手术室护士压力来源进行了相关的分析,提出相关应对措施,从而提高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作者:方陈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PDCA循环模式在我院消毒供应室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研究分析PDCA循环模式在我院消毒供应室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2015年10月~2017年8月)期间在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实施PDCA循环模式的70份资料和实施前的70份资料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比实施前与实施后消毒供应室工作完成率与工作质量评分.结果:实施后消毒供应室工作完成率、工作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PDCA循环模式实施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循环模式在我院消毒供应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不仅有效提高了消毒供应室护理工作效率,还提高了消毒供应室护理工作质量,更是有效促进了医院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袁小玲;苏爱连;杨国玲;陈姬弋;洪小霞;张汝桂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基层医院妊娠期糖代谢异常患者加强健康宣教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研究分析基层医院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加强健康宣教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07-2017.03期间55例妊娠期糖代谢异常患者作为观察组进行实验研究,对其进行糖尿病知识宣传.随机选取非妊娠糖代谢异常孕妇55例作为对照组,观察观察组与对照组的血糖控制情况,记录两组孕妇妊娠并发症和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糖尿病有关知识知晓率上升到95.7%,糖尿病对母婴危害以及应采取措施的知晓率分别上升到94.5% 、98.2%;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剖宫产、胎膜早破、羊水过多、产后出血、巨大儿、胎儿窘迫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孕妇更容易发生妊娠期糖代谢异常,需要加强监测;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健康宣教能够提高孕妇对糖尿病的有关知识知晓率,降低孕妇并发症,改善妊娠结局.

    作者:戴清萍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健康教育在寄生虫病防治工作中的作用

    寄生虫病是威胁我国国民身体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也是农村地区的高发病症.目前,我国已经明确查出了多种寄生虫病,并且不存在年龄差异,无论是婴儿、老人还是青壮年人,都有可能受到寄生虫病的威胁.同时,寄生虫病的感染率较高,以肠道寄生虫病为例,在农村,儿童肠道寄生虫病的发病率高达70%以上,这也就体现出寄生虫病的种类复杂、发病率高,已经成为了危害我国人民身体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

    作者:仇其令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个案管理模式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和自我效能的影响

    目的:将个案管理模式引入2型糖尿病管理中,探讨个案管理模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和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筛选标准的64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接受6个月的个案管理,对照组接受常规糖尿病护理,比较干预前、干预后6个月时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自我效能的变化.结果:经过6个月的个案管理,干预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指标均优于干预前(P<0.05).对照组餐后2小时血糖优于干预前(P<0.05),但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没有改善(P>0.05).自我效能方面干预组在饮食、运动、血糖监测、足部护理维度上有统计学意义,总分也明显高于干预前.对照组仅在运动、足部护理维度上优于干预前,其余维度均无差异.结论:实施糖尿病个案管理模式,可使患者充分认知糖尿病,提高自我管理效能和依从性,终实现糖尿病终身自我管理.

    作者:陆希;刘梅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中西医结合辅助用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效果研究

    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辅助用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在2015年1月至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0例接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5例.对照组使用西医手术治疗的方式,实验组使用中西医结合辅助药物的治疗方式,在治疗一段时间之后,对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手术之后的踝关节改善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的髋关节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并且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实验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之后,通过中西医结合辅助用药治疗的方式相对于对照组来说能够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对患者的临床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作者:王国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儿童保健护理在儿童成长发育中的作用探讨

    目的:探究儿童保健护理在儿童成长发育中的作用.方法:将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在我院接受儿童保健护理的108例健康儿童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将其分至两组,一组接受常规的儿童保健护理,另一组接受针对性的儿童保健护理,护理结束后对两组儿童的营养性疾病发生情况和Gesell量表评分情况进行调查.结果:针对护理组中仅出现1例佝偻病和2例缺铁性贫血的儿童,而常规护理组中出现了5例佝偻病和6例缺铁性贫血的儿童,针对护理组的营养性疾病发病率(5.56%)远远低于常规护理组的发病率(20.37%),且针对护理组Gesell量表中的多项评分都要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数据经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为儿童提供针对性的儿童保健护理,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儿童营养性疾病的发生率,大幅度提高了儿童的各项能力,值得推广.

    作者:姚俊;彭静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脾破裂的急救与护理

    目的:了解创伤性脾破裂的急救与护理方法,总结临床脾破裂的急救与护理经验.方法:对22创伤性脾破裂患者的临床急救与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治疗20例,占90.9%,死亡1例,其余患者均痊愈出院,痊愈率达到95.45%.结论:脾破裂患者病情复杂,因此要根据具体情况实施有效的抢救方案,并给予严密的后期护理,以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蓝晓维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新生儿硬肿症的病因分析和护理措施

    目的:研究新生儿硬肿症的病因和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14年8月-2016年8月医院收治的新生儿硬肿症患儿42例,采取综合措施护理,统计患儿预后结局,并总结病因和护理措施.结果:42例患儿中治愈35例,治愈率为83.33%,硬肿消退时间为(5.7±1.1)天.结论:早产儿、低体重儿是新生儿硬肿症的主要病因,在护理中应提高综合性和整体性,做好产前检查,国产期保健等工作.

    作者:齐敏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分析达克宁栓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的临床效果

    目的:分析达克宁栓在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2015年2月 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54例霉菌性阴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编号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给予咪康挫栓和达克宁栓进行治疗,对整体效果分析.结果:本次研究中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实践证明,治疗组的优势更为明显.对两组患者的复发情况进行分析,治疗组的复发几率少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突出,治疗组的效果较为明显.结论:对霉菌性阴道炎患者给予达克宁栓进行治疗,其优势明显,复发率比较低,值得推广和后续应用.

    作者:马晓娟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院前急诊临床观察

    目的:探索研究院前急诊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挑选在本院自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的7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并分为两组.一组定为研究组,对研究组的患者我们对其进行院前急诊治疗.另一组定为对比组,我们对对比组的患者不实施院前治疗.结果:接受院前急诊的患者治疗的总体有效率为94.29%,而院前没有接受急诊的患者治疗后的总体有效率为77.14%.两组患者的基本数据变量基本相同,并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有明显差距,具有统计学显著性,研究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进行院前急诊治疗,有助于患者之后的临床治疗,减小患者在之后治疗产生继发性疾病及并发症的一系列疾病,因此建议推广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进行院前急诊.

    作者:周艳林;杜燕利;杨敏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探索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择取医院就医的80例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选取时间为2012年3月18日到2017年1月22日,通过随机颜色球抽取的方法将其分为2组.分别给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对比2组手术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41.54±5.54毫升、手术时间=50.24±10.54分钟、术后排气时间=33.34±8.55小时、术后疼痛时间=23.34±4.44小时、住院时间=4.54±3.33天、并发症发生例数=6例,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老年急性胆囊炎疾病中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较高,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作者:马宏平;程永杰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对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对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抽选本院收治的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研究,抽取时间2015年5月~2017年4月期间,共随机抽取100例,根据抽选顺序对100例患者进行排号分组,单号的50例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双号的50例分为观察组,给予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护理干预,对照分析组间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上比较,观察组优良率为92.00%,对照组优良率为74.00%,观察组比对照组明显更高(P<0.05).结论:临床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患者的护理中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进行干预能够促进膝关节功能更有效地恢复,值得推广.

    作者:刘娟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小儿脊柱侧弯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究小儿脊柱侧弯行矫正术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措施与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小儿脊柱侧弯患儿64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应用脊柱侧弯矫正术治疗,将64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2例,观察组给予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干预,对比观察患儿的改善情况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P<0.05,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给予小儿脊柱侧弯患儿应用围手术期护理,可减少患儿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促进患儿预后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庞宝云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分析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分析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5月期间接受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治疗的4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归为观察组,以同时期接受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治疗的4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参照对象,归为对照组,通过两组患者的呼吸情况等判断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第1秒用力呼气量、呼吸困难评分、6min步行试验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的相应指标水平,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中的临床价值高,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呼气情况,帮助患者缓解疾病症状,比沙美特罗/氟替卡松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蒋琴亚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浅析药食兼用植物的范畴及其在西藏的发展前景

    药食兼用植物系资源植物的一个类别,而西藏是森林资源和药用植物资源的一大宝库,是我国植物富集的省区之一.本文将以西藏的维管束植物区系,通过阐述药食兼用植物的侠义和广义范畴,初步探讨西藏药食兼用植物的演变、发展及前景.

    作者:米玛潘多;央美;仁青加;达瓦潘多;仁增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分析阿奇霉素与阴道栓剂联合在非淋菌性宫颈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

    目的:分析阿奇霉素与阴道栓剂联合在非淋菌性宫颈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2015年3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38例非淋菌性宫颈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编号差异分为甲组和乙组,分别给予单一阿奇霉素和非淋菌性宫颈炎阿奇霉素与阴道栓剂联合的方式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本次研究中对甲组和乙组的治疗效果分析,实践证明,乙组总有效率高于甲组.对甲组和乙组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甲组不良反应率为15.7%,乙组不良反应率5.2%,乙组的优势更为明显.结论:对非淋菌性宫颈炎患者给予阿奇霉素与阴道栓剂联合的方式进行治疗,其效果明显,经济性比较高,能大程度减少不良炎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夏永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急性昏迷与临床呼吸

    目的:探讨和分析急性昏迷患者的病因及紧急抢救措施,进一步论述如何提高急性昏迷者的抢救效率;探讨和分析临床抢救呼吸衰竭的有效方法.方法:以在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接受急性昏迷治疗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分析和治疗;选取于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临床呼吸衰竭抢救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平常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平常组采取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平常组基础上增添机械通气辅助治疗,对其进行分析和治疗.结果:在我院接受急性昏迷治疗的80例患者中,45例患者基本痊愈,25例患者病情极大好转,7例患者瘫痪,3例患者死亡.在我院接受临床呼吸衰竭抢救的60例患者中,两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研究组的改善程度更为明显.讨论:急性昏迷患者的病因主要为急性的心脑血管疾病,对患者的病因进行及时地分析,并实施准确地抢救措施,可以极大地提高患者的救治成功率.在临床治疗呼吸衰竭疾病上,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结合机械通气抢救呼吸衰竭患者具有显著疗效,可以明显降低病死率,大程度地抢救患者,值得推广.

    作者:邓川;米艾青;李建春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早期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早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科室2015年5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75例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为研究对象,按照切开复住内固定术的时间不同分为早期组40例及延期组35例.比较两组的骨折复位疗效、Cooney评分、腕关节屈伸活动度、掌倾角、尺偏角以及并发症程度.结果:两组患者的掌倾角、尺偏角、腕关节屈伸活动度、Cooney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骨折复位疗效以及并发症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切开复位与延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临床疗效相当,临床上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手术介入时间.

    作者:张振文;陈宁;沈芳琴 刊期: 2017年第10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