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晓娟
目的:观察肛垫缝扎修复术治疗Ⅲ度痔的疗效.方法:分析我院于2016年8月-2017年8月期间接收的50例Ⅲ度痔患者资料,依据手术不同分为2组,实验组(30例)行肛垫缝扎修复术医治,对照组(20例)行痔动脉结扎术医治,比对2组手术前后VAS评分变化与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VAS(2.04±0.59)分显著更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对对照组35.00%,实验组并发症总发生概率10.00%显著更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Ⅲ度痔行肛垫缝扎修复术治疗可取得确切效果,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感,且安全性较高,可被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段成钢 刊期: 2017年第10期
在经济迅猛发展的影响下,医院的急救工作有了更高的要求与更大的压力.完善化系统化的医院院外院内急救一体化模式对于提升医院急救工作的效率,救治病人生命有很大的帮助.文中主要就医院院外院内急救一体化模式进行探究,指出了院外院内急救一体化模式的涵义,分析了医院构建院外院内急救一体化模式的重要意义,并详细论述了医院院外院内急救一体化模式的实现途径与促进对策.
作者:邓杰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方块缝合术辅助中西医综合治疗剖宫产术中子宫下段出血的疗效和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收集我院自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剖宫产术中子宫下段出血患者4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3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方块缝合术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试验组额外给予中医调理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止血效果差异和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试验组止血时间、术后出血量、术后24h出血量、加骼内动脉结扎例数、子宫切除例数和住院时间均明显小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试验组PSV高于对照组,而PI和RI均低于对照组,上述差异分别经t检验或卡方检验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方块缝合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和中医综合调理治疗剖宫产术中子宫下段出血具有良好的疗效,并可有效恢复血流动力学水平.
作者:吕俊新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究对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应用羧甲淀粉钠展开治疗的临床治疗结果.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10月,我院接收诊治的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84例作为研究样本,均为我院依据相应标准确诊的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式,包含抗病毒治疗、抗感染治疗、退热及止咳化痰等.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方式基础上增添应用羧甲淀粉钠展开治疗,两组患儿治疗周期均为三个月.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治疗结果、患儿细胞相关免疫指标变化情况及体液免疫功能指标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给予对应治疗手段后,观察组患儿临床治疗有效率相较于对照组对应数值,提升趋势显著(P<0.05);治疗前后,对照组患儿细胞相关免疫指标CD4+、CD8+及CD4+/CD8+对比,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细胞相关免疫指标CD4+、CD4+/CD8+相较于治疗前,均表现为显著的上升趋势,而CD8+表现为显著的下降趋势(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体液免疫功能指标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水平相较于治疗前,均呈现显著提升趋势,且观察组提升趋势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应用羧甲淀粉钠展开治疗,临床治疗结果显著,对患儿临床治疗有效率的提升具有积极作用,同时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细胞相关免疫功能.
作者:何适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对高危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患者采用经皮膀胱镜钬激光联合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的方式治疗,查看其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6例高危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患者参与研究,对所有患者均采用经皮膀胱镜钬激光联合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的方式进行治疗,并观察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和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了手术,患者术后均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且患者在治疗前后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和大尿流率、残余尿量均优于治疗前(P<0.05).结论:对高危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患者采用经皮膀胱镜钬激光联合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的方式治疗,有利于缓解患者症状,促进患者康复,安全性高,因此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谢猛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对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进行钻孔引流术后出现复发情况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对2013年5月至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88例进行钻孔引流术的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术后复发的主要危险因素.结果:进行钻孔引流术治疗的88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11例出现复发,复发率为12.5%.而其术后出现复发是由多重因素综合影响.其中,年龄和血肿量以及术后引流时间越高,则患者术后血肿复发率相对较高.结论: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在进行钻孔引流术后,需要采取恰当方式对年龄和血肿量以及术后引流时间相对较高的患者予以关注与护理,从而减少疾病复发对患者产生的影响.
作者:杨有为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分析呼吸机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方面的临床效果,对其应用价值进行探究.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 6年4月到2017年4月接收的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呼吸衰竭的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试验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呼吸机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好转,在对血气分析进行监测时发现,试验组中患者的pH值、PaO2、PaCO2等指标方面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上的差异性满足P<0.05,具有统计学分析意义.结论: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呼吸衰竭的患者来说,采用呼吸机辅助治疗可以有效的改善缺氧问题,减轻二氧化碳的滞留,保证患者的正常呼吸,提高整体治疗效果.
作者:张维新;白佳静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分析慢性萎缩性胃炎采取果胶铋与阿莫西林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74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数字随机编号法纳入治疗组与参照组(n=37).参照组采用克拉霉素与果胶铋联合治疗,治疗组采用阿莫西林与果胶铋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3%,数据比较显著优于参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83.78%,组间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方面,治疗组与参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41%、8.11%,组间差异比较无明显区别(P>0.05).结论:果胶铋与阿莫西林联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治疗效果比较突出,且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药物应用效果较为理想.
作者:沙爽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分析妊娠哺乳期乳癌患者焦虑情绪的产生原因,探讨相应的干预方法与效果.方法:对40例妊娠哺乳期乳癌患者实施随机分组研究,其中参照组(20例)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20例)联合给予针对性心理护理.观察统计入组患者的焦虑原因,并对干预前后两组的焦虑、抑郁情绪变化情况以及生活质量进行评估和比较.结果:对40例患者的焦虑情况产生原因进行统计.经分组干预之后,两组SAS、SDS评分与本组干预前比较均显著降低,且干预后实验组上述评分均显著低于参照组,(均P<0.05).干预前和干预后1个月分别利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分,经组内比较两组生活质量评分较干预前均明显提升,经组间比较实验组干预后的各项评分显著高于参照组,(均P<0.05).结论:病情因素以及胎儿和孩子的健康状态、自身生存情况等是导致妊娠哺乳期乳癌患者产生焦虑情绪的主要原因,通过对患者实施针对性的干预可以有效缓解其焦虑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张俊华;李明月;王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综合分析自体组织修补硬脑膜缺损的应用效果.方法:采取回顾性研究方法,分析本院在2012年6月~2017年9月收治的130例颅脑损伤开颅术中硬膜修补的患者.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130例颅脑损伤开颅术中硬膜修补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130例颅脑损伤开颅术中硬膜修补的患者中有100例使用自体组织修补方法,30例患者用人工硬脑膜修补方法,所有患者均治愈;30例中使用人工生物材料修补的患者中有1例出现不良反应状况,需要实施二次手术,自体组织修补硬脑膜缺损患者的不良反应与未发生不良反应的者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体组织修补硬脑膜缺损的应用效果比较好.
作者:刘安员;熊国祥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重症中毒患者中实施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临床护理观察.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重症中毒患者100名,按患者来到科室就诊的次序,将随机选取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两组患者分别采取不同护理干预方式,对于对照组的患者,护理人员实施简单的基础护理,而观察组的患者,护理人员采取不同的护理模式,为其实施护理,分别观察两组患者在采取不同的护理模式后的患者治愈率.结果:观察组重症中毒患者的治疗有效率(100%)明显高于常规护理对照组重症中毒的治疗有效率(6%),所得的护理实验数据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我院接受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的重症中毒患者加强临床护理干预,有效的促进患者中毒症状的好转,促进疾病的痊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龙丽霞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究急诊治疗中多发伤患的危险因素以及进行急救措施的分析.方法:对2014年5月-2016年5月于我院急诊科收治的300例多发伤患进行研究,分析病历资料,利用统计学分析多发伤患急诊治疗时的危险因素,找寻更为有效的急救治疗方法.结果:急诊中影响多发伤患者的危险因素有就诊时间,患者年龄,多处损伤部位和ISS评分.讨论:关注威胁急诊多发伤患者的重要因素,寻求更为有效的急救措施,可有效降低诊治失败率.
作者:胡洲;粟远超;沈川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观察肠胃康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疗效.方法:将84例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1例,分别采用口服肠胃康颗粒和静脉应用抗生素2种方法给药,观察2组疗效.结果:两组临床效果比较,对照组合观察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和93%,经统计学处理,P>0.05,两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口服枫蓼肠胃康颗粒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疗效肯定,经济方便,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廖吕慧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支持在低蛋白血症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影响和意义.方法:收集在我院各科室收治的低蛋白血症(ALB<35 g/L)患者90例,给予肠内营养支持,观察患者的一般情况、症状体征、蛋白指标(TP、ALB、PA、Hb)改善情况,采用统计学方法将所收集资料进行数据分析汇总.结果:给予肠内营养支持后三组患者治疗后均有效,其中外伤组有效率高,其次是肾病组、肝硬化组;监测患者TP、ALB、PA、Hb明显上升.结论:合理的肠内营养支持能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纠正低蛋白血症,提高机体免疫力,营养不良状况得到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生命预后改善.
作者:尹亚梅;宋莉;刘燕;杨立玉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总结胸科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各项护理对策.方法:对417例胸科术后患者开胸手术PTE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给予护理干预及护理质量控制.结果:本组患者有5例发生DVT,发病率1.2%.结论:对高危险因素通过给予早期干预,加强护理质量控制可大大减少PTE的发病率及死亡率.
作者:杜俊芳;李彩萍 刊期: 2017年第10期
在乳腺癌晚期治疗及术后辅助治疗中,靶向药物治疗均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对肿瘤分子机制研究的深入,分子靶向药物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鉴于此,本文将探究和总结靶向药物治疗乳腺癌的应用进展,以为临床工作提供理论指导.
作者:陈磊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析造口旁疝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措施.方法:选取201 5年11月-2017年9月之间收治的58例造口旁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29例,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接受腹膜内补片修补术进行治疗,对照组应用腹膜外无张力疝修补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评估.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的时间以及住院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在患者病情的改善上能够发挥更大的积极作用.结论:腹膜内补片修补术在造口旁疝的治疗中能够发挥更加良好的效果,缩短了患者治疗的时间,值得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雪静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分析在糖尿病合并甲亢患者中实施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的效果.方法:从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合并甲亢患者中选取70例,将其随机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模式下的多次胰岛素注射,观察组则是开展持续皮下胰岛素注射.结果:在持续治疗2周之后,观察组血糖控制时间、胰岛素总量、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在低血糖、餐后高血糖以及甲亢高代谢率方面,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上在面对糖尿病合并甲亢患者时运用持续皮下胰岛素注射的形式能够良好的改善患者的血糖情况,降低胰岛素用量,避免了低血糖、餐后高血糖以及甲亢高代谢的情况.
作者:王艳丽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研究苯磺酸氨氯地平药物联合松龄血脉康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其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笔者所在单位收取的7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受试者,按照不同治疗药物分为了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有患者3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松龄血脉康.结果:观察组患者总体有效率为91.7%,对照组为72.2%,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的SBP、DBP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苯磺酸氨氯地平药物联合松龄血脉康能良好改善老年患者血压水平,且疗效可靠.
作者:王小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研究牙周组织再生术与口腔正畸联合治疗牙周炎患者的疗效.方法:在本院选取60例牙周炎患者,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牙周组织再生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则进行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口腔正畸进行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70.00%)明显低于观察组(93.33%),差异显著(P<0.05),具统计学意义.结论: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口腔正畸可以有效治疗牙周炎,值得推广.
作者:王亦萍 刊期: 2017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