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洲;粟远超;沈川
目的:本课题旨在回顾性分析肺动脉栓塞患者应用CT低剂量对比剂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6年8月~2017年8月在院治疗的肺动脉栓塞患者56例CT低剂量对比剂诊断的临床资料,探讨其肺动脉内栓子情况与栓塞程度.结果:本组56例肺动脉栓塞患者19例D-二聚体阳性得到临床证实,肺动脉与分支检出58处栓塞.其中,肺段动脉18处,肺叶动脉25处,左右肺动脉主干15处;同时发现37处动脉腔内栓子完全闭塞,21处栓子不完全闭塞,且21处在肺内低灌注区.结论:肺动脉栓塞患者应用CT低剂量对比剂时结合佳单能量图与碘基物质图像可准确与直观的诊断病变,也可避免碘对比剂造成的不良反应,对肺动脉栓塞与肺梗死的诊断极具意义.
作者:李孝飞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西酞普兰联合奥氮平治疗老年首发抑郁症的疗效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首发抑郁症患者86例,并随机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仅给予西酞普兰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奥氮平治疗.对比2组患者临床疗效、认知功能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 AMD)评分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威斯康辛卡片分类测验(WCST)结果中的完成分类数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持续性错误数及随机错误数均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TESS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在老年首发抑郁症患者治疗中联合应用西酞普兰与奥氮平,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有效改善患者认知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朱晓莉;王新福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究自体颗粒脂肪移植在颜面部年轻化中的应用,并对应用效果进行讨论.方法:随机选取在2015年1月至12月期间,我医院收治的60例需要进行颜面部年轻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接受自体颗粒脂肪移植的方法,在患者接受治疗一年之后,对患者的颜面部年轻化的改善程度和满意度进行分析.结果:患者在接受自体颗粒脂肪移植后,颜面部的年轻化改善程度比较明显,患者的满意度比较高,达到了比较理想的效果.结论:自体颗粒脂肪移植在颜面部年轻化中很有价值,可以推广和使用.
作者:刘维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研究苯磺酸氨氯地平药物联合松龄血脉康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其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笔者所在单位收取的7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受试者,按照不同治疗药物分为了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有患者3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松龄血脉康.结果:观察组患者总体有效率为91.7%,对照组为72.2%,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的SBP、DBP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苯磺酸氨氯地平药物联合松龄血脉康能良好改善老年患者血压水平,且疗效可靠.
作者:王小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对妇科护理中家庭式沟通的应用效果的价值分析.方法:将近一百多例妇科护理患者分成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并对家庭式沟通的结果以及安全性进行分析.结果:根据实验对比分析,发现观察组总有效率为百分之百,高于对照组百分之七十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科护理中运用家庭式沟通对患者的身心健康起到了积极地影响,协调了各方的利益,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不必要的工作难题,值得进行推广.
作者:田雪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分析大学生行动体验式心理健康教育课效果.方法:将我校的110名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法平均分为实验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实验组予以行动体验式心理健康教育授课,对照组予以传统模式心理健康教育授课,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心理健康状况.结果:实验组、对照组接受课程学习后比较SCL-90各因子情况,其焦虑、强迫、人际三个因子改善程度更大,两者相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大学生接受行动体验式心理健康教育课,对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具有积极影响.
作者:韩艳萍 刊期: 2017年第10期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的不断深化下,高校校医院的作用更加明显,其中《全国医院工作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文件的下发,提高了校医院的地位以及价值意义.其中校医院在新时期需要从自身发展以及大学生身体健康出发,采取多样的方式与途径,发挥保健作用,提高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保健意识.本文主要从多个方面分析校医院在大学生保健中的作用,并为日后校医院的发展给予准确的定位.
作者:张智颖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究中药调剂管理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10例存有错误操作的中药调剂案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调剂中伴随的错误.结果:1例中药本身质量不过关,1例计量伴随问题,3例和炮制品没有区分开,2例脚注执行不标准,3例伴随漏药行为.结论:中药调剂直接影响到中药的临床疗效,中药调配工作者要切记按照相关标准操作,让中药调配操作更规范、更标准,提高中药调配的整体质量.
作者:刘静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究甲状腺肿瘤手术患者接受护理干预对其应激反应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64例自2016年7月至2017年9月间在我院接受甲状腺肿瘤治疗的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2例,对照组患者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接受优质护理干预.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SDS、SAS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SDS、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术中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明显可见(P<0.05).结论:甲状腺肿瘤手术患者接受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使疼痛感获得减轻,对于推动患者术后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芮晓芸;邓红云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分析对脑卒中患者予以中医护理后对肢体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86例,依据不同护理方法为标准分组:参照组43例予以基础护理,试验组43例予以中医护理,对2组护理有效率、肢体康复程度评分等作比对.结果:护理后,试验组护理总有效率95.35%(41/43),比参照组79.07% (34/43)高(P<0.05);2组肢体康复程度评分比对,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予以专业护理时,中医护理方法的应用效果比基础护理更明显,可在提升护理总有效率的基础上,促进肢体快速康复.
作者:万方香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重症中毒患者中实施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临床护理观察.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重症中毒患者100名,按患者来到科室就诊的次序,将随机选取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两组患者分别采取不同护理干预方式,对于对照组的患者,护理人员实施简单的基础护理,而观察组的患者,护理人员采取不同的护理模式,为其实施护理,分别观察两组患者在采取不同的护理模式后的患者治愈率.结果:观察组重症中毒患者的治疗有效率(100%)明显高于常规护理对照组重症中毒的治疗有效率(6%),所得的护理实验数据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我院接受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的重症中毒患者加强临床护理干预,有效的促进患者中毒症状的好转,促进疾病的痊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龙丽霞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索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择取医院就医的80例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选取时间为2012年3月18日到2017年1月22日,通过随机颜色球抽取的方法将其分为2组.分别给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对比2组手术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41.54±5.54毫升、手术时间=50.24±10.54分钟、术后排气时间=33.34±8.55小时、术后疼痛时间=23.34±4.44小时、住院时间=4.54±3.33天、并发症发生例数=6例,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老年急性胆囊炎疾病中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较高,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作者:马宏平;程永杰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总结胸科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各项护理对策.方法:对417例胸科术后患者开胸手术PTE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给予护理干预及护理质量控制.结果:本组患者有5例发生DVT,发病率1.2%.结论:对高危险因素通过给予早期干预,加强护理质量控制可大大减少PTE的发病率及死亡率.
作者:杜俊芳;李彩萍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俯卧位舒适护理对早产儿呼吸暂停疗效及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至我院就诊的66例早产儿(2015年5月15日-2016年5月15日),依照入院的顺序进行分组,对两组早产儿分别采取不同的体位进行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早产儿出生后7d的体重、腹胀与呼吸暂停次数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早产儿给予俯卧位舒适护理干预便于减少呼吸暂停与胃肠功能障碍情况,帮助早产儿早日增长体重,值得推荐.
作者:冯俊秀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对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采用根治性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进行治疗,查看其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4例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参与研究,随机将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27例,观察组2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开放性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根治性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进行治疗,查看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的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术中出血量,患者的尿管留置时间也有所减少,患者的术后疼痛评分也明显降低,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复发率也显著降低,和对照组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采用根治性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进行治疗,可以有效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治疗效果,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庆波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PBL与LBL结合教学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级护理专业3个教学班,分三阶段分别开展PBL、LBL、PBL与LBL结合教学试验(n=338);阶段教学后对3组学生的考试成绩进行统计分析,整个教学试验结束后通过问卷调查进行效果评价.结果:PBL与LBL结合教学组学生在考试成绩及对教学法的评价方面优于单纯LBL和PBL教学组.结论:新教学模式结合了PBL与LBL的长处,切合学院教学资源的实际,教学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LBL教学模式.
作者:周露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血清CRP、PTC水平与中西医结合治疗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关联分析探究.方法:收集来我院就诊的支原体肺炎患者212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10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随后根据患者的疗效将其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观察两组患者血清CRP、PTC水平变化,并探讨其水平变化与治疗效果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RP、PTC水平经Logistic回归分析,大似然比估计值和OR值均<0,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CRP、PTC水平与中西医结合治疗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存在相关性,均为负相关,即血清CRP、PTC水平越低,患者治疗效果越好.
作者:马秀英;王伟;李莉;李双伏;彭新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观察肠胃康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疗效.方法:将84例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1例,分别采用口服肠胃康颗粒和静脉应用抗生素2种方法给药,观察2组疗效.结果:两组临床效果比较,对照组合观察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和93%,经统计学处理,P>0.05,两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口服枫蓼肠胃康颗粒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疗效肯定,经济方便,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廖吕慧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扶正清瘿法治疗桥本氏甲状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7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桥本氏甲状腺炎患者66例为研究对象,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用左甲状腺素钠片和联合扶正清瘿法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97%和78.79%,观察组明显更高,统计学存在比较意义(x2=5.2254.P<0.05).结论:扶正清瘿法治疗桥本氏甲状腺炎的临床效果显著,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改善,提高了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冯亚兵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索分析基于药学服务的心理干预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之间的4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的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平均每组为20例.观察组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取基于药学服务的心理干预的措施进行干预,对照组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取常规方法进行干预.将两组的血压控制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取基于药学服务的心理干预的措施,能够有效的提高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率,可以广泛的应用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之中.
作者:张红梅 刊期: 2017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