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成钢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辅助治疗加重期慢性肺阻塞性肺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于我院就医的86例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就医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给予盐酸氨溴索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相关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咳嗽、喘息等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病给予盐酸氨溴索辅助治疗,能有效地提升其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进度,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孔伟英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西酞普兰联合奥氮平治疗老年首发抑郁症的疗效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首发抑郁症患者86例,并随机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仅给予西酞普兰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奥氮平治疗.对比2组患者临床疗效、认知功能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 AMD)评分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威斯康辛卡片分类测验(WCST)结果中的完成分类数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持续性错误数及随机错误数均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TESS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在老年首发抑郁症患者治疗中联合应用西酞普兰与奥氮平,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有效改善患者认知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朱晓莉;王新福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观察急性脑卒中急诊快捷护理流程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20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采取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实行急诊快捷护理流程,对照组实行常规急诊护理流程,对比两组临床救治指标、抢救情况.结果:两组接诊~确诊时间、确诊~专科治疗时间对比,差异性显著,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抢救成功率、致残率、死亡率分别为:98%、10%、2%,82 %、26%、18%,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快捷护理流程应用于急性脑卒中护理中,可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缩短患者的救治时间.
作者:陆红梅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阐述手法复住小夹板外固定治疗中老年Colles骨折的护理方法,观察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Colles骨折患者74例作为样本,均行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护理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91.87±3.00)、并发症发生率2.70%、护理满意度97.30%,与对照组相比,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于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期间,加强对中老年Colles骨折患者的护理,降低腕关节僵硬等并发症的发生几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作者:梁化凤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对胃早癌患者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后二次内镜检查的临床影响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诊疗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经组织学诊断获得确诊的胃早癌患者79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在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后24小时发生黏膜破损相关性出血,视为迟发性出血,对患者病变、手术相关因素以及二次内镜检查前后的出血发生情况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79例患者整块切除率为100%,病灶切缘均呈现为阴性,未发生消化道穿孔、死亡等严重并发症.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后迟发性出血发生率为5.06%,在二次内镜下均获得成功止血.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后二次内镜检查时间中位数为术后第2天,迟发性出血患者出血时间中位数为术后第1天,手术时间中位数为75分钟.结论:二次内镜检查对胃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后迟发性出血的预防存在一定的效果,特别是在术后48小时内,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应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
作者:王强;徐继马;姚义荣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究自体颗粒脂肪移植在颜面部年轻化中的应用,并对应用效果进行讨论.方法:随机选取在2015年1月至12月期间,我医院收治的60例需要进行颜面部年轻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接受自体颗粒脂肪移植的方法,在患者接受治疗一年之后,对患者的颜面部年轻化的改善程度和满意度进行分析.结果:患者在接受自体颗粒脂肪移植后,颜面部的年轻化改善程度比较明显,患者的满意度比较高,达到了比较理想的效果.结论:自体颗粒脂肪移植在颜面部年轻化中很有价值,可以推广和使用.
作者:刘维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研究超细经皮肾镜取石术后的护理方法,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的30例接受超细经皮肾镜取石术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超细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观察患者术后情况,并针对患者情况开展相关性护理,总结护理经验.结果:所有患者均采用一期超细经皮肾镜取石和二期超细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治疗效果较好,净结石清除率达到93.3%.术后有2例患者出现胸闷症状,经胸穿刺治疗痊愈.术后发生继发性出血3例患者,其中1例患者行开放手术,1例患者行肾动脉栓塞治疗,1例患者行输血治疗.在后期护理当中有效提高了患者的抗感染能力,提高发热病人康复能力,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论:合理有效的术后护理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手术成功率,有效地保护患者的健康.
作者:张丽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疼痛护理在痔疮手术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150例普外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疼痛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对护理的配合度、疼痛指数、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疼痛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与护理配合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普外科手术后应用疼痛护理能够有效地降低患者的疼痛感,提高其护理配合度,使得患者对护理更为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聪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对急性外伤性脑出血采用醒脑静注射液辅助治疗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38例急性外伤性脑出血患者,将其随机均分比较,均采用常规紧急处理,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每组19例患者.比较两组治疗7天后、14天后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和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7天、14天后的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GCS评分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以94.74%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68%,(P<0.05).结论:对急性外伤性脑出血患者采用醒脑静注射液辅助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总体疗效显著,故有进一步推广的价值.
作者:陈兵 刊期: 2017年第10期
情感性精神疾病具有遗传性,情感性精神疾病包含有狂躁症、抑郁症等,不仅会对患者的精神、身体健康造成影响,还会影响患者家庭和睦与社会和谐,需要引起高度重.从遗传学的角度分析,情感性精神病会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并且男女遗传机制有所不同.关于情感性精神病的遗传学分析已经受到了广泛学者的关注,本次研究中,首先对情感性精神病的基本类型等展开分析,再结合实际情况,探讨情感性精神病的遗传因素及相关影响机制.
作者:余颖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预注纳美芬对全麻诱导期舒芬太尼引发的呛咳反应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60例ASA Ⅰ~Ⅱ级的全身麻醉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纳美芬组(N组),此组患者诱导前2min静脉推注盐酸纳美芬0.2ug/kg:对照组(C组)相同时刻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观察两组在全麻诱导期呛咳反应的发生率以及在全麻诱导前(T0),推注舒芬太尼前(T1),推注舒芬太尼后60s (T2),气管插管完成即刻(T3),气管插管后3min(T4)时刻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以及脉搏血氧饱和度变化.结果:纳美芬组(N组)患者呛咳发生率为3.3%,对照组(C组)为43.3%,两组间呛咳发生率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推注舒芬太尼后60s (T2)对照组(C组)血流动力学参数较纳美芬组(N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时刻两组间血流动力学及脉搏血氧饱和度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麻醉诱导前静脉预注0.2ug/kg剂量的盐酸纳美芬可以明显降低全麻诱导期舒芬太尼引发呛咳的发生率且血流动力学平稳,并对全麻诱导期舒芬太尼的镇痛作用无明显影响.
作者:席彪;李晓红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分析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运用血浆置换加以治疗的基本效果.方法:此次研究所选择的基本对象为2016年4月-2017年4月来我院治疗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病患,共有5例,对所有病患给予糖皮质激素联合血浆置换法加以治疗,分析病患的治疗情况.结果:完成血浆置换治疗法之后,通过对病患凝血功能的检查发现基本控制于治疗前的1.2-1.5倍之间,无脑溢血、咯血、皮肤黏膜出血以及消化道出血情况产生.其中有1例病患在治疗前出现的肾功能不全氮质血症症状也已经消失,所有病患尿检血尿、蛋白尿在1-3月后均已消除.完成治疗后,5例病患Hb(血红蛋白)以及PLT(血小板计数)有升高迹象,而LDH(乳酸脱氢酶)、BUN(尿素)与IBIL(总胆红素)呈现出降低趋势,差异显著,统计学有对比价值P<0.05.结论:血浆置换治疗法在患有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患中运用可改善病患的临床症状,而趁早为其实施血浆置换治疗法则可更好的提升病患整体治疗的效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黎燕珊 刊期: 2017年第10期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支持与投入力度逐渐加大,使我国总体的医疗卫生条件得到了一定改善.目前,在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与介入下,医疗模式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满足了我国民众多样化、多层次的医疗卫生需求.在肿瘤放射治疗领域,治疗设备和治疗手段也在突飞猛进地发展当中,近十年间,业内人士以“积跬步、积小流”的耐性与毅力,实现了互联网技术在放射治疗中的初步应用和实践.本文通过对放射治疗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进程的综述以及两者结合典范的研究,总结了互联网技术与放射治疗相结合之路的难点与困境并展望了互联网+放射治疗的未来前景.
作者:康世功;阎俊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影响重症感染患者ICU治疗时间的危险因素.方法:将我院ICU科室2016年8月-2017年8月接收且治疗时间低于48h的50例重症感染者作为甲组,另选同期接收且治疗时间大于48h的50例同疾病患者作为乙组,对比两组的基本资料,分析影响患者治疗时间的危险因素.结果:甲乙两组患者的感染部位、心率对比均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但乙组患者的APACHE-Ⅱ评分及SOFA评分、乳酸水平均显著高于甲组;乙组MODS发生率是46.0%,高于甲组的8.0%;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乳酸水平、MODS均是影响重症感染者ICU治疗时间的危险因素,建议ICU医护人员加强对上述指标的监测,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尽可能缩短患者治疗的时间,保障其生命安全.
作者:李颖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了解社区戒毒人员的心理状况,为该类人员的心理康复治疗提供有益的借鉴.方法:由具有资质的心理治疗师对本市两个社区的35名社区戒毒人员进行心理访谈,并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他们的焦虑抑郁状况.结果:首次吸食年龄20岁以下3例,占8.57%;20-29岁19例,占60%;30-39岁6例,占17.14%;40-49岁7例,占20%.因同伴和亲密人员影响而吸毒27例,占77.14%,因躯体不适而吸毒5例,占14.28%,其它原因而吸毒3例,占8.58%.因吸毒导致躯体疾病或残疾而丧失劳动能力占90%以上,自愿或强制戒毒3次以上26例,占74.29%,3次以下9例,占25.71%.SDS及SAS评分均低于常模.结论:“3+N”的综合戒毒模式对社区戒毒人员的心理健康有较好的疗效,吸毒对个体造成严重损害,对家庭和社会影响深远,禁毒预防应采取综合防控措施并从儿童青少年教育抓起.
作者:佟圣丽;张少龙;林红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评价高血压脑出血围手术期优质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方法:2016年2月~2017年2月,医院采用围术期优质护理处理NICH手术患者74例,纳入优质组,同期常规围术期护理处理NICH患者85例,纳入对照组,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15.5±4.3)日,低于对照组(18.5±3.1)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质组并发症合计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优质组患方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有助于降低NICH并发症发生风险,加速患者康复,获得患方的好评.
作者:温腊云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分析关节镜下有限清理术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早中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在2012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124例早中期KOA患者纳入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2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关节镜下有限清理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实行关节镜下有限清理术后联合玻璃酸钠2.5ml进行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观察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半个月、2个月的Lequence评分、Lysholm评分以及治疗2个月的临床疗效、药品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Lequence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Lequence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在同期,观察组治疗后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8.39%VS88.71%,P<0.05),对照组出现1例术后感染,观察组无明显不良发应,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早中期KOA患者,采取关节镜下有限清理术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创伤小且不良反应少,能改善关节功能,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焦伟杰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本文主要探析血虚风燥型湿疹病患通过润燥止痒胶囊+复方甘草酸苷进行治疗所取的临床效果,以病患的实际情况进行药物剂量,望能够为血虚风燥型湿疹病患的临床治疗提供帮助.方法:将2016年07月12日-2017年07月15日于我院进行治疗的血虚风燥型湿疹病患50例作为本文研究对象,将25例行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的病患纳入参照组,而剩下的25例病患纳入联合组行润燥止痒胶囊+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分析并对比参照组和联合组病患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联合组96.0%病患治疗有效,参照组72.0%的病患治疗有效,将参照组和联合组的数据进行梳理对比,组间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P<0.05).联合组EAST评分低于参照组,将参照组和联合组数据展开梳理,组间之间的对比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与传统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相比较,润燥止痒胶囊+复方甘草酸苷应用于血虚风燥型湿疹病患的治疗之中,临床效果佳,有效改善病患瘙痒症状,值得推广.
作者:杨华峰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将个案管理模式引入2型糖尿病管理中,探讨个案管理模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和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筛选标准的64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接受6个月的个案管理,对照组接受常规糖尿病护理,比较干预前、干预后6个月时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自我效能的变化.结果:经过6个月的个案管理,干预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指标均优于干预前(P<0.05).对照组餐后2小时血糖优于干预前(P<0.05),但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没有改善(P>0.05).自我效能方面干预组在饮食、运动、血糖监测、足部护理维度上有统计学意义,总分也明显高于干预前.对照组仅在运动、足部护理维度上优于干预前,其余维度均无差异.结论:实施糖尿病个案管理模式,可使患者充分认知糖尿病,提高自我管理效能和依从性,终实现糖尿病终身自我管理.
作者:陆希;刘梅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分析呼吸机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方面的临床效果,对其应用价值进行探究.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 6年4月到2017年4月接收的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呼吸衰竭的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试验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呼吸机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好转,在对血气分析进行监测时发现,试验组中患者的pH值、PaO2、PaCO2等指标方面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上的差异性满足P<0.05,具有统计学分析意义.结论: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呼吸衰竭的患者来说,采用呼吸机辅助治疗可以有效的改善缺氧问题,减轻二氧化碳的滞留,保证患者的正常呼吸,提高整体治疗效果.
作者:张维新;白佳静 刊期: 2017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