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用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术与传统解剖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下段骨折的效果对比

吴军

关键词:胫骨下段骨折, 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 传统解剖钢板内固定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胫骨下段骨折患者采取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针对我院2015年2月~2017年3月期间入院治疗的46例胫骨下段骨折患者进行研究,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缓和采取传统解剖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而观察组则采用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相关表现.结果:照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与观察组相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对于胫骨下段骨折患者,采取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能够取得更加明显的效果,其按照人体力学原则进行固定的原理对骨折治疗更加有效,并且在治疗后的并发症更少,适合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浮线对口引流治疗高位肛周脓肿31例临床分析

    肛周脓肿是肛肠科常见病、多发病,其中高位肛周脓肿病史不典型,起病急骤,发展迅速,全身症状明显,而局部症状不明显.因此,临床上因其部位较深,早期症状不明显而容易误诊,故不可忽视.一旦确诊,就必须尽快进行手术治疗.

    作者:杨金花;徐玥声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组织选择性雌激素对围绝经期女性冠心病预防价值研究

    目的:研究组织选择性雌激素在女性围绝经期冠心痛的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70例胸闷、心悸、月经不调患者参考随即平均分配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70例患者均在就诊后检查时排除冠心病可能.观察组患者采用组织选择性雌激素治疗,对照组患者进行维生素C、E补充治疗.结果:采取组织选择性雌激素治疗的观察组患者冠心病的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雌激素水平、血脂指标和血管性能指标较对照组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组织选择性雌激素在围绝经期用于预防女性冠心病具有确切疗效,能够改善患者血液的相关指标同时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值得在临床中应用并推广.

    作者:颜利求;曹绪芬;郭楠;曹艳超;廉铮;王云飞;杨淑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经阴道剖宫产术后瘢痕部位妊娠病灶清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行阴道剖宫产术后瘢痕部位妊娠病灶清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到2017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经阴道剖宫产术后瘢痕部位妊娠病灶清除术患者24例,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数据,对所有患者予以围术期护理.对其护理效果进行研究.结果:24例经阴道剖宫产术后瘢痕部位妊娠病灶清除术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并实施有效的围术期护理,后无1例患者出现并发症.结论:对经阴道剖宫产术后瘢痕部位妊娠病灶清除术患者实施围术期护理,可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助于患者术后恢复,值得临床上借鉴以及进一步普及.

    作者:郭静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俯卧位舒适护理对早产儿呼吸暂停疗效及胃肠功能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俯卧位舒适护理对早产儿呼吸暂停疗效及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至我院就诊的66例早产儿(2015年5月15日-2016年5月15日),依照入院的顺序进行分组,对两组早产儿分别采取不同的体位进行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早产儿出生后7d的体重、腹胀与呼吸暂停次数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早产儿给予俯卧位舒适护理干预便于减少呼吸暂停与胃肠功能障碍情况,帮助早产儿早日增长体重,值得推荐.

    作者:冯俊秀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老年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的临床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尝试分析老年患者因冠心病出现的无痛性心肌缺血病症,观察针对其进行临床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在本院收集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近一年时间内的患者资料60例,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针对对照组30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针对观察组患者30例采取临床护理干预,记录临床护理信息及患者满意程度.结果:通过本次研究发现,观察组老年患者在接受临床护理干预后的心肌缺血发病持续时间、发病时间,以及ST压数值下降情况都明显的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针对老年冠心痛患者出现的无痛性心肌缺血病症采取临床护理干预的方式,能够有效的缓解缓患者的病症,提升患者身体机能的恢复效率,得到了更好的护理满意程度评价,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李星媊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消癌平联合XELOX方案化疗对大肠癌术后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研究分析消癌平联合XELOX方案化疗对大肠癌术后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大肠癌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术后给予XELOX方案化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消癌平治疗.比较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T细胞亚群中CD3与CD4的水平.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CD3与CD4水平分别为(78.32±9.32)×10-2与(55.12±6.20)×10-2,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CD8水平为(21.43±2.32)×10 2显著低于对照组为(29.32±2.33)×10-2,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癌平联合XELOX方案化疗可显著改善大肠癌术后患者免疫功能,不良反应轻微,安全性高,具有临床推广的意义.

    作者:吴少钊;杨且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就业中医全科规范化培训人员情况调查

    目的:了解上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就业中医全科规培人员的具体情况,找出当前培训的不足之处,探索未来中医全科培训体系的改革方向.方法:选取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医全科规培出站人员进行随访,以问卷形式了解相关人员目前工作情况及对培训的个人看法.结果:多数受访者表示对目前的培训工作表示满意,但认为培训与实际工作存在一定的差距.结论:中医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可以在多方面进行更深层次的改革.

    作者:孙译维;原理;臧金旺;舒勤;居丽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子宫肌瘤剜除术在妇科临床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探究子宫肌瘤剜除术在妇科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6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将其分至两组,研究治疗组患者采用经阴道子宫肌瘤剜除术进行治疗,对照治疗组患者则采用经腹部子宫肌瘤剜除术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手术中各项指标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研究治疗组的手术时间虽长于对照治疗组,但在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等三个方面都要低于对照治疗组,同时研究治疗组中仅出现1例发热患者,不良反应率为2.33%,而对照治疗组中发热患者和下腹疼痛的患者各有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95%,两组数据经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采用经阴道子宫肌瘤剜除术治疗子宫肌瘤,虽手术时间有所增加,但明显缩短了患者的术后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术后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较低,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谢长芬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分组护理制度在消化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分析消化内科护理中分组护理制度的应用效果.方法:2015年1月到12月,于我院收治的消化内科住院患者中选取100例,将其分为两组,常规护理为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模式,于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对观察组严格执行分组护理制度面,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护理差错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基础护理合格率以及急救药品及时准备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化内科护理中分组护理制度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王春花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浅谈激素依赖性皮炎治疗中心理疏导的重要性

    目的:对激素依赖性皮炎治疗中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的重要性进行分析,为临床治疗作出参考.方法:选取我医院皮肤科于2015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84例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分配的方法将上述患者安排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42例患者,观察组42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抗过敏药物治疗的方法,对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心理疏导疗法.在经过不同的治疗方法后,对两组患者的情况进行比较.观察指标为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和患者的治愈情况、放弃治疗率等.结果:在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治疗后,数据显示观察组患者在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和治愈情况、放弃治疗情况等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心理疏导的方法结合常规疗法治疗激素依赖性皮炎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栗伟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多元化连续性护理模式对出院后冠心病患者心脏康复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多元化连续性护理模式对出院后冠心痛患者心脏康复的效果.方法:此次依不同护理干预模式将2015年1月-2017年2月于我院诊治的冠心病患者60例分组为:对照组患者用常规护理模式干预,观察组用多元化连续性护理模式干预;对两组患者各项实验数据进行详细记录,并将所获相关数据作对比分析.结果:多元化连续性护理模式(观察组)干预冠心痛患者的效果优于常规护理模式(对照组)干预效果,患者心脏康复情况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痛患者选择多元化连续性护理模式干预效果显著,可充分改善患者心脏情况,护理满意度高.

    作者:张淑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烤瓷联合活动义齿修复老年人牙齿重度磨耗伴缺失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烤瓷联合活动义齿修复应用于老年人牙齿重度磨耗伴缺失临床治疗中的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所收治牙齿重度磨耗伴缺失老年患者8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1例,予以常规义齿修复;研究组41例,予以烤瓷联合活动义齿修复.比较两组颞下颌关节功能指数(Helkimo)评分及临床疗效差异.结果:治疗前,两组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评分为(3.57±0.4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48±1.16)分,t为14.79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中,显效28例、有效13例,其临床总有效率为10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14例、20例及82.93%,X2为5.623,差异显著(P<0.05).结论:烤瓷联合活动义齿应用于老年人牙齿重度廖耗伴缺失临床治疗中,可有效改善牙齿功能障碍,提升临床表现,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丽云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提高老年患者健康教育和满意度的应用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在老年患者静脉输液过程中运用PDCA循环的效果.方法:从2015年1月至2015月12月期间在本院接受静脉输液的老年中选取228例,将其随即平均分成114例观察组和114例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干预的模式,观察组患者则是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运用PDCA循环护理模式,将两组老年患者的健康教育评价情况和满意度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在完成护理干预之后,观察组患者的健康教育各项目的知识掌握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患者进行静脉输液时开展有效的PDCA循环管理效果显著,能够促进患者掌握健康知识,提升满意度.

    作者:周合秀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一例急性重症心肌炎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心肌炎是心肌的炎症性疾病,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感染性心肌炎可由细菌、病毒、真菌、立克次体、螺旋体、原虫等所引起,非感染性心肌炎如:自身免疫性疾病、物理因素或化学因素引起,临床上以病毒感染引起的心肌炎常见.重症心肌炎是指由于心肌炎症伴发的心肌坏死,起病急、心肌损害重、进展快、病情凶险、死亡率高,患者常出现严重心律失常,如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甚至猝死[1-2].该类疾病患者若合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死亡率更高.2016年1月18日本科收治1例重症心肌炎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患者,通过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患者治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赖俊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扶正清瘿法治疗桥本氏甲状腺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扶正清瘿法治疗桥本氏甲状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7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桥本氏甲状腺炎患者66例为研究对象,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用左甲状腺素钠片和联合扶正清瘿法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97%和78.79%,观察组明显更高,统计学存在比较意义(x2=5.2254.P<0.05).结论:扶正清瘿法治疗桥本氏甲状腺炎的临床效果显著,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改善,提高了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冯亚兵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护理干预对提高产后母乳喂养率的影响分析

    目的:讨论护理干预对提高产后母乳喂养率的影响分析.方法:随机抽选2015年1月份-2017年6月份在我院就诊的80例分娩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这些产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两组,每组均为40例,给予观察组产妇进行综合护理,给予对照产妇进行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产妇母乳喂养率明显高于对照产妇母乳喂率,两组病人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母乳喂养持续时间明显高于对照产妇母乳喂率,两组病人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观察组产妇母乳喂养率明显高于对照产妇母乳喂养率,察组产妇母乳喂养率明显高于对照产妇母乳喂养的持续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何晓霞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孕妇营养指导用于围产期孕妇保健中的体会

    目的:探讨孕妇营养指导用于围产期孕妇保健中的效果.方法:选出本科室100名孕妇,随机将其分成常规组与营养组各50名,常规组实施围产期常规孕妇保健护理,营养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加强营养指导,对比两组孕妇的营养摄入情况与分娩方式.结果:营养组孕妇的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摄入情况均明显优于常规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常规组的阴道分娩率与剖宫产率分别为62.0%、38.0%,营养组分别为80.0%、20.0%,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孕妇营养指导用于围产期孕妇保健中的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孕妇的营养摄入情况,有助于提升阴道分娩率,值得推行.

    作者:张文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对糖尿病诊断、血糖控制及疗效评估的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应用于糖尿病诊断、血糖控制及疗效评估中的价值,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3月所收治2型糖尿病患者59例为研究组,另选同期健康体检者55例为对照组.研究组患者于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进行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测定,对照组于体检当日进行测定,比较两组检测结果差异.结果:(1)研究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经治疗后,研究组空腹血糖为(6.45±1.37) mmol/L、糖化血红蛋白为(6.34±1.48)%,t分别为16.917、10.13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空腹血糖水平检测检出糖尿病的准确性、特异性、敏感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8.0%、78.1%、68.6%、38.1%、61.9%,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的准确性、特异性、敏感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4.9%、93.4%、93.2%、48.3%、51.7%,其中准确性、特异性、敏感性均显著高于空腹血糖检测结果,差异显著,X2分别为4.291、5.664、6.273,P<0.05.(3)经相关性分析,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患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高血压发生率、颈动脉斑块发生率等因素和指标存在显著的相关性,r分别为0.375、0.403、0.452、0.396、0.404、0.522,P<0.01;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无明显相关性,r=-0.124,P>0.05.结论: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应用于糖尿病诊断、血糖控制及疗效评估方面均具有显著价值,并且该方法操作简单、快速,患者依从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浩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关节镜治疗踝关节运动损伤的临床疗效探究

    目的:观察探究关节镜治疗踝关节运动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从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骨科接诊的踝关节运动损伤患者中,选出70例纳入对照试验中,以不同手术方法作为分组依据,患者分为2组,每组35例.治疗组采用关节镜治疗,对照组采用切开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优良率明显低于治疗组优良率;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治疗组(P<0.05).结论:关节镜手术具有微创特点,对患者的创伤小,恢复快,更利于踝关节功能恢复,在踝关节运动损伤的诊治过程中,均有显著效果.

    作者:陈鑫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胃早癌患者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后二次内镜检查的临床影响

    目的:对胃早癌患者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后二次内镜检查的临床影响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诊疗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经组织学诊断获得确诊的胃早癌患者79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在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后24小时发生黏膜破损相关性出血,视为迟发性出血,对患者病变、手术相关因素以及二次内镜检查前后的出血发生情况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79例患者整块切除率为100%,病灶切缘均呈现为阴性,未发生消化道穿孔、死亡等严重并发症.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后迟发性出血发生率为5.06%,在二次内镜下均获得成功止血.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后二次内镜检查时间中位数为术后第2天,迟发性出血患者出血时间中位数为术后第1天,手术时间中位数为75分钟.结论:二次内镜检查对胃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后迟发性出血的预防存在一定的效果,特别是在术后48小时内,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应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

    作者:王强;徐继马;姚义荣 刊期: 2017年第10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