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的临床护理效果分析

李星媊

关键词:老年冠心病, 无痛性, 心肌缺血, 临床护理, 效果分析
摘要:目的: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尝试分析老年患者因冠心病出现的无痛性心肌缺血病症,观察针对其进行临床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在本院收集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近一年时间内的患者资料60例,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针对对照组30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针对观察组患者30例采取临床护理干预,记录临床护理信息及患者满意程度.结果:通过本次研究发现,观察组老年患者在接受临床护理干预后的心肌缺血发病持续时间、发病时间,以及ST压数值下降情况都明显的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针对老年冠心痛患者出现的无痛性心肌缺血病症采取临床护理干预的方式,能够有效的缓解缓患者的病症,提升患者身体机能的恢复效率,得到了更好的护理满意程度评价,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血站设备管理流程

    采供血设备符合预期使用要求是保证血液质量、保障献血者权益的重要前提.采供血设备的规范管理,是采供血机构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对血站设备自配置至报废过程管理的关键环节进行了浅析,希望能为同行规范设备管理提供参考.

    作者:孙庶丽;于政玲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针灸理疗治疗早、中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观察

    膝骨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退行性病变,属中医学骨痹、痹病、膝痛范畴.其主要临床表现为慢性的关节疼痛、关节僵硬、局部肿胀伴功能受限.根据局部和全身性致病因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多由膝关节关节软骨退变导致,继发性多有局部外伤、手术、长期慢性关节疾患等病史.随着人口老龄化,我国50岁以上人口骨性关节炎发病率为5%,60岁以上人口的发病率为20%,其中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发病率为78.5%[1].临床可表现为进行性慢性发展的膝关节肿痛、僵硬、活动受限,可伴有继发性滑膜炎等,严重危害着中老年人的健康.

    作者:王定锋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降纤酶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降纤酶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6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实验组33例,对照组33例,对照组应用血塞通治疗,实验组应用降纤酶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实验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6.56±1.68)分,低于对照组的(9.65±2.35)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疾病治疗总有效率为75.7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9.39% (P<0.05).结论:降纤酶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疗效满意,值得各级医院进一步借鉴、应用.

    作者:高红梅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急性肠梗阻的临床诊断与治疗观察

    目的:分析急性肠梗阻的临床诊断以及治疗方式.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肠梗阻患者56例作为研究组,对研究组患者的临床诊断以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诊断以度手术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死亡1例,治愈率98.21%,死亡率1.79%.结论:在急性肠梗阻治疗过程中,通过临床诊断确定其发病原因并给予恰当的手术治疗能够很大程度上降低患者死亡率,提升治疗效果.

    作者:侯昱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门诊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在慢性荨麻疹患者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门诊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提高慢性荨麻疹患者生活质量.方法:将69例门诊慢性荨麻疹患者按照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n=34)与观察组(n=35),分别采用常规护理与门诊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及生活质量状况.结果:观察组护理后健康量表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躯体功能、躯体角色、肌体疼痛、总的健康状况、活力、社会功能、情绪角色、心理卫生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门诊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度及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刘萍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小切口白内障术后角膜水肿的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对小切口白内障术后角膜水肿的原因进行分析.方法:以90例白内障患者为研究目标,均给予小切口白内障切除术治疗,对治疗后第1天、第3天和第7天角膜发生水肿进行分析,了解其相关的影响因素.结果:治疗后,角膜水肿第1天的发生率为22.22%,第3天为11.11%,第7天为3.33%.根据临床中观察的结果和各种检验显示,角膜水肿的发生与年龄、切口位置、核的硬度、灌注的压力以及时间等有关,与患者的性别无关.结论:白内障对患者的影响较大,而影响角膜水肿的因素较多,因此在治疗中应采取正确的措施降低角膜水肿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谢泽辉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医用超声成像仪的发展及新技术的应用

    本文阐述了医用超声成像仪的基本原理及组成,介绍了医用超声成像仪的种类及发展过程,同时论述了超声诊断新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应用前景.

    作者:付洁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20例耳鼻喉头颈外科医患纠纷原因及对策

    目的:探讨耳鼻喉头颈外科医患纠纷发生的原因和措施,终实现对医患纠纷有所减少的目的.方法:本研究主要选择了2012年5月到2017年5月本院耳鼻喉头颈外科的20例医患纠纷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发生医患纠纷的概率进行统计.结果:在这20例纠纷当中,因为患者原因引发的有5起,发生几率为25%,其中有2起是院方原因,给予患者一定赔偿,有13起是因患方所造成的,在沟通和交流后获得解决.结论:对耳鼻喉头颈外科医生的整体素质进行提高,对其服务理念不断更新和转变,并对服务态度进行改善,加强医患之间的沟通力度,对规章制度严格落实,能够对该科呼唤纠纷的发生不断减少,为护理质量做好保障.

    作者:王庆;王林;张茂宇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中应用品管圈的应用

    目的:本次主要对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中应用品管圈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所选择的对象为我院重症医学科,时间为2015年5~8月(除周末2 d),对其手卫生依从性情况进行调查,并采取解决措施.结果:干预后医护人员手卫生情况得到明显改善,干预前未实施手卫生发生率为33.22%,干预后为14.98%.结论:品管圈活动有利于提高医护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降低了医院内感染的发生几率.

    作者:李莉;韩丽娜;许静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松龄血脉康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苯磺酸氨氯地平药物联合松龄血脉康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其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笔者所在单位收取的7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受试者,按照不同治疗药物分为了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有患者3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松龄血脉康.结果:观察组患者总体有效率为91.7%,对照组为72.2%,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的SBP、DBP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苯磺酸氨氯地平药物联合松龄血脉康能良好改善老年患者血压水平,且疗效可靠.

    作者:王小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参与式方法在大学生健康素养干预的效果

    目的:探讨参与式方法在大学生健康素养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性抽取2个选修大学生健康教育课程的班级,A班(实验组)采用参与式教学方法,B班(对照组)采用传统大讲座授课式方法,两组授课均为15周,授课完毕后,比较组内干预前后及干预后组间效果.结果:干预后,两组健康素养水平、健康素养得分相比干预前,均得到显著提升(P<0.05),实验组提升幅度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结论:在大学生健康教育活动中应用参与式方法,能够显著提升大学生的健康素养水平,相比传统的健康教育方法,效果更佳.

    作者:符剑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PDCA循环模式在我院消毒供应室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研究分析PDCA循环模式在我院消毒供应室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2015年10月~2017年8月)期间在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实施PDCA循环模式的70份资料和实施前的70份资料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比实施前与实施后消毒供应室工作完成率与工作质量评分.结果:实施后消毒供应室工作完成率、工作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PDCA循环模式实施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循环模式在我院消毒供应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不仅有效提高了消毒供应室护理工作效率,还提高了消毒供应室护理工作质量,更是有效促进了医院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袁小玲;苏爱连;杨国玲;陈姬弋;洪小霞;张汝桂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探讨影响重症感染患者ICU治疗时间的危险因素

    目的:探讨影响重症感染患者ICU治疗时间的危险因素.方法:将我院ICU科室2016年8月-2017年8月接收且治疗时间低于48h的50例重症感染者作为甲组,另选同期接收且治疗时间大于48h的50例同疾病患者作为乙组,对比两组的基本资料,分析影响患者治疗时间的危险因素.结果:甲乙两组患者的感染部位、心率对比均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但乙组患者的APACHE-Ⅱ评分及SOFA评分、乳酸水平均显著高于甲组;乙组MODS发生率是46.0%,高于甲组的8.0%;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乳酸水平、MODS均是影响重症感染者ICU治疗时间的危险因素,建议ICU医护人员加强对上述指标的监测,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尽可能缩短患者治疗的时间,保障其生命安全.

    作者:李颖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与常规骨瓣开颅术治疗颅脑损伤的对比分析

    目的:讨论标准大骨瓣减压术与常规骨瓣开颅术治疗颅脑损伤的对比.方法:现随机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34例,分成实验组17例和对照组1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骨瓣开颅术,实验组给予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颅脑损伤有着较好的治疗效果,降低了致残率和死亡率,临床治疗效果较好.

    作者:吴启运;曹金昌;唐荣武;巫定明;赵军;杨坤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88例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研究和分析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的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从本院收治的符合药物流产标准且无用药禁忌症的早孕妇女中随机抽取88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4例.实验组采用五加生化胶囊和云南白药胶囊并配用无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四种药物进行流产 的全过程治疗.对照组只利用米非司酮加米索前列醇进行治疗,不采用其他的药物.对两组早孕妇女的完全流产率和阴道出血量进行对比,从而分析两种药物治疗的效果.结果:观察组完全流产率为97.73%高于对照组90.91%,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完全流产者阴道出血量方面,观察组52.27%的早产妇女出血量少于月经量,而对照组50%的早产妇女出血量大于月经量,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完全流产者阴道出血持续时间方面,观察组54.55%的早产妇女持续七天,对照组50%的早产妇女持续7-10天,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的治疗可以采用五加生化胶囊和云南白药胶囊并配用无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四种药物进行治疗,相比于单用米非司酮加米索前列醇治疗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有效减少阴道出血量和阴道出血时间.

    作者:陶义欣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分析.方法:对2015年9月~2016年9月在我院就诊的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3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此阶段患儿主要使用抗生素药物治疗.统计患儿在治疗前后的症状变化.结果:实施治疗后1个月,28例患儿痊愈,6例患儿的临床疗效显著,总体治疗有效率达到97.14%.结论: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分析效果显著,可以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

    作者:赵颖;尹芳丽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滥用抗菌药物的原因及改进措施

    目的:探讨滥用抗菌药物的原因,促进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分析滥用抗菌药物的危害,采取积极的改进措施.结论:要强化相关医务人员对于合理使用抗菌抗菌药物的意识,减少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情况发生的例数,增强医疗水平,为患者提供可靠、科学的用药保障.分析滥用抗菌药物的原因,采取科学的改进措施.可以显著降低抗菌药物不良相互作用的发生情况,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有效、经济、适当.

    作者:胡霞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西酞普兰联合奥氮平治疗老年首发抑郁症的疗效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西酞普兰联合奥氮平治疗老年首发抑郁症的疗效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首发抑郁症患者86例,并随机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仅给予西酞普兰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奥氮平治疗.对比2组患者临床疗效、认知功能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 AMD)评分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威斯康辛卡片分类测验(WCST)结果中的完成分类数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持续性错误数及随机错误数均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TESS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在老年首发抑郁症患者治疗中联合应用西酞普兰与奥氮平,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有效改善患者认知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朱晓莉;王新福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自由体位分娩加分娩镇痛在初产自然分娩产妇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目的:通过研究探讨自由体位分娩加分娩镇痛在初产自然分娩产妇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从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初产自然分娩产妇210例,随机的分成三组,其中对照组70例采用自由体位分娩,比较组70例采用分娩镇痛,观察组的70例患者采用自由体位分娩联合分娩镇痛.观察三组患者在产程、出血量、疼痛评分、产后不良情况发生率、转剖宫产率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等方面的不同.结果:观察组产妇的总产程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和比较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出血量显著优于对照组和比较组,在转剖宫产率方面,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和比较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的疼痛情况显著好于对照组和比较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不良情况显示,对照组产后不良情况发生率为15.71%;比较组产后不良情况发生率为15.71%;观察组无不良情况发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初产妇来说,在自由体位分娩加分娩镇痛可以显著降低产妇的在产程、疼痛评分和出血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徐凤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普外科伤口感染原因分析及临床治疗研究

    在普外科对病人进行治疗过程当中,广谱抗生素的应用不当等相关因素,会造成病人伤口感染等部分因素,给病人的身心健康带来较大影响,然而除了上述因素之外,还有哪些因素会影响到病人的伤口感染,这一直以来已经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普外科病人发生伤口感染,会给疾病治疗带来相对较大的影响,对病人的早日康复带来不良影响,使病人不良情绪明显增加.根据研究表明,对普外科病人伤口感染的因素全面开展相对应的分析,同时采取及时、有效的防治措施,进而可以使发生感染的几率明显降低,对其病情恢复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作者:王森林 刊期: 2017年第10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