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激素依赖性皮炎治疗中心理疏导的重要性

栗伟

关键词:激素依赖性皮炎, 皮炎治疗, 心理疏导, 临床价值
摘要:目的:对激素依赖性皮炎治疗中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的重要性进行分析,为临床治疗作出参考.方法:选取我医院皮肤科于2015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84例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分配的方法将上述患者安排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42例患者,观察组42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抗过敏药物治疗的方法,对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心理疏导疗法.在经过不同的治疗方法后,对两组患者的情况进行比较.观察指标为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和患者的治愈情况、放弃治疗率等.结果:在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治疗后,数据显示观察组患者在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和治愈情况、放弃治疗情况等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心理疏导的方法结合常规疗法治疗激素依赖性皮炎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心理护理措施对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目的:观察并研究心理护理措施对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在2015年6月~2017年6月期间我院住院治疗的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在基本相同的治疗措施下,对照组给予妇产科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配合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措施.观察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并作出评价.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00%,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措施可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帮助她们树立治疗信心,提高对疾病的适应能力和治疗依存性,从而提高治疗效果,以促进病人及早康复.

    作者:肖雪娟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围术期护理干预在肺大疱伴自发性气胸行胸腔镜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围术期护理干预在肺大疱伴自发性气胸行胸腔镜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在我院采用胸腔镜治疗的肺大疱伴自发性气胸患者100名,按患者来到医院就诊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两组患者分别采取不同护理干预方式,对于对照组的患者,护理人员实施普通的护理模式,而观察组的患者,护理人员采取不同的护理模式,为其实施围术期护理,分别观察两组患者在采取不同的护理模式后的护理满意度评分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肺大疱伴自发性气胸患者的住院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2%)明显低于常规护理对照组肺大疱伴自发性气胸患者的住院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18%),而护理满意度评分(96.52±2.07)高于对照组肺大疱伴自发性气胸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82.12±2.45).结论:对采用胸腔镜治疗的肺大疱伴自发性气胸的患者实施围术期护理干预模式,能提升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理论及操作等工作的满意度,降低患者在术后发生并发症的风险,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李娜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关于课程整合在八年制医学教育中的实践成果探讨

    目的:探究课程整合教学模式在八年制医学教育中的成果和体会.方法:选择2014年到2016年招收的三届学生按照班级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372人接受传统教育教学方式授课;实验组413人,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课程整合教育.比较两组学生的课程满意度、课堂表现、考试成绩等内容.结果:对照组满意度为64.5%,课堂优良率为65.8%;实验组满意度为93.2%,课堂优良率为优良率为79.6%.结论:课程整合在八年制医学教育中的效果显著,学生的参与度高、教学质量好,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方芳;杨晓宇;于勇;阎振林;黄耀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重症心肌炎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针对重症心肌炎患者,分析其临床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12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重症心肌炎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选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平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为50例,给予试验组优质护理模式,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疗效.结果:试验组的护理总有效高达96.00%,对照组的护理总有效率是76.00%,两组收集的数据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重症心肌炎病人实施优质的护理手段,能够缓解病人紧张、焦躁不安等不良情绪,有利于病人病情的恢复,为一种积极良好的护理模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晓霞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全程陪伴助产干预在剖宫产产妇分娩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全程陪伴助产干预在剖宫产产妇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行择期剖宫产产妇共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加用全程陪伴助产干预;比较分娩前后负面情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分娩后SAS评分和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娩前(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尿潴留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程陪伴助产干预用于剖宫产产妇分娩可有效减轻不良情绪状态,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风险.

    作者:李婷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我院门诊处方点评模式与绩效考核探索

    目的:通过对门诊不合理处方进行点评与分析,达到规范处方、确保患者合理用药,同时探索处方点评绩效考核,提高处方点评质量.方法:每月抽取门诊所有处方(随机抽取2016年7月1日-31日),组织门诊所有药师,按照《处方管理办法》以及《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等进行点评.同时对药师的点评内容进行考核.结果:在203187张处方中,不合理处方共679张,其中具有反馈意义(根据我院实际情况制定,包括大处方、重复用药、不合理联用以及新的严重问题)共374条,不合理处方比例为0.33%,具有反馈意义的处方占不合理处方的55.08%.结论:每月组织药师开展处方点评与反馈,将其纳入绩效考核,能够提高门诊用药的安全性和合理性.

    作者:张建波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蓖麻油炒鸡蛋在妊娠晚期促宫颈成熟和引产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究蓖麻油炒鸡蛋在妊娠晚期促宫颈成熟和引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实施生产过程的妊娠晚期孕妇98例作为研究样本,全部均为适于阴道分娩的足月妊娠孕妇,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取催产素引产方式,观察组采取蓖麻油炒鸡蛋引产方式,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宫颈成熟度、引产有效率、总产程、引产过程中出血量.结果:观察组患者宫颈成熟度结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食用蓖麻油炒鸡蛋24小时后宫颈评分均显著优于食用前,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引产有效率为91.84%,相较于对照组对应数值81.63%,提升趋势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总产程、引产过程中出血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蓖麻油炒鸡蛋引产方式能够有效促进孕妇宫颈成熟度,对引产有效率的提升具有积极作用,有助于孕妇产程的缩短及引产过程中出血量的降低,操作过程简便,且具备安全性、实用性及经济价值.

    作者:苏花花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关于新常态经济背景下的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分析

    我国经济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也应以全新的面貌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树立新理念、新思维、新视角,管理人员在岗位上尽职尽责,发挥以人为本的工作精神,做好医院档案管理工作.本文通过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在新常态经济下进行分析,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作者:何肖颖;李星月;王玥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自体颗粒脂肪移植在颜面部年轻化中的应用初探

    目的:探究自体颗粒脂肪移植在颜面部年轻化中的应用,并对应用效果进行讨论.方法:随机选取在2015年1月至12月期间,我医院收治的60例需要进行颜面部年轻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接受自体颗粒脂肪移植的方法,在患者接受治疗一年之后,对患者的颜面部年轻化的改善程度和满意度进行分析.结果:患者在接受自体颗粒脂肪移植后,颜面部的年轻化改善程度比较明显,患者的满意度比较高,达到了比较理想的效果.结论:自体颗粒脂肪移植在颜面部年轻化中很有价值,可以推广和使用.

    作者:刘维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丙泊酚联合小剂量舒芬太尼对无痛人流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分析

    目的:分析丙泊酚联合小剂量舒芬太尼对无痛人流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92例无痛人流孕妇,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单独丙泊酚进行麻醉,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小剂量舒芬太尼麻醉,对比两组麻醉效果与麻醉安全性.结果:观察组丙泊酚总用量少于对照组,宫缩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术后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35%,低于对照组的26.09%,P<0.05.结论:丙泊酚联合小剂量舒芬太尼对无病人流的麻醉效果显著,并且安全性高,值得对其进行广泛推广.

    作者:陈熔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中西医结合辅助用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效果研究

    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辅助用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在2015年1月至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0例接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5例.对照组使用西医手术治疗的方式,实验组使用中西医结合辅助药物的治疗方式,在治疗一段时间之后,对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手术之后的踝关节改善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的髋关节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并且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实验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之后,通过中西医结合辅助用药治疗的方式相对于对照组来说能够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对患者的临床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作者:王国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CT低剂量对比剂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应用及临床资料回顾分析

    目的:本课题旨在回顾性分析肺动脉栓塞患者应用CT低剂量对比剂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6年8月~2017年8月在院治疗的肺动脉栓塞患者56例CT低剂量对比剂诊断的临床资料,探讨其肺动脉内栓子情况与栓塞程度.结果:本组56例肺动脉栓塞患者19例D-二聚体阳性得到临床证实,肺动脉与分支检出58处栓塞.其中,肺段动脉18处,肺叶动脉25处,左右肺动脉主干15处;同时发现37处动脉腔内栓子完全闭塞,21处栓子不完全闭塞,且21处在肺内低灌注区.结论:肺动脉栓塞患者应用CT低剂量对比剂时结合佳单能量图与碘基物质图像可准确与直观的诊断病变,也可避免碘对比剂造成的不良反应,对肺动脉栓塞与肺梗死的诊断极具意义.

    作者:李孝飞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降纤酶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降纤酶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6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实验组33例,对照组33例,对照组应用血塞通治疗,实验组应用降纤酶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实验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6.56±1.68)分,低于对照组的(9.65±2.35)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疾病治疗总有效率为75.7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9.39% (P<0.05).结论:降纤酶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疗效满意,值得各级医院进一步借鉴、应用.

    作者:高红梅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分析生长抑素与泮托拉唑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

    目的:研究生长抑素与泮托拉唑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本院收治的40侧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对照组采用泮托拉唑钠治疗方式,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生长抑制素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情况.结果:研究组腹痛缓解时间、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撤离呼吸机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长抑制素联合泮托拉唑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应用和推广.

    作者:邱明胜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心理干预对焦虑孕妇产科并发症和妊娠结局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究焦虑孕妇接受心理干预对其产科并发症和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焦虑孕妇100例,根据其就诊时间的差异分组,其中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心理干预,对比2组焦虑孕妇干预结果的差异性.结果:实验组孕妇干预后的心理状态(焦虑、抑郁)均较干预前明显改善,且其心理状态(焦虑、抑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孕妇并发症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孕妇自然分娩的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焦虑孕妇接受心理干预,能够促进其心理状态的改善,降低产科并发症的几率,改善妊娠结局.

    作者:游勇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大学生行动体验式心理健康教育课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大学生行动体验式心理健康教育课效果.方法:将我校的110名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法平均分为实验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实验组予以行动体验式心理健康教育授课,对照组予以传统模式心理健康教育授课,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心理健康状况.结果:实验组、对照组接受课程学习后比较SCL-90各因子情况,其焦虑、强迫、人际三个因子改善程度更大,两者相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大学生接受行动体验式心理健康教育课,对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具有积极影响.

    作者:韩艳萍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急诊抢救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对于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抢救方法和对急诊抢救方法的效果进行评估.方法:从2016年3月开始到2017年3月为止在某医院接受过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急诊抢救的病人当中,筛选200人,将他们平均分成两个组,一个组为实验组,另一个组为对照组.在对这两组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对照组采用普通的治疗方法,而实验组要在普通方法的基础上施以干预措施,即对患者采用急诊抢救治疗的方法,如机械通气法等.然后将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治即呼吸频率(RR)、心率(HR)、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PaO2)、血pH值与哮喘缓解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然后作进一步的比较.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患者在经过急诊抢救治疗和常规治疗之后,他们的RR、HR、PaO2、PaCO2、血pH值和哮喘缓解情况都有了很大的改观.但是实验组的患者以上指标的改善情况要远远好于对照组,且两组之间的这种差异具有统计学差义(P<0.05).结论:针对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治疗过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进一步的急诊抢救措施,效果很好,有效缓解了病人的哮喘发生频率和严重程度,身体状况趋于稳定,减少了死亡率,这种方法值得普及推广.

    作者:杨敏;米艾青;周艳林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肺结核的抗痨治疗药物临床应用进展

    我国是肺结核大国,患者基数较大,治疗起来较为棘手.目前临床上对肺结核的治疗多采用联合化疗,但耐药肺结核病例逐渐增多,治疗效果不甚理想.随着抗痨治疗研究的深入,许多治疗药物、治疗方法被用于肺结核的治疗,并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进展.本研究通过综述肺结核抗痨治疗药物的临床应用进展,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李霞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观察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和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术治疗Ⅰa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观察分析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和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术治疗Ⅰa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肿瘤科于2015年6月~2016年6月接诊的96例NSCLC患者纳入随机对照试验中,将患者按照不同手术方法分为胸腔镜组和传统开胸组,每组48例,观察两组NSCLC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胸腔镜组和传统开胸组的淋巴结清扫数目、引流管留置时间、1年无瘤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胸腔镜组并发症、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出血量、住院时间与传统开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NSCLC患者,采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的效果与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术的效果相当,前者具有微创特点,安全性更高,更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王忠义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脑胶质瘤术后行化疗同步放疗临床探讨

    目的:研究分析脑胶质瘤患者术后进行化疗同步放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62例脑胶质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将其分到两个组中,常规治疗组患者实施单纯放疗的治疗方案,同步治疗组患者在放疗的基础上,同步进行化疗,治疗结束后对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不良反应以及治疗后存活率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同步治疗组患者的效果显著率(51.61%)和总有效率(93.55%)均高于常规治疗组,同步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80.65%)略高于常规治疗组,同步治疗组患者的一年和三年存活率均要高于常规治疗组.数据经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将化疗同步放疗的治疗方法用于脑胶质瘤患者的时候治疗,治疗效果优于单纯放疗,不良反应率虽略高于单纯放疗,但有效提高了患者的存活率,值得推广.

    作者:钟世洪;李文科 刊期: 2017年第10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