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世洪;李文科
目的:探究对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应用羧甲淀粉钠展开治疗的临床治疗结果.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10月,我院接收诊治的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84例作为研究样本,均为我院依据相应标准确诊的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式,包含抗病毒治疗、抗感染治疗、退热及止咳化痰等.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方式基础上增添应用羧甲淀粉钠展开治疗,两组患儿治疗周期均为三个月.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治疗结果、患儿细胞相关免疫指标变化情况及体液免疫功能指标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给予对应治疗手段后,观察组患儿临床治疗有效率相较于对照组对应数值,提升趋势显著(P<0.05);治疗前后,对照组患儿细胞相关免疫指标CD4+、CD8+及CD4+/CD8+对比,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细胞相关免疫指标CD4+、CD4+/CD8+相较于治疗前,均表现为显著的上升趋势,而CD8+表现为显著的下降趋势(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体液免疫功能指标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水平相较于治疗前,均呈现显著提升趋势,且观察组提升趋势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应用羧甲淀粉钠展开治疗,临床治疗结果显著,对患儿临床治疗有效率的提升具有积极作用,同时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细胞相关免疫功能.
作者:何适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对民营医疗机构进行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的效果.方法:围绕本地个体诊所、医务室、村卫生室、门诊部量化分级管理,采用SPSS20.0分析卫生监督指标得分.结果:对医疗机构进行量化分级,各类民营医疗机构中良所占比例较高.于2017年6月对民营医疗机构各项指标进行评分,实施前后对比有差异,同时满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民营医疗机构进行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有利于医疗机构管理科学化、规范化.
作者:江南;任秀银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影响重症感染患者ICU治疗时间的危险因素.方法:将我院ICU科室2016年8月-2017年8月接收且治疗时间低于48h的50例重症感染者作为甲组,另选同期接收且治疗时间大于48h的50例同疾病患者作为乙组,对比两组的基本资料,分析影响患者治疗时间的危险因素.结果:甲乙两组患者的感染部位、心率对比均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但乙组患者的APACHE-Ⅱ评分及SOFA评分、乳酸水平均显著高于甲组;乙组MODS发生率是46.0%,高于甲组的8.0%;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乳酸水平、MODS均是影响重症感染者ICU治疗时间的危险因素,建议ICU医护人员加强对上述指标的监测,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尽可能缩短患者治疗的时间,保障其生命安全.
作者:李颖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对子宫肌瘤患者应用米非司酮治疗,分析米非司酮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子宫肌瘤患者,据数据显示有90例,2017年2月~2017年9月是本次研究的选择时间段落,按照抓阄方式分组,抓到有标记的患者归为研究组,并同时予以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未抓到有标记的患者归为对照组,并同时予以高剂量米非司酮治疗;治疗后,对组间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予以观察和对比.结果:存在差异的数据指标有:组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且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不存在差异的数据指标有:组间的总有效率,即研究组与对照组之间总有效率数据无比较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米非司酮与高剂量米非司酮在治疗子宫肌瘤患者中,均有明显的临床效果,但是应用小剂量的米非司酮还能够降低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概率.
作者:聂睿霞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究课程整合教学模式在八年制医学教育中的成果和体会.方法:选择2014年到2016年招收的三届学生按照班级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372人接受传统教育教学方式授课;实验组413人,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课程整合教育.比较两组学生的课程满意度、课堂表现、考试成绩等内容.结果:对照组满意度为64.5%,课堂优良率为65.8%;实验组满意度为93.2%,课堂优良率为优良率为79.6%.结论:课程整合在八年制医学教育中的效果显著,学生的参与度高、教学质量好,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方芳;杨晓宇;于勇;阎振林;黄耀 刊期: 2017年第10期
自发性子宫破裂通常发生于分娩期或妊娠晚期,很少发生于妊娠中期,具有损伤性破裂及自发性破裂.其中,自发性危险性更大,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本文回顾分析1例自发性子宫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旨在为自发性子宫破裂预防及处理提供思路.
作者:施臻桃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分析运动疗法早期干预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的可行性.方法:择取201 6年1月 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50例脑性瘫痪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开展运动疗法早期干预治疗,分析具体结果.结果:显效者34例,有效者14例.无效者2例.总有效率为96.00%.在34例显效者中,CCD患儿共计24例,年龄小者为182d.无效病患均为智力严重低下.合并难治性癫痫者1例.结论:对于小儿脑性瘫痪者,对其开展运动疗法早期干预治疗,能够促进疾病转归,有益于患儿脑部发育,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孟先丽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研究组织选择性雌激素在女性围绝经期冠心痛的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70例胸闷、心悸、月经不调患者参考随即平均分配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70例患者均在就诊后检查时排除冠心病可能.观察组患者采用组织选择性雌激素治疗,对照组患者进行维生素C、E补充治疗.结果:采取组织选择性雌激素治疗的观察组患者冠心病的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雌激素水平、血脂指标和血管性能指标较对照组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组织选择性雌激素在围绝经期用于预防女性冠心病具有确切疗效,能够改善患者血液的相关指标同时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值得在临床中应用并推广.
作者:颜利求;曹绪芬;郭楠;曹艳超;廉铮;王云飞;杨淑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中药组方是多成分、多药味组成的,其特点是多向性、多靶点、标本兼顾,如今在全球已经受到广泛的关注.比如消渴丹、黄芋胶囊、血脂康、降糖消脂片、参虫胶囊等组成的中药组方已经经过临床和药理验证,疗效良好.本文将通过中药组方的多种作用机制对中药组方治疗糖尿病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赵艳丽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观察研究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肝胆外科围手术期护理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我医院肝胆外科于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1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把上述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55例患者,观察组5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采取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分别护理后,对两组患者的首次下床时间、肛门排气时间、首次进食时间和住院时间等进行比较.结果:采取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观察组在患者的首次下床时间、肛门排气时间、首次进食时间和住院时间上显著优于常规护理组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进行肝胆外科围手术期护理具有显著的疗效,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刘新红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急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便秘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方法.方法:取2013年11月-2016年12月医院收治急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便秘患者40例,设为观察组,取同期入院治疗的单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40例,设为对照组.采用自拟问卷调查表对2组临床资料进行调查统计,并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并根据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护理干预方法.结果:单因素结果显示:急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便秘发生率与受教育程度、习惯及方式及环境改变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便秘发生率与纤维饮食、活动量及日进水量关系密切(P<0.05);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急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便秘发生率与纤维饮食、活动量及日进水量关系密切(P<0.05).结论:急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便秘影响因素较多,应根据危险因素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降低便秘发生率.
作者:樊春花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对小切口白内障术后角膜水肿的原因进行分析.方法:以90例白内障患者为研究目标,均给予小切口白内障切除术治疗,对治疗后第1天、第3天和第7天角膜发生水肿进行分析,了解其相关的影响因素.结果:治疗后,角膜水肿第1天的发生率为22.22%,第3天为11.11%,第7天为3.33%.根据临床中观察的结果和各种检验显示,角膜水肿的发生与年龄、切口位置、核的硬度、灌注的压力以及时间等有关,与患者的性别无关.结论:白内障对患者的影响较大,而影响角膜水肿的因素较多,因此在治疗中应采取正确的措施降低角膜水肿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谢泽辉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钙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与护理方式.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因患有急性脑梗死而来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1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较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并采用有效的护理方式,不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还能改善患者神经功能,临床上推广很有价值.
作者:李黎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壶腹周围癌是指发生于胆总管下端和十二指肠乳头的恶性肿瘤,即壶腹癌、十二指肠乳头癌、胆总管下段癌[1-2].多数学者[3-5]是指Va-ter壶腹周围2.0 cm范围内肿瘤的总称,还包括胰头癌.本组病例不含胰头癌.组织学上以腺癌和乳头状腺癌为主,粘液癌占极少数[6].本病主要表现为无痛性黄疸、可有腹痛、消化道功能不良等临床表现,胆囊一般肿大明显.由于壶腹部是胰管、胆管共同开口且进入十二指肠腔处,其解剖结构复杂而又紧密,常规影像学方法一般不易有效显示这些肿瘤的病灶,特别是早期诊断是影像学诊断的难点之一.本研究对经磁共振及CT检查并经证实的10例壶腹周围癌的影像表现进行分析,目的在于提高对本病的影像诊断水平,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祖彦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分析完成子宫肌瘤手术后对患者开展系统护理的作用.方法:从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中选取60例,将其随机平均分成30例观察组和30例对照组.对照组中患者仅仅实施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则是接受系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负性情绪、疼痛、睡眠、住院时间、并发症以及胃肠道功能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疼痛平均分数、负性情绪平均分数、睡眠分数、并发症率、术后平均住院以及下床时间、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P<0.05).结论:针对接受子宫肌瘤手术的患者实施系统性护理干预能够显著的改善术后患者的健康情况,提升康复效果,降低疼痛以及负性情绪,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雯 刊期: 2017年第10期
我国是肺结核大国,患者基数较大,治疗起来较为棘手.目前临床上对肺结核的治疗多采用联合化疗,但耐药肺结核病例逐渐增多,治疗效果不甚理想.随着抗痨治疗研究的深入,许多治疗药物、治疗方法被用于肺结核的治疗,并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进展.本研究通过综述肺结核抗痨治疗药物的临床应用进展,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李霞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针对重症心肌炎患者,分析其临床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12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重症心肌炎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选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平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为50例,给予试验组优质护理模式,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疗效.结果:试验组的护理总有效高达96.00%,对照组的护理总有效率是76.00%,两组收集的数据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重症心肌炎病人实施优质的护理手段,能够缓解病人紧张、焦躁不安等不良情绪,有利于病人病情的恢复,为一种积极良好的护理模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晓霞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应用于糖尿病诊断、血糖控制及疗效评估中的价值,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3月所收治2型糖尿病患者59例为研究组,另选同期健康体检者55例为对照组.研究组患者于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进行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测定,对照组于体检当日进行测定,比较两组检测结果差异.结果:(1)研究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经治疗后,研究组空腹血糖为(6.45±1.37) mmol/L、糖化血红蛋白为(6.34±1.48)%,t分别为16.917、10.13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空腹血糖水平检测检出糖尿病的准确性、特异性、敏感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8.0%、78.1%、68.6%、38.1%、61.9%,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的准确性、特异性、敏感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4.9%、93.4%、93.2%、48.3%、51.7%,其中准确性、特异性、敏感性均显著高于空腹血糖检测结果,差异显著,X2分别为4.291、5.664、6.273,P<0.05.(3)经相关性分析,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患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高血压发生率、颈动脉斑块发生率等因素和指标存在显著的相关性,r分别为0.375、0.403、0.452、0.396、0.404、0.522,P<0.01;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无明显相关性,r=-0.124,P>0.05.结论: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应用于糖尿病诊断、血糖控制及疗效评估方面均具有显著价值,并且该方法操作简单、快速,患者依从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浩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讨论标准大骨瓣减压术与常规骨瓣开颅术治疗颅脑损伤的对比.方法:现随机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34例,分成实验组17例和对照组1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骨瓣开颅术,实验组给予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颅脑损伤有着较好的治疗效果,降低了致残率和死亡率,临床治疗效果较好.
作者:吴启运;曹金昌;唐荣武;巫定明;赵军;杨坤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分析儿童及青少年接受流行性传染病针对性干预,以预防罹患流行性传染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二级以上医院接受健康体检的儿童及青少年20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1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体检健康宣教;观察组实施流行性传染病针对性干预.结果:观察组研究对象终有3例罹患流行性传染病,少于对照组的14例,组间差异显著(P<0.05);对健康体检期间流行性传染病预防控制干预计划的满意度达到97.0%,高于对照组的84.0%,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儿童及青少年接受流行性传染病针对性干预,可以有效预防流行性传染病的发生,保证该类人员安全,提高我国人口身体素质.
作者:黄小锋 刊期: 2017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