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CT,MRI对壶腹周围癌的诊断分析

张祖彦

关键词:CT, MRI, 壶腹周围癌, 诊断分析
摘要:壶腹周围癌是指发生于胆总管下端和十二指肠乳头的恶性肿瘤,即壶腹癌、十二指肠乳头癌、胆总管下段癌[1-2].多数学者[3-5]是指Va-ter壶腹周围2.0 cm范围内肿瘤的总称,还包括胰头癌.本组病例不含胰头癌.组织学上以腺癌和乳头状腺癌为主,粘液癌占极少数[6].本病主要表现为无痛性黄疸、可有腹痛、消化道功能不良等临床表现,胆囊一般肿大明显.由于壶腹部是胰管、胆管共同开口且进入十二指肠腔处,其解剖结构复杂而又紧密,常规影像学方法一般不易有效显示这些肿瘤的病灶,特别是早期诊断是影像学诊断的难点之一.本研究对经磁共振及CT检查并经证实的10例壶腹周围癌的影像表现进行分析,目的在于提高对本病的影像诊断水平,现报告如下.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胸腹腔镜联合根治术在食管癌外科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胸腹腔镜联合根治术在食管癌外科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70例食管癌患者按数字随机方法分为研究组(35例)与对照组(35),研究组应用胸腹腔镜联合根治术治疗,对照组应用常规的外科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情况.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比考察组长(P<0.05),术中出血量比对照组少(P<0.05),而淋巴结清扫数量两组没有明显区别(P>0.05);术后研究组肛门排气的时间和住院时间皆比对照组短,且术后并发症的出现率也比考察组少(P<0.05).结论:在食管癌治疗中选择胸腹腔镜联合根治术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可在食管癌外科手术治疗中优先选择该术式.

    作者:关志刚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通过对新生儿早期护理干预,探讨其对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1年3月~2016年3月新生儿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120例新生儿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组60例新生儿,其中对研究组新生儿在出生后维生素E滴剂擦拭按摩新生儿手,背部,臀部及足部、保暖等护理干预措施,对参照组新生儿给予常规护理,并对两组新生几的血清胆红素值、体重、有效率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新生儿运用不同的护理方式,其血清胆红素值、体重、有效率等指标出现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新生儿进行早期护理干预,对黄疸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可以进行广泛应用.

    作者:蔺跃菊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关于手术室护士压力应对的研究

    护理工作繁尔杂,手术室护理工作在此基础上承担了手术患者生命安全的责任.手术室护理的专业和特殊性,对手术室护理人员要求更高,护士压力就更大.本文就手术室护士压力来源进行了相关的分析,提出相关应对措施,从而提高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作者:方陈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静脉预注盐酸纳美芬对全麻诱导期舒芬太尼引发的呛咳预防作用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预注纳美芬对全麻诱导期舒芬太尼引发的呛咳反应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60例ASA Ⅰ~Ⅱ级的全身麻醉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纳美芬组(N组),此组患者诱导前2min静脉推注盐酸纳美芬0.2ug/kg:对照组(C组)相同时刻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观察两组在全麻诱导期呛咳反应的发生率以及在全麻诱导前(T0),推注舒芬太尼前(T1),推注舒芬太尼后60s (T2),气管插管完成即刻(T3),气管插管后3min(T4)时刻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以及脉搏血氧饱和度变化.结果:纳美芬组(N组)患者呛咳发生率为3.3%,对照组(C组)为43.3%,两组间呛咳发生率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推注舒芬太尼后60s (T2)对照组(C组)血流动力学参数较纳美芬组(N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时刻两组间血流动力学及脉搏血氧饱和度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麻醉诱导前静脉预注0.2ug/kg剂量的盐酸纳美芬可以明显降低全麻诱导期舒芬太尼引发呛咳的发生率且血流动力学平稳,并对全麻诱导期舒芬太尼的镇痛作用无明显影响.

    作者:席彪;李晓红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致血小板减少1例报道

    前言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属于处方药物,临床常常应用于不同疾病所导致的急性感染,对患者能够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是该药物的使用是否会导致患者出现对应的不良反应,就成为用药安全性方面重要的问题,所以应该引起临床关注.本文则着重针对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致血小板减少的详细情况进行整理探讨,目的在于为临床提供相关参考,现将研究详情做出整理和报道.

    作者:李美富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急性胰腺炎患者消化内科药物治疗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并分析急性胰腺炎患者消化内科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于医院内部选取了2016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74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所有患者在消化内科治疗前后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所有患者的相关指标明显优于治疗后(P<0.05),且治疗后总有效率也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对急性胰腺炎患者在消化内科采用适宜的药物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不仅能够促进相关指标达到正常水平,还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宜在临床实践中推广.

    作者:文学会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多形式健康教育在中医医院门诊服务的应用及评价

    目的:探讨门诊开展健康教育的形式及效果.方法:2014年1月-2017年6月,开展多种形式的特色健康教育,同时加强对患者各就诊环节的健康教育等.结果:在门诊患者量增加的情况下,患者就医体验得到明显改善,满意度逐年增高.结论:门诊患者流动性大、病种多、需求各异,只有采用个体与群体、特殊与一般、口头与书面相结合的多种健康教育形式,才能满足不同层次患者的需求,达到健康教育的效果,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医院的信誉度.

    作者:赵春燕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经阴道剖宫产术后瘢痕部位妊娠病灶清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行阴道剖宫产术后瘢痕部位妊娠病灶清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到2017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经阴道剖宫产术后瘢痕部位妊娠病灶清除术患者24例,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数据,对所有患者予以围术期护理.对其护理效果进行研究.结果:24例经阴道剖宫产术后瘢痕部位妊娠病灶清除术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并实施有效的围术期护理,后无1例患者出现并发症.结论:对经阴道剖宫产术后瘢痕部位妊娠病灶清除术患者实施围术期护理,可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助于患者术后恢复,值得临床上借鉴以及进一步普及.

    作者:郭静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20例耳鼻喉头颈外科医患纠纷原因及对策

    目的:探讨耳鼻喉头颈外科医患纠纷发生的原因和措施,终实现对医患纠纷有所减少的目的.方法:本研究主要选择了2012年5月到2017年5月本院耳鼻喉头颈外科的20例医患纠纷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发生医患纠纷的概率进行统计.结果:在这20例纠纷当中,因为患者原因引发的有5起,发生几率为25%,其中有2起是院方原因,给予患者一定赔偿,有13起是因患方所造成的,在沟通和交流后获得解决.结论:对耳鼻喉头颈外科医生的整体素质进行提高,对其服务理念不断更新和转变,并对服务态度进行改善,加强医患之间的沟通力度,对规章制度严格落实,能够对该科呼唤纠纷的发生不断减少,为护理质量做好保障.

    作者:王庆;王林;张茂宇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急诊抢救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对于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抢救方法和对急诊抢救方法的效果进行评估.方法:从2016年3月开始到2017年3月为止在某医院接受过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急诊抢救的病人当中,筛选200人,将他们平均分成两个组,一个组为实验组,另一个组为对照组.在对这两组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对照组采用普通的治疗方法,而实验组要在普通方法的基础上施以干预措施,即对患者采用急诊抢救治疗的方法,如机械通气法等.然后将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治即呼吸频率(RR)、心率(HR)、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PaO2)、血pH值与哮喘缓解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然后作进一步的比较.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患者在经过急诊抢救治疗和常规治疗之后,他们的RR、HR、PaO2、PaCO2、血pH值和哮喘缓解情况都有了很大的改观.但是实验组的患者以上指标的改善情况要远远好于对照组,且两组之间的这种差异具有统计学差义(P<0.05).结论:针对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治疗过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进一步的急诊抢救措施,效果很好,有效缓解了病人的哮喘发生频率和严重程度,身体状况趋于稳定,减少了死亡率,这种方法值得普及推广.

    作者:杨敏;米艾青;周艳林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缬沙坦分散片与前列地尔注射液用于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缬沙坦分散片与前列地尔注射液在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因患有慢性肾小球肾炎而来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1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缬沙坦分散片与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治疗,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治疗后的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尿红细胞计数以及24h尿蛋白定量(Upro)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较高,Scr、BUN、Upro与尿红细胞显著较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缬沙坦分散片与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治疗,不仅能够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而且能充分改善患者肾功能并控制血压,在临床上推广普及很有价值.

    作者:钟耀翠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丙泊酚联合小剂量舒芬太尼对无痛人流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分析

    目的:分析丙泊酚联合小剂量舒芬太尼对无痛人流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92例无痛人流孕妇,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单独丙泊酚进行麻醉,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小剂量舒芬太尼麻醉,对比两组麻醉效果与麻醉安全性.结果:观察组丙泊酚总用量少于对照组,宫缩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术后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35%,低于对照组的26.09%,P<0.05.结论:丙泊酚联合小剂量舒芬太尼对无病人流的麻醉效果显著,并且安全性高,值得对其进行广泛推广.

    作者:陈熔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全下肢、全脊柱CR技术在矫形骨科中应用及临床运用研究

    目的:通过运用CR技术获得患者全下肢、全脊柱的完整图像,为制定患者治疗方案提供图像依据.方法:法专用全方位摄片架1个,PhilipX线机Agfa-ADC COMPACTPLUS扫描仪一台,同时还需要具有专业的图像拼接处理软件以及系统设备.结果:在全下肢、全脊柱患者中运用CR技术使用Agfa ADC Full Leg/Full Spine Software系统进行一次性曝光,效果良好,可以清晰的观察患者的情况,能够获得较为满意的患者患病图像.结论:我院在临床中运用CR技术进行骨科矫形能够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本文笔者便详细分析全下肢、全脊柱CR技术在矫形骨科中应用及临床运用.

    作者:霍建峰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就业中医全科规范化培训人员情况调查

    目的:了解上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就业中医全科规培人员的具体情况,找出当前培训的不足之处,探索未来中医全科培训体系的改革方向.方法:选取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医全科规培出站人员进行随访,以问卷形式了解相关人员目前工作情况及对培训的个人看法.结果:多数受访者表示对目前的培训工作表示满意,但认为培训与实际工作存在一定的差距.结论:中医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可以在多方面进行更深层次的改革.

    作者:孙译维;原理;臧金旺;舒勤;居丽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优质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生活质量、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176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优质护理干预,对两组生活质量评分、负性情绪评分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负性情绪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开展优质护理干预,能够使患者负性情绪得到有效改善,并提升生活质量,值得进行广泛推广.

    作者:后艳红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观察肩锁关节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临床疗效

    目的:分析肩锁关节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2016年5月到2017年5月收治的64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作为分析对象,按照患者入院顺序纳入实验组与参照组(n=32).实验组应用肩锁关节钢板治疗方式,参照组应用肩锁关节张力带联合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及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参照组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81.25%,与联合组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93.75%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3.13%,参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5.63%,组间差异比较存在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肩锁关节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效果理想,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肩关节活动能力,且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临床应用安全性比较理想.

    作者:刘凯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基于药学服务的心理干预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中的作用

    目的:探索分析基于药学服务的心理干预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之间的4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的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平均每组为20例.观察组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取基于药学服务的心理干预的措施进行干预,对照组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取常规方法进行干预.将两组的血压控制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取基于药学服务的心理干预的措施,能够有效的提高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率,可以广泛的应用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之中.

    作者:张红梅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远期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治疗的操作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入选病例选择时间在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时间段,共计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0例,其在入院后均接受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治疗,对其治疗前后的病情改善情况进行观察比较,据此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患者的疼痛评分及腰椎功能评分较对照组患者均显著更优,组间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治疗可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有效改善患者不良的腰椎功能,可以考虑在临床进行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李树东;纪福利;姜峰;王虎;王树海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阿奇霉素在小儿恙虫病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研究探讨阿奇霉素对于小儿恙虫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本院小儿恙虫病患者39例进行研究讨论,其中对照组(19例)采用四环素治疗,观察组(20例)采取阿奇霉素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患儿的满意度、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观察组采取阿奇霉素进行治疗,患者的疗效明显的比对照组的要好,患儿的满意度也比对照组的要高,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较少,两组比较,P<0.05.结论:对于小儿恙虫病的患者,采取阿奇霉素进行治疗,不但治疗的效果较好,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较低,还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可以在今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

    作者:玉应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肺结核的抗痨治疗药物临床应用进展

    我国是肺结核大国,患者基数较大,治疗起来较为棘手.目前临床上对肺结核的治疗多采用联合化疗,但耐药肺结核病例逐渐增多,治疗效果不甚理想.随着抗痨治疗研究的深入,许多治疗药物、治疗方法被用于肺结核的治疗,并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进展.本研究通过综述肺结核抗痨治疗药物的临床应用进展,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李霞 刊期: 2017年第10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