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优质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后艳红

关键词:慢性支气管炎, 优质护理, 生活质量, 负性情绪
摘要: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生活质量、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176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优质护理干预,对两组生活质量评分、负性情绪评分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负性情绪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开展优质护理干预,能够使患者负性情绪得到有效改善,并提升生活质量,值得进行广泛推广.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急诊多发伤患危险因素及急救分析

    目的:探究急诊治疗中多发伤患的危险因素以及进行急救措施的分析.方法:对2014年5月-2016年5月于我院急诊科收治的300例多发伤患进行研究,分析病历资料,利用统计学分析多发伤患急诊治疗时的危险因素,找寻更为有效的急救治疗方法.结果:急诊中影响多发伤患者的危险因素有就诊时间,患者年龄,多处损伤部位和ISS评分.讨论:关注威胁急诊多发伤患者的重要因素,寻求更为有效的急救措施,可有效降低诊治失败率.

    作者:胡洲;粟远超;沈川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分析对小儿支原体肺炎的诊疗方法,为临床诊治提供有效依据.方法:将我院在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50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将其分为常规组与试验组,每组患儿25例.常规组予以阿奇霉素治疗,试验组予以阿奇霉素、孟普斯特纳联合治疗,对比疗效差异.结果:试验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患儿的咳嗽消退时间和退热时间均短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讨论:对小儿支原体肺炎的准确诊断后,应用阿奇霉素、孟普斯特联合治疗,症状改善时间明显加快,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作者:苏丹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银杏内酯注射液联合抗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银杏内酯注射液联合抗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诊断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按照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年中国版)给予规范处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银杏内酯注射液治疗,时间2周.治疗前、后,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Barthel指数(BI)评估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治疗前后,研究组患者血清hs-CRP[(24.97±3.87)mg/L比(11.09±2.15)mg/L,t-3.986],IL-6[(28.75±4.28)ug/mL比(9.93±3.75) ug/mL,t=3.947],对照组hs-CRP[(25.01±3.62)mg/L比(18.54±3.01)mg/L,t=2.854],IL-6[(29.05±3.28) ug/mL比(21.09±3.06) ug/mL,t=2.563]明显减少,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研究组患者下降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NIHSS评分[(16.93±4.26)比(5.90±1.28),t=3.652]、BI[(38.79±5.32)比(74.53±5.72),t=3.786],对照组患者NIHSS评分[(17.82±3.65)比(11.38±1.93),t=2.893]、BI[(40.77±4.84)比(63.98±3.83),t=2.698],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研究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t值(NIHSS、BI) =3.052;3.438,P<0.003].结论:银杏内酯注射液联合抗栓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分析原因与银杏内酯注射液下调血清炎性反应程度有关.

    作者:杨彩平;柴利卓;韩杰;赵亮;张秀莉;王海;牛慧艳;魏美玲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神经外科管道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

    目的:对神经外科管道护理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并对其相应防范对策进行研究.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之间142例我院神经外科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1例,对观察组患者予以管道风险防范护理,对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管道护理,观察并分析管道护理风险因素,提出相应防范对策.结果:能够引发神经外科护理风险的因素主要有三种,分别是神经外科患者自身的原因,医院护理人员的原因和管道的原因.结论:对神经外科患者予以管道风险防范护理,有利于促进患者的恢复,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李双仙;邓惠琼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急腹症的急诊临床观察

    目的:分析探讨对于急腹症的急诊在临床上的观察.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70例急腹症患者,将这70例患者中35例进行常规急诊治疗作为对照组,另外35例进行密切观察的急诊治疗作为观察组,对比两个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4例失误,分诊失误率为11.4%;观察组没有失误现象,失误率为0.0%.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X2-4.71).结论:临床上对急腹症患者进行急诊观察,可有效降低分诊失误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李建春;杜燕利;邓川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CT,MRI对壶腹周围癌的诊断分析

    壶腹周围癌是指发生于胆总管下端和十二指肠乳头的恶性肿瘤,即壶腹癌、十二指肠乳头癌、胆总管下段癌[1-2].多数学者[3-5]是指Va-ter壶腹周围2.0 cm范围内肿瘤的总称,还包括胰头癌.本组病例不含胰头癌.组织学上以腺癌和乳头状腺癌为主,粘液癌占极少数[6].本病主要表现为无痛性黄疸、可有腹痛、消化道功能不良等临床表现,胆囊一般肿大明显.由于壶腹部是胰管、胆管共同开口且进入十二指肠腔处,其解剖结构复杂而又紧密,常规影像学方法一般不易有效显示这些肿瘤的病灶,特别是早期诊断是影像学诊断的难点之一.本研究对经磁共振及CT检查并经证实的10例壶腹周围癌的影像表现进行分析,目的在于提高对本病的影像诊断水平,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祖彦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肝胆外科围手术期护理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研究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肝胆外科围手术期护理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我医院肝胆外科于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1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把上述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55例患者,观察组5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采取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分别护理后,对两组患者的首次下床时间、肛门排气时间、首次进食时间和住院时间等进行比较.结果:采取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观察组在患者的首次下床时间、肛门排气时间、首次进食时间和住院时间上显著优于常规护理组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进行肝胆外科围手术期护理具有显著的疗效,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刘新红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小儿热速清口服液联合注射用青霉素钠治疗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本次实验将观察小儿热速清口服液联合注射用青霉素钠在治疗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方面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13年1月-2016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28例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青霉素钠进行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小儿热速清口服液,并观察患者的治疗有效性.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8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8.57%,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观察组患者在退烧和住院时间上较短,治疗更为迅速,无不良反应.结论:小儿热速清口服液联合注射用青霉素钠在治疗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上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有利于缩短患儿的治疗时间,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过程中推广应用.

    作者:路永文;张小娥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老年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的临床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尝试分析老年患者因冠心病出现的无痛性心肌缺血病症,观察针对其进行临床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在本院收集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近一年时间内的患者资料60例,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针对对照组30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针对观察组患者30例采取临床护理干预,记录临床护理信息及患者满意程度.结果:通过本次研究发现,观察组老年患者在接受临床护理干预后的心肌缺血发病持续时间、发病时间,以及ST压数值下降情况都明显的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针对老年冠心痛患者出现的无痛性心肌缺血病症采取临床护理干预的方式,能够有效的缓解缓患者的病症,提升患者身体机能的恢复效率,得到了更好的护理满意程度评价,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李星媊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SBAR交班模式在心外ICU患者转出交接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现状—背景—评估—建议”(SBAR)沟通方式作为标准化沟通方式在心外ICU转出交接中的应用.方法:2017年1月-7月在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外科ICU采用SBAR沟通方式,通过制订患者转出交接表格,标准化转出交接流程等措施,规范心外ICU患者的转出交接过程.结果:运用SBAR沟通方式后,危重患者转出交接的问题发生率由原来的22.76%降低至2.82%,交接耗时缩短近14min,患者满意度由87.39%提高到98.23%,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运用SBAR沟通方式后,规范了患者转出交接流程,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促进了患者安全及团队协作.

    作者:张圆圆;白美丽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中西医结合辅助用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效果研究

    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辅助用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在2015年1月至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0例接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5例.对照组使用西医手术治疗的方式,实验组使用中西医结合辅助药物的治疗方式,在治疗一段时间之后,对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手术之后的踝关节改善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的髋关节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并且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实验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之后,通过中西医结合辅助用药治疗的方式相对于对照组来说能够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对患者的临床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作者:王国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两种穿刺法在股静脉置管穿刺中并发症的临床实践与效果对比

    目的:探讨和比较股静脉置管传统盲穿与B超引导下穿刺对于提高置管成功率,减少置管中并发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在我科接受股静脉置管术的肿瘤患者64例,按照随机数字袁的方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32)和观察组(n=32),对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盲穿法,对观察组的患者采取B超引导下穿刺法.对两组患者的置管并发症情况、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2.50%,而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5.63%,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在患者的满意度上,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B超引导下的股静脉穿刺优于传统盲穿法,可以有效提高置管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并提高患者整体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曦;张莉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腹腔镜与开腹阑尾切除术手术部位感染的比较

    目的:比较分析腹腔镜与开腹阑尾切除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差异性.方法:回顾分析我院阑尾炎患者采用腹腔镜与开腹阑尾切除术后的感染情况以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在手术部位感染总发生率方面,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阑尾炎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病不会降低感染发生率,在阑尾炎切除术中应重视相关危险因素评估和控制,进而降低术后手术部位感染.

    作者:张玄德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开胸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对策

    目的:总结胸科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各项护理对策.方法:对417例胸科术后患者开胸手术PTE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给予护理干预及护理质量控制.结果:本组患者有5例发生DVT,发病率1.2%.结论:对高危险因素通过给予早期干预,加强护理质量控制可大大减少PTE的发病率及死亡率.

    作者:杜俊芳;李彩萍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孕妇营养指导用于围产期孕妇保健中的体会

    目的:探讨孕妇营养指导用于围产期孕妇保健中的效果.方法:选出本科室100名孕妇,随机将其分成常规组与营养组各50名,常规组实施围产期常规孕妇保健护理,营养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加强营养指导,对比两组孕妇的营养摄入情况与分娩方式.结果:营养组孕妇的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摄入情况均明显优于常规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常规组的阴道分娩率与剖宫产率分别为62.0%、38.0%,营养组分别为80.0%、20.0%,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孕妇营养指导用于围产期孕妇保健中的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孕妇的营养摄入情况,有助于提升阴道分娩率,值得推行.

    作者:张文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胸腔积液中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胸腔积液中护理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6月-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120例胸腔积液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各60例;2组患者均给予胸腔闭式引流治疗,对照组治疗后给予常规临床护理,观察组则给予系统化护理干预;护理干预后,观察对比2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住院天数.结果:2组患者对比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胸腔积液护理中采用胸腔闭式引流可有效提升治疗效果,术后给予系统化护理干预可以有效保障患者生活质量,促进其康复,值得用于临床推广.

    作者:卢红玲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碳酸氢钠治疗呼吸机治疗引起的口腔真菌感染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碳酸氢钠治疗呼吸机引起的口腔真菌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呼吸机治疗导致口腔真菌感染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碳酸氢钠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制霉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PH值改善优于对照组,真菌持续感染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数据显示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使用碳酸氢钠治疗呼吸机引起的口腔真菌感染,治疗效果良好,不良反应较少,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病情,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峰奇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急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便秘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急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便秘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方法.方法:取2013年11月-2016年12月医院收治急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便秘患者40例,设为观察组,取同期入院治疗的单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40例,设为对照组.采用自拟问卷调查表对2组临床资料进行调查统计,并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并根据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护理干预方法.结果:单因素结果显示:急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便秘发生率与受教育程度、习惯及方式及环境改变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便秘发生率与纤维饮食、活动量及日进水量关系密切(P<0.05);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急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便秘发生率与纤维饮食、活动量及日进水量关系密切(P<0.05).结论:急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便秘影响因素较多,应根据危险因素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降低便秘发生率.

    作者:樊春花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内镜止血在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对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内镜止血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50例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包括2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接受内镜止血治疗,进行两组输血量、止血时间、止血后出血率、加内镜后止血率的对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输血量、止血时间、加内镜后止血率、止血后出血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应用内镜止血,能够显著提升止血效果,值得进行广泛推广.

    作者:雷必昌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黏液脓性宫颈炎患者运用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治疗的临床价值

    目的:对黏液脓性宫颈炎患者运用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治疗的临床价值进行研究.方法:选取入本院治疗的黏液脓性宫颈炎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时间为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期间,用随机数表法分配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人数均为44例,其中,对照组应用阿奇霉素进行治疗,研究组应用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进行治疗,观察治疗结果,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黏液脓性宫颈炎患者运用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治疗效果较理想,应用价值较高,应推广采纳.

    作者:陈少娟 刊期: 2017年第10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