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峰奇
目的:观察分析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和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术治疗Ⅰa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肿瘤科于2015年6月~2016年6月接诊的96例NSCLC患者纳入随机对照试验中,将患者按照不同手术方法分为胸腔镜组和传统开胸组,每组48例,观察两组NSCLC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胸腔镜组和传统开胸组的淋巴结清扫数目、引流管留置时间、1年无瘤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胸腔镜组并发症、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出血量、住院时间与传统开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NSCLC患者,采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的效果与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术的效果相当,前者具有微创特点,安全性更高,更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王忠义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分析对小儿支原体肺炎的诊疗方法,为临床诊治提供有效依据.方法:将我院在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50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将其分为常规组与试验组,每组患儿25例.常规组予以阿奇霉素治疗,试验组予以阿奇霉素、孟普斯特纳联合治疗,对比疗效差异.结果:试验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患儿的咳嗽消退时间和退热时间均短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讨论:对小儿支原体肺炎的准确诊断后,应用阿奇霉素、孟普斯特联合治疗,症状改善时间明显加快,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作者:苏丹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分析健康体验护理工作中的人性化服务措施及所取得的成效.方法:从我院体检中心随机抽取160例健康体验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在平均分配原则的基础上,160例健康体检者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前者在护理过程中实施人性化服务,后者仅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的体检质量.结果:研究组的体验质量要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比较,数据结果有差异,P<0.05.结论:在健康体验护理工作中应用人性化服务,可以提高体验效率和质量,降低体检失误的发生.
作者:尤芳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缬沙坦分散片与前列地尔注射液在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因患有慢性肾小球肾炎而来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1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缬沙坦分散片与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治疗,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治疗后的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尿红细胞计数以及24h尿蛋白定量(Upro)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较高,Scr、BUN、Upro与尿红细胞显著较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缬沙坦分散片与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治疗,不仅能够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而且能充分改善患者肾功能并控制血压,在临床上推广普及很有价值.
作者:钟耀翠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分析基层医院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加强健康宣教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07-2017.03期间55例妊娠期糖代谢异常患者作为观察组进行实验研究,对其进行糖尿病知识宣传.随机选取非妊娠糖代谢异常孕妇55例作为对照组,观察观察组与对照组的血糖控制情况,记录两组孕妇妊娠并发症和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糖尿病有关知识知晓率上升到95.7%,糖尿病对母婴危害以及应采取措施的知晓率分别上升到94.5% 、98.2%;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剖宫产、胎膜早破、羊水过多、产后出血、巨大儿、胎儿窘迫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孕妇更容易发生妊娠期糖代谢异常,需要加强监测;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健康宣教能够提高孕妇对糖尿病的有关知识知晓率,降低孕妇并发症,改善妊娠结局.
作者:戴清萍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对妇科护理中家庭式沟通的应用效果的价值分析.方法:将近一百多例妇科护理患者分成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并对家庭式沟通的结果以及安全性进行分析.结果:根据实验对比分析,发现观察组总有效率为百分之百,高于对照组百分之七十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科护理中运用家庭式沟通对患者的身心健康起到了积极地影响,协调了各方的利益,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不必要的工作难题,值得进行推广.
作者:田雪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保乳术联合辅助化疗治疗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7年8月期间本院收治的74例乳腺癌,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和观察组(38例).观察组采用保乳术联合辅助化疗治疗,对照组直接行乳腺改良根治术,观察两组手术效果、生存及复发情况,并比较两组乳房美容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88.25±6.89min)长于对照组(74.23±10.25min),组间差异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118.35±24.56ml)、拔管时间(4.84±1.36d)显著低于对照组(284.56±31.24m13.29±1.69d),组间差异P<0.05.观察组乳房美容效果优良率(94.74%)显著高于对照组(58.33%),组间差异P<0.05.结论:乳腺癌保乳术联合辅助化疗治疗效果较好,优于常规根治性手术.
作者:程园园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对胃早癌患者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后二次内镜检查的临床影响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诊疗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经组织学诊断获得确诊的胃早癌患者79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在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后24小时发生黏膜破损相关性出血,视为迟发性出血,对患者病变、手术相关因素以及二次内镜检查前后的出血发生情况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79例患者整块切除率为100%,病灶切缘均呈现为阴性,未发生消化道穿孔、死亡等严重并发症.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后迟发性出血发生率为5.06%,在二次内镜下均获得成功止血.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后二次内镜检查时间中位数为术后第2天,迟发性出血患者出血时间中位数为术后第1天,手术时间中位数为75分钟.结论:二次内镜检查对胃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后迟发性出血的预防存在一定的效果,特别是在术后48小时内,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应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
作者:王强;徐继马;姚义荣 刊期: 2017年第10期
前言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属于处方药物,临床常常应用于不同疾病所导致的急性感染,对患者能够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是该药物的使用是否会导致患者出现对应的不良反应,就成为用药安全性方面重要的问题,所以应该引起临床关注.本文则着重针对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致血小板减少的详细情况进行整理探讨,目的在于为临床提供相关参考,现将研究详情做出整理和报道.
作者:李美富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了解创伤性脾破裂的急救与护理方法,总结临床脾破裂的急救与护理经验.方法:对22创伤性脾破裂患者的临床急救与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治疗20例,占90.9%,死亡1例,其余患者均痊愈出院,痊愈率达到95.45%.结论:脾破裂患者病情复杂,因此要根据具体情况实施有效的抢救方案,并给予严密的后期护理,以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蓝晓维 刊期: 2017年第10期
在普外科对病人进行治疗过程当中,广谱抗生素的应用不当等相关因素,会造成病人伤口感染等部分因素,给病人的身心健康带来较大影响,然而除了上述因素之外,还有哪些因素会影响到病人的伤口感染,这一直以来已经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普外科病人发生伤口感染,会给疾病治疗带来相对较大的影响,对病人的早日康复带来不良影响,使病人不良情绪明显增加.根据研究表明,对普外科病人伤口感染的因素全面开展相对应的分析,同时采取及时、有效的防治措施,进而可以使发生感染的几率明显降低,对其病情恢复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作者:王森林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对民营医疗机构进行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的效果.方法:围绕本地个体诊所、医务室、村卫生室、门诊部量化分级管理,采用SPSS20.0分析卫生监督指标得分.结果:对医疗机构进行量化分级,各类民营医疗机构中良所占比例较高.于2017年6月对民营医疗机构各项指标进行评分,实施前后对比有差异,同时满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民营医疗机构进行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有利于医疗机构管理科学化、规范化.
作者:江南;任秀银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对于子宫颈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8月-2017年8月前来我院就诊的91例子宫颈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88例经阴道超声诊断确诊为子宫颈病变的患者中,宫颈癌8例(9.1%),宫颈息肉13例(14.7%),宫颈肌瘤19例(21.6%),宫颈囊肿48例(54.5%).91例子宫颈病变患者中,经阴道超声确诊为88例,诊断准确率为96.7%,与病理检查结果(100.0%)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经阴道超声对于子宫颈病变的临床诊断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性,值得在临床诊断中大力推广和应用.
作者:赵雪春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分析在老年患者静脉输液过程中运用PDCA循环的效果.方法:从2015年1月至2015月12月期间在本院接受静脉输液的老年中选取228例,将其随即平均分成114例观察组和114例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干预的模式,观察组患者则是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运用PDCA循环护理模式,将两组老年患者的健康教育评价情况和满意度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在完成护理干预之后,观察组患者的健康教育各项目的知识掌握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患者进行静脉输液时开展有效的PDCA循环管理效果显著,能够促进患者掌握健康知识,提升满意度.
作者:周合秀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究对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应用吉西他滨与顺铂新辅助化疗治疗方式实施救治的临床治疗结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6月,我院接收诊治的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43例作为研究样本,收集患者临床诊治资料并对其实施回顾性整合、分析,给予全部患者吉西他滨与顺铂新辅助化疗治疗方式,即静脉滴注吉西他滨与顺铂,其中吉西他滨剂量为800-1000mg/m,顺铂剂量为25mg/m2.给予化疗一段时间后,综合考虑患者病症的实际发展情况,给予适当的手术治疗手段,通过术后随访,观察并比较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给予化疗治疗前后患者肿瘤大直径、小直径.结果:给予吉西他滨与顺铂新辅助化疗治疗方式后,43例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中彻底缓解患者、部分缓解患者、病症表现稳定患者、病症持续发现患者对应病例数分别为9例、13例、14例、7例,在全部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中占比分别为20.93% 、30.23%、32.56%、16.28%.全部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情形.给予化疗治疗后,全部患者的肿瘤大直径、小直径相较于化疗前,均表现为显著改善趋势(P<0.05).结论:对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应用吉西他滨与顺铂新辅助化疗治疗方式实施救治,临床治疗结果显著,有助于减小患者肿瘤体积,使患者化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情形有效降低,提升化疗过程中的有效性、安全性.
作者:杨德利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分析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5月期间接受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治疗的4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归为观察组,以同时期接受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治疗的4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参照对象,归为对照组,通过两组患者的呼吸情况等判断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第1秒用力呼气量、呼吸困难评分、6min步行试验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的相应指标水平,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中的临床价值高,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呼气情况,帮助患者缓解疾病症状,比沙美特罗/氟替卡松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蒋琴亚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对支气管哮喘患儿免疫功能试探硫酸镁与孟鲁司特联合治疗的疗效,以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儿作为本文的观察对象,选取90例,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45例,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45例,实施硫酸镁联合孟鲁司特治疗,比较其总有效率.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CD4+、CD8+和观察组总有效率、CD4+、CD8+相比,前者效果较优于后者为,相互比较,效果显著的是观察组(P<0.05),具有显著差异.结论支气管哮喘患儿使用硫酸镁联合孟鲁司特进行治疗,具有显著效果,临床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俞敏 刊期: 2017年第10期
近年来,由于分娩镇痛技术的开展,实施产钳助产的病例增多,随着产钳助产术的普及与展开,部分接受这种助产手术的孕妇在产后发生出血现象,产后出血危及到产妇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因此分析导致产钳助产术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对于提早防止和减少产后出血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在对产钳助产术的过程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产钳助产术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
作者:马媛媛 刊期: 2017年第10期
西药房当中的高危药品本身就具备毒性,一旦出现用药不当将可能导致严重的不良反应,给患者带来巨大痛苦,甚至威胁其生命,同时引发医患纠纷.目前我国相关的卫生管理部门要求在对西药房高危药品进行使用时必须及时、有效、合理处置应用不当等问题,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本文将基于西药房高危药品管理的基本简述,对其中管理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进行探究,并提出西药房高危药品安全管理与使用的完善策略.
作者:唐萍;曹燕琴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为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15-2016年中药注射剂的品种、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排序比(DUI)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中药注射剂销量呈小幅上升趋势,但品种较为稳定,其中心脑血管类中药注射剂品种多,其用药金额占所有中药注射剂的一半以上,呼吸系统类喜炎平的用药金额增长显著.中药注射剂用药频度同步性较好.结论:我院2015-2016年中药注射剂的使用基本合理,个别品种存在使用不规范情况,应高度重视安全隐患,严格按说明书使用,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杨艳 刊期: 2017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