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媛媛
目的:分析肩锁关节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2016年5月到2017年5月收治的64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作为分析对象,按照患者入院顺序纳入实验组与参照组(n=32).实验组应用肩锁关节钢板治疗方式,参照组应用肩锁关节张力带联合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及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参照组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81.25%,与联合组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93.75%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3.13%,参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5.63%,组间差异比较存在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肩锁关节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效果理想,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肩关节活动能力,且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临床应用安全性比较理想.
作者:刘凯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行舒适护理干预的应用疗效.方法:选择2016/1~2017/1于我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132例患有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模式不同分成舒适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其中舒适护理组中患者均采用舒适护理干预措施,常规护理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在护理后,舒适护理组患者的抑郁评分和焦虑评分均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舒适护理组的总有效率为96.97%,显著优于常规护理组的75.76%;舒适护理组患者透析并发症发生率为16.7%,显著低于常规对照组的28.79%;舒适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率为98.48%,显著优于常规护理组的81.82%,差异显著(P<0.05).讨论:在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行血液透析治疗后,通过行舒适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显著提升临床护理质量和患者护理满意度,降低透析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冯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对黏液脓性宫颈炎患者运用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治疗的临床价值进行研究.方法:选取入本院治疗的黏液脓性宫颈炎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时间为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期间,用随机数表法分配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人数均为44例,其中,对照组应用阿奇霉素进行治疗,研究组应用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进行治疗,观察治疗结果,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黏液脓性宫颈炎患者运用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治疗效果较理想,应用价值较高,应推广采纳.
作者:陈少娟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分析呼吸机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方面的临床效果,对其应用价值进行探究.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 6年4月到2017年4月接收的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呼吸衰竭的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试验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呼吸机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好转,在对血气分析进行监测时发现,试验组中患者的pH值、PaO2、PaCO2等指标方面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上的差异性满足P<0.05,具有统计学分析意义.结论: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呼吸衰竭的患者来说,采用呼吸机辅助治疗可以有效的改善缺氧问题,减轻二氧化碳的滞留,保证患者的正常呼吸,提高整体治疗效果.
作者:张维新;白佳静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究奥硝唑联合丁硼漱口液治疗牙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来我院治疗牙周炎的116例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并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研究组和比较组,每组各58例.比较组患者采用单纯的奥硝唑治疗,研究组则采用奥硝唑联合丁硼漱口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牙龈出血指数、牙龈肿痛程度评分.结果:经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8.3%,显著优于比较组的79.3%,且研究组患者的牙龈出血指数、牙龈肿痛程度评分也均显著优于比较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奥硝唑联合丁硼漱口液治疗牙周炎的临床效果显著,有效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姚世宏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分析运动疗法早期干预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的可行性.方法:择取201 6年1月 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50例脑性瘫痪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开展运动疗法早期干预治疗,分析具体结果.结果:显效者34例,有效者14例.无效者2例.总有效率为96.00%.在34例显效者中,CCD患儿共计24例,年龄小者为182d.无效病患均为智力严重低下.合并难治性癫痫者1例.结论:对于小儿脑性瘫痪者,对其开展运动疗法早期干预治疗,能够促进疾病转归,有益于患儿脑部发育,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孟先丽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究自体颗粒脂肪移植在颜面部年轻化中的应用,并对应用效果进行讨论.方法:随机选取在2015年1月至12月期间,我医院收治的60例需要进行颜面部年轻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接受自体颗粒脂肪移植的方法,在患者接受治疗一年之后,对患者的颜面部年轻化的改善程度和满意度进行分析.结果:患者在接受自体颗粒脂肪移植后,颜面部的年轻化改善程度比较明显,患者的满意度比较高,达到了比较理想的效果.结论:自体颗粒脂肪移植在颜面部年轻化中很有价值,可以推广和使用.
作者:刘维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肺功能与血清IL-4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咳嗽变异性哮喘6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2组,每组34例,A组患者给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B组给予孟鲁司特治疗,比较2组患者肺功能、血清IL-4水平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肺功能和血清IL-4水平均有所改善,A组改善程度大于B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总有效率A组为94.12%明显大于B组患者为73.5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临床疗效明显,改善患者肺功能和血清IL-4水平,可推广应用.
作者:王蕊峰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研究生长抑素与泮托拉唑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本院收治的40侧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对照组采用泮托拉唑钠治疗方式,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生长抑制素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情况.结果:研究组腹痛缓解时间、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撤离呼吸机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长抑制素联合泮托拉唑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应用和推广.
作者:邱明胜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在康复治疗学专业教学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自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担任康复治疗学专业教学指导教师18名作为对照组,选取自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担任康复治疗学专业教学指导教师18名作为实验组,对照组实施传统的教学方案,实验组在传统的教学方案基础上加用QCC活动,比较两组指导教师的教学质量以及学生理论与实践的掌握情况.结果:实验组教师教学质量各维度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康复治疗学专业治疗管理中应用QCC活动,不仅可以提高教师教学质量,还可以促进学生将理论知识灵活地运用到实践当中,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以及对教学的满意度,为社会培养出优秀的人才,提高康复治疗学教学管理质量.
作者:杜灿荣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分析对小儿支原体肺炎的诊疗方法,为临床诊治提供有效依据.方法:将我院在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50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将其分为常规组与试验组,每组患儿25例.常规组予以阿奇霉素治疗,试验组予以阿奇霉素、孟普斯特纳联合治疗,对比疗效差异.结果:试验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患儿的咳嗽消退时间和退热时间均短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讨论:对小儿支原体肺炎的准确诊断后,应用阿奇霉素、孟普斯特联合治疗,症状改善时间明显加快,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作者:苏丹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氨溴索注射液与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注射液用于小儿肺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小儿肺炎患儿共100例,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其中对照组采用氨溴索注射液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儿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氨溴索注射液与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注射液均能用于小儿肺炎的治疗,但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注射液临床效果更显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也较低,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严大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观察掌指关节周围部位创伤骨折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接受74例掌指关节周围部位创伤骨折患者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按照内固定方法不同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37例患者切开复位后给予常规钢丝内固定治疗,实验组37例患者切开复位后给予微型钢板内固定,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3周掌指关节周围部位创伤骨折患者优良率明显优于对照组(94.5 %VS81.1%),两组患者各项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掌指关节周围部位创伤骨折患者给予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可有效促进局部骨质愈合.
作者:毛绍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并研究心理护理措施对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在2015年6月~2017年6月期间我院住院治疗的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在基本相同的治疗措施下,对照组给予妇产科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配合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措施.观察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并作出评价.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00%,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措施可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帮助她们树立治疗信心,提高对疾病的适应能力和治疗依存性,从而提高治疗效果,以促进病人及早康复.
作者:肖雪娟 刊期: 2017年第10期
脑分水岭梗死,英文简称CWI,又可将其称之为边缘带梗死或低血流梗死等,其致病原因主要是由相邻脑动脉末梢交接区的局限性缺血而造成.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影响因素的增多,近年来发生脑分水岭梗死的情况有明显的增多,同时,随着相关医疗技术的发展,在面对脑分水岭梗死时,也有了更多的研究进展,为此,本文就从脑分水岭梗死的发病原因、类型以及特征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临床分析.
作者:王建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银杏内酯注射液联合抗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诊断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按照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年中国版)给予规范处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银杏内酯注射液治疗,时间2周.治疗前、后,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Barthel指数(BI)评估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治疗前后,研究组患者血清hs-CRP[(24.97±3.87)mg/L比(11.09±2.15)mg/L,t-3.986],IL-6[(28.75±4.28)ug/mL比(9.93±3.75) ug/mL,t=3.947],对照组hs-CRP[(25.01±3.62)mg/L比(18.54±3.01)mg/L,t=2.854],IL-6[(29.05±3.28) ug/mL比(21.09±3.06) ug/mL,t=2.563]明显减少,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研究组患者下降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NIHSS评分[(16.93±4.26)比(5.90±1.28),t=3.652]、BI[(38.79±5.32)比(74.53±5.72),t=3.786],对照组患者NIHSS评分[(17.82±3.65)比(11.38±1.93),t=2.893]、BI[(40.77±4.84)比(63.98±3.83),t=2.698],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研究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t值(NIHSS、BI) =3.052;3.438,P<0.003].结论:银杏内酯注射液联合抗栓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分析原因与银杏内酯注射液下调血清炎性反应程度有关.
作者:杨彩平;柴利卓;韩杰;赵亮;张秀莉;王海;牛慧艳;魏美玲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比较社区全科医生综合干预与常规药物在高血压患者中的防治效果.方法:筛选出本社区12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应用社区全科医生综合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高血压防治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后的收缩压与舒张压,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每日食盐量超标、BMI超标、缺少运动、血脂异常的构成比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社区全科医生综合干预在高血压患者中的防治效果优于常规药物,有助于控制患者的血压水平及相关危险因素,值得推行.
作者:陈习波;王春燕 刊期: 2017年第10期
在护士工作中,护士人际冲突是不可避免的一种现象,一旦发生人际冲突,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引起不良后果.护士人际冲突处理方式是防止护士人际冲突恶化的重要后手段,选择合理、有效的处理方式,可以提高护士工作质量.本文就护士人际冲突处理方式及影响因素作了相关分析.
作者:马秋雨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分析在糖尿病合并甲亢患者中实施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的效果.方法:从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合并甲亢患者中选取70例,将其随机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模式下的多次胰岛素注射,观察组则是开展持续皮下胰岛素注射.结果:在持续治疗2周之后,观察组血糖控制时间、胰岛素总量、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在低血糖、餐后高血糖以及甲亢高代谢率方面,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上在面对糖尿病合并甲亢患者时运用持续皮下胰岛素注射的形式能够良好的改善患者的血糖情况,降低胰岛素用量,避免了低血糖、餐后高血糖以及甲亢高代谢的情况.
作者:王艳丽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本院于2014月3月至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糖尿病患者中,选择102例作为研究对象,并给予随机分组各51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方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全程健康教育模式,比较两组血糖控制率、糖尿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结果:观察组血糖控制率92.16%显著高于对照组68.63%,P<0.05;教育后两组患者评分均明显提高,其中观察组分数更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采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可进一步提高患者对糖尿病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稳定血糖水平,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建春 刊期: 2017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