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丙泊酚联合小剂量舒芬太尼对无痛人流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分析

陈熔

关键词:丙泊酚, 小剂量, 舒芬太尼, 无病人流, 麻醉效果, 安全性
摘要:目的:分析丙泊酚联合小剂量舒芬太尼对无痛人流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92例无痛人流孕妇,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单独丙泊酚进行麻醉,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小剂量舒芬太尼麻醉,对比两组麻醉效果与麻醉安全性.结果:观察组丙泊酚总用量少于对照组,宫缩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术后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35%,低于对照组的26.09%,P<0.05.结论:丙泊酚联合小剂量舒芬太尼对无病人流的麻醉效果显著,并且安全性高,值得对其进行广泛推广.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HIV感染者宫颈上皮内瘤变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HIV感染者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情况.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艾滋病科抗病毒治疗的HIV感染者250例为观察组,随机选择我科常规妇科体检的250例非HIV感染者为对照组.结果:HIV感染者中宫颈上皮内瘤变46例,发病率18.4%,非HIV感染者发现宫颈上皮内瘤变5例,发病率2%,两组通过统计学分析P<0.05.250例HIV感染者抗病毒治疗250例,抗病毒治疗率100%,抗病毒治疗被检者中CD4+<500的43例,<800的3例,46例中病毒载量<50的46例.结论:HIV被检者中宫颈上皮内瘤变发生率高,宫颈上皮内瘤变与病毒载量无关.

    作者:苏红春;王烨;袁会英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老年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的临床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尝试分析老年患者因冠心病出现的无痛性心肌缺血病症,观察针对其进行临床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在本院收集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近一年时间内的患者资料60例,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针对对照组30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针对观察组患者30例采取临床护理干预,记录临床护理信息及患者满意程度.结果:通过本次研究发现,观察组老年患者在接受临床护理干预后的心肌缺血发病持续时间、发病时间,以及ST压数值下降情况都明显的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针对老年冠心痛患者出现的无痛性心肌缺血病症采取临床护理干预的方式,能够有效的缓解缓患者的病症,提升患者身体机能的恢复效率,得到了更好的护理满意程度评价,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李星媊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高龄结直肠手术后患者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风险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高龄结直肠手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风险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浙江省某三甲医院肛肠外科200例高龄结直肠手术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抽取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其VTE风险评估,按照总分值分为低危、中危、高危、极高危4个级别,根据其危险等级不同给予相应级别护理与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对两组患者预后情况进行观察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液指标纤维蛋白原(Fbg)、D二聚体(D-D)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肢体肿胀、肢体疼痛、下肢静脉血栓发生几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龄手术后多存在血液高凝情况,极易出现下肢静脉血栓风险,临床治疗过程中应配合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工作,以此促进患者快速康复.

    作者:钟佳铮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肛垫缝扎修复术治疗Ⅲ度痔的疗效

    目的:观察肛垫缝扎修复术治疗Ⅲ度痔的疗效.方法:分析我院于2016年8月-2017年8月期间接收的50例Ⅲ度痔患者资料,依据手术不同分为2组,实验组(30例)行肛垫缝扎修复术医治,对照组(20例)行痔动脉结扎术医治,比对2组手术前后VAS评分变化与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VAS(2.04±0.59)分显著更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对对照组35.00%,实验组并发症总发生概率10.00%显著更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Ⅲ度痔行肛垫缝扎修复术治疗可取得确切效果,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感,且安全性较高,可被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段成钢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思美泰治疗酒精性肝硬化及乙型病毒性肝硬化的对比研究

    目的:研究思美泰治疗酒精性肝硬化及乙型病毒性肝硬化的效果和差异.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酒精性肝硬化及乙型病毒性肝硬化患者各60例,在一般肝病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思美泰连续治疗28d,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的变化情况和差异.结果:两组患者的白蛋白(ALB)、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及总胆红素(STB)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出现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酒精性肝硬化组患者的AST及ALT水平明显低于乙型病毒性肝硬化组患者(P<0.05).结论:思美泰在治疗酒精性肝硬化及乙型病毒性肝硬化的过程中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肝功能状态,特别是对于酒精性肝硬化的疗效更显著.

    作者:李琼洁;杨振强;张光文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早期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早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科室2015年5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75例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为研究对象,按照切开复住内固定术的时间不同分为早期组40例及延期组35例.比较两组的骨折复位疗效、Cooney评分、腕关节屈伸活动度、掌倾角、尺偏角以及并发症程度.结果:两组患者的掌倾角、尺偏角、腕关节屈伸活动度、Cooney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骨折复位疗效以及并发症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切开复位与延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临床疗效相当,临床上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手术介入时间.

    作者:张振文;陈宁;沈芳琴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早期综合护理用于脑损伤早产儿护理中的临床分析

    目的:脑损伤早产儿接受早期综合护理对产生的影响,了解早期综合护理在脑损伤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5年02月02日-2017年02月05日间于我院妇产科分娩的的90例脑损伤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45例接受早期综合护理干预的早产儿纳入干预组,将45例进行常规护理服务的早产儿纳入常规组,对两组早产儿的智力发育指数和运动发育指数进行分析.结果:干预组运动发育指数、智力发育指数分别为(97.86±2.10)、(96.90±2.57),常规组运动发育指数、智力发育指数分别为(76.28±4.84)、(78.19±2.85),干预组智力发育指数和运动发育指数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常规组,将常规组和干预组之间的数据进行分析,组间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脑损伤早产儿接受早期综合护理,能够保障护理效果,提升早产儿智力发育指数和运动发育指数,对患儿的发育成长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刘纯翠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奥硝唑与丁硼漱口液联合应用治疗牙周炎的临床价值研究

    目的:探究奥硝唑联合丁硼漱口液治疗牙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来我院治疗牙周炎的116例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并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研究组和比较组,每组各58例.比较组患者采用单纯的奥硝唑治疗,研究组则采用奥硝唑联合丁硼漱口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牙龈出血指数、牙龈肿痛程度评分.结果:经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8.3%,显著优于比较组的79.3%,且研究组患者的牙龈出血指数、牙龈肿痛程度评分也均显著优于比较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奥硝唑联合丁硼漱口液治疗牙周炎的临床效果显著,有效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姚世宏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新生儿黄疸与巨细胞感染的关系

    目的:探讨新生儿黄疸与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新生儿黄疸血中的HCMV-DNA.结果:168例新生儿黄疸患儿进行HCMV-DNA检测,有37例为阳性,阳性率为22.02%.结论:提示新生儿黄疸与HCMV感染有关系,可能是致新生儿黄疸的原因之一.

    作者:洪颖;满宝华;汪坚;常业飞;黄艳梅;姜水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关节镜下有限清理术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早中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关节镜下有限清理术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早中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在2012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124例早中期KOA患者纳入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2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关节镜下有限清理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实行关节镜下有限清理术后联合玻璃酸钠2.5ml进行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观察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半个月、2个月的Lequence评分、Lysholm评分以及治疗2个月的临床疗效、药品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Lequence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Lequence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在同期,观察组治疗后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8.39%VS88.71%,P<0.05),对照组出现1例术后感染,观察组无明显不良发应,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早中期KOA患者,采取关节镜下有限清理术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创伤小且不良反应少,能改善关节功能,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焦伟杰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神经外科管道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

    目的:对神经外科管道护理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并对其相应防范对策进行研究.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之间142例我院神经外科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1例,对观察组患者予以管道风险防范护理,对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管道护理,观察并分析管道护理风险因素,提出相应防范对策.结果:能够引发神经外科护理风险的因素主要有三种,分别是神经外科患者自身的原因,医院护理人员的原因和管道的原因.结论:对神经外科患者予以管道风险防范护理,有利于促进患者的恢复,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李双仙;邓惠琼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银杏内酯注射液联合抗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银杏内酯注射液联合抗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诊断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按照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年中国版)给予规范处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银杏内酯注射液治疗,时间2周.治疗前、后,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Barthel指数(BI)评估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治疗前后,研究组患者血清hs-CRP[(24.97±3.87)mg/L比(11.09±2.15)mg/L,t-3.986],IL-6[(28.75±4.28)ug/mL比(9.93±3.75) ug/mL,t=3.947],对照组hs-CRP[(25.01±3.62)mg/L比(18.54±3.01)mg/L,t=2.854],IL-6[(29.05±3.28) ug/mL比(21.09±3.06) ug/mL,t=2.563]明显减少,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研究组患者下降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NIHSS评分[(16.93±4.26)比(5.90±1.28),t=3.652]、BI[(38.79±5.32)比(74.53±5.72),t=3.786],对照组患者NIHSS评分[(17.82±3.65)比(11.38±1.93),t=2.893]、BI[(40.77±4.84)比(63.98±3.83),t=2.698],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研究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t值(NIHSS、BI) =3.052;3.438,P<0.003].结论:银杏内酯注射液联合抗栓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分析原因与银杏内酯注射液下调血清炎性反应程度有关.

    作者:杨彩平;柴利卓;韩杰;赵亮;张秀莉;王海;牛慧艳;魏美玲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我院门诊处方点评模式与绩效考核探索

    目的:通过对门诊不合理处方进行点评与分析,达到规范处方、确保患者合理用药,同时探索处方点评绩效考核,提高处方点评质量.方法:每月抽取门诊所有处方(随机抽取2016年7月1日-31日),组织门诊所有药师,按照《处方管理办法》以及《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等进行点评.同时对药师的点评内容进行考核.结果:在203187张处方中,不合理处方共679张,其中具有反馈意义(根据我院实际情况制定,包括大处方、重复用药、不合理联用以及新的严重问题)共374条,不合理处方比例为0.33%,具有反馈意义的处方占不合理处方的55.08%.结论:每月组织药师开展处方点评与反馈,将其纳入绩效考核,能够提高门诊用药的安全性和合理性.

    作者:张建波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关于课程整合在八年制医学教育中的实践成果探讨

    目的:探究课程整合教学模式在八年制医学教育中的成果和体会.方法:选择2014年到2016年招收的三届学生按照班级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372人接受传统教育教学方式授课;实验组413人,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课程整合教育.比较两组学生的课程满意度、课堂表现、考试成绩等内容.结果:对照组满意度为64.5%,课堂优良率为65.8%;实验组满意度为93.2%,课堂优良率为优良率为79.6%.结论:课程整合在八年制医学教育中的效果显著,学生的参与度高、教学质量好,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方芳;杨晓宇;于勇;阎振林;黄耀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小切口白内障术后角膜水肿的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对小切口白内障术后角膜水肿的原因进行分析.方法:以90例白内障患者为研究目标,均给予小切口白内障切除术治疗,对治疗后第1天、第3天和第7天角膜发生水肿进行分析,了解其相关的影响因素.结果:治疗后,角膜水肿第1天的发生率为22.22%,第3天为11.11%,第7天为3.33%.根据临床中观察的结果和各种检验显示,角膜水肿的发生与年龄、切口位置、核的硬度、灌注的压力以及时间等有关,与患者的性别无关.结论:白内障对患者的影响较大,而影响角膜水肿的因素较多,因此在治疗中应采取正确的措施降低角膜水肿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谢泽辉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内固定结合康复治疗髌骨骨折的术后膝关节功能和治疗优良率分析

    目的:对内固定结合康复治疗髌骨骨折患者的术后膝关节功能及治疗优良率分析.方法:在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实施治疗的50例髌骨骨折患者,分别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内固定结合传统康复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内固定结合早期康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和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膝关节活动度、Bostman膝关节评分明显偏高,差异对比P<0.05;和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显著偏高,差异对比P<0.05.结论:在髌骨骨折患者临床中,对患者实施内固定结合康复治疗,有助于显著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张虹;张启文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丙泊酚联合小剂量舒芬太尼对无痛人流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分析

    目的:分析丙泊酚联合小剂量舒芬太尼对无痛人流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92例无痛人流孕妇,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单独丙泊酚进行麻醉,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小剂量舒芬太尼麻醉,对比两组麻醉效果与麻醉安全性.结果:观察组丙泊酚总用量少于对照组,宫缩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术后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35%,低于对照组的26.09%,P<0.05.结论:丙泊酚联合小剂量舒芬太尼对无病人流的麻醉效果显著,并且安全性高,值得对其进行广泛推广.

    作者:陈熔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经皮膀胱镜钬激光联合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治疗高危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46例

    目的:对高危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患者采用经皮膀胱镜钬激光联合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的方式治疗,查看其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6例高危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患者参与研究,对所有患者均采用经皮膀胱镜钬激光联合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的方式进行治疗,并观察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和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了手术,患者术后均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且患者在治疗前后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和大尿流率、残余尿量均优于治疗前(P<0.05).结论:对高危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患者采用经皮膀胱镜钬激光联合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的方式治疗,有利于缓解患者症状,促进患者康复,安全性高,因此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谢猛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抗结核联用斯奇康应用于老年慢阻肺合并肺结核临床治疗中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抗结核联用斯奇康应用于老年慢阻肺合并肺结核临床治疗中的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2月所收治老年慢阻肺合并肺结核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100例,在慢阻肺对症治疗基础上予以抗结核治疗方案;研究组100例,加用斯奇康.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中,显效78例、有效17例,其临床总有效率为9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9例、25例及84%,x2为5.32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加用斯奇康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与对照组的15%相比较,x2为0.257,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结核联合斯奇康应用于老年慢阻肺合并肺结核临床治疗中,临床表现更好,用药安全性高,有利于患者生活质量提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莉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骨科创伤及感染创面应用VSD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和分析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在骨科创伤及感染创面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接收治疗的105例骨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进行随机分组,其中对照组52例,观察组5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引流方法治疗,观察组患者行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至手术时间、创面面积、手术出血量和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更低,研究组患者术后创面肿胀和创面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比对照组的更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骨科创伤,能够有效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手术出血,促进患者术后快速恢复,同时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

    作者:霍森 刊期: 2017年第10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