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莉
目的:探讨HIV感染者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情况.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艾滋病科抗病毒治疗的HIV感染者250例为观察组,随机选择我科常规妇科体检的250例非HIV感染者为对照组.结果:HIV感染者中宫颈上皮内瘤变46例,发病率18.4%,非HIV感染者发现宫颈上皮内瘤变5例,发病率2%,两组通过统计学分析P<0.05.250例HIV感染者抗病毒治疗250例,抗病毒治疗率100%,抗病毒治疗被检者中CD4+<500的43例,<800的3例,46例中病毒载量<50的46例.结论:HIV被检者中宫颈上皮内瘤变发生率高,宫颈上皮内瘤变与病毒载量无关.
作者:苏红春;王烨;袁会英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分析自体带结膜瓣的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复发率情况.方法:筛选出本院收治的92例翼状胬肉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传统组与研究组各46例,传统组应用单纯球结膜瓣移植术治疗,研究组应用自体带结膜瓣的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传统组的复发率为17.4%,研究组为4.3%,研究组明显低于传统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散光度数,研究组明显低于传统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自体带结膜瓣的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显著,治愈率高,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并应用.
作者:洪姗姗 刊期: 2017年第10期
我国经济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也应以全新的面貌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树立新理念、新思维、新视角,管理人员在岗位上尽职尽责,发挥以人为本的工作精神,做好医院档案管理工作.本文通过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在新常态经济下进行分析,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作者:何肖颖;李星月;王玥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为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15-2016年中药注射剂的品种、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排序比(DUI)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中药注射剂销量呈小幅上升趋势,但品种较为稳定,其中心脑血管类中药注射剂品种多,其用药金额占所有中药注射剂的一半以上,呼吸系统类喜炎平的用药金额增长显著.中药注射剂用药频度同步性较好.结论:我院2015-2016年中药注射剂的使用基本合理,个别品种存在使用不规范情况,应高度重视安全隐患,严格按说明书使用,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杨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究焦虑孕妇接受心理干预对其产科并发症和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焦虑孕妇100例,根据其就诊时间的差异分组,其中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心理干预,对比2组焦虑孕妇干预结果的差异性.结果:实验组孕妇干预后的心理状态(焦虑、抑郁)均较干预前明显改善,且其心理状态(焦虑、抑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孕妇并发症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孕妇自然分娩的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焦虑孕妇接受心理干预,能够促进其心理状态的改善,降低产科并发症的几率,改善妊娠结局.
作者:游勇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分析康复护理在脑梗死后遗症患者恢复中的意义.方法:将102例脑梗死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患肢运动及语言康复等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1%,对照组为78.4%;观察组患者的上下肢Fugl-Meyer评分高于对照组.结论:对于脑梗死后遗症的患者采取康复的护理模式,可以改善患者的患肢运动情况,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武秀丽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循证护理对留置尿管患者尿路感染的预防效果评价.方法:择于我院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72例留置尿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平均分为两组,参考组和实验组.参考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采取循证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尿路感染的概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留置尿管期间尿路感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参考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22%,参考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72.22%,数据对比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循证护理干预应用于留置尿管治疗患者尿路感染预防中,临床疗效显著,具有临床应用与推广价值.
作者:赵蓉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研究超细经皮肾镜取石术后的护理方法,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的30例接受超细经皮肾镜取石术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超细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观察患者术后情况,并针对患者情况开展相关性护理,总结护理经验.结果:所有患者均采用一期超细经皮肾镜取石和二期超细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治疗效果较好,净结石清除率达到93.3%.术后有2例患者出现胸闷症状,经胸穿刺治疗痊愈.术后发生继发性出血3例患者,其中1例患者行开放手术,1例患者行肾动脉栓塞治疗,1例患者行输血治疗.在后期护理当中有效提高了患者的抗感染能力,提高发热病人康复能力,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论:合理有效的术后护理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手术成功率,有效地保护患者的健康.
作者:张丽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本院于2014月3月至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糖尿病患者中,选择102例作为研究对象,并给予随机分组各51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方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全程健康教育模式,比较两组血糖控制率、糖尿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结果:观察组血糖控制率92.16%显著高于对照组68.63%,P<0.05;教育后两组患者评分均明显提高,其中观察组分数更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采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可进一步提高患者对糖尿病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稳定血糖水平,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建春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分析探讨胫骨下段骨折患者采取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针对我院2015年2月~2017年3月期间入院治疗的46例胫骨下段骨折患者进行研究,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缓和采取传统解剖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而观察组则采用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相关表现.结果:照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与观察组相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对于胫骨下段骨折患者,采取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能够取得更加明显的效果,其按照人体力学原则进行固定的原理对骨折治疗更加有效,并且在治疗后的并发症更少,适合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吴军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究盆腔炎采用盐酸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后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本次实验对象为2014年8月~2016年8月期间在我院妇科进行治疗的盆腔炎患者共96例,采用抽签法,将其平均分为实验组(n=48)和对照组(n=48)两组.对照组采用氧氟沙星治疗,实验组采用盐酸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对比两组药物使用后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情况发生情况.结果:通过观察选入我院的96例患者,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实验组为97.91%,对照组为83.33%,证明实验组采用的药物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并且实验组不良反应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的实验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盆腔炎患者采用盐酸左氧氟沙星获取了确切的治疗效果,可以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在现代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何秋敏 刊期: 2017年第10期
对医学生来说,实习不仅是学校教学的一种延伸,更是检验自身学习成果,提高实践能力的重要学习方式.在检验科实习带教过程中,要在实习过程中有效的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还需要进一步改进带教方法,解决当前实习带教工作中存在的重要问题,从而促进对医学生的培养,推动我国医学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作者:向小红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观察研究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肝胆外科围手术期护理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我医院肝胆外科于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1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把上述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55例患者,观察组5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采取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分别护理后,对两组患者的首次下床时间、肛门排气时间、首次进食时间和住院时间等进行比较.结果:采取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观察组在患者的首次下床时间、肛门排气时间、首次进食时间和住院时间上显著优于常规护理组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进行肝胆外科围手术期护理具有显著的疗效,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刘新红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了解创伤性脾破裂的急救与护理方法,总结临床脾破裂的急救与护理经验.方法:对22创伤性脾破裂患者的临床急救与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治疗20例,占90.9%,死亡1例,其余患者均痊愈出院,痊愈率达到95.45%.结论:脾破裂患者病情复杂,因此要根据具体情况实施有效的抢救方案,并给予严密的后期护理,以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蓝晓维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本次主要对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中应用品管圈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所选择的对象为我院重症医学科,时间为2015年5~8月(除周末2 d),对其手卫生依从性情况进行调查,并采取解决措施.结果:干预后医护人员手卫生情况得到明显改善,干预前未实施手卫生发生率为33.22%,干预后为14.98%.结论:品管圈活动有利于提高医护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降低了医院内感染的发生几率.
作者:李莉;韩丽娜;许静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行阴道剖宫产术后瘢痕部位妊娠病灶清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到2017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经阴道剖宫产术后瘢痕部位妊娠病灶清除术患者24例,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数据,对所有患者予以围术期护理.对其护理效果进行研究.结果:24例经阴道剖宫产术后瘢痕部位妊娠病灶清除术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并实施有效的围术期护理,后无1例患者出现并发症.结论:对经阴道剖宫产术后瘢痕部位妊娠病灶清除术患者实施围术期护理,可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助于患者术后恢复,值得临床上借鉴以及进一步普及.
作者:郭静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分析创伤骨科临床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期间接收的60例创伤骨科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他们随机的平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均为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临床治疗方案,实验组患者采用新型创伤骨科临床治疗方案.结果:经过临床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论:采用创伤骨科临床治疗与心理护理相结合的方式对骨科患者进行治疗能够取得更明显的治疗效果.
作者:王学松 刊期: 2017年第10期
在经济迅猛发展的影响下,医院的急救工作有了更高的要求与更大的压力.完善化系统化的医院院外院内急救一体化模式对于提升医院急救工作的效率,救治病人生命有很大的帮助.文中主要就医院院外院内急救一体化模式进行探究,指出了院外院内急救一体化模式的涵义,分析了医院构建院外院内急救一体化模式的重要意义,并详细论述了医院院外院内急救一体化模式的实现途径与促进对策.
作者:邓杰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和分析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的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从本院收治的符合药物流产标准且无用药禁忌症的早孕妇女中随机抽取88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4例.实验组采用五加生化胶囊和云南白药胶囊并配用无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四种药物进行流产 的全过程治疗.对照组只利用米非司酮加米索前列醇进行治疗,不采用其他的药物.对两组早孕妇女的完全流产率和阴道出血量进行对比,从而分析两种药物治疗的效果.结果:观察组完全流产率为97.73%高于对照组90.91%,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完全流产者阴道出血量方面,观察组52.27%的早产妇女出血量少于月经量,而对照组50%的早产妇女出血量大于月经量,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完全流产者阴道出血持续时间方面,观察组54.55%的早产妇女持续七天,对照组50%的早产妇女持续7-10天,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的治疗可以采用五加生化胶囊和云南白药胶囊并配用无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四种药物进行治疗,相比于单用米非司酮加米索前列醇治疗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有效减少阴道出血量和阴道出血时间.
作者:陶义欣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控关键技术及控制措施进行探究.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7年1月期间我院收诊的75例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者.借助管控慢病高危因素的方式,对肿瘤、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常见慢性疾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与此同时推行整体性防控规范,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慢性非传染性患者防控效果进行总结.结果: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关键技术实施以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生率显著降低,有限医疗资源利用率显著上升,慢性非传染性患者存活率上升以及病情优化程度极为显著,医疗压力明显缓解,患者对医疗工作极为满意.结论:防控关键技术的合理应用,能够大幅度压缩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生率,优化患者生活质量,推进医疗事业发展进程,防控关键技术值得推广与应用.
作者:师应彪 刊期: 2017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