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花花
目的:探究急诊治疗中多发伤患的危险因素以及进行急救措施的分析.方法:对2014年5月-2016年5月于我院急诊科收治的300例多发伤患进行研究,分析病历资料,利用统计学分析多发伤患急诊治疗时的危险因素,找寻更为有效的急救治疗方法.结果:急诊中影响多发伤患者的危险因素有就诊时间,患者年龄,多处损伤部位和ISS评分.讨论:关注威胁急诊多发伤患者的重要因素,寻求更为有效的急救措施,可有效降低诊治失败率.
作者:胡洲;粟远超;沈川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讨论导乐陪伴分娩在初产妇分娩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1月期间生产的所有初产妇中筛选出符合要求的9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分组法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5例采取常规的助产方式,实验组45例实施导乐陪伴分娩.比较两组产妇的生产所用时间、出血量情况、剖宫产率、自信心量表(BSES)评分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的45例产妇中有39例顺产,平均生产时间为(7.39±0.32)h,产后出血量(150.2±26.6)ml,护理满意度是100%.对照组45例产妇中30例顺产,平均生产时间为(9.02±0.49)h,产后出血量(179.2±29.2)ml,护理满意度是93.33%.对比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讨论:在初产妇分娩时给予导乐陪伴,能够降低产妇分娩的痛苦,降低产后出血量和剖宫产率,提高护理满意度,是一种良好的护理方式.
作者:秦芙蓉;王蓉;古玉蓉;高爱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脑损伤早产儿接受早期综合护理对产生的影响,了解早期综合护理在脑损伤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5年02月02日-2017年02月05日间于我院妇产科分娩的的90例脑损伤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45例接受早期综合护理干预的早产儿纳入干预组,将45例进行常规护理服务的早产儿纳入常规组,对两组早产儿的智力发育指数和运动发育指数进行分析.结果:干预组运动发育指数、智力发育指数分别为(97.86±2.10)、(96.90±2.57),常规组运动发育指数、智力发育指数分别为(76.28±4.84)、(78.19±2.85),干预组智力发育指数和运动发育指数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常规组,将常规组和干预组之间的数据进行分析,组间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脑损伤早产儿接受早期综合护理,能够保障护理效果,提升早产儿智力发育指数和运动发育指数,对患儿的发育成长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刘纯翠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孕妇营养指导用于围产期孕妇保健中的效果.方法:选出本科室100名孕妇,随机将其分成常规组与营养组各50名,常规组实施围产期常规孕妇保健护理,营养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加强营养指导,对比两组孕妇的营养摄入情况与分娩方式.结果:营养组孕妇的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摄入情况均明显优于常规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常规组的阴道分娩率与剖宫产率分别为62.0%、38.0%,营养组分别为80.0%、20.0%,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孕妇营养指导用于围产期孕妇保健中的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孕妇的营养摄入情况,有助于提升阴道分娩率,值得推行.
作者:张文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综合分析自体组织修补硬脑膜缺损的应用效果.方法:采取回顾性研究方法,分析本院在2012年6月~2017年9月收治的130例颅脑损伤开颅术中硬膜修补的患者.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130例颅脑损伤开颅术中硬膜修补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130例颅脑损伤开颅术中硬膜修补的患者中有100例使用自体组织修补方法,30例患者用人工硬脑膜修补方法,所有患者均治愈;30例中使用人工生物材料修补的患者中有1例出现不良反应状况,需要实施二次手术,自体组织修补硬脑膜缺损患者的不良反应与未发生不良反应的者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体组织修补硬脑膜缺损的应用效果比较好.
作者:刘安员;熊国祥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分析藏医敷浴疗法治疗腰椎骨质增生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腰椎骨质增生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实验组给予藏医敷浴疗法治疗,比较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实验组中,有效患者为25例,显效患者为19例,6例患者无效.对照组中,16例患者无效,有效患者为14例.可得,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88.0%显著高于对照组有效率为68.0%,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经过对应的治疗后,实验组VAS评分为(1.84±0.44)显著低于对照组评分为(2.77±0.52)分,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藏医敷浴疗法治疗腰椎骨质增生的效果较为理想,可显著改善患者疼痛,缓解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具有临床推广的意义.
作者:项杰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将个案管理模式引入2型糖尿病管理中,探讨个案管理模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和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筛选标准的64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接受6个月的个案管理,对照组接受常规糖尿病护理,比较干预前、干预后6个月时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自我效能的变化.结果:经过6个月的个案管理,干预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指标均优于干预前(P<0.05).对照组餐后2小时血糖优于干预前(P<0.05),但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没有改善(P>0.05).自我效能方面干预组在饮食、运动、血糖监测、足部护理维度上有统计学意义,总分也明显高于干预前.对照组仅在运动、足部护理维度上优于干预前,其余维度均无差异.结论:实施糖尿病个案管理模式,可使患者充分认知糖尿病,提高自我管理效能和依从性,终实现糖尿病终身自我管理.
作者:陆希;刘梅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在预防糖尿病足方面使用护理教育干预方法的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5年10月-2017年3月之间收治的糖尿病足患者108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按照奇偶数字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54例,其中参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患者实施护理教育干预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和护理知识掌握度.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均显著优于参照组患者(P<o.05);且研究组患者的护理知识掌握度较之参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预防糖尿病足方面使用护理干预方法,能够取得理想的护理效果,提高了患者对糖尿病足的认知水平以及自我护理的能力.
作者:谢屏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高龄结直肠手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风险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浙江省某三甲医院肛肠外科200例高龄结直肠手术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抽取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其VTE风险评估,按照总分值分为低危、中危、高危、极高危4个级别,根据其危险等级不同给予相应级别护理与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对两组患者预后情况进行观察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液指标纤维蛋白原(Fbg)、D二聚体(D-D)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肢体肿胀、肢体疼痛、下肢静脉血栓发生几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龄手术后多存在血液高凝情况,极易出现下肢静脉血栓风险,临床治疗过程中应配合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工作,以此促进患者快速康复.
作者:钟佳铮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了解创伤性脾破裂的急救与护理方法,总结临床脾破裂的急救与护理经验.方法:对22创伤性脾破裂患者的临床急救与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治疗20例,占90.9%,死亡1例,其余患者均痊愈出院,痊愈率达到95.45%.结论:脾破裂患者病情复杂,因此要根据具体情况实施有效的抢救方案,并给予严密的后期护理,以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蓝晓维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析造口旁疝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措施.方法:选取201 5年11月-2017年9月之间收治的58例造口旁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29例,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接受腹膜内补片修补术进行治疗,对照组应用腹膜外无张力疝修补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评估.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的时间以及住院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在患者病情的改善上能够发挥更大的积极作用.结论:腹膜内补片修补术在造口旁疝的治疗中能够发挥更加良好的效果,缩短了患者治疗的时间,值得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雪静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分析在中晚期肝癌患者中运用肝动脉化疗栓塞序贯沙利度胺开展靶向治疗的治疗效果.方法:从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确诊为中晚期肝癌的患者中选取76例.将其随机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患者的实施肝动脉化疗栓塞模式治疗,观察组则是实施肝动脉化疗栓塞序贯沙利度胺靶向治疗.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中的RR率以及DCR率均显著比对照组要高(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EGF分数均显著优于治疗之前,同时治疗前后观察组的分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上运用肝动脉化疗栓塞序贯沙利度胺开展靶向治疗对于中晚期肝癌患者能够起到较好的效果,值得继续深入研究.
作者:何林莉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分析在糖尿病合并甲亢患者中实施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的效果.方法:从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合并甲亢患者中选取70例,将其随机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模式下的多次胰岛素注射,观察组则是开展持续皮下胰岛素注射.结果:在持续治疗2周之后,观察组血糖控制时间、胰岛素总量、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在低血糖、餐后高血糖以及甲亢高代谢率方面,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上在面对糖尿病合并甲亢患者时运用持续皮下胰岛素注射的形式能够良好的改善患者的血糖情况,降低胰岛素用量,避免了低血糖、餐后高血糖以及甲亢高代谢的情况.
作者:王艳丽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粘连性不全性肠梗阻的应用效果.方法:选用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我院救治的46例粘连性不全性肠梗阻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应用开腹手术,观察组患者应用腹腔镜手术,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生活质量评分进行比较,观察组的切口长度、术冲出血量、住院时间更低,生活质量评分更高,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粘连性不全性肠梗阻的应用效果,能够有效改善生活质量,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治疗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文军;陶琼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研究盐酸氨溴索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164例支气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治疗组对照组各82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必嗽平注射液进行治疗,治疗组使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7%.2组组间疗效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使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进行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应用.
作者:陈斌峰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对激素依赖性皮炎治疗中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的重要性进行分析,为临床治疗作出参考.方法:选取我医院皮肤科于2015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84例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分配的方法将上述患者安排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42例患者,观察组42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抗过敏药物治疗的方法,对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心理疏导疗法.在经过不同的治疗方法后,对两组患者的情况进行比较.观察指标为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和患者的治愈情况、放弃治疗率等.结果:在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治疗后,数据显示观察组患者在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和治愈情况、放弃治疗情况等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心理疏导的方法结合常规疗法治疗激素依赖性皮炎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栗伟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分析创伤骨科临床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期间接收的60例创伤骨科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他们随机的平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均为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临床治疗方案,实验组患者采用新型创伤骨科临床治疗方案.结果:经过临床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论:采用创伤骨科临床治疗与心理护理相结合的方式对骨科患者进行治疗能够取得更明显的治疗效果.
作者:王学松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参与式方法在大学生健康素养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性抽取2个选修大学生健康教育课程的班级,A班(实验组)采用参与式教学方法,B班(对照组)采用传统大讲座授课式方法,两组授课均为15周,授课完毕后,比较组内干预前后及干预后组间效果.结果:干预后,两组健康素养水平、健康素养得分相比干预前,均得到显著提升(P<0.05),实验组提升幅度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结论:在大学生健康教育活动中应用参与式方法,能够显著提升大学生的健康素养水平,相比传统的健康教育方法,效果更佳.
作者:符剑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疼痛护理的有效方法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 6年5月至2017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100名,按患者来到医院就诊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50名),两组患者分别采取不同护理干预方式,对于对照组的患者,护理人员实施普通的护理模式,而观察组的患者,护理人员采取不同的护理模式,为其实施疼痛护理,分别观察两组患者在采取不同的护理模式后患者的SAS、SDS评分.结果:观察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SAS评分(46.45±2.54)、SDS评分(56.72±2.43)明显低于常规护理对照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SAS评分(55.82±2.68)、SDS评分(62.42±2.37).结论:将疼痛护理运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术后因疼痛所致的焦虑、抑郁的负性情绪,降低SAS、SDS评分,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李娜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分析康复护理在脑梗死后遗症患者恢复中的意义.方法:将102例脑梗死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患肢运动及语言康复等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1%,对照组为78.4%;观察组患者的上下肢Fugl-Meyer评分高于对照组.结论:对于脑梗死后遗症的患者采取康复的护理模式,可以改善患者的患肢运动情况,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武秀丽 刊期: 2017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