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降纤酶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高红梅

关键词:降纤酶,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 效果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降纤酶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6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实验组33例,对照组33例,对照组应用血塞通治疗,实验组应用降纤酶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实验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6.56±1.68)分,低于对照组的(9.65±2.35)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疾病治疗总有效率为75.7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9.39% (P<0.05).结论:降纤酶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疗效满意,值得各级医院进一步借鉴、应用.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致血小板减少1例报道

    前言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属于处方药物,临床常常应用于不同疾病所导致的急性感染,对患者能够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是该药物的使用是否会导致患者出现对应的不良反应,就成为用药安全性方面重要的问题,所以应该引起临床关注.本文则着重针对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致血小板减少的详细情况进行整理探讨,目的在于为临床提供相关参考,现将研究详情做出整理和报道.

    作者:李美富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20例耳鼻喉头颈外科医患纠纷原因及对策

    目的:探讨耳鼻喉头颈外科医患纠纷发生的原因和措施,终实现对医患纠纷有所减少的目的.方法:本研究主要选择了2012年5月到2017年5月本院耳鼻喉头颈外科的20例医患纠纷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发生医患纠纷的概率进行统计.结果:在这20例纠纷当中,因为患者原因引发的有5起,发生几率为25%,其中有2起是院方原因,给予患者一定赔偿,有13起是因患方所造成的,在沟通和交流后获得解决.结论:对耳鼻喉头颈外科医生的整体素质进行提高,对其服务理念不断更新和转变,并对服务态度进行改善,加强医患之间的沟通力度,对规章制度严格落实,能够对该科呼唤纠纷的发生不断减少,为护理质量做好保障.

    作者:王庆;王林;张茂宇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脑梗死后遗症康复护理的应用与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康复护理在脑梗死后遗症患者恢复中的意义.方法:将102例脑梗死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患肢运动及语言康复等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1%,对照组为78.4%;观察组患者的上下肢Fugl-Meyer评分高于对照组.结论:对于脑梗死后遗症的患者采取康复的护理模式,可以改善患者的患肢运动情况,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武秀丽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肛垫缝扎修复术治疗Ⅲ度痔的疗效

    目的:观察肛垫缝扎修复术治疗Ⅲ度痔的疗效.方法:分析我院于2016年8月-2017年8月期间接收的50例Ⅲ度痔患者资料,依据手术不同分为2组,实验组(30例)行肛垫缝扎修复术医治,对照组(20例)行痔动脉结扎术医治,比对2组手术前后VAS评分变化与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VAS(2.04±0.59)分显著更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对对照组35.00%,实验组并发症总发生概率10.00%显著更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Ⅲ度痔行肛垫缝扎修复术治疗可取得确切效果,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感,且安全性较高,可被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段成钢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流行性传染病的控制及预防方法分析

    目的:分析儿童及青少年接受流行性传染病针对性干预,以预防罹患流行性传染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二级以上医院接受健康体检的儿童及青少年20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1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体检健康宣教;观察组实施流行性传染病针对性干预.结果:观察组研究对象终有3例罹患流行性传染病,少于对照组的14例,组间差异显著(P<0.05);对健康体检期间流行性传染病预防控制干预计划的满意度达到97.0%,高于对照组的84.0%,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儿童及青少年接受流行性传染病针对性干预,可以有效预防流行性传染病的发生,保证该类人员安全,提高我国人口身体素质.

    作者:黄小锋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早期综合护理用于脑损伤早产儿护理中的临床分析

    目的:脑损伤早产儿接受早期综合护理对产生的影响,了解早期综合护理在脑损伤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5年02月02日-2017年02月05日间于我院妇产科分娩的的90例脑损伤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45例接受早期综合护理干预的早产儿纳入干预组,将45例进行常规护理服务的早产儿纳入常规组,对两组早产儿的智力发育指数和运动发育指数进行分析.结果:干预组运动发育指数、智力发育指数分别为(97.86±2.10)、(96.90±2.57),常规组运动发育指数、智力发育指数分别为(76.28±4.84)、(78.19±2.85),干预组智力发育指数和运动发育指数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常规组,将常规组和干预组之间的数据进行分析,组间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脑损伤早产儿接受早期综合护理,能够保障护理效果,提升早产儿智力发育指数和运动发育指数,对患儿的发育成长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刘纯翠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妊娠高血压患者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目的:了解综合护理干预在妊娠高血压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某院2015年03月~2016年09月期间因患有妊娠高血压的女性3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50例.对照组:对其中的150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对另150例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健康知识讲座、生活指导、心理疏导、定期体检等).对两组对象的疾病认知程度、焦虑自评量表(SAS)、血压值进行分析.结果:护理前两组对象疾病总认知率及焦虑自评量表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综合护理干预组疾病总认知率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P<0.05);护理后干预组焦虑状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中综合护理干预的实施可以提高妊娠高血压患者疾病认知度,能够使患者妊娠过程中焦虑心理得到放松,对血压指标的恢复也有较好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虞项;单春剑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参与式方法在大学生健康素养干预的效果

    目的:探讨参与式方法在大学生健康素养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性抽取2个选修大学生健康教育课程的班级,A班(实验组)采用参与式教学方法,B班(对照组)采用传统大讲座授课式方法,两组授课均为15周,授课完毕后,比较组内干预前后及干预后组间效果.结果:干预后,两组健康素养水平、健康素养得分相比干预前,均得到显著提升(P<0.05),实验组提升幅度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结论:在大学生健康教育活动中应用参与式方法,能够显著提升大学生的健康素养水平,相比传统的健康教育方法,效果更佳.

    作者:符剑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对子宫肌瘤患者应用米非司酮治疗,分析米非司酮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子宫肌瘤患者,据数据显示有90例,2017年2月~2017年9月是本次研究的选择时间段落,按照抓阄方式分组,抓到有标记的患者归为研究组,并同时予以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未抓到有标记的患者归为对照组,并同时予以高剂量米非司酮治疗;治疗后,对组间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予以观察和对比.结果:存在差异的数据指标有:组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且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不存在差异的数据指标有:组间的总有效率,即研究组与对照组之间总有效率数据无比较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米非司酮与高剂量米非司酮在治疗子宫肌瘤患者中,均有明显的临床效果,但是应用小剂量的米非司酮还能够降低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概率.

    作者:聂睿霞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胃早癌患者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后二次内镜检查的临床影响

    目的:对胃早癌患者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后二次内镜检查的临床影响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诊疗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经组织学诊断获得确诊的胃早癌患者79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在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后24小时发生黏膜破损相关性出血,视为迟发性出血,对患者病变、手术相关因素以及二次内镜检查前后的出血发生情况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79例患者整块切除率为100%,病灶切缘均呈现为阴性,未发生消化道穿孔、死亡等严重并发症.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后迟发性出血发生率为5.06%,在二次内镜下均获得成功止血.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后二次内镜检查时间中位数为术后第2天,迟发性出血患者出血时间中位数为术后第1天,手术时间中位数为75分钟.结论:二次内镜检查对胃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后迟发性出血的预防存在一定的效果,特别是在术后48小时内,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应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

    作者:王强;徐继马;姚义荣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游离股前外侧筋膜瓣和皮瓣治疗手足软组织创伤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游离股前外侧筋膜瓣和皮瓣应用到手足软组织创伤临床治疗中的效果进行探究和分析.方法:对于我院2010年到2016年收治的60例手足软组织受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的方法将所有的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有3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术进行治疗,对于观察组的患者采用游离股前外侧筋膜瓣植皮修复手术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愈合情况以及并发症情况进行观察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愈合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均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的,两者患者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游离股前外侧筋膜瓣植皮修复手术治疗方法应用到患者的手足软组织创伤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能够显著的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降低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和效果,值得得到推广和应用.

    作者:宫树森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探讨创伤骨科临床治疗方案

    目的:分析创伤骨科临床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期间接收的60例创伤骨科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他们随机的平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均为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临床治疗方案,实验组患者采用新型创伤骨科临床治疗方案.结果:经过临床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论:采用创伤骨科临床治疗与心理护理相结合的方式对骨科患者进行治疗能够取得更明显的治疗效果.

    作者:王学松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三种丙肝抗体检测方法的比较研究

    目的:采取三种丙肝抗体检测方法对其灵敏度以及特异性进行对比,找出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的筛查法,从而使临床中出现的误诊以及漏诊减少.方法:通过酶联法、金标法以及电化学发光法对80例选取的临床标本进行检测,并对比检测的结果.结果如表1所示,酶联法的灵敏度为98.75%,特异性为97.06%;金标法的灵敏度为96.25%,特异性为95.59%;电化学发光法的灵敏度为100%,特异性为98.53%,通过对比可知,电化学发光法从灵敏度和特异性方面高于其他检测方法,酶联法次之,三者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化学发光法从灵敏度和特异性方面均优于酶联法和金标法,因此,推荐用于术前对饼干抗体的筛查和检测.

    作者:穆万洋;斯思;刘敏;吴春磊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前后乌司他丁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慢性鼻窦炎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前后乌司他丁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择于我院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78例慢性鼻窦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平均分为两组,一般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性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一般组手术前后采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组手术前后采用乌司他丁联合小剂量皮质激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4.87%,一般组治疗有效率为71.79%,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炎症介质水平均有所降低,而观察组降低幅度明显优于一般组,组间数据对比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前后应用乌司他丁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慢性鼻窦炎,明显改善了患者的炎性反应,相比于单独使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临床疗效更为显著,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李伟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大学生行动体验式心理健康教育课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大学生行动体验式心理健康教育课效果.方法:将我校的110名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法平均分为实验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实验组予以行动体验式心理健康教育授课,对照组予以传统模式心理健康教育授课,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心理健康状况.结果:实验组、对照组接受课程学习后比较SCL-90各因子情况,其焦虑、强迫、人际三个因子改善程度更大,两者相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大学生接受行动体验式心理健康教育课,对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具有积极影响.

    作者:韩艳萍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胸腔积液中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胸腔积液中护理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6月-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120例胸腔积液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各60例;2组患者均给予胸腔闭式引流治疗,对照组治疗后给予常规临床护理,观察组则给予系统化护理干预;护理干预后,观察对比2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住院天数.结果:2组患者对比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胸腔积液护理中采用胸腔闭式引流可有效提升治疗效果,术后给予系统化护理干预可以有效保障患者生活质量,促进其康复,值得用于临床推广.

    作者:卢红玲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牙周组织再生术与口腔正畸联合治疗牙周炎患者的疗效

    目的:研究牙周组织再生术与口腔正畸联合治疗牙周炎患者的疗效.方法:在本院选取60例牙周炎患者,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牙周组织再生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则进行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口腔正畸进行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70.00%)明显低于观察组(93.33%),差异显著(P<0.05),具统计学意义.结论: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口腔正畸可以有效治疗牙周炎,值得推广.

    作者:王亦萍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肺功能与血清IL-4的影响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肺功能与血清IL-4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咳嗽变异性哮喘6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2组,每组34例,A组患者给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B组给予孟鲁司特治疗,比较2组患者肺功能、血清IL-4水平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肺功能和血清IL-4水平均有所改善,A组改善程度大于B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总有效率A组为94.12%明显大于B组患者为73.5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临床疗效明显,改善患者肺功能和血清IL-4水平,可推广应用.

    作者:王蕊峰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健康教育在寄生虫病防治工作中的作用

    寄生虫病是威胁我国国民身体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也是农村地区的高发病症.目前,我国已经明确查出了多种寄生虫病,并且不存在年龄差异,无论是婴儿、老人还是青壮年人,都有可能受到寄生虫病的威胁.同时,寄生虫病的感染率较高,以肠道寄生虫病为例,在农村,儿童肠道寄生虫病的发病率高达70%以上,这也就体现出寄生虫病的种类复杂、发病率高,已经成为了危害我国人民身体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

    作者:仇其令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肠内营养在低蛋白血症患者中的临床应用观察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支持在低蛋白血症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影响和意义.方法:收集在我院各科室收治的低蛋白血症(ALB<35 g/L)患者90例,给予肠内营养支持,观察患者的一般情况、症状体征、蛋白指标(TP、ALB、PA、Hb)改善情况,采用统计学方法将所收集资料进行数据分析汇总.结果:给予肠内营养支持后三组患者治疗后均有效,其中外伤组有效率高,其次是肾病组、肝硬化组;监测患者TP、ALB、PA、Hb明显上升.结论:合理的肠内营养支持能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纠正低蛋白血症,提高机体免疫力,营养不良状况得到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生命预后改善.

    作者:尹亚梅;宋莉;刘燕;杨立玉 刊期: 2017年第10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