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7 518例壮族献血员抗-HCV检测结果分析

周正东;黄丽花

关键词:壮族地区, 献血员, 输血后肝炎, 筛查, 感染情况, 发生率, 丙型肝炎病毒, 献血人群, 输血传播, 控制, 传播途径, 加拿大, 感染者, 感染率, 资料, 循环, 血源, 血清, 日本, 调查
摘要:丙型肝炎病毒(HCV)通常在感染者血清中以低水平循环,常见的传播途径是经输血传播.做好血源的HCV筛查是控制输血后HCV感染和输血后肝炎(PTH)的关键.据报道,日本的PTH发生率由HCV筛查前的9.8%降为筛查后的3.7%[1],加拿大的调查也表明该筛查使PTH发生率及输血后HCV感染率明显下降[2].为了解HCV在壮族献血人群中的感染情况,给壮族地区控制输血后丙肝(PTHC)提供有益的资料,现将7年来27 518例壮族献血员的抗-HCV筛查结果报告如下.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人头发中锌铜铁钙与骨密度的关系

    [目的] 探讨头发中无机盐含量与防治老年骨质疏松的措施.[方法] 以整群抽样方法对两所高校、华北地质局离退休职工及洪门乡四个自然村60岁以上老人473例用BH-6012二维扫描单光子骨密度仪测定了骨密度水平,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检测了头发中锌、铜、铁、钙.[结果]女性BMC和BMD显著低于男性,随着年龄的增加BMC和BMD显著下降,70岁组BMC和BMD显著低于60岁组,女性发锌、发钙含量明显低于男性,铜/锌值明显高于男性,而发铁、发铜含量男女差别无显著性.[结论]锌、铜、钙与骨密度存在一定的关系,可能与骨的吸收和形成有关.

    作者:李万里;席景砖;田玉慧;暴秀梅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一起高中学生麻疹流行的调查报告

    长庆石油勘探局银川基地高级中学于2000年3月15日至5月11日,发生一起麻疹流行,现报告如下.1 流行病学资料该学校共有31个班,师生近2 000人.于2000年3月15日,高一(3)班学生李某出现发热,畏光,轻咳,2天后前胸部出现少量皮疹,给予一般抗病毒治疗后痊愈.3月28日,同班同学闫某也出现了上述症状,且较重.基地卫生所医师怀疑麻疹,转往邻近的宁夏医学院附属医院确诊,结果诊断为上感合并药物(解热镇痛药)过敏.到4月中旬,开始逐渐出现多例类似上述症状的就诊病人,且都是高中学生,仅高三(9)班就有5例发现(占全班人数的11%).于是,防疫科以麻疹流行报告当地卫生防疫站.

    作者:陈虎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洪灾后81例急性肝炎病人监测结果

    1998年,湖南省遭受了特大洪涝灾害,在灾区造成了严重的环境和水源污染,为防制灾后粪-口传播的疾病暴发流行,我们依据卫生部及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制定的<灾区重点传染的监测方案>要求,在常德市灾区进行了病毒性肝炎监测并收集急性肝炎病人血清标本,分别进行了甲型肝炎(下称甲肝)IgG、IgM、乙型肝炎(下称乙肝)HBsAg和抗-HBc、丙型肝炎(下称丙肝)IgG、戊型肝炎(下称戊肝)IgG和IgM检测,给将来制定灾后防制肝炎的对策提供科学依据,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龙智刚;罗述斌;郭志忠;陈杰之;张光荣;王媛;谭文波;贺瑞兰;邓志红;王梦廓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食品多糖含量不同测定方法的研究

    [目的] 食品多糖因其功能显著而受到广泛的重视,但不同的食品,其多糖含量差异很大.因此,找出可行的食品多糖的测定方法尤为重要.[方法] 对食品中多糖采用滴定法、苯酚-硫酸法、蒽酮法三种不同测定方法进行研究比较.[结果] 发现目前常用的蒽酮法、苯酚-硫酸法、滴定法中,以苯酚-硫酸法较为可靠,可以作为测定食品多糖的首选方法.对于含蛋白质较多的样品,测定多糖时应先用蛋白沉淀剂沉淀蛋白,以减少蛋白质对多糖含量测定的影响.对羊栖菜、香菇、灵芝和某厂生产的营养酒中的多糖进行测定,发现香菇中多糖含量高.[结论]多糖的测定方法以蒽酮法和苯酚-硫酸法比较好,而滴定法的误差较大.

    作者:丁钢强;于村;张双凤;俞莎;徐颖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489名苯系物作业工人职业危害调查

    苯系物(苯、甲苯、二甲苯),是常见的职业性有害因素之一.为了解永州市苯系物作业工人健康危害状况,我们对全市58家工矿企业498名苯系物作业人员的健康状况及劳动卫生条件进行了系统调查,结果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以永州市范围内从事苯系物作业在6个月以上的489名生产工人为接触组,其中男性253名,年龄34±4.75岁,女性236名,年龄31±4.37岁;以永州市造纸厂无职业性有毒物质接触史工人117名为对照组,男性66名,年龄35±4.25岁,女性51名,年龄32±4.52岁.1.2 方法作业场所的测定方法和测定点的选择按卫生部<卫生防疫工作规范>(劳动卫生分册)进行;健康检查按卫监发[1997]第60号<职业性健康检查管理规定>执行.

    作者:杨林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一起接种乙脑疫苗发生群体性癔病的调查

    1998年5月7日,我区沾化县李家乡卫生院给某小学学生接种乙脑疫苗后引起了群体性癔病反应,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1 发生经过及临床表现1.1 发生经过 1998年5月7日上午,沾化县李家乡卫生院到本镇某小学接种乙脑疫苗,共接种244人,接种约3小时后,三年级2班有4名学生出现头痛、头晕、腹痛等症状.首发病例为11岁女生,症状较重,体温37.5℃,送乡医院诊治.在医院对首发病例进行个案调查发现,该女生在既往接种其它疫苗时无异常反应史,家长及其他家庭成员中以及本人无癫痫、精神病或癔症倾向史,接种当日无身体不适,且非月经期.查体未发现其它病理阳性体征,但由于当晚症状未缓解,收住院治疗,3天后痊愈出院.

    作者:曹国强;王其国;杨洪祥;贾荣盛;郭辉;高玉英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毒鼠强快速化学检测方法研究

    [目的] 研究毒鼠强快速化学定性、定量检测方法.[方法]采用苯、或丙酮提取样品中的毒鼠强,以硫酸-变色酸或盐酸苯肼法定性,硫酸-变色酸法定量.[结果] 检测下限达0.5μg/5.0 ml,线性范围为0.5~10μg/5.0 m1.相关系数r=0.9994,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0~4.9%,常见阴阳离子不干扰,回收率达95%以上.[结论]该法简便、快速、准确、灵敏度高,经济、实用性强,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毒鼠强检测方法.

    作者:龙铁军;周方求;肖求文;吴笃卿;朱攀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二次供水卫生学影响因素的初步调查

    随着城市高层建筑逐年增加,伴随而来的二次供水的卫生学问题也日益引起人们的注意.影响二次供水卫生学的因素有多种.为了解水塔加盖和余氯与二次供水卫生学的关系,给制定卫生法规提供依据,我们于1999年10月对顺昌县城区的二次供水进行一次卫生普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俞仁武;蒋光燃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抗-HBc阳性HBsAg阴性献血者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性分析

    尽管我国血站严格按照卫生部规定筛查HBsAg,但输注HBsAg阴性血液后仍有相当高的输血后乙型肝炎(PTHB)发生[1].为探讨PTHB发生的原因,确保血液质量,预防PTHB,我们于1999年采用免疫-套式PCR技术,检测了抗-HBc单阳性、抗-HBc和抗-HBs双阳性的HBsAg阴性血液的HBVDNA,以便为血站是否有必要在献血者中加做抗-HBc筛查提供一些科学依据,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庞启迪;张良明;樊少勇;宁德刚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国产重组酵母乙肝疫苗新生儿接种后安全性及免疫效果研究

    [目的] 了解新生儿接种国产重组酵母乙肝疫苗的安全性、免疫效果.[方法]1996年9月至1999年12月出生的新生儿进行全程疫苗接种,并选择HBsAg阴性母亲的新生儿120名,HBsAg、HBeAg双阳性母亲的新生儿62名进行3年免疫效果和阻断效果的系统观察.[结果]新生儿接种疫苗后未出现不良反应;抗体的阳转率和几何平均滴度(G)的高峰值均出现在首针免后12个月,分别为98.33%和139.03 mIu/ml,至36个月时,仍保持在89.56%和89.70 mIu/ml.两组双阳母亲所生新生儿的母婴阻断保护率分别为93.06%和92.59%.[结论]国产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免疫效果.

    作者:颜天强;王继杰;龙智钢;李乔生;李述智;王建坤;刘崇柏;曹惠霖;贾志远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一起外来青工麻疹暴发的调查

    2000年2月17日~3月15日深圳市宝安区公明镇某工厂外来青工中发生一起麻疹暴发,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该厂有职工4 103人,其中外来务工者4 083人.工人居住集中,21 m2的宿舍住8~12人不等.首发病人,女,17周岁,湖南省汨罗市河市镇狄湖村人,2000年2月12日来我镇,13日入某工厂,17日发病.至3月15日共发病8例,罹患率1.9%.其中2月28日至3月6日发病6例,占病例总数的75%.8例患者均为外来务工的女性,年龄17~27周岁,既往麻疹疫苗接种史不详.首发病例为首次来深务工者,4例为首发病例同县、同地区返乡过春节者,2例为留厂者,另1例为新进厂者.

    作者:廖日炎;麦志成;刘胜洪;刘义;刘汉民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两种快速诊断霍乱弧菌新方法的比较

    为了及时发现霍乱疫情、快速、有效控制霍乱流行,急需提供简便快捷的检验方法.为此特对目前国内推广的两种快速诊断方法:免疫微菌落染色法(IMCS)和膜层析一步法(试纸法)检测霍乱弧菌进行应用探讨.1 材料与方法1.1 霍乱弧菌地方菌株是来自全省的霍乱流行株,O-1及非O-1群霍乱弧菌、普通大肠杆菌、福氏痢疾、鼠伤寒、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等标准株由省站疾控一科菌种室提供.1.2 霍乱弧菌快检试纸及裂解液由美国泛普生物手术公司提供,批号VC08268,有效期2000年2月.免疫微菌落染色快速诊断霍乱弧菌试剂盒由青岛疾病控制中心提供,批号980601,失效期1999年11月.

    作者:李茜;吴传业;湛志飞;卢岚;周乐祥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洞口县中小学生1997~1999年因病缺课监测结果分析

    为了解我县中小学生因病缺课原因,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预防工作,制定有效的防治对策,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我们对1997~1999年学校卫生监测点(校)因病缺课资料进行了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按照中国卫生监督统计报表和学校卫生年报要求,收集五所中小学校监测点(校)三年内中小学生因病缺课资料,全县中小学校校医、保健老师登记学生平安保险理赔的资料和教委学生各学年入学登记人数.

    作者:杨安保;张慈爱;曾维坤;李健干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济南市1990~1998年乙型肝炎发病情况分析

    近年来,随着免疫学、病毒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迅速发展,目前病毒性肝炎已分为七型.其中尤以乙型肝炎感染途径复杂、转为慢性者多、尚无特异性治疗手段,而对人群危害较大.为及时掌握病毒性肝炎发病模式的变化,科学的提供防治对策,遂对济南市1990~1998年乙型肝炎发病情况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吕晔;王化岩;李金星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比利时Smithklin Beecham甲乙型联合疫苗免疫原性和安全性观察

    病毒性甲型和乙型肝炎均为常见的病毒性肝炎型别,通过接种疫苗获得免疫是预防的重要手段.迄今为止,我国普遍采用的单一型别肝炎疫苗分别接种.为了减少免疫接种剂次,国外近年已研制生产了甲乙肝联合疫苗.我们于1998年10至1999年5月,在广西苍梧县对比利时Smithkine Beecham公司生产的甲乙型联合疫苗进行免疫原性和安全性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黄贵彪;万宗举;李荣成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常德市1995~1999年城镇托幼机构消毒监测结果分析

    我市辖9个区、县(市),1995年以来,对近150家城镇幼儿园进行了每年1次的消毒质量监测.为了继续做好监测工作,遂对5年来的监测结果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1 内容与方法1.1 监测内容幼儿园的教、寝室内的空气,玩具、毛巾、课桌椅、餐饮具等物体表面,幼师幼儿手及使用消毒液.1.2 监测方法采样和检测方法均按卫生部1991年颁布的<消毒技术规范>中微生物污染监测技术进行.1.3 判定标准参照GB1 5982-1995<医院消毒卫生标准>进行,即空气中细菌总数≤500cfu/m3,物体表面细菌总数≤10cfu/cm,手表面细菌总数≤10cfu/m2,使用中消毒液细菌总数≤100cfu/ml,致病性微生物不得检出,判定为合格.

    作者:舒祖刚;杨业成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棕榈尘体外细胞毒性的实验研究

    棕榈主要用于编织绳、帽、蓑衣、棕垫等.在棕榈加工过程中可产生棕榈粉尘,为了解棕榈尘对肺脏的毒性作用,我们开展了棕榈尘对家兔体外细胞毒性的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1.1.1 厂房落尘采用某棕榈加工厂打棕机旁的落尘,粉尘粒径小于5μm以下者占100%,游离二氧化硅含量为7%.1.1.2 纯棕尘选用棕榈制品原料,粉尘粒径小于5μm以下者占97%,游离二氧化硅含量为0.53%.1.1.3 石英粉尘由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劳动卫生研究所提供,粉尘粒径小于5μm以下者占99%,游离二氧化硅含量为97%.

    作者:廖雍玲;周旭;邹伦伶;董吉良;肖友立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池州地区献血人群庚型肝炎抗体的流行病学调查

    庚型肝炎病毒(HGV)主要经血及血液制品等肠道外途径传播,受血者、静注毒品成瘾者等均为高危人群.国内献血者中存在较高的HGV感染,且分布较广[1].已有研究表明,HGV感染是输血后肝炎(PTH)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且HGV抗体为非保护性抗体,可作为HGV的感染性指标[2].为了进一步了解献血人群HGV感染情况,预防和控制输血后肝炎的发生,我站于1998年对626名个体献血员和182名首次无偿献血的某院校学生增加抗HGV检测.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林铁流;何晚学;高秀玲;许巍山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单纯HBV感染和HBV HDV重叠感染儿童的ALT对比调查

    乙型肝炎(HBV)患者重叠丁型肝炎(HDV)感染使病情趋于严重化和慢性化.为了解儿童中HBV、HDV重叠感染的状况,我们以丙氨酸转氨酶(ALT)作为肝脏的炎症指标对单纯HBV感染和HBV、HDV重叠感染儿童进行对比调查.

    作者:倪正平;陆建华;黄飞;张启南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一起宋内氏细菌性痢疾暴发的流行病学调查

    志贺氏菌群的分布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存在变迁和更替,菌群的变迁常提示流行因素的改变.我国解放以来至80年代中期福氏志贺菌占80.5%,而宋内氏志贺菌自60年代以来基本稳定在10%左右[1~3].本文报告了1999年5月14日至15日三明市区某幼儿园群体发病事件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确认系一起集体用餐引起的介食物传播的宋内氏细菌性痢疾(下称菌痢)暴发,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生娥;罗信昌;陈声明;叶应松 刊期: 2000年第05期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湖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