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前;王红兰
目的:分析早期整形修复在烧伤整形外科中的应用疗效,对临床应用提出相应建议.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6年4月到2017年4月接收的100例烧伤患者,根据患者整形修复时间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中患者前期行保守治疗,在10天或更长时间后根据创面情况行手术修复,而试验组中患者在7天内就接受了早期整形修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近期远期情况,分析其应用疗效.结果:试验组中患者的疗效优良率较对照组更高,同时在远期随访中试验组患者中未在手术区域出现明显瘢痕增生,无需进行二次手术修复,对照组中则有7名患者需要进行二次手术修复,两组患者结果数据中存在的差异满足P<0.05,具有可比性.结论:早期整形修复在烧伤整形外科中有着良好的应用效果,患者及时进行修复整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手术区域瘢痕的出现,帮助患者达到理想的恢复效果,具有推广和宣传价值.
作者:和晓培;焦增印;常朋飞;秦欢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老年人群属弱势群体,离退休、身体老化、独居、慢性病等压力使老年人容易出现心理问题.针对老年的生理心理特点,掌握影响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因素,通过心理疏导,健康教育提高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方法:随机抽查门诊来我院门诊就诊的60岁以上,能与护士交流同意调查,并需要复诊的老年患者77人,其中男性36人,女性41人,60-70岁37人,70岁以上41人,配偶健在59人,丧偶19人,与子女共同生活26人,与配偶共同生活49人,独自生活3人,收集患者的心理信息,进行心理护理评估,根据其心理特点进行分析,识别患者的心理问题,老年人因个人身体健康状况、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社会角色、生活经历、经济状况等不同,具有不同的心理状态.有恐惧心理、抑郁心理、孤独心理、失落心理、依赖心理、偏执心理及自弃心理.护士针对老年心理特点,对其出现的不良心理进行心理疏导、针对老年患者所患疾病进行疾病知识健康教育;根据老年人所患疾病讲解疾病的知识、检查、治疗、转归、注意事项等让其对自己的疾病有正确认识,相信科学;努力消除抑郁、焦虑、孤独等情绪对老年人的影响;对老年人依赖性强、易孤独,尤其是丧偶老人,特别需要护士关心,护士尽可能多与他们交谈,耐心听取他们意见和建议,使他们心理上得到满足,对护士产生信任,鼓励他们适当参加社会活动,培养保持自己的兴趣、爱好,使其从中体验幸福和满足感,消除不良情绪的产生;护士帮助老人充分了解自己,客观认识自己的能力,帮助他们适当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护士给予理解、尊重、同情、体贴,以维护老年人的佳心理状态.对不良心理进行针对性心理疏导、对疾病知识健康教育前后进行对比.结果:健康教育后,其心理状态有明显的改善,对自身疾病有了正确认识,情绪较前乐观,生活态度积极,改变不良生活习惯.结论:对门诊老年人出现的不良心理进行心理疏导、健康教育对老年人心理健康有维护与促进作用,有利于提高老年生活质量.
作者:吴艳 刊期: 2017年第12期
妊娠期梅毒作为一个不可忽视的公共卫生问题正日益得到政府的重视.现汇总分析2012年至2015 年泰州市孕产妇梅毒检测及干预情况 ,从而探索适宜有效的管理途径 ,减少梅毒感染孕产妇的孕期合并症和并发症的发生 ,减少先天梅毒儿的出生 ,更好地推进实施母婴阻断项目.
作者:赵静;乔凤玲;戴剑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对基层普外科手术前后应用抗生素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7年8月期间普外科收治的30例手术患者进行研究,对手术前后抗生素使用情况及切口感染情况进行回顾分析.结果:30例患者中,抗生素预防性给药患者占76.67%,治疗性给药患者占2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一用药占33.33%,二联用药占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切口一级愈合26例,占86.67%;切口感染3例,占10.00%.显示用药时间大于7d及二联用药的患者比用药时间短及单一用药的患者,切口感染发生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生素治疗在基层普外科手术前后的应用,对患者抗生素使用指征要严格把握,对有利应用时机进行掌握,避免长时间大剂量多联用药,降低切口感染,为临床中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提供依据.
作者:周金参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研究社区慢病管理对高血压并患者规范用药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社区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期间患者有高血压病的患者10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5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指导,给予试验组患者社区慢病管理.比较患者用药依从性,并比较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患者依从性比较试验组更优,数据对比P<0.05.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试验组发生率更低,数据对比P<0.05.结论:社区慢病管理能有效提升高血压病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将其其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作者:邵彩光;王美芳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选择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对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患者施治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09月~2017年08月收治的60例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通过数字奇偶法对所有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患者展开随机分组;对照组(30例):选择常规治疗方法对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患者施治;观察组(30例):选择常规治疗方法+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对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患者施治;终就两组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平均愈合时间以及组织病理学评分展开对比.结果:同对照组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平均愈合时间以及组织病理学评分展开对比,观察组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患者获得显著改善(P<0.05).结论:合理选择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对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患者展开治疗,于平均住院时间、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平均愈合时间以及组织病理学评分改善等方面可以获得显著效果,从而优化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患者的预后能力.
作者:安全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分析地塞米松在治疗小儿非典型哮喘临床效果.方法:选择73例小儿非典型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常规方式和地塞米松进行治疗,治疗后对效果分析.结果: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乙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甲组.对两组患者家属的满意率分析,乙组的满意率高于甲组.对两组患者的湿性啰音消失时间、哮鸣音消失时间对比,乙组的各项时间少于甲组,数据资料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小儿非典型哮喘患者采用地塞米松进行治疗,效果明显,能避免病症恶化,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昌梅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分析对慢性乙型肝炎妊娠者采用替比夫定治疗的效果,以及对母婴阻断的安全性.方法:研究开展于2014年1月——2016年10月,选择慢性乙型肝炎妊娠妇女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0例.观察组应用替比夫定抗病毒治疗,对照组应用常规保肝治疗,两组婴儿均接受标准免疫预防、人工喂养,对比分娩前有效率及新生儿生长发育情况.结果:在分娩前两组妇女的有效率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对比两组新生儿的生长发育情况,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讨论:对慢性乙型肝炎妊娠者使用替比夫定治疗,抗病毒效果较好,可有效阻断母婴垂直传播,对新生儿无不良影响.
作者:何芸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索体位加手法复位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sis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骨伤科2015年11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35例椎OVCF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综合治疗组19例,采取体位加手法复位联合PVP治疗;对照组16例,采取单纯PVP治疗.选用疼痛程度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计量伤椎椎体的前缘高度和矢状面Cobb角,对比两种治疗方案.结果:综合治疗组与对照组均能改善患者的疼痛,恢复良好的生活功能.术前、术后24小时、术后1月两者在VAS、ODI评分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在恢复椎体前缘高度和矢状面Cobb角上两者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两者治疗方案均能较好的减轻患者的疼痛,改善生活质量.综合治疗组能较好的恢复伤椎的椎体高度、矫正后凸畸形,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王飞;王桂仁;徐骥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对阿奇霉素在儿科临床应用的不良反应与药学监护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将2014年12月至2016年1月之间,来我院就诊的临床儿科病人共计200例,将其随机分成治疗A组和治疗B组,治疗A组100例,治疗B组100例,治疗B组使用注射阿奇霉素对其进行医治,治疗B组使用口服阿奇霉素片医治手段对病人进行治疗,将的两组病人不同给药后的情况进行比对,观察两组病人的医治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病人的不良反应有发烧、肠胃不适、过敏性皮疹和过敏性休克等等,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科临床当中,通过对阿奇霉素给药的严格监控,能够规避诸多不良反应.
作者:张敏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究经皮气管切开术在基层ICU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统计我院ICU行气管切开术的68例患者(2016年4月-2018年4月),其中一组采取传统气管切开术治疗,另外一组采取经皮气管切开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在手术耗时、出血量、手术切口大小、切口愈合时间方面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与常规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94%与20.59%,P<0.05.结论:对于ICU患者来说,相比传统气管切开术,笔者建议采取经皮气管切开术进行治疗,其对于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小,手术操作简便,存在较低的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实践推广.
作者:钟秀洪;陈金荣;何康;周涛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应用于早期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护理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10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82例早期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按照是否给予优质护理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1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41例患者给予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效果.结果:实验组疾病控制率为95.1%,实验组患者护理干预后其疾病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各项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早期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给予优质护理可有效促进个体机体恢复.
作者:崔曼华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对儿科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自2015年至2016年在我院儿科进行临床治疗的住院患儿100名,将这100名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名患者.而实验组的所有患者在使用吸氧雾化联合抗感染治疗的基础上结合口服匹多莫德颗粒剂治疗,对照组的患者使用吸氧雾化联合抗感染治疗,对二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平均感染次数、平均感染时间、患者满意度及治疗有效率,以此对治疗儿科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有效方法进行总结.结果:就有效率来说,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4%,实验组的总有效率相对较高(P<0.05);就平均感染次数来说,实验组的平均感染次数为(1.87±0.31),对照组的平均感染次数为(4.13±1.23)次实验组的平均感染次数相对较低(P<0.05);就平均感染时间来说,对照组的平均感染时间为(7.98±0.93)d,实验组的平均感染时间为(3.65±1.01)d,实验组的平均感染时间相对较低(P<0.05);就平均患者满意度来说,护理组的患者满意度为100.00%,对照组的患者满意度为90.00%实验组的总有效率相对较高(P<0.05).结论:口服匹多莫德颗粒剂联合雾化+吸氧+抗感染治疗在儿科呼吸系统的反复感染的治疗中效果显著,能够明显降低再感染次数和程度,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的进行应用与推广.
作者:尹静华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对传统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研究选取我院接收的76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开腹手术,观察组患者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结束后,统计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后,与对照组应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52.63%)相比较,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2.11%)显著升高,组间比较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63.16%)相比较,观察组临床并发症发生率(86.84%)显著升高,组间比较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施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同时还具有很好的安全性,此种疗法值得在临床上作进一步应用与推广.
作者:张水英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分析并观察在泌尿外科手术患者中实施优质护理的应用成效.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接收的31例和2017年接收的31例泌尿外科手术患者为探究对象,将这些患者随机进行分组,分别是对照组与观察组.予以对照组普通护理方式,予以观察组优质护理干预方式,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成效进行分析与探究.结果:护理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为70.97%,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为96.77%,两组数据进行对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泌尿外科手术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方式,有效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使其预后成效得到改善,充分体现其价值意义,值得不断推广采纳.
作者:沈慧;陈海燕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文章基于某省级三甲医院跨省新农合患者的住院费用即时结报工作的现况,提出如何更好服务三级医疗机构中的跨省就医新农合即时结报患者.方法:采用横断面分析方法,对某医院2016年住院治疗的跨省新农合病人的数量、住院费用中的保内费用比例和病种进行分析.结果:省外医疗机构中跨省新农合患者数量少,点对点结算模式增加医疗机构人力力成本,医疗机构对跨省新农合患者关注度低,病种较为分散、混乱,常见病数量仍排名靠前,保内费用比例偏低.结论:当地新农合管理部门应该加强对省外就医患者的政策宣传,省外三级医疗机构对跨省新农合患者缺乏费用监管和服务意识,当地新农合管理部门应该加强对省外医疗机构的监管.
作者:何涛;季国忠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究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80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照其自愿,将其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开胸术进行治疗;而观察组患者采取胸腔镜肺癌根治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并发症发生等方面情况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采取两种不同的临床手术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的整体手术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之间存在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并发症发生率为7.5%(3/40),对照组患者的临床并发症发生率为27.5%(11/40),观察组患者的临床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之间存在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肺癌根治术与传统开胸术相比较,其具有创伤性小、住院时间短,以及能够有效减少临床并发症的发生等优点,值得在临床治疗上推广使用.
作者:胡利兵 刊期: 2017年第12期
在国民的日常生活中,药品占据着其中非常重要的地位,不仅与国民健康紧密相关,还与经济、制药技术的发展关系密切.因此需掌握药品生产、运输、贩卖等诸多环节特点,并采取针对性措施加强药品制剂质量的控制.本文通过我国当前药品质量现状及药品质量欠佳的原因,以及有效方法等诸多措施提高药品招标采购过程中的质量,有助于在建立合理价格及质量体系基础上,保证药品质量,并满足临床需求.
作者:陈毅鹏;陈小霞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分析利用肺康复措施改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机体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方法:在2016年10月到2017年8月之间,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利用肺康复治疗,研究改善机体血清炎症因子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机体血清炎症因子(CRP、TNF-α、Fbg、IL-6)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利用肺康复措施能够改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机体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朱秀荣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分析观察改良后外侧入路、内侧入路联用对三踝骨折的治疗价值.方法:在2016年3月到2017年5月之间,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三踝骨折患者20例,均在我院进行改良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入路治疗,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踝关节的损伤情况明显轻于治疗前,对比差异显著,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患者3个月后的恢复情况明显高于1个月后,在12个月后均恢复健康,各项评分对比差异显著,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三踝骨折患者采用改良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入路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固定可靠,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李前进 刊期: 2017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