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秀洪;陈金荣;何康;周涛
目的:探讨药剂科干预医院抗菌药合理使用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前后两年期间我院抗菌药使用情况.以2013年2月~2015年2月为对照组,以2015年2月~2017年2月为观察组,随机抽取200份病例资料,对比分析药剂科干预前后我院抗菌药合理使用临床效果.结果:经过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联合用药方面差异不显著(P>0.05).经过药剂科干预,观察组在超剂量用药、术前用药及术后用药方面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在平均住院时间、平均用药时间级用药品种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药剂科干预可以有效改善医院用药情况,缩短患者用药时间级住院时间,降低患者用药成本,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
作者:盛红玲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研究与分析精益管理对长期住院患者生活质量和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自2015年7月-2017年7月来我院进行长期住院的患者100例,随后采取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即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管理,而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管理的基础上,联合使用精益管理,观察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满意度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满意度均较好,但是治疗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满意度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数据经过对比差距较大,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益管理对长期住院患者生活质量和满意度的影响较大,临床效果较好,值得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作者:于静;王青青;刘佩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老年人群属弱势群体,离退休、身体老化、独居、慢性病等压力使老年人容易出现心理问题.针对老年的生理心理特点,掌握影响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因素,通过心理疏导,健康教育提高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方法:随机抽查门诊来我院门诊就诊的60岁以上,能与护士交流同意调查,并需要复诊的老年患者77人,其中男性36人,女性41人,60-70岁37人,70岁以上41人,配偶健在59人,丧偶19人,与子女共同生活26人,与配偶共同生活49人,独自生活3人,收集患者的心理信息,进行心理护理评估,根据其心理特点进行分析,识别患者的心理问题,老年人因个人身体健康状况、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社会角色、生活经历、经济状况等不同,具有不同的心理状态.有恐惧心理、抑郁心理、孤独心理、失落心理、依赖心理、偏执心理及自弃心理.护士针对老年心理特点,对其出现的不良心理进行心理疏导、针对老年患者所患疾病进行疾病知识健康教育;根据老年人所患疾病讲解疾病的知识、检查、治疗、转归、注意事项等让其对自己的疾病有正确认识,相信科学;努力消除抑郁、焦虑、孤独等情绪对老年人的影响;对老年人依赖性强、易孤独,尤其是丧偶老人,特别需要护士关心,护士尽可能多与他们交谈,耐心听取他们意见和建议,使他们心理上得到满足,对护士产生信任,鼓励他们适当参加社会活动,培养保持自己的兴趣、爱好,使其从中体验幸福和满足感,消除不良情绪的产生;护士帮助老人充分了解自己,客观认识自己的能力,帮助他们适当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护士给予理解、尊重、同情、体贴,以维护老年人的佳心理状态.对不良心理进行针对性心理疏导、对疾病知识健康教育前后进行对比.结果:健康教育后,其心理状态有明显的改善,对自身疾病有了正确认识,情绪较前乐观,生活态度积极,改变不良生活习惯.结论:对门诊老年人出现的不良心理进行心理疏导、健康教育对老年人心理健康有维护与促进作用,有利于提高老年生活质量.
作者:吴艳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综合分析胃肠减压在消化道肿瘤患者切除吻合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在2012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100例消化道肿瘤患者,两组患者均实施切除吻合术,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实验组(术后胃肠减压,50例)和对照组(术后无胃肠减压,50例).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肛门排气排便时间以及术后平均住院天数等参数指标.结果: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肛门排气排便时间以及术后平均住院天数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化道肿瘤患者切除吻合术实施术后胃肠减压的应用价值显著高于术后无胃肠减压.
作者:张庆元;赵伟;俞永涛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李以义教授益髓填精法在脑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择选2016年2月-2017年3月,我院门诊收治的脑病患者66例,对入选患者均予以益髓填精法治疗.对治疗前后两组GOS评分进行比对.结果:所有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在GOS评分上均得到明显改善.结论:针对脑病患者,将益髓填精法于其临床治疗中应用,可有效的改善患者的GOS评分,因此,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作者:汲广成;张春花 刊期: 2017年第12期
随着现代医学诊疗技术不断向广度和深度发展的今天,消毒供应室的服务范围的扩大,工作量明显增加,在工作中存在着的生物性危害因素、化学性危害因素、物理性危害因素、社会心理性危害因素对消毒供应室护士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消毒供应室专业由不被重视到走向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轨道,职业防护已受到普遍关注.由于供应室特殊的工作性质,决定了供应室工作人员经常接触感染性病人用过的物品.因此,重点加强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自我防护措施势在必行.
作者:卢波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感染性腹泻流行病学研究概况分析.方法:采取流行病学学描述法对本市区2014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的感染性腹泻情况进行分析,并对比各年龄段患者的感染性腹泻发病率、各季节点的感染性腹泻发病率.结果:本市区2014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经调查共有1480例患者具有感染性腹泻发病状况,且以0~5岁的患儿发病率较高,发病因素与季节密切相关,不仅如此,在感染性腹泻的发病人群中,均以散居的患儿居多.结论:目前对于疾病的诊断、报告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相关部门应增强市区人群的抗感染意识,提高其疾病的诊断水平,规范市区人群的饮食习惯,以此降低感染性腹泻的发生率,提高市区人群的生活质量.
作者:朱洁 刊期: 2017年第12期
无痛胃肠镜检查,其实质就是在检查前经静脉注射一种起效快、有效时间短、作用确切的麻醉药物,使患者在数秒钟之内入睡,完成全部检查后早期即能复苏,检查过程中不会有任何的不适和痛苦感觉,因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无痛胃肠镜技术的应用使得消化内科疾病的诊疗更趋人性化,与常规胃肠镜相比较,具有无痛苦、操作简单、安全性高等优点,近年来在许多西方发达国家得到普遍开展,并成为常规临床操作,我国也逐渐开展.但该项技术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加之门诊留观时间短,患者的心理素质等原因,因此对接受无痛胃肠镜检查的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工作尤为重要.
作者:万红芬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用于老年肿瘤放疗联合CAP化疗后护理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110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采取放疗联合CAP化疗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基础上采取心理护理干预方式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价患者焦虑、抑郁情况.结果:在抑郁焦虑情况方面,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明显更好(P<0.05);在护理满意度方面,对照组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85.5%、96.4%,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针对老年肿瘤患者,采取放疗联合CAP化疗治疗后,展开心理干预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患者心理状况,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杨梅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本次实验将对比左氧氟沙星与头孢他啶在老年呼吸道感染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90例老年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组则给予头孢他啶治疗,并对比治疗有效率.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6%,对照组则为84.4%,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在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上,观察组为4.4%,低于对照组的11.1%,即观察组治疗安全性更高.结论:采用头孢他啶治疗老年呼吸道感染治疗有效率高,安全性能够得到保障,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木沙·买买提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究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80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照其自愿,将其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开胸术进行治疗;而观察组患者采取胸腔镜肺癌根治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并发症发生等方面情况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采取两种不同的临床手术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的整体手术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之间存在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并发症发生率为7.5%(3/40),对照组患者的临床并发症发生率为27.5%(11/40),观察组患者的临床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之间存在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肺癌根治术与传统开胸术相比较,其具有创伤性小、住院时间短,以及能够有效减少临床并发症的发生等优点,值得在临床治疗上推广使用.
作者:胡利兵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治疗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的效果.方法:回顾2016年1月-2017年1月84例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并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案治疗,观察组增加盐酸氨溴索治疗.比较两组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治疗效果;肺部啰音、憋喘、咳嗽和咳痰消失时间;干预前后患者痰液量、C反应蛋白、肺部感染积分.结果:观察组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肺部啰音、憋喘、咳嗽和咳痰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痰液量、C反应蛋白、肺部感染积分相近,P>0.05;干预后观察组痰液量、C反应蛋白、肺部感染积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治疗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的效果确切,可有效减少痰液量,降低C反应蛋白,减轻肺部感染,加速症状消退,缩短病程,值得推广.
作者:杨国华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究高级责任护士值月在手术室护理质量控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4月间来我院普外科就诊的95名患者为对照组,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4月间来我院普外科就诊的患者105名为实验组于2016年4月进行高级责任护士的选拔.结果:实验组受试对象对护理满意度为95.24%,高于对照组的82.1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受试对象进行医疗投诉中与医生相关为11.43%,与对照组的10.53%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受试对象的医疗投诉中与护士相关占2.11%,少于对照组的12.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级责任护士值月可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医疗投诉,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魏艳琴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协同护理模式对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服药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于本院收治的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中抽选70例进行研究,入院时间均在2016年8月至2017年2月期间,依据患者入院时间的单双号将其分为两组,一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对照组),一组在上述基础上开展协同护理模式(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变化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评分明显较护理前提升,且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各指标评分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协同护理模式可提升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与生活质量.
作者:陈晓玲;陈贻芳;陈杨磊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究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及宫颈糜烂采用不同LEEP术式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4月-2017年4月我院诊断确诊为CIN与宫颈糜烂患者150例纳为参研的对象,依照病情程度随机均分为三组,A组行浅宫颈环切术、B组深宫颈环切术与C组行宫颈锥切术,经统计学对比三组手术疗效.结果:三组整体疗效比较差异性小,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治疗CIN和宫颈糜烂患者时采用不同的LEEP术式均能够获得可靠的结果,复发率低,建立临床实际治疗中依照患者的个体化差异选取合适的术式,以保障获得佳疗效.
作者:谈雪梅 刊期: 2017年第12期
当期随着教育教学体制的全面推进,加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要准确把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状况,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对研究医学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奠定一定的基础.本文将从教改形势下医学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现状方面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措施.
作者:景尚斐;杨晨瑗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应用选择性定位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联合气管镜刷片细胞学(BWC)检查诊断周围型肺癌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时间段我院接收并诊断的周围型肺癌患者68例,并依据不同诊断方式分成两个组别,组一34例患者行BALF,组二34例患者行BALF联合BWC,比照两组癌细胞阳性率.结果:组二患者的癌细胞阳性率高于组一患者,P<0.05.结论:BALF联合BWC的细胞学检测癌细胞阳性率较单独行BWC检测阳性率明显增高,且简易、安全,为周围型肺癌早期诊断的一种理想方法.
作者:宋明进;郝东 刊期: 2017年第12期
氟比洛芬酯注射液属于一种氟比洛芬脂微球制剂,可以有效缓解癌症患者的生理性疼痛,还能够减轻手术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另外通过注射方式给药,能够减少口服用药后可能导致的副作用.本文具体分析氟比洛芬酯注射液的药理作用,同时分析氟比洛芬酯注射液的临床具体应用.
作者:韩雨珈;房海林;李晋军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分析儿童肱骨髁上骨折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的临床应用.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3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肱骨髁上骨折儿童患者45例进行对比实验.给予对照组闭合复位石膏外固定术,实验组则采取闭合复位经克氏针内固定术.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长与治愈时长均低于对照组,且前者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总体优于后者(P<0.05).结论: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可有效提高儿童肱骨髁上骨折临床疗效.
作者:王樑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关于病患使用头孢类药物和其他类药物治疗疾病后的临床身体不适的分析.方法:选取146在我院进行疾病治疗的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患者的治疗需要,给予患者相应的抗菌性头孢类药物治疗,以及其他的专科性疾病干预药物.对于病患治疗后的不良反应表现进行详细研究,找出导致不良反应出现的影响性因素.结果:所有患者经过联合用药后,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较多,与治疗之前的数据结果做以比较,差异大,有意义,P<0.05.结论:目前,在临床多项疾病的治疗中,医生需要对头孢类药物的种类、禁忌症等情况,进行有效的学习和掌握,以此有针对性的联合用药,提高病患疾病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
作者:衡先平 刊期: 2017年第12期